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2021-04-12 17:51姜师立
青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

姜师立

说到大运河,老家在运河边的人都会说:“我知道,大运河就是我老家门口的那条河。”住在运河城市的人会说:“大运河就是东门外整天走着川流不息船队的那条河。”运河古镇的人也会说:“大运河就是镇中古码头旁的那条河。”正应了那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运河。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意义上的大运河呢?

大运河是指横贯在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人工水道。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条运河组成,最早的河段开凿于2500年前。它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3200千米。作为古代中国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已深深烙印进历史,成为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很多人都会说,那就是为了航运。可航运的方法有多种,为什么要开凿这样一条运河用于航运?这就要从大运河的作用说起。《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是这样描述的:“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一部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史。没有大运河,就没有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稳定发展。我们可以从大运河的四个方面理解为什么要开凿它。

1.政治一统的权杖

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三代(包括春秋、战国)为第一个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君王为首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以及民族主体的国家观。自秦汉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皇帝为首的地主官僚中央集权制帝国,以及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观。

自秦代以来中国历代王朝均为大一统的郡县制,皇帝对下级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在此背景下,中国古代的交通动脉也多源于控制国土、巩固统治的需求。由国家投资建设、国家统一规划实施的大运河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并服务于这样的功能。隋朝大运河为隋唐宋时期帝国政权的维护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元代至明清的大运河加强了北京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为北京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中心奠定了基础。

张廷皓先生在《珍视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丰富价值》一文中说,“大运河的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的进程。大运河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这些要素综合的历史,什么时候政权强大、主客观要素完备且配置合理,大运河就兴盛,反之大运河就衰败”。

大运河的主体工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战争和运输的需要竞相开凿运河,为大运河的贯通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隋朝,为了连通南方经济中心和满足对北方的军事需要,在帝国政府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下,完成了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催生了空前强大的隋唐大一统帝国。三是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关中地区迁移到北京,元帝国组织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将大运河改造为直接沟通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形成大运河的第二次南北大沟通。明清两朝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护与修缮,使大运河一直发挥着漕粮北运、维系帝国统一稳定繁荣等重要功能。大运河的贯通,促进和支持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并进而成为大一统这一政治理想与国家观的直接印证。

大运河又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战略部署,促进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局面。从历史上看,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对中华民族的政治军事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后,运河的开凿与开发,无不是围绕着巩固疆土和强化皇朝统治而展开,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出于军事需要和经济需求。因此,大运河也就成了维系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局面的政治和经济纽带。大运河是维系统一帝国文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物证。

2.千年漕运的通道

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大多坐落在北方,而中国的经济中心自南北朝后(公元5世紀至6世纪末)逐渐由北方地区转向南方地区,因此在从5世纪到20世纪初的1000多年中,中国都处于经济中心与政治军事中心分离的局面。为了紧密联系经济中心和政治军事中心,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满足政治军事中心的需求,历代帝国政府开辟并维持了大运河这样一条纵贯南北的运输干线,并利用其调运专门物资(主要是粮食)到首都(或其他由国家政府指定的重要军事政治目的地)。这种专门运输体系被称作“漕运”。“漕运”是古代中国这一庞大的农业帝国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赋税方式和治理国家的统治手段。

对于自隋代至清代的多个朝代,漕运都是重大的国家事务,是古代中国这一巨大的农业帝国保持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漕运这一独特的制度和体系,跨越多个朝代,稳定地延续了1000多年,对古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近2000年的文化传统。

大运河是漕运的主要通道,沿大运河持续运行的漕运系统,促进和加强了中国东部地理经济区域的发展和繁荣,稳定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安全。由于漕运带来的商业文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运河沿岸城市商业的繁荣,在运河沿岸形成了一批转口贸易城市和商业城市,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成为中国古代最发达的一批城市。

3.文化融合的纽带

大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大沟通和大交流。大运河的开通与历代的整修,对于古代中国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向南传播,具有重要的交通走廊意义。隋炀帝开江南运河,使江南地区与中原联系在一起,从此,形成了北方与中原文化沿运河南迁的局面,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成就、经济物资通过运河这一纽带,融入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之中,也直接促进了之后南方经济中心的兴起。

