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葛丽叶形象比较

2021-04-12 11:24杨雯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

杨雯琦

内容摘要:2003年英国导演彼得·韦伯执导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获得76届奥斯卡金像奖3项提名。该电影根据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本文将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小说文本与电影的比较,分析女主人公葛丽叶形象塑造的差异,并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效果。

关键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葛丽叶 形象比较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少女头戴蓝色头巾,眼神澄澈明净,双唇微启,若有所言。整幅油画最引人注目的是少女耳畔垂挂着的一只水滴状珍珠耳环,画家将耳环处理成整幅画的高光,使黑暗中的少女光彩夺目。油画好似抓住了少女扭头那一瞬间的姿态和神情,给人无限遐想。20世纪90年代,一位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被这幅画吸引,她以传统欧洲社会为时代背景,以女性试图改变自身命运为主题,虚构了一段画家与少女的故事。文本不仅塑造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天赋、思想独立的女性形象,还揭示出17世纪荷兰社会生活的一隅,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处境,以及西欧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样貌。

2003年,韦伯根据小说拍摄了同名电影。电影展现了油画般质感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声音,将作者笔下冷酷的现实塑造成唯美的情愫暗涌。摄影师采用了画家最喜爱的柠檬黄,画面色彩温煦柔和,朦胧而又充满古典美。画面运用深暗的环境色,衬托出光亮处的主体人物,同时烘托影片的忧伤格调。画面的布局以及人物的服饰也还原了17世纪小镇的环境风貌,使人身临其境。电影没有过多渲染小说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对命运的反抗,而是突出了少女和画家之间相惺惺相惜、不可言说的暧昧情愫,为书中描绘的故事增添了许多温情色彩。

一.小说与电影中的葛丽叶形象分析

文本与电影对于葛丽叶形象的表现是层层深入、细腻含蓄的。小说主要通过主观视角叙事,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17世纪荷兰社会的风貌。而电影则是通过全知视角,将葛丽叶的经历展现在观众眼前,还原画家生活的时代环境,渲染葛丽叶与画家之间的感情,丰富了人物性格。

1.对艺术有极高天赋

小说和电影都对女主人公的艺术才华进行了重点描绘。

首先,在开头便埋下了伏笔。小说开篇,葛丽叶在厨房切洋葱、紫甘蓝、土豆、胡萝卜等蔬菜,并不断调整各种颜色蔬菜的摆放。来到葛丽叶家中雇佣女佣的维梅尔正是通过这一场景察觉到了她的艺术天赋。电影开头同样给出了葛丽叶切菜这一特写镜头,用色彩鲜明的蔬菜给了观众暗示,即葛丽叶对色彩具有非凡的感受力。

接着,葛丽叶第一次在维梅尔的画室里看到他的画,便无法移开目光。电影镜头给出了葛丽叶的脸部特写,展现出她面对艺术作品时的痴迷与享受,将她对艺术的喜爱、崇拜、向往体现得淋漓尽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维梅尔的妻子卡萨琳娜,她根本不懂艺术,甚至曾经毁坏过丈夫付出几个月心血的画。卡萨琳娜指使葛丽叶打扫画室,葛丽叶知道画室的光线会影响画家作画,但卡萨琳娜对此不以为然。这里电影对小说进行了改编,小说中卡萨琳娜询问了丈夫是否应该擦窗户,而电影中卡萨琳娜自作聪明,这样的处理使兩人的对比更为鲜明。

在维梅尔的启发下,葛丽叶开始走进艺术世界,她观察着生活中每一样事物的色彩、构图,窗外飘荡着的云启发了她的艺术天赋。她对艺术具有很高的领悟力,常常指出维梅尔画作的不足之处。因此维梅尔感叹:“我从来没想过会在女佣身上学到东西。”

2.具有独立思想的女性

小说与电影中,面对对她图谋不轨的画商凡·路易文,葛丽叶没有因为权势屈服,而是尽力与他周旋,保全自己。维梅尔虽然欣赏她的才华,但他对待葛丽叶仍然是高人一等的姿态。小说中,他用命令式的口吻让葛丽叶摘下象征着她纯洁的头巾,葛丽叶的回答从“我不能”变成了“我不愿意”,态度强硬而坚决。无奈之下,维梅尔只能采取偷窥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念。电影中葛丽叶被要求戴上珍珠耳环,她却对维梅尔说“我要你来”,她的身份与卡萨琳娜有天壤之别,可她却大胆地对维梅尔提出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她对维梅尔的爱慕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她希望两个人处于平等的位置并获得尊重。

