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过往皆成序章

2021-04-12 03:19王霞
新青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抗疫病毒生活

王霞

阳光透过阔大的玻璃窗铺满书房的窗台,窗外的香樟、桂树依旧绿得浓郁。

突然想到开年时,我和所有的人一样,困囿在斗室中。每天,我都在这里,隔窗看着这些树木生枝散叶,一日日茂盛,心中却前所未有地盼望着天气快点热起来。

2020年的春天,被病毒啃噬得支离破碎。一场疫情,让在祥和岁月中生活日久的人们,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无助的状态中。

与病毒作战的那些日子,真的是一场考验人心的全民战争。这一年,在所有人的心里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好在有我们的制度优势,有国家政府的正确决策,有武汉人民的大义封城,有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逆行,有举国上下协力同心的参战。我们终于走出困境,终于换来了如今的安定祥和。

光阴匆促不可阻挡。我们已被时间推进到2021年。无论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还有多少留恋和遗憾。时间的车轮滚过,所有的遗憾和彷徨都将被无情地碾压。

这就是岁月,你无法挽留,亦不可抗拒。

2020的那些日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我仿佛能记起每一个日出,每一个月落,但又无法清晰地理清它们,就像我掌心的纹络,那样熟稔而又陌生。

电脑旁是一壶红茶,在茶蜡的摇曳中温暖着。我偏爱茶蜡那微小却明亮的光辉。在我的心中,茶蜡是有生命的,它常常让我想起那一句被用俗了的诗:蜡炬成灰泪始干。它的生命不长,会陪伴我三四个小时。它让我一次次意识到时间是有长度的,我能掌握住时间流逝的脉搏,于是我格外珍惜。

品了一口茶,厚重是滇红特有的味道。第一道,醇浓得有些苦涩。片刻后,口腔内却是清甜回环。

与我的2020有些像。

随着疫情按下生活的暂停键:我签约的一本书,还需要大量的实地采写,只能中断了;我主编的一本大学城的地情书,因为各大院校的延期开学,不得已停滞了;给孩子们写的,原计划寒假前上市的一套书,也停下来了;连载我的手记专栏的教育类报纸也休刊了……特别是儿子的工作室,也长时间停止了工作。

看着医护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抗疫前线战斗,闲在家中的无力感让我常常长夜无眠。

好在很快,后方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我也参与其中:组织作协会员撰写抗疫题材的文学作品;接受《莫愁》杂志的邀请,给中小学生录制了10节作文指导声频课;承担文联文化惠民活动线上课堂的讲课任务;与编辑部的领导同人们一起,保证了《栖霞山》杂志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声频课播出后,反响很大,很多家长找到我,希望我能开设线上辅导课。于是,我的网络作文班就一个、两个开了起来。找到了出力点的我,开始了新的忙碌。特别是给孩子们上网课,让我在多年的线下教学里,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施展的教育设想,有了用武之地。看到孩子们日新月异的进步,收到一条条家长们感谢的信息,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炽烈的阳光消融了春寒,无数人的努力驱赶了病毒,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按下了启动键。所有的工作都开始了快进,我的生活也重归忙碌:签约的书稿已经完成,并入选了名城丛书。被延误的套书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即将上市;在编的地情书也已完成初稿,马上能见到样书。与此同时,我依然忙中偷闲,保持认真读书、写作的习惯,200余篇文章得以在各级类刊物发表,其中不乏国家级核心刊物。每当收到稿费和样刊,心中都是收获的喜悦。

还有,在初秋的日子里,我和先生开启了北上的自驾旅行。1个月的时间,我們走过了7个省十几个城市,穿越了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草原和大兴安岭,游走于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岸边,领略祖国北方的壮阔。回来后,我在《扬子晚报》开设了个人专栏,把自己的旅行感受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写到这里,我的唇角已经微微翘了起来。你看,就是这样。当生活不尽如人意,或者说无法掌控时,我们还可以主宰我们自己。在尊重顺应生活的同时,选择坚守自己的内心。认真地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让自己把要做的每一件事尽力做到最好。生活就会在某一天某一个时辰,对你绽放出幸运的笑脸。

2021年已经来到。再一次站在时间的节点,很多美好近在咫尺,很多遗憾远在天涯,一切尽在把握。

猜你喜欢
抗疫病毒生活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感冒病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