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写作视角下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学策略浅探

2021-04-13 07:03韩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范文共生写作能力

韩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19-02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于写作教学,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就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调研和高考作文得分的整体情况而言,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等方面不容乐观。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自身信息最为丰富,在教学中又最难形成定性共识,有着便于自主学习的特殊优势,特别是写作环节更是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的琢磨、练习过程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面对高中写作教学难点,黄厚江先生有针对性地提出“共生写作”理念。论文从具体教学实践出发,以“共生写作”为研究视角切入,为探讨高中学生更好实现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共生写作视角下高中写作教学现状

(一)共生写作的内涵

“共生”概念源于生物学,本屬于描述生物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论。针对作文教学出现的多元矛盾问题,黄厚江先生基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在其本色语文的前提下,将共生教学引入作文教学领域,以母语文化文本、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共生写作”理论。共生写作用以描述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优化语文写作教学环境和写作过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最佳的共生状态,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加强交流和互动,侧重于真实地还原写作过程,以设置灵活的课程激发学生创作思维与写作灵感,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生生共生、师生共生、自我共生和他者共生等多种典型模式,从而呈现一种互助、互利的动态、良性平衡状态,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自我提升[1]。

(二)共生写作视角下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共生写作这一视角下重新审视当前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缺乏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结论教学”问题突出,教师更多将主要精力与时间用于讲解和指导写作技巧与策略,模式化地穿插范文,条分缕析其中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写作模式规范,看似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策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模式化的教学限制学生写作灵感与激情,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思路的拓宽。

其次,缺乏有感而发的生活观察体验。在高考指挥棒的强大压力下,高中学生往往将精力和时间主要用于考试科目的复习、作业中,难以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与自然的机会少,久而久之便逐步丧失主动、细致观察生活事物的意识,更多作文信息来源于教师的灌输、讲解、他人范文佳作,在写作中难以有感而发,难免会欠缺自己身临其境的真情实感。

二、共生写作视角下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学策略探赜

高中作文教学向何处去是众多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探索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共生写作视角下的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学具有对话性、生动性、过程性、生长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2]。从这一视角切入,要实现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利用好“写作的种子”,由“写作的种子”走向共生。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利用好“写作的种子”,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写作方法、获得写作体验、形成写作经验和自我提升写作能力。

(一)妙用名家范文以为学生还原写作过程

当前在写作教学中“题目+范文”式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把握“读”或“写”的时间,走向过度占用写作时间或以“读”代“写”的两种极端。共生写作教学提倡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和利用阅读材料,以名家范文为学生还原写作过程,从而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和发展学生认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作文教学妙用名家范文的写作过程教学生写作,以名家的写作体验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这种写作前的铺垫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与名家一起写,共同体验写作乐趣,从而更好地把握写作规律。在“写出人物的个性”教学时,笔者选用《社戏》《赵普》等文章中的人物细节,引导学生回忆其中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进而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应用一两个片段描写出他/她的个性,这时学生的描述则普遍变得较为生动、形象、具体,摆脱了以往概括性叙述的陈旧套路。同样地,通过对名家范文精巧构架展开研究,揣摩其中的巧妙构思,同样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实现提升。如《促织》一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展开记叙,故事完整却情节曲折,整体文章结构多变。在记叙文写作训练教学中,借用《促织》组织教学,笔者先以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故事的开端,引导学生边创作边猜想,同时又逐步进行与《促织》原文的发展、高潮和结局部分进行比较,整体还原了作者的写作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参与了名家的创作过程,体会创作过程的艰辛与写作完成后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学的展开让不少学生在创作中丰富了写作章法,文章亮点突出。

(二)善用生活题材以为学生营造写作氛围

写作的成功完成,功夫在“文章之外”,也就是说主要在于写作之前的准备。教师各种文体写作手法的传授往往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容易形成封闭的环境,直接造成学生写作主观意愿薄弱,更多表现在学生不会积累和利用素材。因此,共生写作教学注重将“活素材”引入写作教学课堂,扩大学生的交流场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进行相互对话和自我“内对话”,从而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提升写作能力。

如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针对发现的部分学生早恋现象,笔者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为引子,引导学生进入“雷区”话题“高中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的讨论,实现“生生共生”,这一过程中学生迅速展开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大体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方观点。在这“生生共生”环节中,持反对意见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早恋的危害性,持支持意见的学生也在讨论中意识到自身论证不周密之处。进而笔者再点评论述早恋的种种危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高中学生不适宜谈恋爱”的主题和论点,使得写作主题得以升华,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展开写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训练能号召学生“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教学课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了渗透教育,澄清部分学生的不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大多学生在作文中文思大开,真情实感流露,内容充实,自然就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巧用半成作文以为学生拓宽写作空间

半成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的未完成全文、构思不完整或不够成熟的作文。与名家范文不同,后者起的是示范作用,而半成作文在写作教学中的再度利用则有助于学生在多种对话场景中促进写作者自身的深层次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写作空间。在这种相互激发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写作欲望,学生经过自我“内对话”进行再度写作,能生发出更加理想的写作体验和更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每一屆高一新生的首次作文教学中,笔者都会从“再写写你的中考作文”入手,出示每年的中考作文题目,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并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审题和立意,也可以进行适当修改并说明修改的原因,进而让学生相互作出评价,探讨构思好坏,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文并加以认真批改。这一作文教学是学生高中时代作文的起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借机摸清陌生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后面的写作教学活动寻找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实现真正的共生写作教学,完成师生互动、生生对话,让学生在自我“内对话”的思考过程中进行再度写作,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展开的利用五分钟时间再次阅读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文或随笔并加以修改的作文训练,学生或因为争论、或因为老师和同学意见、或因为自己领悟,完成或写作手法、或写作内容、抑或语言和情感表达的修改,做到互动交流与“字斟句酌”的修改实践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高。

(四)借用典型习作以为学生提升写作思维

在对典型的学生习作进行讲评这一环节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和意识,同时批改存在时间滞后性,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病文或优作等典型习作的选择难以整体完全兼顾,这就势必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写作症结。共生写作模式的构建让学生通过对话方式更好地通过他人习作吸收经验或吸取教训,“化为己有”。

借鉴黄厚江先生“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花”的教学案例,笔者教学实践中往往各选择批改好的1~2篇的优作与病文,让学生展开“生生对话”,点评典型习作的优缺点,进而过渡到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全员积极参与,从审题立意、文体选择、记叙主体等角度探讨并畅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一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学会将典型习作的优点“化为己有”“化为己用”,举一反三地生发出新的文思创意和构建新的作文框架,从而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简单化处理,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提升写作能力。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作文教学方式、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永无止境,共生写作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结论教学”问题,在写作中教写作、用写作教写作可谓是对“高中作文教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的有效回答,在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和参考、借鉴意义,对于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完善和丰富。

参考文献:

[1]王美惠.黄厚江共生写作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

[2]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基本课型及典型案例[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范文共生写作能力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共生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春色几许(简谱)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