隋唐以后北方与中原地区遭受频繁的战争与灾荒,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转移至江南地区。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使江南成为全国人文荟萃之地,大量江南士子或游学或求仕,多由运河北上,把江南社会的文化、风俗、生活方式带往中原与北方,成为重要的群体性历史与文化行程。大运河文化是民族融合的產物,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大运河促进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两大区域——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相互交流,推动了南北方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产生,最终奠定了统一国家的文化基础。

作为陆、海丝绸之路的内陆航运通道,大运河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运河影响到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及其路径。中国的丝织工艺、陶瓷制造术、建筑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各种文化书籍通过大运河向海外传播,东南亚的优质木材、宝石、象牙、香料由运河传遍全中国,西方的近代科技也由大运河传入中国。中国的鉴真和尚由大运河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亚洲、西方的僧人、官员、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使团等频繁由运河南来北往中国内地,并经由海上、陆上交通,形成了古代中国与亚洲、欧洲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古代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宦游17年,走访了运河沿岸的许多城市,对这些城市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作了记载,《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述的城市及运河沿岸风情,展示了元代运河的生动景象。

4.沿岸人民的母亲河

大运河的修建把若干小的割据的自然环境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并转化成一个大的具有共性的人文环境,在便利交通运输、繁荣两岸商业的同时,也孕育了运河两岸特有的民情风俗,深刻影响着沿线人民的生活方式。人们沿着大运河逐水而居,沿运河而兴起的城镇打下了鲜明的运河烙印。在南方,运河水系与城市水系巧妙连接,形成了独特的“枕水人家”居住模式,扬州的东关街、苏州的山塘街、杭州的桥西街区、绍兴的八字桥街区等运河街区均生动展现了大运河对沿线生活方式的塑造。

大运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东中部最为核心的地区,沿线人口达到3亿。大运河用她的乳汁哺育着依河而居的人们,并在他们的生活中留下了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记,成为跨越南北各文化区,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用“不是生母,便若乳娘”来形容大运河与流经地区广大人民之间深刻的情感关联。大运河通过对沿线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的塑造,与运河沿线广大地区的人民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关联,成为沿线人们共同认可的“母亲河”。

就像长城不是一天修成的,大运河的开凿与发展也经过了较长的历史阶段,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形成的历程是较为复杂的,历经了多次统一与分裂阶段,其中大运河的建设与维护是推动和支持中国社会与民族南北融合的战略通道和重要支柱,对形成统一国家起到了促进和支持作用。大运河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动态性工程,是一条不断发展演进的运河。大运河的开凿肇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隋代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方的大运河。元朝由于政治中心的迁移,将大运河改线为直接沟通北京与南方地区,形成元明清时期第二次大沟通。大运河经过2000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它的开凿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的运河(公元前5世纪—公元6世纪)

大运河初创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6世纪。大运河的开掘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运河是各诸侯国出于战争和运输的需要竞相开凿的区间运河,都各自为政,规模不大,时兴时废,没有形成统一体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事件是邗沟的开挖。公元前486年,为北上争霸,吴国在今扬州附近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成为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八:(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由于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早期的邗沟,利用了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一系列天然湖泊水域,通过人工挖掘一些简易河道,将这些天然湖泊连缀成一条畅通的水路,长度约200千米。

到战国中期,魏国为争雄称霸,于公元前361年前后开始挖掘改造鸿沟,北接黄河,南边沟通了淮河及其支流,形成了黄淮平原上以鸿沟为干线的水道交通网,构成了黄、淮之间的水路交通网络,成为后来隋代通济渠的河道基础之一。

西汉时,政府为了向京城长安运送漕粮,将运河向西延伸到达关中地区。东汉定都洛水北岸的洛阳,开凿阳渠以沟通洛水与黄河,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漕粮集中地。东汉政府十分重视汴渠的修治,并对邗沟进行了整治。当时的水路交通是由京城洛阳入汴渠,至徐州入泗水,由泗水入淮水,再转经邗沟可达江南。

东汉末期,为征战北方,曹操利用黄河故道,开挖了白沟等运河,使运河向黄河以北延伸,抵达今河北省东部地区。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统治阶层着力开凿修治浙东运河,自杭州东渡钱塘江至萧山县的西兴镇,再由西兴镇东通至宁波,沟通了姚江、甬江、钱塘江、曹娥江等自然河流。

