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丰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知识的掌握,同时,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采取更具创意、独立、灵活和多方面的方法,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现知识和学习规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在当前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成绩,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避免学生少走弯路,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自己会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创新性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本文从创新思维能力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创新思维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一定的能力去独自应对。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4-0133-02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的框架内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发展,制定更多的定位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有效的思考和研究[1]。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提炼,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思想。在校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思维是指数学知识的综合,通过空间想象发现问题和知识,包括思考原因、论证、总结和解决问题[2]。一方面,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大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对于一个未知的领域,基本上可以冷静、理性、逻辑地思考,并且有能力更理性地看待事物,判断独特的观点和善恶。同时,小学生在这个年龄,好奇心比较强,也很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大脑比较活跃,非常适合学习新的知识,如果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会提高的很快。因此,在这一阶段掌握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素质是关键。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角色不仅是教师的角色,也是他们的导向者的角色,同时,数学本身是一门更抽象的学科,为了兼顾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将知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数学是用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小学课程中最严格的科目。在上课的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缺乏理解数学知识和吸收数学知识的能力,不能形成数学学习中有效的主体思考,所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现在大部分小学的数学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无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注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因此,一些小学的数学老师还不能用教义教学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教学中给人一种无聊的气氛。长期以来,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没有兴趣,不仅不能提高数学分数,学生的数学基础也会越来越不扎实。
三、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质疑
如果学生没有提问的能力和习惯,他们就会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他们认为教科书和教师给出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而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不了了之了,而不是提出疑问,结果就造成了数学课堂上,老师一说话,学生就不发问、不交流[2],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长远来看,学生就懒于质疑,既不会思考,也学不好知识。要解决这一现象,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概念,处理好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信任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最终通过努力绽放创新之花。其次,在设计数学教育的时候,老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引导学生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设计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解决问题。不过,问题设计得太难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就会很容易满足学生的探索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让学生在宽松氛围中创新
舒适轻松、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沃土,这样的环境会使得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更容易使自己进入学习的状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要有“师生平等”的观念,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通过学习得到发展,但有些学生速度快,有些学生速度慢,教师应该平等地爱每个孩子,帮助他们,并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其次,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调整语言和节奏,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特别是要谈论数学问题,把生活习题与数学问题结合起来,直观地改变抽象,简化复杂,理解数学问题,并倾向于解决数学问题。[1]数学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充分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接受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教师应仔细观察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创建系统完善的学习跟踪账户,克服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然后正确判断不同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要有耐心。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
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容易激起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弥补数学“抽象”的不足,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首先要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有趣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了解数学名人的轶事和故事,并将结果与中国知识相结合。例如,教师需要拓宽知识面,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不容易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弥补数学“抽象”的不足,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首先要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有趣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了解数学名人轶事和故事,并将结果与中国知识相结合。这种有趣的数学知识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次,我們必须落实教育学生的主要职能,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学习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教师和学生找到了改革教育和学习的想法,[1]这一过程就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变化反映了学习和教学的主动性。但教师应该积极寻求知识,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保持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四)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创造性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中思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只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考试要求,按照考试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很多老师会给学生答案,而学生则会用固定的模式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习惯用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只会去适应那套固定的模板,这岂不是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所以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用其他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加强观察力[1]。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知识积累,但不能培养创新的才能。发散性思维因人而异,会有很多差异,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活动还在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能有效地引出学生的思考能力,会比大人更积极,促进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问题。
(五)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相关研究表明,好奇心强的人自信,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学生要想更具创新性,就必须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在知识积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创新。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可以始终保持这种学习态度,积极地考虑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并考虑提高这种创新的思维方式[2]。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引入积极的实践方法来促进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接触式学习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的教育是由孩子们来承担的。教师需要将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当学生需要创新时,他们才会尝试挑战学习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取行动参与数学学习。鼓励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全面引导学生创新,有效培养教育环境。此外,数学这一学科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本来就是有难度的一个学科,如果不引用创新思維去教学,学生只会越来越浮躁。因此,只有教师保持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才能积极学习数学。
五、结语
在这个阶段的初等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持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改善。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每一个学生,结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际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生活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官为.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13):114-115.
[2]Kertil Mahmut,Küpcü Ali Rıza. Prospective mathematics teachers’ ways of reasoning on differentiability and corner points in a real-life contex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