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姝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可以达成营造良好氛围与活跃学生情绪等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准备多样化的快乐教学手段,如准备教学道具、创设情境、开展游戏、进行激励性评价等。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教学手段或者方法,教师可以有效践行快乐教学法的理念,让学生在欢乐的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一、基于师生关系,构建欢乐氛围
在快乐教学法中,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的基础。而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为了开展高质量的快乐教学活动,教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氛围基础,以和谐、轻松的师生互动构建欢乐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言行举止以及基于课文内容的幽默教学方面入手,展現自己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一面,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不懂就要问》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由教师自己扮演“先生”,班级学生扮演“孙中山”和“同学”。
生1:先生教的东西我读几遍就会背了,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却不懂(使用疑惑的语气)。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是没有用的,虽然会被先生骂,但我还是要问先生(坚定的语气)。
生1:(壮着胆子站起来,用轻柔但清晰的声音)先生,您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解一下吧!
师:(拿着一把尺子走到学生面前,使用温和的语气)你会背了吗?
师:哎呀,刚刚的语气好像不对啊,该怎么演呢?再来一遍!你会背了吗(使用故作咆哮的语气)?
(教师故意使用的拙劣演技会逗乐学生,并让学生产生想要指导教师的欲望……)
师:老师不会演“严厉的语气”呢?同学们,你们谁能教一教老师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建议完成课本剧的表演。在表演之后,教师再以解说的方式,向学生阐述自己刚刚“不懂就问”的情况,以此向学生渗透“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理念。通过教师导演的课本剧互动,教师以一位“笨拙”教师的形象构建欢乐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语气在生活语言中的实际作用。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说话语气的理解能力与语气运用经验,还能锻炼学生的朗读等语言应用能力。
二、基于课文特点,准备趣味道具
低年级的小学生相对而言活泼性较强,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课文的特点,选择学生喜爱且与课文息息相关的实践内容与形式。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道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打印出动画片中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图片,然后制作成头饰或者面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将这些头饰与面具作为奖品,用于引导学生参与识字、回答问题、朗读等活动中。比如,在朗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道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朗读的习惯,并引导学生结合道具所展现的特点,锻炼学生带有感情或者代入角色朗读的能力。如此,不仅既能够增强朗读等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能够满足参与活动的学生对道具的“奖品”需求,而学生在这样的朗读活动中,能够得到朗读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进行快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难度的重要教学手段。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许多教材中的课文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或者情感阅历才能够有效地理解,而情境则是教师为学生学习、理解课文而搭建的支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素材。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这一篇课文是抒情性较强的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雨的印记》等轻柔优美的纯音乐、雨的声音、风声、枫树图片、小动物图片,以此作为情境素材。
师:(播放轻柔的纯音乐,教师使用温柔的语气)夏天走了,凉爽的秋天来了,今天我们从秋天的雨中感受秋天。(音乐渐弱)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雨是什么样的呢?
生1:不好的,我不能出去玩!体育课也不能上了!
生2:我觉得秋雨很可爱,轻轻地、柔柔的。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不过老师倒和第二位同学的看法一样呢。不信?老师带大家听一听秋雨、看一看秋雨的景象,你们也会这样想的!
师:听,这是秋雨的声音,好听吗?
生1:真的很轻柔。
生2:我上次去公园就看到了这个景象,可漂亮啦!
总体而言,借助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并辅助学生感知文中的情感。
四、基于能力培养,开展趣味游戏
语文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即使是游戏教学也存在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价值。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教学活动通常难以取得教师期望中的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而学生害怕因为失败而丢脸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快乐教学的理念,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辅助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基于这种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趣味道具开展趣味游戏。比如,教师先为学生准备好相应动物的头饰,然后开展角色扮演朗读游戏,将头饰分发到各个小组中,让各个小组以讨论的形式确定对应头饰动物的朗读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的叫声吗?你们可以结合小猫的叫声想一想该如何朗读。
生1:我家的小猫叫声很轻柔,就像是三四岁的宝宝一样!
生2:我家附近有一只流浪猫,它的叫声很大,很凶。
师:那你们觉得文中的小猫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它的叫声应当是什么样的?
生1:小猫没有住的地方,很可怜,应当轻轻地读。
生3:我觉得小猫很坚强,应该正常地读,表现小猫的勇气和礼貌。
师:你们说得很好,参考小猫的例子,结合你在生活、动画片中对老屋、蜘蛛的了解,讨论以下角色的话该怎么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开动脑筋,尝试各种朗读语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各小组进行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如此,教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性的高效教学方法,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实践情绪,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实践、失败与成长。教师应当以快乐教学法的理念为指导,结合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喜好以及教材课文的风格,设计能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教学策略,对课堂氛围、学生的情绪施加积极的影响,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岔河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