二.影片与小说葛丽叶形象差异原因分析

1.小说与电影存在篇幅上的差异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可以将主人公的经历和性格成长历史完整地表现出来,全方位地阐述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环境。而电影的时长一般在90到120分钟,对于小说的全部内容无法一一呈现,因此对小说内容做了删减,使剧情更加紧凑,突出了重点,但也使得女主人公形象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2.小说与电影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小说侧重于表现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及自我意识的形成,文中有很大篇幅描写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情感变化做了最直接的呈现。作者更倾向于通过葛丽叶的经历揭露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对社会的反抗。而电影侧重于表现葛丽叶与维梅尔之间的暧昧感情,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电影通过维梅尔创作的油画作品,男女主人公对艺术的交流思考,表现出二者之间惺惺相惜的隐秘爱情,令观众为这段感情的夭折而叹息。

3.小说与电影的表现手段不同

小说采取主观视角叙述葛丽叶的经历,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形象。小说将葛丽叶这一女性形象放在17世纪的荷兰社会这一历史大背景中,文中的女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无奈和妥协,除了通过葛丽叶的行为展现,还必须通过心理和细节描写表达出她内心的纠结、思考与痛苦。但影片如果把葛丽叶的大量心理活动用画外音的形式搬到荧幕上,不仅会使观众觉得沉闷,还与这部电影的整体风格不符。此外,一些情节的重构也使得人物形象发生变化。比如电影的高潮是维梅尔为葛丽叶穿耳洞,并为她戴上珍珠耳环。而小说却没有这个情节。电影的改编使得这个情节具有性象征的意味,同时也将葛丽叶对维梅尔的欲望表现了出来,基调唯美忧郁。小说中的葛丽叶是自己穿的耳洞,是带着痛苦的,但她心里所想的是艺术,她是为艺术而奉献,她对维梅尔的感情和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

三.影片与小说葛丽叶形象塑造的不同效果

1.表达的主旨不同

小说的主旨不在于表现葛丽叶和维梅尔之间的爱情,而是借葛丽叶的经历揭示传统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状况。“女性痛苦的起源,来自男性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体制。”[1]葛丽叶身处社会底层,却有着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这不可不说是一种遗憾。她的天赋、梦想,最终都因为社会的压迫而被迫放弃,成为社会生活中平凡的小角色。小说中的配角人物描绘出彩,共同搭建起来女性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整部小说的主旨更为清晰。而作为一部文艺片,电影主要表现的是葛丽叶对艺术的热爱和痴迷,以及她与男主人公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影片没有刻意展现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情节和人物,启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关注女性的情感和生存问题。

2.审美感受不同

小说中描绘的是残酷的现实,任何一个读者都会对女主人公的遭遇充满同情和惋惜。“无论身处何境,都不肯放弃女性的自我尊严。”[2]葛丽叶是自尊自强的,为了支撑贫困的家庭,独自一人前去做女佣,但生活的苦难没有打倒她。小说的整体风格是残酷苦涩的,除了绘画,葛丽叶几乎没有感受到快乐,她一直都在为生活奔波。她的父母希望她嫁给屠夫的儿子,只是因为这样他们家里就可以吃肉,而葛丽叶最终也为此屈服。小说的忧郁基调一直持续到文章的最后,令人惋惜。

而电影颇具浪漫色彩和古典之美,放弃了宏大的叙事,只从小故事着手,但又展现着社会的风貌。影片在画面的表现上非常唯美,具有油画般的质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电影展现了彼特对葛丽叶抱有的感情,没有展现葛丽叶离开后的生活,观众感受最深的是葛丽叶与维梅尔之间难以言说的爱情,是唯美又带有遗憾的。但同样,影片对小说中的残酷现实作了艺术的处理,削弱了葛丽叶生活的苦难和她面对这些苦难的思考和反抗,用一种比较温和含蓄的方式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存处境。比如葛丽叶离开维梅尔家后,嫁给了屠夫的儿子彼特,小说中的葛丽叶和彼特毫无精神上的交流,她每天帮丈夫卖猪肉,厌恶于屠夫指甲里永远洗不干净的血渍和肉摊上赶不走的苍蝇,但她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忍受。

电影与小说中的葛丽叶形象都是身份卑微,却怀着一颗自尊坚韧的心,但由于表现形式不同,带给人们的感受也不同。电影和小说都通过葛丽叶这一女性形象表现出传统欧洲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3]葛丽叶虽然没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仍然给予观众启示,女性不应该被社会边缘化,她们应当拥有话语权,掌握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陈一杨.隐于岁月,葬于大海——《钢琴课》中的女性意识[J].戏剧之家,2019(22):119

[2]陳心雨.浅析《灿烂千阳》中的女性形象[J].汉字文化2019(15):67-68

[3]陈思怡.浅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剧[J].汉字文化,2019(10):99-100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