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艺鹤
内容摘要:陈永和的短篇小说《十三姨》讲述了“我”与十三姨的故事,这部看似叙述简洁的作品里面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以及不确定性,这些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以读者反应批评为理论框架解读小说《十三姨》的空白艺术,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的全貌和作家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读者反应 《十三姨》 空白艺术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一位重要的读者反应理论和美学接受理论的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理论,其核心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是作品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召唤结构”。空白是隐藏不露文本的联结点,“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1]陈永和的短篇小说《十三姨》里面有着大量的空白艺术,这部短篇小说分为七个部分,写了“我”和十三姨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采用读者反应批评的视角对《十三姨》里面的大量艺术空白部分进行解读,这些空缺的内容召唤读者构建主观想法,结合文中的内容自行想象和填补,参与文本意义产生的过程。小说中相关内容的空白赋予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强调了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读者可以在阅读陈永和小说的过程中,体会伊瑟尔所说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一.背景的空缺
故事发生的背景描述不够完整,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年份和时代背景,虽然小说一开头就提到了十三姨这个人物,但是对十三姨这个人物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文中没有介绍十三姨的家庭情况,没有告知读者十三姨所生活的时代,只得依靠读者自己去探索。根据文本空白理论的召唤结构来看,小说背景的空缺召唤读者参与,并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发挥想象空间,有根据地自行“脑补”画面,把不确定的意义有根据地解读出来。这样一来,文学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之中,而是要依赖读者的阅读把作品变得生动起来。
至于故事的时代背景,通过文章的第五、六部分,读者可以知道十三姨出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并且十三姨是“我”妈妈的姐姐,文中还提到“我”的三姨和四姨,妈妈是她们的小妹,由此可推测十三姨的家庭曾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不难推测十三姨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她的家里才会有十几个小孩。因此,读者就可以根据文本中的细节推测出来十三姨的身份是个有钱的小姐。十三姨不许“我”在桌子上随便捻着猪油糕,因为这样的行为是没有规矩的,可见十三姨是讲究规矩的,她应该是从小接受过礼仪学习。根据文中的描述,十三姨是一个不会织毛衣、不会做饭的人,在隔壁张嫂的眼中,十三姨是享福之人。从这里读者可以对十三姨的生活环境展开想象,曾经的十三姨家境应该十分殷实,有仆人为她服务,自然不需要自己学织毛衣和烧菜,并且从“十三姨面对红烧肉的香味能那么坚定地不受诱惑,是因为她有。她身体里储藏着红烧肉的香味。吃美味佳肴长大的人不受美味佳肴的诱惑,就像有钱人不受钱诱惑一样。”[2]的描写中,可以推测十三姨从小应该是不缺美味佳肴的,她的生活应该十分富裕。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男尊女卑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传统,而在《十三姨》这部作品里面,根据文中所写“妈妈走后奶奶从莆田老家住到我们家。奶奶叫我洗菜洗衣服洗被子洗碗。吃饭时候,奶奶掌管饭勺。哥哥、弟弟、爸爸先上饭桌吃饭。我们在厨房洗涮等着。等他们都吃完奶奶跟我才能吃。我们上饭桌时,碗里的菜差不多全没了。”[3]可以推知,女性的地位在当时应该也是十分低下的。而从文中的细节得知,十三姨是一位重视教育、思想进步的女性,她觉得女孩子就是做不成女人也不能不读书。而她的妹妹,即“我”的母亲在生前应该也是被各种家务所支使的,十三姨可能不满这种生活方式才没有结婚。如果想要组建家庭,就必须选择农民来结婚。身为知识分子的十三姨,想必也忍受不了这种落差,不愿意结婚,选择进入婚姻就要像自己的妹妹一样,适应婚后的这种生活,这与她所受的思想教育是失衡的。总之,十三姨没有结婚的原因是一个谜,等待读者去填补和说明。“在伊瑟尔看来, 所谓‘文本的召唤结构就是文本自身的结构特性,这种“对阅读的召唤”是读者阅读活动的前提, 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域, 使得文本的潜在意义通过读者在阅读中进行的再创造而得以最终实现。”[4]通过对这部小说背景空缺的填充,读者可以在阅读里面进行再创造和阐释,使《十三姨》文本中潜在的东西显露出来,通过连接文本中的空白,以期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情节的空缺