经过春秋以来1000多年的陆续营建,到隋朝统一中国之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初步形成,为隋代大运河的第一次贯通奠定了基础。

2. 第一次大沟通(7世纪—12世纪)

隋朝时,为了连通南方经济中心和满足对北方的军事需要,在帝国政府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下,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江南运河和疏通浙东航道,从而将前一时期的各条地方性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宁波的一条“Y”字形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从南方重要农业产区直达中原地区政治中心和华北地区军事重镇的内陆水运交通动脉。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沟通了全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保证了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

隋唐大运河的修治与经营是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南北统一的国家维持自身经济命脉的必要手段。自隋代以后至今的1400年间,大运河南北水路通道是历代政府维持全国统一政治格局的必要经济和政治措施。唐宋时期,运河各段的名称多有变化,但大运河的主要河段、格局和走向都基本没有变化,中央政府对运河的主要任务在于维护航道、大规模疏浚与改建部分航段,同时建立粮食仓储、转运等运河配套设施,并逐步完善了统一进行运河维护和运输管理的漕运行政体系,保障当时政府的政治与军事需求。

经过第一次大沟通,大运河成为沟通中国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大动脉,确保了繁忙的物资与人员交通,弥补了中国南北自然及经济资源的不平衡,不仅为维持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繁荣。

3. 第二次大沟通(13世纪—20 世纪上半叶)

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在公元13世纪—公元20世纪上半叶。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关中地区迁移到北京,元朝皇帝忽必烈组织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从而将大运河改造为直接沟通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形成大运河的第二次南北大沟通。自元代形成的直通南北的大运河运输线路设置,结合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使欧亚大陆史无前例地紧密联系起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两朝维系了大运河的这一基本格局,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护与修缮,特别是修建了南旺枢纽和清口枢纽等工程,使大运河一直发挥着漕粮北运、维系国家稳定繁荣等重要功能。

自明成祖朱棣再次定都北京直至清朝灭亡的500年间,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为了保障漕运的持续畅通,明清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元代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整治修葺,陆续新建、改建多处河道和水工设施,并不断完善漕运管理制度和机构。其中,为了减少清口以北借黄河行船所带来的危险,清政府于1686—1688年在宿迁与淮安间于黄河故道平行的东侧组织开凿了中河。中河的建成标志着大运河彻底脱离了借自然河道行运的状况,实现了完全的人工控制。

到了清代后期,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后,南方地区遭受严重战乱,民户无力缴纳漕粮。1855年6月,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于阳谷张秋镇穿过运河夺大清河入海,不仅影响航道,還造成了运道补水不足,通航困难。清政府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了清末,由于内忧外患,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无力顾及运河之事,因此逐渐放弃了修复运河的计划,宣布各省漕粮全部改折银两缴纳,运河及漕运管理机构也陆续裁撤。漕运改折后,承载了2000多年漕运职能的运河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逐渐中断,变为多条局部通航的地区性运河,除江南、淮扬、浙东运河和会通河、中河等河段外,其他河段渐渐淤废。作为漕运“黄金水道”的大运河和古老的帝国一起成为历史。运河漕运功能虽然中止了,但运河上的一些漕运的设施粮仓、钞关也成了文化遗产,大小码头则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商业运输的码头。

在大运河申遗时,有许多国外专家会询问我们,大运河为何不像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东西走向,而是南北走向?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特殊的地形造成的。中国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山系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为主。这种山系分布情况决定了中国河流以东西走向为主,天然形成的江河水系如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体都是从西往东汇入大海的。正是中国南北水系分隔的地理环境才构成了大运河南北走向的自然背景。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这种自然水系的分隔,使国土被分割成一块又一块相对独立的地区,很容易使中国像罗马帝国后的欧洲一样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天然形成的江河水系大体都是从西往东汇入大海,不能直接利用自然河湖水系达到沟通南北的目的。同时,自北向南地形、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千差万别,极不均衡,这样的自然条件对于建设联系南方北方的超长人工水道工程也是极其不利的。但是,在隋代、元代,我们勤劳而聪明的祖先却天才地开创了纵贯国土的超长运河工程,这就是大运河历史上的两次大沟通。正是由于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串联起了这一块块分割的国土,使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霜,仍旧以统一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大运河几乎横贯了中国中东部的主要地区,南北向运河北至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纬度30°12′—40°00′;东西向运河西至河南洛阳,东至浙江宁波,经度112°25′—121°45′。大运河沿线自北向南横跨两大自然气候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千差万别,水资源分布在地域和空间上存在极大差异。此外,大运河还受到黄河的巨大影响。在黄河的影响下,大运河沿线多条河流不断改道,相关湖泊陆续形成、消失,这对大运河的维护造成了较大困难。为此,从隋代开始,中国历代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浚河道,建立和维护了大量水工设施和综合枢纽,解决黄河带来的诸多问题,保持大运河的持续通航。

