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杰 朱习莹
内容摘要:《瓦尔登湖》记录了亨利·戴维·梭罗的隐居生活,平淡简洁的言语中包含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种种思考。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索。他不屈于当时物欲横流的时代,追求人性的解放,可谓是独树一帜。但他内心也是不断在斗争,最终战胜欲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实现物我的融合。
关键词:《瓦尔登湖》 自然 生活 追求
《瓦尔登湖》由18篇散文、1篇补充诗篇和1篇结束语组成,记录了两年零两个月里作者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的隐居生活,以及在此期间他自己的思索与感悟。在这期间作者感受四季的轮回、建造自己的木屋、耕耘湖畔的土地、欣赏优美的风景、观察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并且与到访的客人交谈。作者通过对瓦尔登湖的赞美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爱,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思索人生和社会。他恬静自然地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在那清新质朴的文字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内心也充斥着渴望、失望、冲突与自我调整,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流露超凡脱俗的气质。
一.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
解析《瓦尔登湖》这本书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只有知道了他的性格、思想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才会明白作者想在书中表达的意思,才会让我们体会到在那个时代有着这样的思想境界是多么的不易。他是一名哲学家,是超验主义、废奴主义、保护环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其挚友爱默生一样,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19世纪的美国,广泛流行着享乐与拜金主义思想,其根源于迅猛发展的工业和商业,经济和社会快速进步。1845年7月4日,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景致幽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通过自耕自食,体验自然简朴的隐居生活,并以此为题材写成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才华横溢,其文简练有力,语言优美,见解精辟,给人启迪。《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的经典作品。
这是一本有着丰富思想、饱含对19世纪美国现实批判、极具纯洁心境的一本书,我欣赏作者的人格,钦佩其敢于抛弃尘世,隐居林中的勇气,渴望和他一样在亲近自然中追寻人生的本质。
我常常思索人生的意义,是像作者一样追求平凡但又是生活本质的人生,还是追求卓越而又脱离生活本质的人生。其实我想,如果能有着像作者一样的淡泊宁静的心态看待人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挫折,同时又以积极的行动追求卓越,结合两种人生,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作者生活在美国的19世纪,他似乎与那个时代的美国在某些方面有些格格不入,这实在令人钦佩。这本书用发生在作者梭罗身上的种种小事,例如与身份以及社会地位普通的访客交往的事例,或是作者在自然中获得的思索,来表达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看法。恬静、孤独与绝望,成就了梭罗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造就了《瓦尔登湖》这部经典[2]。我欣赏梭罗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想法。《瓦爾登湖》这本书给予我们更多的思索就是生活在浮躁、纸醉金迷的时代里能保持一颗质朴的心灵以及时刻思考的大脑。我虽然向往作者在瓦尔登湖湖畔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清醒的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这或许就是我选择的人生道路,我还年轻,没必要过早地消极避世,未来还会经历许多坎坷挫折,但是我还是要执着一下,其实我真正希望我的人生能在他提倡的简单生活、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与新时代社会倡导的追求梦想和卓越的生活方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做到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做一名在物质上安贫乐道但精神上甘于奉献的人。
二.对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瓦尔登湖》这本书贯穿全书的核心内容是作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通过与自然动物相处、与平凡的人相处,来思索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哲理。
在归纳整本书的主题之前,浅析一些篇章中重要的想法或观点:在《简朴生活》中,作者怀揣着探索新境界的勇气,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他认为“无止境的忧虑和繁重的苦力”源于多数人的无知或者错误,真正的生活应该不是“跟循前人的足迹”,而是亲自的探索与实践;在《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生活》中,作者将精神凌驾于生活与物质之上,提倡我们应该为自己渴望的生活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在《贝克农庄》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远方,从奇遇、危险和每天的新发现中,带着新经验、新气质而回家。的确,生活的每一天我们都需敢于尝试未知,都有新的发现和经历;《冬之兽》、《冬天的湖泊》和《春》等篇章中,作者对大自然是怀揣着敬畏之心,感慨赤松鼠、山雀、狐狸和松鼠等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精力和尊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观察瓦尔登湖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湖,赞美瓦尔登湖纯粹的水已经和恒河的圣水混合。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万物的复苏、新生命的诞生给作者带来内心的喜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看大自然充满了生物,能受得住无数生灵相互残杀的牺牲和受苦”[3]。《瓦尔登湖》体现的追求简朴生活和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以及和谐共生的观念,与东方传统道家中展现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4]。
