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花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机辆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062350)
在企业现代管理体系当中,成本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因此,成本管理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的基本市场生存。对于企业而言,成本与收益紧密相连,成本管理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良好地把控和预测成本,才能有针对性地严格控制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完成财务管理的任务目标,最终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流程,通过多种方式精确地核算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合理、高效地使用和配置资金,改善资金流转过程,提升资本的运转效率。因此,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夯实企业的日常基础工作,降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消耗,还能扩大利润水平,增加经济收益,最终完善企业的运作管理,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第一,从普遍的意义来说,加强成本控制是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进一步创新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所必须进行的职能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对外开放的扩大,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更大范围的繁荣发展,市场份额和需求在不断地扩大,参与铁路运输的企业主体也逐渐地增多,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铁路运输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还是关乎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的里程数、货运量和客运量都显现出高位增长态势,铁路运输的任务相当繁重。为了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定的稳定地位,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进行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树立现代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成本管理方面配置完善的流程与人员,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的重要职能,能够监督和控制日常的运营生产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将成本控制在可预测的范围之内,保障运输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多优势。
第二,由于铁路运输的行业特性和企业属性,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特点呈现出复杂性,需要建立更科学、符合行业实际的成本管理体系。
一方面,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既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属性,又具有公益属性,有一定的市场进入或者退出壁垒。铁路运输市场只能分阶段开放,因此铁路运输行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倾向于按照计划分配产品和提供服务,企业内部权责不明、管理手段落后等现象较为突出。
另一方面,由于铁路运输生产工作依靠铁路运输网络,涉及诸多组织与市场个体的资源组织和协调配合,铁路运输需要通过整体铁路线路网的有序组织,相应站点的权限开放与运输指挥来实现货物在特定运输干线上的运达,这是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有所区别的特征。因此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货物运输的共同成本占有较高的比重,虽然运输业务由一个企业承担,但是运输费用并非与此项运输业务直接匹配。而且,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铁路运输企业一般会同时开展客运和货运业务,运输成本也同时包含客运和货运的共同消耗支出,并不能一概而论。
铁路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特点,意味着企业的服务发展可能缺乏效率,成本的控制管理也复杂多变。铁路运输企业通过竞争提高经济效率,需要充分尊重铁路运输行业组织和生产的复杂性,通过更加灵活的激励性管制,寻求高效的经营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尤其沉没成本的影响,增强市场的竞争性[1]。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缺乏成本管理的战略性方法与现代化手段,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成本管理主要停留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低级步骤。通常在核算方案设计中,仅仅关注对生产成本的部分,在铁路运输的供应链方面,对如初期的铁路线路建设、供应物资等步骤缺乏考量,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外延价值链审视不足。而且由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运输预算的分级考核,运输成本的总量难以精确地预测和控制,因此成本管理方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足。各铁路局和站段缺少积极性和活力,只能按部就班地执行和静态管理,其在利润分成方面也不占据主动权,获取利润增长的空间较小。因此下级机构以成本预算为争取上级支持的重点,并不考虑成本的控制,甚至还会不断扩张,增加预算以获取上级的资金分拨,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成本管理的实际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竞争性,目前成本管理流程的片面性与短期性还会导致核算失误,损害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需要尽早地、系统性地建立成本管理的观念,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直接联系起来,以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现代化工作体系,将企业成本管理的客体、内容、思路、方法全都纳入管理体系当中进行分析。虽然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方案中,尝试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但是成本管理的目标并未配置合理的考核指标,理性严谨的考核流于形式,成本管理目标实现与否也不会受到相应的奖励和惩戒,因此员工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不足,不能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使成本管理的考核很难落到实处。最终导致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投入的效率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核算,企业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有效风险研判,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飞速变化,制约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完成[2]。
首先铁路运输企业领导应当发挥带动作用,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从高位推动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一方面加强和推动成本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实际操作、视频播放、培训讲座、标语传单等方法宣传成本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激励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员工了解成本管理前沿的理论与技能,树立企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奠定成本管理的工作基础。尤其财务人员应当积极履行成本管理的职责职能,掌握成本管理的专业知识,发挥好执行、监督、反馈的作用。其次,企业领导应当注重长期发展,建立坚定的信心与毅力,将自身职业发展与成本管理的效果联系起来,果断地推动成本管理工作完成预定目标。再次,应当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口头表扬、表彰等方式,挖掘和培养成本管理的先进人物,鼓励员工积极地实施成本管理,同时对于不能完成成本管理目标的员工进行惩戒。既要重视短期的业绩目标,又要考虑长远的企业发展,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员工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对于成本管理的考核结果应当定期进行公示,有利于员工进行监督,定时期、定阶段地总结分析成果管理的成效,做到有的放矢。
从成本管理的流程体系而言,应当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建立完整的管理与监督体系。首先,应当做好成本的事前预测,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成本管理目标计划,使得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形和市场形势的时候,能够灵活地应对,扩大选择空间,尽量避免无序管理造成的巨大损失。其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当加强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实地调研和定期监测,收集项目运作情况与项目费用支出,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费用台账的记录,掌握真正的成本管理现状与效果,有针对性地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防止铺张浪费与机构间的预算攀比,监督项目的进度,保障企业基本的经营运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后,在事后应当及时地更新系统和数据总结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依据“一事一议”进行考核,通过财务报表系统定期总结和分析铁路运输的资产负债与现金流动状况,尤其关注成本的变动状况及其改善,有针对性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及时根据该项目运作情况,对其他计划的制定进行调整或者修正,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应用价值与联动性。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果成本费用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铁路运输成本大幅度提升,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阻碍。因此,加强铁路运输的成本控制,全面把控费用管理,为尽快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