以上多样的自然条件使中国历代政府难以直接利用自然河湖水系沟通南北,因此建成了沟通南北的人工水道大运河。应该说,中国东部多样的地形气候特点不仅给大运河的建造和维护带来了艰巨困难,也造就了大运河沿线各具特色的河道分布和技术特点。

我们看古代关于大运河的书籍,会经常看到通济渠、永济渠、淮扬运河、江南运河等称谓,这就是大运河的河段。那么,大运河究竟分为哪几段呢?与各个城市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家文物局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写道,大运河是一个复杂变化的时空体系,由10个始建于不同年代、处于不同地区、各自相对独立发展演变的河道组成。这些河段大多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其构成、主要特点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7世纪和13世纪的两次大沟通,将这些河段改造、连接起来,组成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并持续运行了数个世纪,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按照历史上的习惯提法,大运河由十段河道组成。各段河道分段凿成,时有兴废。依据各个历史时期大运河的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总体上分为:通济渠段、卫河(永济渠)段、淮扬运河段、江南运河段、浙东运河段、通惠河段、北运河段、南运河段、会通河段、中河段。10个河段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通济渠。又称汴河,修建于隋代,是隋唐宋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段可上溯至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西段始于东汉时期开凿的阳渠。隋大业元年(605),隋代政府在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施工修建了通济渠,并于一年之内完成全线建设施工,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整个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起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向东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向东注入淮水。沟通黄河与淮河水系,通济渠史籍记载宽60—80米,可容纳规模很大的船只通航。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人为决堤,导致黄河向南改道,使汴河断航,并逐渐被黄河泛滥所带来的泥沙所淹埋。明代安徽以上汴河基本不存,安徽境内尚存部分河道,现为景观、灌溉用途。曾经由于水运而繁华的城市和乡镇,由于水运中断,以及黄河河患不断,消失在黄河的泥沙之下,其中北宋首都开封城曾数次为黄河洪水淹没,现位于地表之下10米。通济渠沿线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淮北、宿州等城市。

卫河(永济渠)。卫河是由古代清水、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曹魏时期,卫河(时称白沟)是华北平原上的区间运河;隋唐时期,作为永济渠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贯通华北平原;宋元时期改称御河,到明代又改称卫河,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作为区域性水运要道。卫河从曹魏时期的区间运河,演变为隋代贯通华北平原南北的永济渠,历经约400年,从隋代的永济渠到宋元御河又经历了500 年,作为元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南运河沿用至今约700年,其连续运用的时间长达1600年。沿线有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等城市。

淮扬运河(里运河)。淮扬运河是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自然水系的人工河道,北起淮安清口枢纽,南至瓜洲入长江。淮扬运河的前身是公元前5世紀开凿的邗沟,由古邗沟发展演变而成,是大运河全线开凿最早的一段。明清时期称淮扬运河,近代始称里运河。淮扬运河南有长江,北有淮河,其间河湖相连,水源条件较好。淮扬运河在明末至近代以来曾起过分泄淮河洪水入海、入江的作用,现在是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既可航运、分泄淮河洪水,又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其东堤则是保障里下河地区安全的屏障。目前航道达二级标准,可通2000吨级船舶。淮线城市为淮安和扬州。从邗沟的历次变迁可以看出2000多年来大运河变化的历史。

江南运河。江南运河北起镇江,绕太湖东岸,经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湖州,南至浙江杭州,贯穿长江、太湖和钱塘江三大河湖水系。江南运河于公元前3世纪已经出现雏形,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在沟通大运河过程中对这段运河进行整治拓宽,形成了南抵杭州的运河,是大运河形成时间较早、连续运用时间较长、自然条件最好的河段之一。从隋代至清代,作为大运河的主要通航河段的江南运河,一直是中国历代政府通过大运河从江南地区收集和汇聚漕粮的主要通道,期间历经多次疏浚、整治,但主要运河线路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江南运河的线路规划,充分考虑了地形条件,使整个线路能够在较小的纵比降下进行平稳过渡。线路的规划充分利用了太湖、长江、钱塘江的水资源条件,使运河具有稳定的水源,保障了江南运河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以基本稳定的线路保持着持续的航运通行。

