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华,王 兵,崔文军,司江涛,王 颖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随着腔内血管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发生率逐年增加[1],多为血管狭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并伴随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近年来,血管内减容及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等技术相继出现,并用于治疗ISR[2-3]。Rotarex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PMT)为血管内减容技术,能抽吸、打碎血管或支架内血栓及粥样硬化物质,并将其输出体外,达到快速清除目的。DCB为表面涂有抗细胞增殖药物的球囊,可在扩张的同时将涂层药物渗入血管内膜,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本研究观察Rotarex PMT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5月26例接受Rotarex PMT联合DCB治疗的股腘动脉ISR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50~88岁,平均(67.3±16.7)岁;病变位于左下肢12例、右下肢14例;Rutherford临床分级3级7例,4级11例,5级6例,6级2例;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0.17~0.56,平均0.36±0.18;间歇性跛行距离108~196 m,平均(149.23±36.15)m;16例植入裸支架,10例植入覆膜支架;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出现时间为2~13个月,平均(6.21±2.49)个月;治疗前CTA或DSA显示Tosaka分级Ⅱ级10例,Ⅲ级16例;股腘动脉病变长度16~31 cm,平均(22.13±6.38)cm。纳入标准:术前CTA示ISR合并血栓形成(狭窄率≥50%),且有明显下肢缺血症状;近端流入道血流通畅,至少1支远端膝下血管保持通畅;无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活动性出血疾病,可耐受介入操作。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FD20 DSA机为介入引导设备。局麻后以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情况。全身肝素化后(0.5 mg/kg体质量),以4F单弯导管配合0.035in导丝或V18导丝开通病变段血管,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则尝试在透视引导下逆行开通。导丝于真腔内通过病变段后,交换Straub专用0.018in导丝,撤出导管,沿导丝送入适当管径的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导管(病变段血管管径3~5 mm时选用6F,管径5~8 mm时选用8F导管),使其位于病变段上方;启动装置,采取“进二退一”模式,于透视引导下旋切、抽吸狭窄或闭塞段支架内血栓;如造影显示血栓残留,可继续旋切,通常重复操作2~3次。完成旋切后,先以较小直径球囊(球囊小于正常管径0.5~1.0 mm)进行60~120 s预扩张,再以与正常管径比值为1∶1的紫杉醇涂层球囊(Orchid,中国)进行延迟扩张,使球囊长度超过靶血管两端各10 mm,扩张时间120~180 s,扩张压力为6~8个大气压。造影显示靶血管残存狭窄≤20%、无远端血管栓塞事件发生为手术成功。见图1。
1.3 相关指标观察 嘱患者术后1周复查,之后每3个月来院复查ABI或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必要时行CTA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观察指标包括:①ABI及Rutherford临床分级;②间歇性跛行距离,>500 m为轻度间歇性跛行,300~500 m为中度,<300 m为重度;③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血管夹层、血管穿孔、假性动脉瘤及远端动脉栓塞等;④靶血管一期通畅率,血管狭窄率<50%为通畅;⑤免于靶血管血运重建(freedom from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f-TLR)率,术后病变段血流保持通畅,避免再次手术治疗所占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Kaplan-Meier曲线分析靶血管一期通畅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6例治疗均成功,其中19例旋切2次、7例旋切3次,旋切时间2~4 min[平均(2.30±0.85)min],术中均未使用远端栓塞保护装置。2例旋切及球囊扩张后残存狭窄仍大于30%,植入Lifestent支架(5×70 mm和5×80 mm各1枚)后血流恢复通畅。1例术中造影示胫腓动脉干局部充盈缺损,考虑远端动脉栓塞,以5F多功能导管抽吸后血流恢复通畅。1例术后感足底疼痛、麻木,考虑足底分支动脉栓塞,予扩血管、改善循环治疗后症状好转。围手术期无死亡或截肢患者,未发生心、肺、肾功能不全及脑出血等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
术后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改善,皮温升高,动脉搏动恢复,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4例足部溃疡患者(Rutherford 5级)溃疡面逐渐愈合,2例足趾坏疽患者(Rutherford 5级)足趾截肢后坏疽面未扩大。
术后1周Rutherford临床分级0级5例,1级13例,2级6例,3级2例,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2,P=0.012)。
