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文学思潮研究

2021-04-12 11:24周婷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

周婷婷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作品不仅体现了日本社会当时的审美风向,还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政治、社会和文化演变等丰富内容。从战后初期对日本军国主义直接深刻的批判,到试图探究日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黑暗面,以及后期关注自身日常生活等私小说题材的迅速转换,都标志着日本作家不断追求突破、发展的创作姿态。

关键词:日本战后 文学思潮 近代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

一.日本战后文学思潮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发展开端,1945年之后的日本文学被称为战后文学。在日本战后这段特殊的历史进程中,战后文学的兴起和发展给日本文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政府在战争前期和中期都实施了严格的文化管制,1945年前的日本战争文学多以战场报道和国策文学的形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日本国民开始从天皇至上、军国主义的思想桎梏中步入一个持有全新价值体系的新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作品不仅体现了日本社会当时的审美风向,还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政治、社会和文化演变等丰富内容。从战后初期对日本军国主义直接深刻的批判,到试图探究日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黑暗面,以及后期关注自身日常生活等私小说题材的迅速转换,都标志着日本作家不断追求突破、发展的创作姿态[1]。日本文学研究者普遍以为战后文学终止于1955年前后。

“沟通交流、相互理解”一直是改善中日两国关系的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虽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但毕竟得以战胜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政坛之间,但日本却再也无法摆脱战败国的历史身份。目前,中国对日本战后文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各文学流派、作品的创作特色、作家的创作心理方面。各类文学流派的兴衰过程、与当时的日本政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各类文艺思潮对日本民众产生的精神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尚属少数。研究日本战后文学思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战后文化特征、分析日本战后民众的复杂心理、进而加深对目前中日关系中历史问题的理解。

二.无赖派--日本战后社会秩序混乱和价值体系崩溃的体现

日本战败后,最先活跃起来的便是无赖派。无赖派又称为“颓废派”,是战后1946年到1948年间活跃于日本文坛的一个特别的作家流派。他们以战后混乱的社会现实为创作背景,反对传统的日本近代文学流派中的写实主义,对现有的价值观、人生观表示怀疑和批判。无赖派作家将自己一头扎入战败社会的荒芜惨淡中,展示了自嘲、自虐,颓废的创作态度。无赖派作家并没有组建文艺团体或创办固定的同人杂志,他们以扭曲传统意识的作品风格迎合战后社会秩序混乱和价值体系崩溃的社会现实,带有病态和反社会的倾向[2]。

坂口安吾的《白痴》、《在樱花盛开的树林下》;石川淳的《废墟中的上帝》、《黄金传说》;太宰治的《斜阳》、《人间失格》;田中光英的《野狐》等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品。其中,太宰治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因追求人性的至真至纯而最终幻灭的文学世界,展示了破灭的美感而一跃成为当时的流行作家。无赖派的文学作品充满忧郁、颓废和对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的嫌恶之情,内容上具有自我嘲讽和否定一切的特征倾向。

无赖派作家因战后社会体系混乱,国家秩序崩塌而产生了强烈的反社会性,他们反对权威、厌恶既有的社会价值观。无赖派的出现添补了战后的文学空白,对战后年轻人的思想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日本战后派--日本军国主义的衰败与普通民众厌战绝望情绪的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战争中失去一切的日本国民内心对军国主义有着一股蛰伏已久的怨恨与愤懑。因为美军的文化管制,战后的日本文学存在一段时期的空白。解禁过后,文学创作成了反思那段噩梦般往昔的重要渠道之一。战后派作家多为战后初期崛起的中、青年作家,他们在军国主义统治的黑暗岁月中断送了自己的青春。有些人更是被迫参与战争,远离家乡,九死一生。其作品内容多集中于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衰败与普通士兵厌战绝望的情绪,表达了对军国主义的不满和批判。

1946年,本田秋五、平野谦、荒正人、埴谷雄高、小田切秀雄、佐佐木基一、山室静七人创刊《近代文学》杂志。本田等七人都是深受马克思主义文学运动影响的青年文学评论家。他们在关注日本文坛转型和忍受侵略战争文化管制的同时,切身体验了从战争直至日本战败后的黑色暗谷时代。日本《近代文学》杂志虽然从属于新日本文学会,但与日本民主主义文学运动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坚持了自身的文学独立性。他们也不依附任何的日本政治党派,强调创作自由。《近代文学》批判了以往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偏向性,将目光集中在日本文学转型问题和文学者在战争中的社会责任方面。他们提出的政治与文学论、时代论、个人主体论等丰富的问题意识为日本战后文學的积极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柱,并为战后派作家的知性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得到了日本文坛的高度评价。