浙东运河。浙东运河位于大运河最南端,是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之一。浙东运河西起杭州市钱塘江南岸,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向东汇入宁波市甬江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浙东运河包括西兴运河、绍兴城内运河、绍兴护城河、山阴故水道、虞余运河、慈江、刹子港等河段。浙东运河的兴建始于春秋越国的山阴水道,约建成于公元前5世纪。唐代的浙东运河在绍兴以西有局部改建。宋代是浙东运河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是运河上的工程设施和管理制度的完备,国家对运河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而且在文献中也开始正式有了“运河”之名(据姚汉源先生研究成果,宋《元丰九域志》中在两浙路,越州的萧山、上虞二县下中均注有“运河”,于山阴县下注有“莲河”,疑为“运河”之误)。宋代浙东运河上的工程设施也更加完善,至此浙东运河自钱塘江经绍兴、宁波通海的完整水运体系已经形成。南宋时浙东运河成为水路干道,也是沟通海外的水道。目前浙东运河仍发挥着区域性的航运、水利作用。沿线城市为杭州、绍兴和宁波。

通惠河。通惠河由北京向东流经通州,在通州与北运河交汇于通州北关闸,总长度20多千米,全段纵比降约0.88‰。通惠河是元代初期(13世纪)第二次南北大沟通时开凿建设的运河河段,与元大都城(现北京城)同期勘察、规划、兴建、完工,是具有全面的前期勘察规划设计而兴建的水利航运工程。通惠河解决了漕船向北抵达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大都的问题,使运输南方漕粮的漕船可以通过通惠河直达元代的首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漕运结束后,通惠河逐渐失去了航运的功能,成为北京城市主要排水河道和景观河道。通惠河全部在北京境内。

北运河。北运河位于海河流域北部,其上游为温榆河,北运河从通州北关闸蜿蜒向南,于天津三岔口汇入海河,河段纵比降约0.17‰,曾称沽水、潞水、白河,至明代多称运粮河,清雍正四年(1726)改称北运河。北运河最早是金代开凿的运河河段。公元13世纪末(元代初期)开挖通惠河,将漕运的航道向北延伸至大都(今北京),使漕运航船能直抵大都,促使北运河的航运业在元代兴盛一时。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元代时期、明初)大运河内河漕运与海上漕运均经过北运河。公元15世纪—19世纪(明清两代)北运河主要承担内河漕运的功能。北运河主要流经廊坊和天津市。

南运河。南运河是“三湾抵一闸”的弯道代闸技术的代表性河段,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海河南系干流沟通了海河南系上游的诸多支流。河段纵比降约0.076‰,南起山东临清,向北在天津三岔口汇入海河。南运河是在东汉末年曹操所开平虏渠和利漕渠等区间运河基础上形成的,约始建于3世纪初。公元7世纪初(隋代初期)作为隋代大运河中永济渠的北部段落,之后一直沿用,宋元时期为御河的北段,到明代为卫河的北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清代)山东临清至天津三岔口段称为南运河。自公元13世纪末元代大运河通过山东北上,不再绕道中原,南运河也成为漕运在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南运河流经天津、沧州、衡水、邢台、德州。

会通河。会通河是元朝政府在之前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绕道迂回,而新修建的一段人工运河,并在明朝永乐九年(1411)因严重淤塞,进行了重新整修。会通河开凿前,曾经有周密的区域河流水系考察和工程规划。会通河南旺枢纽水源工程和节制闸群工程是会通河上创造性的伟大工程,成功解决了会通河面临的两大问题,使会通河在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持续畅通和运行。会通河流经聊城、泰安、济宁。

