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慎终追远”章

2021-04-13 04:18杨沂河
参花(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摘要:历代学者对“慎终追远”章基本含义的解读大致相同,认为“慎终”即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丧事,“追远”即虔诚恭敬地祭祀先祖,只有通过统治阶层上行下效,才能使民化之,达到“民德归厚矣”的结果。但对于字词句义的解释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经过推敲查证,这种通行的解释存在逻辑欠妥之处。“慎终”应指孝悌等德行善举,要一以贯之;“追远”应指实行仁道,“死而后已”;“民德归厚”指统治阶层和百姓都能多举善行,实现“慎终追远”,回归人性根本的淳朴宽厚。

关键词:《论语·学而》 慎终追远 孔子

《论语·学而》有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赵杏根教授在《论语教读》一书中认为,这一章关于孝道,讲的是丧事和怀念祖先的行为。祭祀、修祠堂、修家谱等都要尽礼尽诚,这样百姓就会被感化,争着孝敬亲人、敬重祖先、敦睦同族,推而广之,就会爱及整个社会。这样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关于这一章,汉代孔安国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宋代邢昺也注:“此章言民化君德也。终,谓父母之丧也。以死者人之终,故谓之终。执亲之丧,礼须谨慎尽其哀也。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言君能行此慎终、追远二者,民化其德,皆归厚矣。”

邢昺的注解是在孔安国的基础上更为详尽地扩展,明确了“丧”为“父母之丧”,操办“执亲之丧”。后世学者也大多沿袭这种解释。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注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该注解与孔安国的注解相比,仅把“哀”换成了“礼”,“敬”换成了“诚”,从本质上来说并无突破创新。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谈道:“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可以说是孔安国、朱熹注解的白话翻译。

总的来说,从古至今对这一章的解释大体上为:谨慎对待父母丧事,追念先祖,自然会使得百姓忠厚老实。但查阅资料后发现,这句话其实有可能包含其他的意思。

一、慎终

首先来谈“慎终”。《论语教读》将“终”解释为父母等长辈的丧事,笔者认为“慎终”可能还有自始至终的意味。

翻阅相关书籍发现,《尚书》有言:“慎厥终,惟其始”“慎终于始”。《左传》也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孔子家语》中说:“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老子》也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荀子》云:“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这些先秦典籍中所记载的“慎终”大多为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意思。那么探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慎终”一词的含义就不能完全脱离时代的背景。

这些典籍中出现的“慎终”并没有和丧事联系起来,将时代语境和具体句子语境结合,笔者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慎终”一词指的是人们要自始至终地孝敬父母,敬重兄弟姐妹。当父母等长辈在世时要尽孝侍奉,去世后也要慎重地举办丧事,做到有始有终。

二、追远

接着再谈“追远”。因为先秦典籍中对于“追远”的记载极少且难考,所以对“追远”的理解难度也比较大。汉代孔安国用“祭尽其敬”来注解“追远”,宋代邢昺也说:“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朱熹沿用孔安国的说法,以“祭尽其诚”注解“追远”。这些注解里的“追远”都与祭祀有极大关系。仔细推敲,祭祀的本质又与鬼神之说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和孔子一向主张的鬼神态度又有所矛盾,《论语》有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见孔子更重视“事人”,对于鬼神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由于“追远”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出现极少,所以可以参考类似含义的句子。《论语》有言:“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强调要把握未来,但结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来看,并不符合这一章的语境。《论语》还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一章曾子将“远”具体解释为“死而后已”。这样,通过实施“仁道”“死而后已”,则可以看作是“追远”。放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具体语境来看是合理的,这里还可以根据“慎终追远”与“民德归厚矣”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如果我们把“慎终追远”简单地理解成“谨慎地置办父母长辈的丧事,追念先祖,虔诚祭祀”,这种流于形式的“慎终追远”并不能达到“民德归厚矣”的程度。有些人父母在世时并不孝顺父母长辈,等到父母长辈去世后才追悔莫及隆重举办丧礼,经常怀念追忆亡故的父母长辈,这种情况并不会达到“民德归厚”。但如果努力坚持施行仁道到“死而后已”的程度,那么就可以算得上是“民德归厚”。

