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教师是实现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是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呈现教师培养大学化、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督促教师教育加快改革步伐。
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院校的固定模式,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已经允许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将建立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教师教育体系,高校之间的竞争给传统师范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导向和目标指引。
师资供需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转向质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也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我国应根据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经济全球化要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提高新师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国民素质与文化底蕴的稳步提高。
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顺应国际潮流、回应基础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迫切需求、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作为师范类专业准入、质量评价和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新时代师范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构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抓手。
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范围涵盖了专业内涵建设,贯穿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的培养过程,关注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以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五个度”为主线,串联八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评判,并从成果倒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显现度。
任何改革都是理念先行,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以OBE理念为基础,考查内容具体到每个教师、每门课程、每个学生及每个环节,督促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师范类专业顺应教师教育体系改革,需要参加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始点,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也是师范专业加强内涵式建设的评价与终点。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当前教育领域快速发展的新态势而开展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改变了师范专业原有状态,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应级别,才能开展对应性的教师资格认证相关工作。由于有了外部的评价体系,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专业必须加强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倒逼专业进行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师范教育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理念,促进师范专业加强内涵建设,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师范教育变革,提升师范教育的时代性,加快师范教育国际化进程,建立可持续的教师教育体系。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体现,其对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围绕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师范类专业要把握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中心,回归专业建设初心;以产出为导向,科学构建教学体系;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体现专业内涵建设内容,逆向配置实习环境和实习顺应发展需要,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阐述毕业生的要求,反映教学体系与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师资条件、评价教师质量和学生评价,建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的保障机制,督促专业加强教学软环境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专业加强内涵建设。
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内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涵盖宏观层面,也聚焦微观层面。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涉及理念与认知、教学与发展、能力与素质等,是否将新理念渗透在课程设置与试验培训等方面,是否将新理论传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反馈,是否将素质能力融入于知识理论与效果评价中。
(2)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内容聚焦于教育计划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计划、教育评价等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与监控、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等方面,其各个指标点的内涵和操作性行为表现,需要能够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评价活动和每一项考核内容,涵盖专业教与学的整个链条。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师范类专业认证解决了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实施低效、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从操作层面量化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质量保障力度的实施程度。师范类专业认证评价标准在科学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毕业达成进行有效监控。
认证标准督促师范类专业以课程为抓手,“对标”开展课程评价工作,以支撑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改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细节,加强课程实训条件建设,建立健全法制智慧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条件,完善实践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问题导向,倡导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不同高校专业之间的差异,坚持对照认证标准,发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共同改进,共同促进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由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有效期为6年,要求学校必须保持持续的活力,积极查摆问题、加强建设、补齐短板,采取切实的持续改进举措,建成基于学习成效的“课堂反馈、课程反馈、学生学习成效与学生职业发展”四层闭环反馈体系,开展专业内部和外部的常态化监测。
在保障体系框架内,结合专业实际和质量保障要求,在严格落实“内部监控”“外部评价”等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评价结果和相关信息,形成针对性分析评价报告,把分析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等相关教育环节和保障环节,形成质量监控保障与相关教学环节、保障环节联动的有效运行机制和闭环,建立专业常态、长效的持续改进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思想深入贯彻OBE理念,坚持成果导向理论。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框架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实施的参与对象多元化,包括教授和管理者,还包含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考量的课程设置不仅关注学科自身内在逻辑,还关注课程与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支撑。
师范类专业认证不以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作为逻辑终点,延伸到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变化都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变革,督促师范类专业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切实重构专业内涵发展内容与方向,推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全员能力素质拓展,改变了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安逸模式,发挥着撬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内涵变革的支点作用。
综上所述,师范类专业认证已成为全面激活师范类专业发展的“点金石”,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深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