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橘颂己,故土难离

2021-04-13 00:32周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古语有云:“蜀汉江陵千树橘。”古时候,江南很多人家家里都会栽种橘树。可是,这种在南方普遍种植的果树却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能移植,一旦移植到了北方,就结不成橘子,只能结出苦涩的枳。这本是橘树的缺憾,却被屈原写入诗作《橘颂》之中热情讴歌。那么,屈原为何如此欣赏橘树?他与橘树之间又有哪些相似相通之处呢?笔者试从《橘颂》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着手,浅析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魅力以及他故土难离的浓浓爱国之情。

【关键词】托物言志  七雄之楚  故土情  矢志不渝  洁身自好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157-02

古语有云:“蜀汉江陵千树橘。”橘树在古代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容易存活,所以江南很多人家家里都会栽种橘树。

可是,橘树,这种在南方普遍种植的果树却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不能移植。《晏子春秋》[1]有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也就是说,橘树一旦由南方移植到了北方,就结不成橘子了,只能结出苦涩的枳。枳的果实小且酸苦,不能食用,只能拿来作药材了。为此,北方人家很是苦恼。

可是,橘树的这一大缺憾,却被屈原看作是坚贞的品格,无比欣赏。而我们知道,橘树本身只是一种植物,它并没有人的思想,是屈原用艺术的手法赋予了它跟人一样的思想,才会有了橘树高洁的品性和坚贞的品格,这种艺术手法就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手法在后世中国古代诗歌里经常用到,這均得益于咏物之祖屈原的第一首咏物诗《橘颂》。他为后世开创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先河。

笔者试着解析一下《橘颂》这首诗,看看屈原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橘树和自己联系起来以达到借橘颂己的效果的,屈原和橘树之间到底又有哪些相似相通之处呢?

首先来厘清诗歌的篇章结构。《橘颂》全诗每节4句,共9节36句。第1~4节(从“后皇嘉树”至“姱而不丑兮”)是在极力描述橘树的外在之美;第5~9节(从“嗟尔幼志”到“置以为像兮”)是在热情讴歌橘树的内在品质。

在描述橘树外貌的部分,屈原赞美橘树“绿叶素荣[2]”(叶绿花白)、“圆果抟兮[2]”(果实饱满圆润)、“青黄杂糅[2]”(枝叶青黄相错 )、“精色内白[2]”(果皮鲜艳内瓤雪白)、“纷缊宜修[2]”(气味芬芳形态美好),这么看来,橘树真是神形俱佳,不愧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木。橘树有着如此美好的外形,那么屈原呢?屈原是否也是颜值担当呢?据分析,屈原也和橘树一样,有美好的外形,甚至可以说是形貌昳丽。屈原可以称得上是瘦高美的代表,所以我们现在网络搜索屈原的画像,都是瘦瘦高高的样子。据说屈原身长九尺,在古时候一尺约合现在的0.23米,那么屈原的身高大约2米,这简直可以挑战姚明。此外,屈原还有一绺漂亮的胡须,我们知道,古时候美髯也是美男子的标志之一。屈原身为贵族之后,着装打扮也很讲究,经常是以峨冠博带的形象示人。什么是峨冠博带呢?就是带着高高的束发帽,穿着宽大飘逸的袍子,一副士大夫的装扮。但是,士大夫并不等同于文弱书生,屈原经常手持佩剑,他不仅诗辞冠绝,他的谋略眼光也是楚国之光。

在描述橘树内在品质的部分,屈原赞美橘树“受命不迁[2]”(禀受使命不迁徙)、“深固难徙[2]”(根深蒂固难迁移)、“廓其无求[2]”(胸怀开阔无所求)、“苏世独立[2]”(远离世俗独往来)、“闭心自慎[2]”(坚守清心慎自重)、“秉德无私[2]”(品行高洁无私欲)、“淑离不淫[2]”(善良美丽不过分)、“梗其有理[2]”(刚强正直有纹理)。

屈原赋予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品质,是因为屈原生在南楚、长在南楚,一生不离不弃热爱南楚。屈原在《橘颂》里热情讴歌橘树这一秉性,他开篇即言:“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后皇嘉树,即天地间最美好的树木;受命不迁,说的就是橘树不能移植北方的这一大特点。在屈原看来,橘树是接受了不再迁移的使命,自己不愿意离开南楚国的,这就像屈原自己一样。那么,战国时期的七雄之楚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深深吸引着屈原为它痴迷为它狂,甚至为它甘愿自沉汨罗江的呢?

战国时期,楚国已达鼎盛之势。时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一说,可见当时楚国之强。七雄之中,虽属齐国经济最富、秦国军事最强,但是楚国的综合国力最是能打。因为,楚国不仅疆域面积最为广阔,而且经济繁荣程度和文化发达程度更是令其他各国望尘莫及。在楚国最鼎盛时期,楚国疆域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中国,它包括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贵州、河南南部、山东南部、陕西东南部等地,是战国时期名副其实的疆域老大。

楚国不仅经济繁荣,文化的发达程度更是令当今的世界依然叹为观止。我们看电视应该不陌生,电视剧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的奏疏尚且是写在竹简之上的,可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已将书籍印在了绢帛之上。已出土的楚帛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唯一的完整帛书,它的思想内容丰富庞杂,涵盖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等内容,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思想。此外,加之整齐恣放的书法艺术和栩栩如生的绘图艺术,使楚帛书不仅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而且成为世界艺术库中的瑰宝。

楚国繁盛的经济文化景象,印在了古今人们的记忆里,更是刻入了屈原的骨子里。屈原见证了楚国的鼎盛,也目睹了楚国的衰亡。楚国的兴亡,时刻揪着他的心,耗着他的神,他奋不顾身以命相护,他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喟叹,他带着他的喟叹穷尽一生的精力想护楚国周全。这份喟叹饱含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与生俱来,至死方休。

那么,我们为何说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与生俱来的呢?