这部短篇小说篇幅不长,但其实浓缩了很多的内容情节,所以在情节描述上不可避免地减少了很多内容。文中也省略了比较多的故事情节,情节描述的空缺也是为小说想要展现的空白艺术服务的。比如,十三姨为什么讲究“相”?十三姨为什么把“我”带走抚养?十三姨曾经被人退婚的原因是什么?十三姨为什么阻拦生表哥和“我”来往?十三姨临死前留下的遗言中潘姓男子是谁?這些信息我们丝毫不知。这属于故事情节描述的空缺,目的是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感知。
通过反复阅读文章,对文章情节的空白进行思考可以推知十三姨讲究“相”可能是因为自小经过礼仪的培养,因此注重“相”。对文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读者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十三姨可能是因为与所爱的男子有不得已的原因才没有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故事情节来推测未知的故事缘由。如果不是因为十三姨的未婚夫变心而导致退婚,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十三姨与潘姓男子是相爱的,他们两个人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才不得已退婚,而不是因为不爱对方。从十三姨临终前的遗言中,读者可以推测十三姨和潘姓男子或许是有约定在身,十三姨的一生都过得十分清醒,而临终前失相问出潘姓男子是不是也没有结婚,读者就可以推测他们可能由于政治或者地域的原因才分开的。而这些就需要读者调动积极性,去查阅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在陈永和的《<十三姨>外一篇》中得知,潘其武是个军统特务,还是戴笠的心腹,他推掉了十三姨的婚约。解放后,大陆台湾两地隔绝,可能是由于地域的原因两人不得已断了联系。据回忆潘姓男子的文章中提及,潘终身未娶妻,十三姨和潘其武两人之间有没有缔结过某种誓约,读者也无从可知,只能通过猜测来填充故事的情节。十三姨没有和自己所爱的男子在一起,所以渴望的幸福是与心爱之人在一起生活,这也就可以理解她觉得享福就是“做饭给喜欢的男人,看他吃。”[5]在“我”对生表哥心生爱意的时候,十三姨拦截了生表哥给“我”回复的信,具体原因文中并未言明。不过,读者可以从文中的细节来思考这个问题。生表哥是北京的大学毕业的学生,“我”被他所描绘的世界所吸引,并深深爱上了他。然而,在生表哥离我而去后,“我”给他寄了很多封信,却没有收到回信,在整理十三姨遗物的时候才知道,生表哥给我的三十来封回信被十三姨拦下来了。“我”后来听碧表姐说“生表哥出事了,被关进学习班,好几年音信全无。”[6]十三姨拦截回信的原因,读者可以猜测十三姨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一生受尽折磨,没有嫁作人妻。读者可以推测是由于十三姨不想让“我”重蹈她痛苦的爱情经历,才不顾“我”的意愿来做出的决定,她是在保护我,想让“我”过普普通通女性的人生。小说中十三姨最终没有将信件销毁,而是保存了下来,十三姨明知道生表哥对“我”人生的意义,因此她将这些信件小心收藏起来,如果将来“我”还放不下生表哥,这些信件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我”可以借此来怀念生表哥。可见,“文学活动中没有读者个体就根本没有文学作品,就无法完整地完成整个活动过程,更不可能发现、阐释文本潜藏的内容和意义。”[7]在《十三姨》这部小说中,读者的意义就显得颇为重要。
这种情节的缺失,让读者对文本缺失的东西产生很大的兴趣,能够激发读者去探寻未知的故事情节内容,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十三姨的形象和她的故事也在这种读者的想象中不断被填充。读者可以在阅读已知的文本后,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或者调动以往的阅读经验来弥补文本的情节缺失。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细节展开填充,从中推测出合理的结果,这是读者反应批评所具备的优势,也正是《十三姨》这部小说情节描述缺失所具有的魅力,调动了读者探寻文本中未知故事情节的积极性。
三.主题的空缺
