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青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与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较高,知识点较多有关,不是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但是,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体系。在该领域,错题本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师生双方指明努力的方向,提高纠错和学生成长的效率。本文尝试从错题本的建立及其应用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在防止初中生重复犯错,提升其数学学习质量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本 错题本应用 错题本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095-02
所谓“初中数学错题本”,就是学生在日常练习或考试中出错的数学问题的集合。通过错题本,师生双方可以对以往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和处理,找到学生在数学能力素养上的弱点,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只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每个学生在初中数学學习过程中都会犯一些错误,对此教师不应苛责,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把错题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最终通过对错题本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最大支撑。
一、错题本的建立方法
在应用错题本之前,首先要建立错题本。错题本并不是简单的把出过错的数学问题在本子上抄下来而已,而是需要相应的方法的。首先,应该坚持正确使用本子并自己完成错题的抄写,非必要的时候不要用其他的手段代替抄写。比如现在有了信息化工具,复印材料非常方便,但是复印是机器工作的过程,抄写则是学生重新审视错题并进行全新思考的过程,二者不能相提并论。而且,对于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抄写方式,比如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某些问题可以只抄写核心关键部分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这也有利于避免学生感到厌烦。
其次,要明确错题本上的内容不应只有题目和答案。因为错题本的任务是解决能力上的问题,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而不仅是改正当前的问题,一模一样的重现错题意义有限。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错题本上补充必要的内容,比如具体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与哪方面能力素养的不足有关系。如数学概念理解错误或数字计算错误等。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要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只有在学生的确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分类的时候,教师再提供帮助。即使面对的是错题,教师也要对学生有基本的信心和耐心。
二、错题本的应用方法
(一)养成正确的应用习惯
错题本在建立起来之后,首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应用习惯。简单来说,就是错题本的建立方法要被学生熟记于心,不会忘记使用,也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用错误的方法使用错题本,造成内容的杂乱或模糊。比如上文提到在遇到不同类型的错题时,应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以示区分,这虽然只是一个笔迹颜色的“小问题”,但影响却是很大的。如果学生没有养成习惯,那么不同类型的错题就会混杂在一起,极大影响学生利用错题的效率,还可能导致思维上的混乱,不利用今后长期的有效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习惯,教师除了要注意平时提醒学生之外,也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比如不少教师有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将当天数学课的情况简单记下来,并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分析。教师在进行这种记录的时候,就要坚持遵循一定的方法,比如也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记录学生的进步情况和犯下的错误,并对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归纳原因。学生对此都会看在眼里,模仿教师。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分享他们的错题本,并对这些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应用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比较敏感,渴望独立和成功,对失败有着比较强烈的反感。这就使得不少初中生虽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建立错题本,但是不愿意应用错题本,缺少必要的兴趣,反而存在逃避情绪。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了解,要从正面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和错题本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只要他们能够用好错题本,就能解决不少学习上的痼疾,让自身的能力素养再上一个台阶。一定要避免那种使用错题本打击学生的问
题出现,比如向学生重复强调他们犯了多少错误,或者对学生多次出现某一类型的错误表现出不耐烦。
例如,某位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那么他就很容易在几何类问题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严格来说都是同一类型。比如对三角形全等的问题认识不清,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又出现错误。这些错题都要记录下来,但教师也要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和表现出来的优点,比如并没有因为自己经常出错就失去学习信心,平时仍然很努力,而且经过后期的分析指导后能够较快地解决问题,实现成长。教师要把观察到的情况直接告诉学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提升学生对错题本作用的认识。
(三)提升应用的效率效果
错题本的应用还要保证效率和效果。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较为复杂繁琐的,学生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在多个能力素养领域获得成长。所以,师生双方既要用好错题本,又不可能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错题本上。比较高效的做法,是在平时注意提醒学生通过错题本来回顾同一类型的问题。比如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让学生提前回顾错题本上的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同时预习新知识。这样错题本就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做好知识准备的重要资源。另外,还应该在某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集中使用错题本,以巩固效果。
例如,在期中和期末这样两个重要的时间段,一般知识教学已经完成了某个过程,需要进行总结。此时就应该带领学生对前段时间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性的回顾复习,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建立更清晰的认知,错题本则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成为师生双方展开针对性复习回顾的重要根据。这样就可以把时间精力放在某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上,而且复习回顾的效率也会提高。当然,如果学生同时也有自己的使用方法,而且事实证明比较有效,教师也应该表示允许和鼓励,并适时向全班推广。
(四)总结错题的解决规律
通过上文的论述已经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并不是随便出现的,而是指向了他们在某方面能力素养上的缺陷,所以必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比如有的学生经常出现数字计算方面的错误,但事后回顾的时候发现他们并不存在算理方面的不足,再结合平时教师对他们的观察,很可能会发现是性格上的问题。这些学生平时比较马虎,不认真,虽然理解能力较好,但也存在对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比较轻视的问题。这就是其错题本内容所呈现出的规律,可以帮助教师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去指导学生。
為此,师生双方要做好对错题本的分析,比如可以与期中或期末的集中应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结合错题本的内容进行知识的串联并进行分享。比如本学期前段学习了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和平行四边形,其中自己在二次根式上出现的错误比较多,出错的原因当时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是逻辑推理能力不足,这些错题后来都已经得到了解决,等等。因为学生之间的特点各不相同,错题也不一样,所以大家都分享过之后,能够很好地覆盖绝大部分知识点,并把个人及集体的学习规律都展现出来,成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中师生双方的重要参考。
(五)开展良性的学习竞争
经过对错题本的有效应用,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成长,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错题本上的内容不再快速地增加。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胜心比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错题本展开良性的学习竞争。比如在期中集中应用错题本的时候,比一比谁的错题本内容减少得最快,成长最明显;或者谁的错题本应用方法最正确,最认真,没有出现过敷衍了事的情况,等等。教师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某种荣誉称号,并将这些荣誉称号融合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去。
为了保证这个竞争是良性的,学生不会为了争夺荣誉而出现彼此矛盾或故意掩盖错题的现象,教师应该不定期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指导学生互相交换错题本,看一看对方都错在了什么地方,体现着什么样的问题,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问题,并向对方分享自己在应用错题本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彼此分享交流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比如非常坦诚,向同学提出了宝贵建议的,也可以得到荣誉称号,营造出一种携手并进,同时又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错题本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能够提升对错题本的重视程度,找到正确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并成功地传达给学生,培养起学生面对错题本的正确态度和良好使用习惯。相信在错题本的帮助下,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能够取得持续的进步,最终真正成长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赵敏.提高初中数学错题利用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2019(24):60-61.
[2]袁璐.充分利用错题本,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19.
[3]饶磊磊.初中数学错题本的作用与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8):26.
[4]林榆成.初中数学错题本的有效应用[J].名师在线,2019(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