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翻译理论下《题西林壁》的英译分析

2021-04-12 22:47戚萍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

戚萍洋

内容摘要:金隄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为古诗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能够更加关注译文接受者的感受,从而尝试更加接近地传递原诗所描写的客观事实及所包含的意境氛围、气韵精神。本文主要以古诗《题西林壁》四个英译文为例,通过从“具体事实”和“意境效果”两个方面对四个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中国古诗词在“走出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等效翻译理论 中国古诗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佳作之一,被认为是一首富含中国人生哲理的古典诗作。它不仅是对中国庐山景观的宏伟描述,也传递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人生感悟。张海鸥(2001)认为,“这首诗突破了山水诗写景的传统范式,另辟蹊径,把写景与言理巧妙结合起来,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极富理趣。”在对它的研究中,有的认为诗中表达的是一种“当局者迷”的寓意,也有的认为该诗主要传递的是“看事物应从多个角度才会更清楚”。但无论是哪一种蕴意,都体现了《题西林壁》一诗研究与传播的价值。但学界对它的关注度似乎并不是很高,对其的研究尤其是“走出去”的层面更是寥寥无几。本文搜集了《题西林壁》四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等效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

1.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理论就是金隄(1998)在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发展。翻译等效理论主要应用于文学翻译的实践,其中强调的是效果对等,且所谓对等也不意味着完全对等, 而是达到一种最接近的源文本对源语受体影响的效果(尧文群:2010)。

等效翻译理论主要强调接受者的概念。金隄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作品信息,还应注重译作接受者的反应,因为接受者是信息传递的终点,若信息只有来源而没有对象,传递就无法完成。因此,“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这是由翻译的根本性质决定的(金隄:1998)。”这里所说的效果主要就是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应该包括信息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具体包括为作品的主要精神、具体事实以及意境氛围三大要素。

2.《题西林壁》英译中的等效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后的总结。其中所涉及的人生哲理浅显易懂,如果将其中的哲理加以引申与类比,也许也可以认为“对一首古诗的理解,不同的译者可能也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而由于不同的译者都是想把一种语码所表达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码表达出来,所以他们都尽力从各自的角度去阐述、理解原诗(黄国文,2006:2)。”《题西林壁》较为知名的英译版本不多,能够搜集到的且为万昌盛、王僴中(朱丽云,2000:212)英译版、王守义、诺弗尔(1989:88)英译版、许渊冲(2000:139)版以及Burton Watson版(文殊,1989:251)。本文主要从具体事实层面以及意境效果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2.1具体事实的呈现

《题西林壁》虽是一首蕴含哲理以景抒情的诗,但它首先是苏轼对江西庐山壮丽景色的感叹与赞美。诗的一二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原句主要突出“看”,无论是“岭”还是“峰”,都是从游客的视角来呈现庐山的奇特风貌。

万、王译为:The sidelong ranges become steep peaks in a vertical view,

The scenes so vary when seen from high or low, from far or near.

在上述译文中,译者主要是通过意译的方法,重在呈现庐山的形态及不同角度的景色变化,把view和seen后置,将ranges和scene作为主语,以become和vary生动地向读者传递了这一奇妙景象,与原文诗句存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Watson译为:From the side, a whole range; from the end, a single peak:               Far, near, high, low, no two parts alike.

Watson的譯文中,在视角转换的翻译上与其他译文的vertical view不同,他将“横看”译为了from side,“侧看”译为from end,更具画面感。其实原文的“横看”,就是从正面即更宽的那一角度看,“侧看”就是从更窄的那一端看。对原文读者来说,在角度理解上十分明确且不会有歧义,但在英译时,目标语读者会不理解为什么横看是岭而从侧面看就是山峰,且直译过去的话,反而是从side看是峰。因此Watson译为side和end,更好更清楚地向译文读者描述了这个方位感。其次,在岭和峰的表达上,译者使用了“whole range”和“single peak”,这比原文所表达的信息更为丰富,正面看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而从侧面看就是一个山峰。

