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救措施的思考

2021-04-13 22:58杜晓光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自救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

【摘要】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大就业压力。毕业生要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正确面对现实,以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导向,增强就业意识,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思路,适应就业形势,练就过硬本领,从容面对竞争,勇敢接受挑战,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自救  挑战  机遇

【基金项目】1.河南省重点研发和推广专项软科学课题:《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2400410225);2.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软科学课题:《安阳市高校学生创业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路探索》(项目编号:2021C02ZF0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79-02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不得不面对订单取消、供应中断、减产停业、降薪减员甚至倒闭破产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我太难了!”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增量和增幅均达近年之最,线下招聘活动受限,新增岗位大幅缩水,毕业生纷纷表示:“我太难了!”困难来临时,毕业生一定要保持足够定力,敢于直面困难,树立就业信心,敢于战胜困难,提升就业能力,努力破解困境。

一、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明显减少,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走到了十字路口。

第一,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企业停产,部分用人单位重新调整用人计划。原本打算“跳槽”的员工更趋理性,有的干脆放弃“跳槽”的念头。现场招聘活动条件受限,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第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线下双选活动受阻。尽管毕业生对线上招聘既不陌生也不排斥,但还是比较习惯于现场招聘方式。线上招聘活动的参与度还不够高,有的毕业生还在等待现场双选会,有的毕业生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线上求职平台。[1]招聘方式从线下转为线上,对广大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远程面试沟通、心理适应、信息甄别等方面能力均提出新要求。第三,一批新职业出现。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工作时间和场所自由,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模糊。居家工作的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以往的职业认知、工作管理方式等已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1]新业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对效率、质量、素质等要求更高。第四,部分毕业生未能抓住毕业前的宝贵时间,赖床不起,沉迷微博、抖音、游戏不能自拔,无所事事,根本不去想毕业、就业和未来,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对待就业持无所谓的态度,进入“慢就业”状态。

此外,部分资格类考试和招聘考试取消或延期举行,外贸企业遭受重创。就业市场呈现新变化,有工作经验、善于沟通、熟悉网络操作的求职者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初次就业的毕业生面临更大挑战[1]。

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

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遭受较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催生了需求。[2]网购、直播电商、在线办公、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迅速发展。[3]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新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短视频正成为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的短视频刷爆朋友圈。学校、培训机构等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办公和管理,运用线上平台开展教育和教学,确保停课不停管、停课不停教。[4]临床医学、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被教育部“点名”,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将更广阔。

三、主动出击,积极自救

毕业生应客观看待就业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趋势、新样态,尽快进入求职状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惧困难挑战,提信心,强本领,把握机会,突围困境。

(一)做好毕业准备,开启求职之路

顺利毕业对于毕业生尤为重要。一定要对毕业论文反复修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将开题报告、检测报告、论文电子稿、答辩PPT、装订成册的论文等材料提前整理完毕,确保顺利通过答辩,实现顺利毕业。

求职就业对于毕业生尤为紧迫。一定要增强就业意识,迅速完成从毕业生到求职者身份的转变,抓紧熟悉“云就业”平台,经常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信息,特别是要注意搜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就业信息,多参加官方组织的“空中宣讲会”和就业指导讲座,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求职服装等,多向学长学习求职经验,认真对待每一次就业机会。切忌把線下活动受限当作“慢就业”的借口,切忌心存“毕业即失业”等错误思想。

(二)辩证看待困难,坚定必胜信心

毕业生要正视经济、生活、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要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复苏态势持续。要看到虽然有的产业进入了“寒冬”,同时有的产业迎来了“暖流”。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困难过去后,投资和消费需求会重新得以释放,用人需求将更强烈,就业市场将更活跃。[2]

为帮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难,已采取了包括加大免税力度、延长房租减免、加强信贷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为帮毕业生就业,已出台了包括鼓励应征入伍、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线下招聘受限,线上招聘不断线,就业“云指导”没有离线,就业信息总量依然较大。教育部在去年2月已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在线上即可完成面试签约。

(三)适应形势变化,争取就业机会

1.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

毕业生要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职业观念。要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1]毕业生要在灾难中磨砺品格,在灾难中磨砺成长,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汲取前行力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结合,将个人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调整预期,着眼于长远未来,响应基层就业“主旋律”,服务“国之大者”。国家重大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三支一扶”、西部地区、基层社区、家乡故土都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无限机遇。

2.适应“云就业”新常态

相比线下招聘,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对“云招聘”都存在适应性问题,招聘战线被拉长。毕业生要有意识地切换求职模式,尽早适应“云就业”。要全面了解“云就业”服务平台,跟进了解就业政策和信息,学会网申技巧,学会制作“云简历”,珍惜“云面试”机会,为线上求职积累经验。[5]

3.尝试新就业形态

无接触经济、宅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发展迅速。新就业形态的就业形式包括技术开发、内容付费等,具有用工更灵活、入职门槛更低、风险更小、便于吸纳更多人员就业等特点。毕业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技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技术,敢于尝新,激发潜能,拓宽渠道,创造机会,为促进新就业形态不断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4.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当前,在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航空植保、农用无人机维修等新兴涉农行业领域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沃土。当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利用自身技术技能优势选择返乡创业。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提升软实力

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是顺利就业的关键。毕业生要严格自律,坚持学习,做好充分的就业创业准备。

1.自制自律,不忘学习

自律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职场胜任力取决于学习力。[4]毕业生要给自己定制度立规矩,给自己“充电打气”,坚持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防疫知识,做好防护。学就业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学会依法维权,依法就业创业。学专业知识,使自身专业素养更加厚实。进一步梳理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学线上求职技巧和面试礼仪。学就业新样态和新形式有关知识。学心理学和沟通学知识,始终保持阳光心态,与意向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特别是要注意了解“云就业”服务平台的功能,能够熟练使用“云就业”服务平台,强化数据素养培养,积极适应工作方式新变化。

2.做更充分的就业创业准备

就业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毕业生务必要做更为充分的准备。对任何一处细节都不能大意,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将自荐信、个人简历、资格证书、奖励证书、证件照、成绩单、科研成果等求职材料进行扫描,制作成压缩包。经常登陆线上招聘平台,关注意向单位发布的信息,精准投递简历。模拟面试环节,围绕自我成长、企业发展、职场关系等面试题目作出回答。带着“诚信”踏上求职路,不注水、不造假、不随意违约。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毕业生要勤于学习,吃透政策,对创業项目进行详细论证,形成高质量的创业计划书。要牢记创业初心,敢于试水、敢闯会创,咬定目标,坚持不懈,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张捷.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新趋势[N].光明日报, 2020-06-30(15).

[2]蔡红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怎么看怎么办[J].人民论坛,2020(C2):124-127.

[3]杨文滢.疫情“大考”下的大学生就业[J].记者观察,2020(7):4-9.

[4]岳昌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N].中国青年报,2020-03-09(8).

[5]王双煌.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心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4):78-80,120.

作者简介:

杜晓光(1984年-),男,河南安阳人,研究生,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

猜你喜欢
自救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