中河。中河段北起山东微山县夏镇,经江苏北部徐州市、宿迁市和淮安市,南抵江苏淮安清口枢纽。中河北接会通河,南接淮扬运河,是清代为了进一步暢通漕运而开凿的河段。自公元16世纪末期(1593)便开始规划改移运河路线,先后在南四湖东侧接之前开成的南阳新河而开凿泇河、皂河和中运河,并改造黄河北岸运口,最终实现了运河与黄河的分离,不再通过黄河河道航运行船,标志着大运河全段实现了完全的人工控制。此后漕船沿中河北上,避黄河二百里之险,运河过淮后抵北京通州时间,较此前提前一个月。中河主要流经枣庄、徐州、宿迁、淮安。

大运河的建造并非一次形成,而是在各个区域运道不断发展丰富的基础上,经数朝数代,不断加以贯通、疏浚,终成一体。迄今为止,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中河以及会通河等河段依然作为在用的区域性航运河道,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人们常说大运河是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廊道,那么大运河究竟有哪些文化内涵呢?大运河沿线一直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兴盛、人才济济的地区,是中国文化艺术最活跃的地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物质文化有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精神产品有文学、艺术、戏剧、书法绘画、杂技、音乐等,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1.漕运遗产。有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扬州两淮盐运使司衙署等漕运管理机构遗存,还有众多的漕运码头和粮仓遗址,如洛阳的隋唐皇家粮仓含嘉仓、回洛仓,杭州的富义仓、北京的南新仓等。从考古发掘可以发现,隋唐时代粮仓的仓窑是从地面向下挖的,每个仓窑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外围还有一个基槽,外径达到了十六七米。已发掘的含嘉仓160号仓窑中有一整窑的粟,有五六十万斤,储存良好,只是颜色略有不同,经检测发现粮食颗粒的碳化率还达不到50%,而考古人员更是在木板缝隙中取出了部分粮食颗粒,在第二天居然发芽了,种下以后还能结出果实。这是因为隋代粮仓高超的防潮技术,当挖好一个仓窑后,工匠们先用火将整个仓窑烘干,然后开始底层的防潮工作,第一层是草木灰,第二层是木板,第三层是席子,第四层是谷糠,第五层是席子,席子之上就可以放置粮食了。四壁的处理和底层是相同的,也是五层结构。放粮食的时候留出半米的高度,再设防潮层,第一层席子,第二层谷糠,第三层席子,然后填土封存。这样一个仓窑就算成功了。这样建起来的仓窑能够储存粮食更长时间,可长达数百年。在回洛仓这样的仓窑大约有700座。有专家统计,隋代各大粮仓储存的粮食,可以供隋朝全国人口吃50年,而经过隋末农民战争,唐初的人口只有隋代的一半。也有人开玩笑地说,唐代的贞观之治,不是李世民父子创造的,而是杨坚、杨广父子创造的。确实,隋朝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可能需要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功绩。

2.水工遗产。大运河水利工程包括水工设施、码头等多种类别,其中著名的有节制水量控制航道水深的长安闸复闸工程,解决运河高差问题的越岭运河会通河工程,解决水源问题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和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清口枢纽工程,这些都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

3.建筑遗产。大运河留下了众多的建筑奇观,有桥梁、古宅、城门和由建筑群连接成的历史街区。宝带桥、长虹桥、拱宸桥、广济桥、八字桥是大运河沿线众多桥梁的典型,体现了古代中国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卓越水平。大运河沿线还有众多的园林:北京皇家园林、苏州江南园林、南秀北雄的扬州园林和湖光山色的杭州西湖。此外,沿线还有扬州的盐商大宅、湖州的江南豪宅、河南的中原第一庄园等运河名宅。还有苏州盘门、杭州凤山水城门等运河水陆城门。

4.商业遗产。大运河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在运河沿线留下了众多的商业遗存,有运河钞关及钱庄,有运河会馆、运河商帮,还有一大批运河催生的商业城镇。沿着大运河分布的重要城市有古都洛阳、开封、杭州、北京;有商业城市扬州、商丘、宿州、淮安、镇江、常州、苏州、绍兴和宁波等,还有工商业城市天津、无锡,更有一批运河古镇。

5.宗教遗存。大运河作为联系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也成为宗教传播的廊道,沿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有佛教的四大名塔,有四大清真寺,还有天主教教堂、道教宫观,更有一批运河河神信仰的遗迹。

6.运河文学艺术。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众多,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精神产品汇集,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沿着运河传播交流。尤其要强调的是,京剧是由徽戏、汉剧、昆腔、秦腔四大剧种,以运河为纽带融汇而来。

