高云
在课堂上或生活中,听到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诵读,笔者发现不少问题:照本宣科式,语言过分夸张的演绎式,表演性质代替情感体验式……这些诵读,让听众感受不到古诗词语言之美,画面之美。诵读者自己也不明就里。好的诵读应该是“共鸣”,与作品的共鸣,与作者的共鸣,与听众的共鸣。这些都应是建立在对古诗词的正确理解和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上。要读好古诗词,我们应关注以下三点:
首先,依“标”施教,诵读有法。
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古诗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层次分明,学习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逐渐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读好古诗词呢?我们从《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寻找答案:
1—2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我们看到关于低年段、中年段的目标“展开想象”这个词重复出现了。中低年段的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和体会意境上是着实不易的,所以使用“展开想象”的方式更易于学生结合生活产生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诗文大意。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且在诵读古诗词时能模仿名家诵读,会在诵读中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其次,为读好古诗词,引导学生完成诵读梯度。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关于不同年段对于古诗词诵读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诵读梯度:
1.读准字音,读畅句子,字正腔圆
在初读环节,明确朗读目标,学生先通过自由读,再进行挑战读。教师相机点评。继而,运用小组接读,师生解读,男女生配合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2.把握节奏,读出诗韵
古诗都有固定的格律规范,特别是律诗对格律的要求极其严格。诗词的格律主要讲的就是平仄,按照吟诵规律,在诗中标上吟诵符号。教师先示范读,学生通过听老师读,看老师的手势,模仿学习诵读。通过按平仄读,学生读出了一定韵味和节奏。
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长仄短入声促,依字行腔字读准。
例如上海名师戴建荣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标上了吟诵符号,指导了平长仄短的吟诵规律,这个规律就落在每两个字的第二字上。读“城”这个平声时,想象画面,读得长而起伏,读“朝雨”时,想象早上的小雨,读仄声时要短促。融入理解与想象,借助吟诵的表达方式,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不再是平淡无味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尝试,去理解,去诵读,好的诗词在学生的口中“活”了。
3.理解诗意,读出意境
熟读成诵再配以节奏,要达到读出意境的程度,那还要带着对古诗词的理解去读。把握读诗时的语调、韵律、节奏。再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当时的生活,联想作者通过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戴老师抓住“阳关”这个词,让学生感受“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体会阳关之外的道路艰难,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悲伤之情。戴老师顺势而导,当诵读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时,还可以唱起来,配以《阳关三叠》,师生齐唱。这首诗蕴含的情感,在师生起伏的语调、送别诗的韵律中展露无遗。
最后,关注古诗的意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学习古诗词的难点,关键是体味诗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存在于词句中,是真切可感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古诗教学应抓住意象反复揣摩,细细品味,一个个意象的解读就是对意境的逐步挖掘过程。一系列意象构成的意象群是丰富的、明确的,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中华古诗词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文化特征。关注古诗词中的“意象”,展开想象,品味古诗词营造的“意境”,即为“二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这“三点”去诵读古诗词,是欣赏古诗词,读好古诗词的不二法门。
何谓意象?意是指作者在创作中,通过想象和感受,产生的独特的情感活动。象是指客观具体物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寄托思念之情的月亮,蕴含送别之情的折柳,饱含愁绪的酒……这些意象已经深深烙进了古诗词创作和理解之中。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在这句中,抓住“涕泪”这种意象,教师可以提供古诗历史背景,联系作者生活经历,让学生走入作者当时的创作情境。从第一句开始,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喜极而泣”的情感喷发。在此基础上“链接”出作者《石壕吏》《春望》《归雁》三首诗,进一步去感受“涕泪”这个意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归雁》
妇人的哭泣、哀号。战乱带来的只有家破人亡。看到春城败象,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身在成都的杜甫看到北飞的大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层层的感受“涕泪”,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时,会关注到诗中的意象,感受意境,通过语调、韵律、节奏在诵读中表达出自己的体验。
再如王崧舟老师指导的《长相思》,《长相思》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出现的意象有山、水和千帐灯。王老师在指导诵读时,引导学生关注到了词中的意象,联想作者身在边塞的画面,感受作者“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思乡之情。适时回扣“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长相思?作者辗转于高山、船上、沙漠里、营帐里……无论在哪里,他的心都在故乡。这就是长相思。展开想象,关注词中意象,把学生引入词中之境。在诵读中适时指导学生语调、韵律、节奏,这样学生诵读出来的古诗词就能做到“言” “意”兼得。
对于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指导,依据以上三点就能做到让学生得法课内,受益课外。通过学生有声有色有神的诵读,我们能看到在古诗词浸润中的学生内心世界产生的文化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