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英,邸 金,罗 健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甘肃省科技评价监测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发展已进入由数量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期,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仍处于创新发展的黄金期与重大挑战期[1]。“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典型国家纷纷加强对新兴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驱动是“十四五”经济发展的主基调[2]。就甘肃而言,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建成创新型甘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科技创新仍然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呈现出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新特征。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0%上升到2019 年的54.03%,全社会R&D 经费投入由2015 年的82.72 亿元增加到2019 年的110.2 亿 元,R&D 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22%波动上升到2019 年的1.26%,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由2015 年的130.3 亿元增加到2019 年的196.42 亿元。目前,甘肃省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第二梯队,在全国排第23 位,西部第5 位。对照《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目标,已完成80%的指标,初步完成创新型甘肃建设。
“十三五”以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甘肃重要的科技创新支撑区,建成1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575 个,涵盖农业、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主要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由2015 年的56.92 万人增加到2019 年的59.09 万人,R&D 人员由4.07 万人增加到2019 年的4.60 万人。全省拥有两院院士20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 人,领军人才868 人,科技功臣13 人,优秀专家870 人。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组织实施37 个方面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经费26 亿元,争取国家各类科技项目2800 余项,资金30 多亿元。成果产出方面,750 项科技成果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奖,26 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在空间技术、固体润滑、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风沙灾害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土遗址保护、中药创制、草业科学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首套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打破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垄断,进入临床应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组织投入1000 万元专项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攻关,在影像特征诊断、“甘肃方剂”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科技有效支撑民生改善。
“十三五”以来,制定了《甘肃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甘肃省技术市场条例》《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甘肃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甘肃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若干措施》《甘肃省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的意见》等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渐形成了覆盖面广、普及度深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综合来看,甘肃省科技创新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创新活动“低投入、高产出”特色凸显。《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监测显示,甘肃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38.99%、居全国第24 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50.44%、居全国第18 位,产出投入系数1.29,高于全国1.08 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5位。二是区域间差异明显。兰州市稳居高位持续领跑,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分别排在全省第2、3、5位,河西地区创新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省科技创新呈现“中强西高东低南弱”的态势。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迅速。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5 年的320 家增加到2020 年的1229 家,年均增速30.88%。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些堵点痛点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亟待补齐,主要表现在:
自国家布局重离子加速器后,甘肃省再无整体承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整体呈现“三多三少”现象(普通的多、高端的少,重复的多、特色的少,高校院所的多、企业的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纵向看有进步,横向比差距尚存。甘肃省R&D 人员数量依旧不足西部地区总数的5%,仅仅占到四川省的两成、重庆市和陕西省的三成。与此同时,甘肃省人才流动“逆差”明显,部分领域面临人才“断档”危机。高新技术企业“增速快但规模小”,总量仅占全国的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16 年的2097 家下降到2019 年的1814家,能够开展R&D 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仅有416家,也就是说77.07%的规上工业企业基本上只生产不研发。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省科技发展的重要“阵地”,兰州、白银2 个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4.6%,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
2019 年,在全省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仅有39.1%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还有很多科技成果没有从实验室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近5 年,甘肃省申请专利1.2 万多件,但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超过600 件,占比非常低。与此同时,甘肃省有不少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无人问津”,却在外地“开花结果”。如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巨磁阻微机电磁强度传感器,产品参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中试试验却跑到成都开展。这说明,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衔接上还有不少问题,“产学研用”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突破。
纵向看,甘肃省R&D 经费投入强度在“十五”期间突破1%后,一直在1%左右徘徊。横向看,甘肃省目前1.26%的最高水平至少比北京、上海滞后20年以上,比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滞后15年,比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和陕西、四川、重庆等西部领先省份滞后10 年以上[3]。究其原因,甘肃省宏观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2005 年起一直居全国第27 位,人均GDP 自2014年落为全国最低水平,随之2015 年R&D 经费投入结束了保持近15 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增速降到10%以下。2016-2018 年甘肃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累计减少4.11 亿元,全省规模以上企业R&D 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一直在0.5%左右(2019年达到最高值0.69%),地方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双向”挤压,研发强度长期在低位徘徊。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肩负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对科技创新需求更大,更为紧迫。一是提升科技资源聚集力。按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和创新链、产业链需求,对现有创新基地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形成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科学研究平台,以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主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为主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平台,支持基础条件良好的省级创新平台载体升格为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加强甘肃省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的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二是提升科技成果支撑力。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国内外优质科技成果在甘落地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化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试验服务的开放型中试基地,以产业链的方式建立从咨询、孵化、加速以至进入市场的全过程科技创新工程化体系,推动中试参与各方共同进行成果的中间放大[4]。三是提升科技投入驱动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发挥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企业投入潜能,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多元投入新格局。强化对各市州、县区财政科技投入的考核权重,切实强化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全链条创新活动。大力发展科技银行,发展政策性科技贷款项目,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模式和创新产品[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