7.运河非遗。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六大类:一是运河开凿与疏浚中的传统勘测度量技艺,运河构筑闸坝、加固堤防、堵决筑堤技艺等与大运河直接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漕运船舶的传统制造技艺,漕粮仓库的传统营造与防潮、防蛀工艺等与大运河的原生性功用直接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运河传说、船工号子、民歌、童谣、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方言等由大运河沿岸所派生的口述遗产;四是京剧、昆曲、梆子戏、评话、评弹、相声、单弦、古琴、音乐、舞蹈等在大运河沿线地区形成、传承、发展的表演艺术;五是临清的贡砖烧制、苏州的金砖制作等由于大运河的交通助推、促进需求而产生或传承发展的传统手工技能;六是中华传统武术、中华传统杂技等率先在大运河沿线地区形成或传播、发展的技艺和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游艺项目。

8.运河民俗。大运河的沟通交流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运河民俗,如生育、婚嫁、寿诞、丧葬有关的运河人生礼仪;还有居住风俗、商贸风俗、节庆庙会、节日风俗等运河风土人情。大运河船民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产习俗,语言习惯和行船时禁忌。运河沿线还有特色民间文化,如孝女文化、运河舞龙、通州开漕节和运河博戏游乐等。

9.运河饮食文化。大运河沿线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大运河的开通,把南方的稻作区和北方的产麦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大运河成了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通过交流沟通,运河沿线又形成了一些共同的饮食文化,出现了扬州早点、天津狗不理包子等运河名点,北京烤鸭、德州扒鸡等运河名菜,扬州三头宴、红楼宴等运河名宴,天津大麻花、镇江锅盖面等运河名小吃。

進入新世纪,大运河成为新的热点,随着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重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要求,目的就是让大运河“活起来”,打造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那么,今天我们怎样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保护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提炼运河文化价值,构建“运河学”基础。大运河沿线拥有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近30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首先要恪守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准,将大运河遗产保护好。将列入世界遗产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保护好,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将运河文脉传承好。同时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研究挖掘,要对大运河及沿线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研究成果。要将大运河的研究工作提升到“运河学”高度来认识,建立一门全新的“运河学”学科。运河沿线各地和社会各界要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发掘研究,让大运河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唤醒沿线民众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弘扬运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其次要创作优秀文化作品,讲好运河故事,推进运河文化传播。要利用大运河这一世界级的文化符号,讲好运河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人感知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要在运河沿线设立遗产标志牌和解读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各个遗产点历史演变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并尊重悠久的大运河文化,使古老的运河文化继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要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传播平台的作用,通过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和世界运河名城市论坛这些平台,推进国内外运河城市的文化、经济交流。要用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文学艺术形式去创作新的运河文学艺术,如用京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越剧编演运河大戏。

第三要系统规划运河旅游,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千年运河品牌。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不仅可以吸引国内游客亲水休闲,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吸引力,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成长空间。发展大运河旅游是彰显大运河文化神韵,塑造大运河文化形象,展示大运河文化名片的重要手段,要整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重点培育运河城市旅游、运河旅游产品、运河旅游节庆、运河旅游企业(服务)等子品牌,不断推出富有创意、参与度高、深受市场欢迎的系列旅游产品。要整体规划大运河旅游,从济宁到宁波运河沿线景点众多,要联手打造运河水上游览线,要将岸上的景点通过水路串联起来,形成联动效应。要通过运河旅游的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运河旅游品牌。还可以成立大运河旅游营销联盟,开展大运河旅游产品品牌塑造和推广营销活动,推动大运河成为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齐名的中华文化旅游经典品牌。

第四要推动运河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强国。我在宣讲大运河文化时,常说:大运河作为一条人造的河,带动的是周边一群创新创造的人,运河两岸的桥梁、船只、景色,都是人类的创造,千百年来运河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活态的、线性的文化遗产”,它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千余年来,大运河因其不断地创新变化而成就了运河沿岸的文明,因而我们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同时,有责任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深厚内涵,发展新的运河文化,为后人留下经过我们创新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大运河文化焕发生机,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

祝愿作为中华民族骄傲的大运河,在新时代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孙海彦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
壮乡有条大运河
让法治之光闪耀在大运河畔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诗情画意运河赛 古往今来传奇在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