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萍,桑宁霞
(1.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2.山西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非常重视人口问题。老年群体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老年群体无法逆转的生理机能下降和与社会生活的断崖式疏离,使得社会不得不重新思考老年群体的定位和角色认知,如果单把老龄化当做负担和问题去看待的话,一定程度上就掩盖了其隐藏在背后的可发掘力。[1]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出了以“参与”“健康”“保障”为中心的“积极老龄化”概念,越来越多的低龄老年人活跃在志愿者队伍中发挥余热,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一改“老年负担”“老年无用”“安享晚年”之贬斥,社会开始以积极的姿态重新审视老年人力资本,不少发达国家更是对职工退休年龄进行了适时调整。相较于中青年一代,老年人在应对吃穿用行基本生活的深度交互智能化操作时特别吃力,但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其接轨新时代的成长性学习需求,打消“老年弱化”“老年过时”“老年迟钝”之说,顺遂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时代潮流,社会应该给老年群体对接时代的机会。社区组织有责任代表国家、代表社会,让低龄老年群体重振生命信心,挖掘生命潜力,开发生命经济,在保证低龄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基础之上,让老年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厚植“互联网+”理念,让迷失在移动智能化时代的老年群体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同时,增值个体生命价值。[2]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对人的教育、培训、健康和迁移等方面进行投资并最终带来收益。在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强大的现实解释力。[3]而老年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针对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传统意义上非经济的但仍然具有劳动能力并自愿为社会和劳动力市场贡献人力资本的人群,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投资,并期望在其有限的生命周期内获得收益,尤其是指按正常退休制度准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低龄老年群体,[4]针对该群体投资的风险相对比较低,对劳动力市场的贡献率比较大。
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是站在价值维度阐发的,进一步指明了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可操作性,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完全规避老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投资的选择时需有所评估和取舍。但从人类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考量,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终身学习化、人工智能化、积极老龄化的时代要求。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54亿,占比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76亿,占比12.6%,2020年老年抚养比例为17.8%,[5]中国老龄化与城镇化并行,将进一步带来城乡老年人口的巨大流动,为国家保障老年人权益,解决城乡新的老龄化问题带来巨大的挑战,如表1所示。
表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区老年人口构成和抚养比 (单位:人、%)
生命进程理论认为,老龄化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并在过程中形成动态特征,和年龄有关的生命转折和生命的痕迹,[6]老年人只是在生理年龄和生命进程中进入末端,但是其一生积累的财富和经验知识都始终存在。目前,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劳永逸的铁饭碗已经成为过去,同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激发了老年人发挥余热,更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外部需求。老年人力资本是劳动力市场中短期投资成本低但收益快的劳动力主体,应该在劳动力市场逐渐向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老年人力资本的潜能,让那些精力依旧充沛,知识和经验依旧丰富的老年人发挥余热,谋求个体生命价值的回归,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更是劳动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3.老年群体自身发展的内部诉求。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消极老龄化倾向也开始向积极老龄化方向转变。大部分城镇老年人在主观上也开始认识到退休后的时光更应该发挥余热,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充分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回归,为国家、社会、家庭做出贡献,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当前,大部分城镇老年群体,尤其是低龄老年群体已经开始回到劳动力市场中,积极应对老年生活。
第一,老年人力资本开发最基础和最可靠的力量就是社区老年教育。社区作为承载老年群体生活的场所,不仅要为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保驾护航,也应该承担起社区老年教育的重任。只有社区老年教育能够充分并适宜地关切老年群体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做好基层调查和活动组织,才能够真正落实国家的政策,满足老龄群体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老年个体生命价值,为实现老年个体生命之“老有所为”提供途径。
第二,联合社区老年教育与社区老年人力资本开发,脱离单纯的教育视角,以更广域的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视角看待社区老年群体价值,助力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形成完整的社区老年教育服务系统和完善的社区老年人力资本开发体系。
第三,社区老年教育理论及实践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一直落后于理论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理论建构了诸多社区老年教育实践和操作的模型,但实操性和推广度不足。厚实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性,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同时,使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对社区老年人力资本开发形成异域横向借鉴,从而推动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7]等理论让老年教育研究者眼前一亮,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本理论,积极倡导国际老龄研究,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本,共同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有序开展。
第一,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的管理工作。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区域内老龄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城市和农村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老龄委等政府机构分工负责的老年教育管理机制,使社区老年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升级老年人力资本开发服务系统。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政府在允许老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要做好各种保障机制。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政府应该考虑供求双方的实际需求,并以社区为抓手做好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组建老年人力资源与职业咨询中心,[8]运用信息化渠道进行信息登记,为有需要的企业和老年人提供免费公益性服务。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老年人招聘会和双选会,组织老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老年人力资本的合理合法配置。
第三,建立竞争机制。市场是以合理配置资源为前提而存在的,老年劳动力作为市场上的特殊资源应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真正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体现,保障老年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第一,老年人再就业权益要有法律保障。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再就业政策,保障劳动力市场准入,立法禁止以年龄为借口阻止老年人再就业,[9]在核实实际情况后,对违反规定的企业给予一定惩罚措施;二是要保障劳动合法收入,相关部门要立法保障再就业老年人的合法收入得到合理支付;三是要对为企业作出贡献的老年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二,因人而异,实行柔性退休制度。对身体欠佳的老年人可申请提前退休,而对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老年人则鼓励其延迟退休,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实行弹性工作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居家工作,视身体承受能力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并进行立法保障。
第一,继续推动老年大学的发展。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力量,老年大学应逐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教材编写上立足于本区域社区发展的实际。政府要加大对老年大学的投入力度,构建完整的老年大学框架体系,[10]在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添砖加瓦。
第二,鼓励创建老年社区社团。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各种兴趣社团的自发组建成为社区发展新的亮点,如涉及围棋、诗歌、舞蹈、歌曲戏曲、空竹、音乐、美术书法等社团组织。在社区社团组织中应充分挖掘艺术、技术人才,在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生活的同时为社区建设服务。
第三,改革养老机构。新时期的养老机构应秉持“养教结合”的理念,[11]将教育元素植根其中,唤醒老年人的时代记忆,充分利用老年群体的知识经验和人生经历进行老年人力资本开发,在养老机构中更是要调动起老年人之间共有的感情经验,充实老年人的养老生活。
第四,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却加速了老年群体与社会的疏离感。尽管当前大多数老年人能够顺畅地使用微信实现交流,但是他们对于深度交互领域却仍然陌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专门针对老年群体进行网络诈骗。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尽管在政务上便利了大多数民众,但是对于独居老人而言却是平添了许多的烦恼。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培训班,提供高效、实时、快捷、低成本的养老服务,加强代际交流。
第一,鼓励第三产业吸纳老年人就业。第三产业是大部分老年群体实现再就业的重要场所。第三产业本身市场的吸纳能力较强,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相对而言不需要强体力和强脑力劳动,因此大力发展诸如餐饮、服务、环卫、仓储、保管等第三产业是促进老年人口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二,扶持老年福利性质企业和群团组织建设。[12]老年福利性质企业是指为改善老年人退休生活而成立的一些福利性企业。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国家要在政策上对那些老年福利性质的企业和群团组织予以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在税收政策、企业形象宣传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第三,打通老年人才绿色通道,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再创业,并对其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在创业政策、创业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