总体上,上述两个译文在具体事实的呈现上和其他两个译文一样,都忠实而贴切地传递了苏轼所描绘的庐山奇景,但与其他两个译文不同的是,这两个译文在具体事实的描述和呈现时,采取了和不一样的视角,因此给读者的信息层次感更高。

2.2意境效果的传递

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常常提及“意境”一词,尤其是在诗歌中。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意境可谓是精髓所在,离开意境, 诗歌也就不成其为诗歌了。达到意境之美,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追求及评判标准,谈其翻译问题,必然涉及意境的移植(潘智丹:2017)。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原则”,实际上便旨在将原诗的意境之美保留和传递。而等效翻译理论下的诗歌翻译最重要的也是意境效果的传递。下文主要从形式、韵律及语言具体分析如何达到意境氛围的等效。

首先从诗歌的形式上看,除了王、诺的译文在形式上作了很大的变动外,其余三个译文都保留了原诗七言绝句工整对仗的形式,采取一行英文对应翻译一行中文,共为四行,在形式上做到了等效。而王、诺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诗句大相径庭,更像是现代诗的行文格式。原诗的第一二句各成四行为一小节,三四句又共成四行为一小节,且无任何标点,句子划分不够明确。因此相比其他三个译文来说,该译文在形式上并不忠实,且与原文的效果有明显出入,没有达到“等效”。

其次从押韵、韵律看,原诗虽没有押尾韵,但由于汉语具有平仄格律美,通过押平仄也能达到一种韵律之美。万昌盛、王僴中的译文中第一句句尾的view和第三句句尾的you押同韵,第二句句尾的near则和第四句句尾sphere押韵。许渊冲的译文也同样押了尾韵,一二句句尾分别是side和wide,三四句则分别是face和peace。虽然二者押尾韵的方式和句子不同,但都注意到了原诗中的韵律美。相比之下,其他两个译文就相形见绌了。

最后从语言风格上看意境效果的传递。原诗在词汇上多为动词,如“横看”、“成”、“侧看”、“不识”、“身在”,和“远近高低”共同构成一副极具动态感的画面。英译时,也需要考虑将这一动态效果更好地进行传递。万、王的译本通过become和vary这类表示动态意义的词来呈现动态感;王、诺的译文也通过使用“appears”“stare”等词传达动态感的画面;许渊冲的译文则是通过人的视角,没有明显的动态变化感,而Watson的译文使用了省略句,动词几乎省略,更是缺乏了动态的画面感。在人称视角的表述上,不同的译文也采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万、王的译文用了you,your,以第二人称视角呈现庐山不同的面貌,王、诺的译文以及许渊冲的译文,均用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为观赏庐山的视角,Watson则使用了第一人称单数I的视角。原诗中并无人称的使用,但其实就是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去欣赏、去感叹,因此用I或者we更贴近原诗的情感和氛围,更显亲切感,而用第二人称则会显得“叙述者(诗人)又有居高临下的口吻(黄国文,2007:17)。因此从语言风格上看,四个译文一定程度上都贴合原诗的意境氛围,但都没有完完整整地做到等效,这也说明在大部分的诗歌翻译中,意境氛围的传递是有限的,只能是最大程度的等效,但一定会有所流失。

3.結语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亲切自然且耐人寻味。本文从等效翻译理论视角,对比分析其四个英文译本,发现在诗歌具体事实的呈现上,基本不太有难点,译者都能够忠实贴切地向目标语读者传递同样的风景画面。但在意境氛围以及主要精神的传递上,往往会有效果上的流失,译文读者无法完全与原文读者感同身受,“等效”的体现并不明显。未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中,译者应有意培养读者意识观,更加关注译文接受者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对诗歌意境氛围的传递方面,让译文接受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的气韵与精神。

参考文献

[1]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潘智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翻译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 95-104+149.

[4]王守义,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许渊冲.新编千家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尧文群.从《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实例评文学作品的等效翻译[J].电影文学,2010(8):145-146.

[8]朱丽云.中国古诗一百首[M].万昌盛,王僴中(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