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350000)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结构,20世纪以来,伴随着出行交通模式的改变,道路所具有的速度、线形等特征日益突显,同时随着城市规划逐渐向人性化转型,在行车中观览成为体验城市的新视角,是否拥有良好的道路景观效果成为城市环境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在此背景下,现代景观专业中的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已经区别于传统道路绿化的思维,不再限制于道路红线范围内,也不是在道路断面、管线等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单纯的绿化种植设计[1]。在福马路快安段的改造提升设计过程中,综合分析影响城市主干道尺度下道路景观的重要因素,整合得出设计策略,在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上提出了基于视觉层次的城市主干道景观改造设计对策。
福马路是福州城市中心与东部马尾区之间连接的重要道路,是进入福州市中心城区的门户景观道路之一。福马路快安段改造提升工程西起鼓山隧道,东至马尾隧道口,全长6.64km,沿线主要为村庄、民房、工厂以及山体,存在绿地断连、设施杂乱、背景杂乱、道路与绿化工程未充分协调等问题。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道路沿线及周边地块的总体景观风貌,塑造福马路作为福州重要进出城通道的特色形象气质,同时营造整洁美观的区域城市环境。
由于影响道路景观风貌的要素涵盖范围广、内容多,因此项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综合管廊、电气、给排水、交通标识、道路及两侧绿化工程、山体生态修复等。
视觉具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的图底关系效应,即在感知视觉对象时,图像总是会呈现“图形”与“背景”两部分的相互关系。视觉是车行道路环境感知的最主要方式,而在动态环境的图底关系中,观察者所感知到的“图形”主要是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前景要素,呈现不断移动的状态;而“背景”则是距离相对遥远的要素,在潜意识里倾向于静止状态。因此通过现场调研,本文首先将福马路快安段沿线景观与观察者的物理距离,在视觉层次上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层次,并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不同的设计原则将作为“图形”的前景、中景要素和作为“背景”的要素组织在一起,形成合理舒适的图底关系。
根据福马路两侧景观环境的实际情况,前景、中景与背景要素分别如下:
首先,前景为道路两侧绿化带,由于村庄、民房、工厂违建拆迁不到位,规划的防护绿地没有完全落地,导致现状绿地范围或大或小,未形成连续的绿带。对此需要查漏补缺,拆除沿线违章建筑,结合周边情况恢复绿地,还绿于民。
其次,中景为道路设施,要素包括围墙、电杆、电箱等,由于道路两侧工业用地占比大,用地多紧邻道路红线并设置围墙,对道路的综合景观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现状围墙大多老旧破损或形式不美观,结合前景绿地对其进行改造提升是此次项目的设计重点;同时现状电杆、电箱杂乱且离人行道较近,需加快缆线下地进程。
最后,背景则是道路红线范围外的村庄、民房、厂房、山体等。目前周边地块存在大量未拆迁的违建、老旧厂区建筑,以及部分路段有受损的裸露山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清拆、清洗、涂料立面翻新和生态修复工作。
道路景观的前景与中景在人的环境体验中占据重要位置,细节的变化就会产生较大影响,属于人的尺度[2]。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沿线围墙分布范围广且与绿地设计联系紧密,因此将前景绿地和中景围墙进行一体化综合考虑。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与其他用地之间,根据道路等级不同,都相应留有统一宽度的防护绿地作为绿化隔离带,根据宽度和功能需求可设计为城市带状公园或纯景观绿化。但在实际项目中,土地建设过程受时空限制,导致现实中各地块防护绿地的宽度、连续性都不尽相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原则与设计策略。
根据以下原则,在设计中对现状围墙分别进行翻新、改造或拆除重建。