这需要我们来了解一下屈原的出身。屈原,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贵族子弟才配拥有姓氏,楚国国君姓芈,屈原是王室贵族之后,所以他才会有如此尊贵的姓氏。

此外,据屈原《离骚》中自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认为自己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且生于庚寅汇聚的美好之日,身世的无上荣誉感加之自小家人对他寄予的厚望,屈原从小就将楚国之振兴当作毕生之追求和使命,楚国的命运自此也与屈原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在屈原眼中,除却楚国,别无他乡。所以,早年屈原就在诗作《橘颂》中明确表示:“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可见,他对这片故土的赤诚之心。

屈原赋予橘树“廓其无求”“秉德无私”的品质,是因为屈原一心可昭日月,一生只为楚国。

屈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他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怀王宠信,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史记》[3]记载,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年轻时候的屈原意气风发,意图大展拳脚。历史证明,屈原的确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在他任职期间,一度使楚国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大好局面。然而,这种盛况并未持续多久,因为短视的怀王并不真的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他远贤亲佞,善于猜忌,致使接下来屈原的个人命运一波三折,楚国的国家命运也日益衰弱。

屈原赋予橘树“闭心自慎”“梗其有理”的品质,是因为屈原自身品行高洁、内心正直。

可是,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执行主张联齐抗秦,这使屈原与楚国旧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可品行高洁、内心正直的屈原是不屑于也不会向恶势力低头的。由于受到上官大夫等旧贵族势力的诬陷,屈原遭到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3]记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今,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原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这则史料是说,上官大夫和屈原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上官大夫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想强行取得它而邀功,屈原不赞同,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说是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够办成’。”于是怀王很生气,就逐渐疏远了屈原。

被疏远的屈原纵然委屈万般,却日日盼着怀王能够明辨是非,君臣重拾旧好。可是,他盼来的却是越来越疏离、甚至被罢免的残酷现实。秦国说客张仪的到来,更是将屈原推向流放的深渊。怀王十五年,张仪由秦至楚,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诱饵,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诱骗怀王与齐国断交。短视的怀王果然上了当,可是怀王最终换来的只有齐楚断交,却没有秦国所谓的“商於之地六百里”。此后,屈原作为政治牺牲品,被逐出郢都到汉北。

被流放的屈原愤怒、委屈、忧心、彷徨,他愤怒的是小人的离间,委屈的是君王的失察,忧心的是百姓的生计,彷徨的是楚国的命运,却独独没有个人的得失。可以说,纵使怀王虐他千百遍,他心惟愿怀王鉴。怀王是君,怀王也是楚国的天,这才是屈原心中最深切的关怀。怀王三十年,屈原终于回到他朝思暮想的郢都。可是,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去秦,却被秦国使计扣留,最终客死秦国。不久,楚襄王即位后,屈原又因正直谏言再次被逐,流放江南。

那为何又说屈原是至死方休呢?

屈原赋予橘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品质,是因为屈原在那个战乱频繁、人心思变的年代,是曠世奇珍般特殊的存在,他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热爱故土不朝秦暮楚。屈原自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宁可沉江葬鱼腹,也要誓与楚国共存亡。

楚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在预感到楚将亡国的悲剧命运后,以身殉国。屈原用生命践行了《橘颂》里“行比伯夷”的伟大誓言。自此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以一个节日的名义,为其举行盛大的祭典。

汨罗沉江,千百年来,有人叹息有人疑惑,沉江为何就只能是屈原最终的宿命,而别无他途呢?这里暂且不论屈原从政期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辉煌也好,流放也罢,单就屈原对故土对楚国的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深情和眷恋,他也无法直视楚国终将彻底覆亡的命运。他沉江不是因为个人的流放与得失,而是因为他的故土、他的国,终将不在了,他的心没有着落了,他的百姓无处安放了,所以他只有选择以死,才能逼自己方休。

没有平地,显不出高山的巍峨。在那个战乱频繁、朝秦暮楚的年代,屈原高洁的人格与浓烈的故土情怀,实在是显得弥足珍贵。追根究底,屈原这份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不可磨灭,也无可替代。正如艾青诗歌所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屈原虽已逝,《橘颂》传春秋。屈原借赞美橘树坚贞美好的品格来赞美自己矢志不渝、洁身自好的品德,屈原在对橘树的客观写照中始终倾注着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屈原的品格也与橘树的品质完美融为一体。屈原不愧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咏物之祖!

最后,国人谨记,屈原是楚国之瑰宝,也是中国之骄傲。

参考文献:

[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使楚》

[2]黄秀丽.《大学语文》[C].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07-01

[3]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作者简介:

周佳(1984年11月-),女,湖北省老河口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职称,长期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