陈永和《十三姨》的空白艺术也表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描写和刻画上,这部短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出小说的主题,所以空缺的主题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对伊瑟尔来说,读者仅仅存在于阅读行为中,结构化过程由文本的召唤结构产生。文本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引起了读者对文本的重组、构建和意义生成。读者必须靠本身的审美体验对小说主题进行填补,对空缺的填补体现了《十三姨》的空白艺术,同时也恰好成就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十三姨》的故事主要是回忆“我”与十三姨的过往,重点写了十三姨把“我”领养、“我”看张嫂织毛衣和烧菜、“我”空闲时被带到三姨夫家、“我”从碧表姐那里听说十三姨退婚、“我”与生表哥通信被十三姨拦下、十三姨临终前留下遗言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推测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一方面,读者可以从亲情的角度来理解《十三姨》这部小说,纵观整部小说,读者可以发现文本重点写了“我”与十三姨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十三姨去世后,“我”怀念她的好,尽管她外表冷漠,但内心温暖。她虽然没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却给予“我”妈妈的温暖,主要表现了十三姨与“我”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也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读者可以从爱情的角度来理解这篇小说,文章的重点是在“爱情”这个话题上,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我”与十三姨的故事,读者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意图是突出她一生未嫁,十三姨的爱情是整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在作品的最后一部分,十三姨的临终遗言是关于潘姓男子的,可见作者侧重于表现十三姨为了爱情一生未嫁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并在文中以限制视角来引导读者探索其原因。读者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作品的主题似乎也是可以的。之所以会出现对主题的不同理解,正是由于这部小说的主题缺失,可以召唤不同的读者进入文本给出自己不同的理解,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所在。
“海明威的冰山一角理论认为,读者在浅层次的阅读中只能看到内容的1/8,文本的叙述则是读者根据作者透露出来的简单浅显的故事,对作品产生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掘故事的深度,最终揭开水平面潜藏的7/8”[8]为了更好地理解《十三姨》这部作品的主题,读者可以结合相关资料,联系作家陈永和的写作观,来把握这部作品的主题。陈永和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这辈子最关心的就是人。”她的作品多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并且结合《<十三姨>外一篇》中所谈到,她要写的是一个褪色旧时代的爱情故事,因此读者可以大胆推测《十三姨》的故事更是侧重于表现爱情这个主题,作者为读者展示了十三姨生活的那個特殊时代以及十三姨凄美的爱情故事,从中读者可以了解二十世纪中一部分女性由于外界原因而导致的特殊人生。
结语:《十三姨》是一部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文中存在了大量的内容空缺,使得读者必须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填补文本的空白。文本里的“召唤结构”也给了读者较多的阅读兴趣,读者参与了小说中的背景空白、故事情节空白和主题空白的建构,并得到关于文本意义的个人化解读。在伊瑟尔的艺术审美观看来:“文学作品由文本和读者两极构成,文学作品既不同于阅读前的文本,又不同于在阅读中的文本的实现,它在文本和阅读之间。”[9]阅读其实是一种体验活动,不断地阅读就可以增加经验,并且更好地完成个人对作品的审美体验,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有所不同。读者通过对《十三姨》的空白填补,丰富了小说的精神内涵,也可以更好地了解陈永和的创作特点。
参考文献
[1]刘锐.微信谣言元文本的召唤结构、受众期待视野与辟谣策略[J].情报杂志2016,(12).
[2][3][5][6]陈永和.十三姨[J].收获,2017(01):62-69.
[4]林晓青.伊瑟尔的阅读理论解读[J].图书馆学研究,2017,(14).
[7]刘涛.解读伊瑟尔的“召唤结构”[J].文艺评论,2016,(03).
[8]王艺臻.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十三姨》人物形象解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294.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