核心主题思想是作者崇尚物质简朴和精神自由以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反映社会危机的根源。作者不断自我反思,提高自我修养,并且启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我认为我们应该看淡名利,踏踏实实做事做人,有时候我认为我们这一代太浮躁,总想干大事,总想做人上人,把名利看得太重,很少有人能踏踏实实做事做人。作者梭罗告诉我们那是多么的愚蠢啊!就像我们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却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到自然中去看看吧,欣赏一下自然的优美风景,与那些可爱的动物交交朋友,抛弃那些背负在身上的功名利禄,踏踏实实的做自己。享受远离尘嚣的带来的寂寞,平静一下自己的内心,放飞那些拥挤在大脑中的愁绪,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快乐吗?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真的要好好保护环境了。地球是我们现在唯一能赖以生存的星球,然而现状并不容乐观,全球变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和我们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有关。因此,该书中作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示。
三.反驳作者的观点
《瓦尔登湖》在《结束语》中有一句:“请想想中国人的自以为是和那种人类停滞的傲慢”。虽然19世纪的中国的确处于封建统治之下,但是中国有着世界上最悠久的哲学,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先进,所谓的“自以为是”和“人类停滞的傲慢”只能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代名词,中国广大人民是勤劳勇敢、谦逊和智慧的。由此可见作者看待问题存在片面和绝对化的问题,缺乏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存在种族歧视的现象。
《瓦尔登湖》有时候让读者觉得梭罗的思想过于简朴和清澈,过于从个人的视角观察世界,缺乏集体意识,缺乏辩证唯物,的确归隐田园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批判那些积极入世的人,试想如果人们都归隐了,何来社会发展,那种近乎原始的生活,生产力低下,人与人之间没有基本的劳动分工,这种逆历史潮流的思维,必然与时代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亨利·戴维·梭罗支持的是无政府主义,这种理想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绝对化”和“片面化”看待问题的表现。不应该否认人的社会性,在当前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作为领导,社会秩序何其混乱?想靠着个人的修养来维护道德权威是何等的可笑?人與人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这些看似回归自然的生活真的很美好吗?每个人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人类本性中的自私将毫无限制的表现出来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何来保障最普通人的权利?到那时人和动物有何区别?不能否认作者看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黑暗,也不能否认他对世态炎凉分析的正确性,但是要知道制度改革绝非一劳永逸,任何制度都存在缺陷,想通过回到最原始的生活来追求人性的解放,是不可能的。
四.小结
提出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在书中提倡的三大价值观(简单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以及提高修养)?
表达期许:我赞同作者后两个价值观,对第一个简朴生活我持有不同的意见。首先我谈谈同意后两个价值观的原因,我认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反思提高修养,这是每个人所必须应该具备的。人类的自私贪婪,毫无顾及的谋求发展,让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最终伤害到的还是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人无完人,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并且采取正确的改进措施,弥补自己的不足,方能不断提升自己,立足于社会。其次之所以不赞同简朴生活是因为,《瓦尔登湖》中所指的简朴生活是指脱离尘世,归隐田园,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隐隐于朝”更值得我们借鉴,的确一个人的归隐带来的是自身修养的提高,但是那些能生活在俗世之中并且保持自身的节操,同时用行动去感化和改变身边人的人不应该更值得被赞扬吗?
归纳全文:《瓦尔登湖》能让我们放下思想上的沉重皮囊,能让我们放下内心的焦躁,能让我们明白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在我们质疑平凡简朴生活的时候读它,它能让你明白生命意义就在于此。它启示着我们到自然中去看看,去追寻人生的本质,去不断自我反思提高自身素质。它是一种没有被世俗名利污染的思想源泉,阅读这本书真的能让人放下很多的思想包袱,静静地享受生活,也许平淡简单就是生命的本质吧。《瓦尔登湖》中的确存在一些消极的成分,但是我们必须在消极和积极中寻求一个平衡,马克思告诉我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始终相互转化,因此人生也是一样,要在浮沉中寻求平衡。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理性对待生活。
参考文献
[1]柯珂.梭罗的生态哲学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9(11):120-121.
[2]陈平兴.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精神世界[J].语文建设,2012(12):12-14.
[3](美)梭罗,田伟华译.瓦尔登湖[M].上海: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
[4]刘洋洋.梭罗《瓦尔登湖》中的道家思想探析[J].品位经典,2019(12):5-6+13.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安徽省合肥市卫岗小学。朱习莹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