日本战后文坛新人辈出,他们以《近代文学》同人杂志的评论活动为出发点,确定了建立近代自我意识的文学目的,坚持创作并成长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担当者,这些新时代的作家被称为第一次战后派。野间宏的《红月亮》讨论了战争与人性的问题;中国文学研究者武田泰淳从对战争的反省出发,进而探究人类生存方式的作品《蝮蛇的习性》;刻画在绝望中坚忍生存意义的作品《深夜的酒宴》(椎名林三);描写战场中士兵亲身体验的心理分析小说《俘虏记》(大冈升平),还有以批判战争为主题的梅崎春生的《樱岛》。这些作品多借十九世纪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痛彻地批判了日本的战争经历。在日本战后昏暗的国内政治现实下,他们的小说在一种观念性伴随着虚无主义的氛围中体现着实存主义的创作精神,这种写作风格与战前,战中文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这样的战后文学发展态势下,朝鲜战争爆发。因为美国政府的干预,日本国内的政治倾向开始发生改变,此时崛起了一批极力反对日本再次卷入战争的青年作家。他们与第一次战后派不同,并没有创建像《近代文学》那样的文学组织,而是更倾向于各自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才能。这批作家被称为第二次战后派。武田泰淳的《风媒花》、《流人岛》;堀田善卫的《祖国丧失》;大冈升平的《野火》;安部公房的《墙》等都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第二次战后派文学者厌恶战争,祈求和平,在文章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同第一批战后派作家有一脉相承之处。

日本战后派文学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反省,它的兴起为战后沉闷凝重的日本文坛吹来了一缕清风,而且激励着有良知的日本人放弃旧观点,反省过去的错误。作品中强调个人生命的可贵,为日本的新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3]。

四.日本战后文学转换的代表--表达日常生活性、私小说性和反批评性的“第三新人”

第三批战后派作家在日本又被称为“第三新人”,代表作品有安冈章太郎的《恶友》、吉行淳之介的《骤雨》、庄野润三的《静物》、阿川弘之的《舷灯》、远藤周作的《沉默》等。“第三新人”在创作风格上与前两批战后派作家不同,相比前两批战后作家积极推进日本文学转型的创作态度,或因生活时代发生的变化,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描绘市民日常生活方面,创作风格也逐渐恢复到日本传统的“私小说”写作手法[4]。

“第三新人”对描绘日本战后的残败景象失去了兴趣,他们注重“日常生活性、私小说性和反批评性”。作品主人公多为生活在城市的小人物,通过描绘他们的世界来体现当时的精神压力和社会现实。出于“私小说”文学的特征,“第三新人”作家各自的文学主题、创作倾向、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他们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只能在抒情的创作手法和淡雅的创作风格中找到一些一致性。他们的小说都拥有纤细的情感和忠于自我的态度,相比社会性,他们更注重作品的文艺性。“第三新人”的作品多对社会政治问题表现了赤裸裸的厌恶和反感,也有一些文艺评论者认为他们的作品充斥着小市民思想,缺少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

五.追求自我的内在精神或日常性中的不安与非现实的“内向的一代”

“第三新人”之后,日本文坛又陆续出现战后的第四批、第五批新人作家,这些作家包括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开高健、高桥和已、柴田翔、真继伸彦等。这段时期的日本文坛,因为战后经济复兴、媒体文化推进、商业资本扩大等原因,大众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推理小说、家庭小说、SF小说等大众文艺与日本纯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作品的“通俗化”也不可避免地为日本现代文学带来了危机和困难。

从“第三新人”作家开始,日本文坛的创作风格便开始偏向现实生活中的“日常性”,到了第六批战后派作家,创作风格已经彻头彻尾形成了一种“日常性的文学”。第六批战后派作家也被称为“内向的一代”。“内向的一代”正好处在战后派与现代作家的中间位置,他们因找不到能够安置自身价值观念的社会统一标准而放弃追求外在世界,把焦点放在了去探究自己左摇右摆的内心世界上。他们注重创作的过程,而不在意创作的结果,把独特的“叙述”方式作为创作的重点,倾向于用自己独有的叙事手法去打开文学的世界。古井由吉的《杳子》、后藤明生的《夹击》、阿部昭的《司令的假期》、黑井千次的《时间》等都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日本文坛对“内向的一代”褒贬不一,有人認为他们的小说缺少必要的社会观念,没有系统的价值体系,创作内容抽象不真实。过分的日常性描绘让读者弄不清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也变得乏味不易解读。“内向的一代”虽说是以描绘“日常性”为主,但却缺少日本传统的写实风格。但其独特的视点、敏感的创作风格仍为以后的日本现代文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长新主编.日本文学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2][日]市古贞次 著.日本文学史概说[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徐志民.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贾军芹.文化局限与战后派文学的反战艺术高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