图1 患者男,69岁,左侧股腘动脉ISR A.术前DSA示股腘动脉支架闭塞(箭); B、C.引入Rotarex机械清除导管对病变部位进行旋切及抽吸; D.血栓抽吸后造影示闭塞段部分开通(箭); E.采用DCB对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 F.术后造影示股腘动脉支架血流恢复通畅
术后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随访(12.32±1.29)个月。相比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ABI提高,间歇性跛行程度改善(P均<0.05),见表1。术后6、12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为96.15%(25/26)、84.62%(22/26);术后12个月f-TLR率为88.46%(23/26)。
表1 手术前后ABI、间歇性跛行距离比较(±s)
表1 手术前后ABI、间歇性跛行距离比较(±s)
时间点间歇性跛行距离(m)ABI术前149.36±32.150.36±0.18术后 1周546.34±71.280.79±0.15 3个月518.15±63.260.75±0.17 6个月502.28±45.360.70±0.18 12个月426.23±22.080.64±0.09F值102.6796.36P值<0.01<0.01
随着腔内技术与器械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治疗下肢动脉疾病已进入腔内时代,但ISR始终为其短板。相关研究[4]显示,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1年ISR发生率为20%~30%,而长段病变ISR发生率可达50%。目前国内针对ISR应用较多的方法为切割球囊、覆膜支架、腔内斑块旋切DCB。使用切割球囊可减少高压扩张所致血管壁损伤,但切割球囊术后ISR发生率并无差异[5]。既往研究[6]证实覆膜支架治疗股腘动脉ISR有效,但再次植入支架将减少管腔容积,且占位效应影响再次手术干预。腔内斑块旋切可有效减少管腔容积负荷,但同时加速内膜反应性增生。SHAMMAS等[7]对4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行旋切治疗,短期疗效显著,但中远期通畅率不佳。DCB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有研究[8]显示其治疗股腘动脉ISR中远期疗效并不优于POBA。
随着“leave nothing behind”治疗理念的推广,减容联合DCB逐渐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疾病,并有望成为治疗ISR的最佳选择[9-11]。目前DCB已用于治疗股腘动脉ISR[12],但在治疗前需进行充分血管准备。单纯以POBA进行血管准备无法有效清除支架内血栓及增生内膜,抗增殖药物不能很好地渗透入血管内膜,易发生再狭窄[13]。血管减容技术Rotarex PMT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亚急性甚至慢性下肢动脉病变,其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使头端卵圆孔区产生涡流和负压,于推进或退后时对管腔内继发血栓及新生内膜进行旋切和抽吸。SILINGARDI等[14]应用Rotarex除栓导管对32例急、慢性ISR病变进行治疗,术后6、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5%和58.1%。WISSGOTT等[15]应用Rotarex除栓系统治疗78例支架内再闭塞患者,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为18.4%。上述结果提示仅清除支架内血栓并不能彻底解决ISR问题,内膜增生并未得到抑制,再狭窄率仍较高。本研究采用Rotarex PMT术联合DCB治疗26例股腘动脉ISR患者,先以Rotarex血栓清除导管尽可能将支架内血栓及新生内膜移出体外,而后对病变部位行DCB扩张,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术后随访结果显示6、12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15%、84.62%,12个月f-TLR率为88.46%,近中期疗效满意。Rotarex PMT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具有以下优势:①可有效清除支架内血栓及新生内膜组织,减轻球囊扩张时弹性回缩,降低动脉夹层发生率;②扩大血管腔初始容积,延长内膜增生所致狭窄或闭塞时间,提高远期通畅率;③有助于改善血管准备质量,使涂层药物更加均匀地向血管壁渗透;④可使血管内膜更加平滑,有利于恢复内皮系统完整性,减轻血管内膜炎性增生。
Rotarex PMT常见并发症为远端动脉栓塞和血管穿孔。HELLER等[16]报道,应用Rotarex除栓导管后,远端动脉栓塞率为8%。STANEK等[17]报道,Rotarex PMT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为远端动脉栓塞(约9%)。本组远端栓塞发生率为7.69%,未发生血管穿孔等不良事件。笔者体会如下:①使用Rotarex PMT前,应以小球囊进行预扩张,以了解管腔内性质、适当扩大管腔容积,避免使用Rotarex时将斑块吸入;②Rotarex头段旋吸力较大,应尽量避免在支架两端及支架断裂处进行抽吸,以免将支架丝吸入;③Rotarex能够处理的最小血管管径为3 mm,不建议对胫腓干以下小血管进行抽吸;④对于长段血栓病变,可先处理病变上半段,保留10 cm左右下段血栓病变,而后对下段病变逆行抽吸,以减少远端栓塞事件发生;⑤通过术中导管抽吸可解决多数远端栓塞,如患者动脉远端仅有1条流出道,可考虑放置保护伞;⑥以Rotarex导管进行旋吸时,进行制动非常重要,术前应就此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综上,Rotarex PMT联合DCB可作为股腘动脉ISR的有效治疗方法,近中期疗效确切。但本组病例数相对较少,随访时间有限,有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观察其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