一是应透尽透:在空间体验上以通透为目标,按照应拆尽拆、应透尽透原则,尽量拆除道路两侧围墙,保证道路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对无法完全对外开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厂区的实体围墙,拆除改造为通透栏杆。
二是互为借景:在栏杆与绿化的结合上,尽可能在栏杆内外增绿造景,强化内外绿化的整体性。通透栏杆高度建议不超过1.8m,通透率达70%以上;通过园林借景手法,使内部绿化、栏杆绿化与道路绿化连为一体,成为街道景点,实现街景互相渗透、相互统一,提升环境品质。
三是弱化、美化栏杆:在栏杆的形式上,栏杆采用简约的设计手法,不标新立异,弱化栏杆在街景中的存在感,可结合厂区原有文化记忆,设计特色纹样,使之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四是以人为本:鼓励在通透栏杆上安装安防系统,不采用穿刺、铁丝、玻璃等装置,不采用带刺或有毒的植物,尽量消除内外安全隐患。
在改造过程中,福马路沿线绿地及围墙情况可分为以下4类,据此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4种设计策略。
第一种围墙外侧绿地空间较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林荫绿道和街头公园形式,在视线焦点位置增加大树、开花乔木与组团形成绿化节点,结合公交车站、地块出入口等设置休憩服务设施。
第二种墙外侧绿地空间较窄,内侧绿地较宽,主要梳理内部绿化空间。
第三种围墙外侧无绿地空间,利用外侧相对富裕人行道空间,种三角梅、炮仗花等攀爬植物和少量花灌木,并梳理内部绿化空间。
第四种围墙外侧无空间,内侧无空间,拆除内侧违建,种植三角梅、炮仗花等攀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种植。
相比于前景、中景设计侧重于细节的处理,作为道路景观背景的大型建筑、山体等体量大、距离远,对快速行驶车辆中乘客的景观体验有较大影响,属于车的尺度与城市的尺度,强调整体风貌的塑造,目的是营造出在动态行进过程中整体和谐统一,局部富有变化和韵律感的景观体验。
福马路快安段两侧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着风格迥异的景观特质。道路北临鼓山,与山体之间的建设用地较少,多为村庄用地,建筑单体小密度大,较为杂乱,而山体作为最显著的背景却由于植被种类单一、部分受损裸露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景观效果;道路南侧地势平坦,有较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其上多为大型公司的厂房、办公建筑,以及少量的居住用地。因此北侧设计以山体的林相改造、复绿为重点内容,结合山脚村庄的违建清拆、绿化遮挡,营造优美的山林自然景观风貌;而道路南侧设计以厂房建筑立面的整治提升为重点,结合绿化遮挡,营造干净整洁的厂区景观风貌[3]。
建筑整治策略基于道路的视觉景观体验,以道路环境的景观敏感度为评判依据[3],集中在景观敏感度较高的建筑与道路交接的2~3个立面;一是违建清拆。沿线存在违章搭建的铁皮房以及老旧裸房,以村庄为主,进行重点区域的清拆;二是立面清洗、涂刷。对于外立面老旧脏污的大型厂房建筑,根据外墙材质和脏污程度进行立面清洗或涂刷翻新;三是绿化遮挡。在设计过程中综合整治成本、效率等考虑,部分需要整治的非重点区域采取种植高大乔木、能够较快大面积覆盖的爬藤植物等方法,也可实现较好的景观效果[4]。
山体修复与林相改造的目的是提升山体景观的同时也恢复自然的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在植被选择上一方面要考虑复绿的速度,适地适树选用生长状况良好的乡土植物,另一方面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考虑季相变化,多采用不同季节开花、变色的乔灌木。通过自然片林式的种植方法,实现大尺度的仿自然山林效果。其一,乔木,菩提榕、洋紫荆、黄山栾树、福建山樱花、丹桂、金桂;其二,灌木,红叶石楠、茶花、三角梅;其三,地被,马尼拉草、二月兰、波斯菊、大花金鸡菊混播草花籽。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涉及绿化、景观、建筑等方面,基于景观特殊的图底关系视觉性质,根据城市道路景观的前景、中景和背景3个层次进行“图形”和“背景”分析,可以有效梳理影响景观效果的各个要素,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各要素的设计原则,以保证建设的可行性和最终的工程效果。未来可结合大量实践经验构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视觉层次分析方法为不同类型的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提供更具科学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