孔安国、邢昺、朱熹等人所说的“尽哀”“执亲之丧,礼须谨慎,尽其哀也”“尽礼治丧”“祭尽其敬”“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等等,都只是行孝的方式,只能当作评判德行的一个因素,仅仅凭借置办丧事的好坏、祭祀是否虔诚并不能准确地推断一个人是否确实孝顺有德行。荀子云:“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敬养父母长辈是长久的重大事情,贵在坚持、始終如一,故“久,为难”,很少有人能做到一直孝顺父母长辈。所以奸人会厚其死而薄其生,既欺骗泉下父母长辈,也借此欺世盗名。一些“奸人”经常对父母长辈的丧礼大操大办,仿佛是大孝子,但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尽孝,隆重的丧礼仅仅是他表演欺世盗名的戏台。如果将“慎终追远”狭隘地理解为“慎重地对待父母长辈丧事,怀念祖先”,这句话就会成为替厚其死而薄其生的“伪孝子”开脱的有力证据。这种情况下远不能称为“民德归厚”。朱熹在研究时关注到了这一细节,并在《论语集注》中进行了完善的补充:“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这样的解释说明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使孔安国的解释变得完全符合逻辑。

这一章南怀瑾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这章应该解释为“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其理论根据是“佛家语‘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圣人非常重视动机,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俗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笔者认为,这种解释略显脱离中国延续千年的传统孝道,没有完全结合这一章的所在篇目,有望文生义之嫌。

三、民德归厚矣

最后再谈“民德归厚矣”。传统理解上,国君要慎重对待父母长辈的丧事,要有怀念祖先的行为,要尽礼尽诚,如此百姓才能受到感化,竞敬其祖、敦睦同族,推而广之爱及整个社会。这是一种君主带头感化百姓,自上化下的结果。在这种理解下,“慎终追远”的执行主体主要为统治者和上层大夫,其目的是让普通百姓“下效”,从而达到“民德归厚”的结果。但仔细推敲,有些注本中的这种理解略显牵强,“慎终追远”与“民德归厚”之间上行下效的逻辑连接关系并不牢固。其实曾子本义上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做到这些事,“民德归厚”并非君主的功劳,而是每一个人共同要求自己而达到的结果。

朱熹将“民德归厚矣”解释为“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这里朱熹将“德”视为君主先有,而非圣贤者的品质。历代学家有这种观点是因为他们认为“慎终追远”的承担者只有君主,而非百姓。

虽然“民德归厚”是“慎终追远”的结果,但慎终追远的逻辑主体并不仅仅是统治阶层,还包括普罗大众。与之对应的,慎终追远过程中的“德行”也并非单一被动的上行下效外化,也包括百姓主动的内化。

此外,要理解“民德归厚矣”,还要抓住其中的动词“归”来探究。如果改为“民德厚矣”又有什么差别?首先要理解“归”字的含义。《说文解字》有言:“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自声。”“归”的本义为女子出嫁,找到自己的归宿,后引申为返回、回归的意思。《广雅·释言》中,“归”字就被解释为“返”。《论语》云:“子在陈,曰:‘归与!归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些句中的“归”都有回归的意思。结合曾子这句话的具体语境,可以判断“民德归厚矣”中的“归”大致为“返、回归”的意思。《论语》记载,曾子曾经感叹道:“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可见在曾子看来如今君主失道,也暗含先前有对君主的追思怀念之情。此外,孔子“信而好古”,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可想而知,曾子也或多或少会继承这种复古的情结,故而会期望此时社会民风能回归当初的淳朴宽厚,所以用了“归厚”一词。

理解完“归”一词外,还要具体理解“厚”一词。何为“厚”?《易传》云:“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有功绩却无自大之情,有功劳却不认为自己的德行高,这是仁厚到极点。受“上失其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淳厚德行也逐渐消失,但通过不懈地“慎终追远”,人的德行有可能再次回归人性根本意义上的淳朴宽厚。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在阅读过程中都不能一掠而过,值得我们探讨研究深挖的地方很多,对于《论语》的理解也许没有最标准的正确答案,但在理解探究过程中,要考虑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脱离背景地理解终会有所偏颇。

参考文献:

[1]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左丘明.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王世舜,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赵杏根.论语教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杨沂河,女,本科,苏州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