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方风险防范

2021-04-11 01:36:37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投资方高速公路政府

张 君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1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概述

将PPP模式引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为我国基础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新方向,能通过政府与社会投资方的合作来提高项目全过程管控。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项目中,PPP模式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对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大的压力。政府在建设基础项目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此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展。

区别于传统投资项目建设模式,PPP模式作为新型的项目投资模式,可以通过项目自身优势来吸引更多外界资本投入,根据项目建设自身的资本金状况,项目预期收益率与政府政策性资金投资力度来支持融资活动。PPP模式应用在项目策划、设计、发承包、施工及运营等阶段,通过将社会投资方引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

高速公路的项目投资方通过市场前期对于高速公路项目的调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有充分的认知,降低了项目投资方的投资风险。同时,PPP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投资方的合作,将社会投资方先进的施工技术与高效的管理理念应用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能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降低政府等有关部门在自行投资建设中的市场风险,这样既促进了地区内市场经济发展,也从某种层面上也保证了国家利益。PPP模式正处于发展中状态,加上PPP模式下合作关系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

在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施工期间,政府等管理部门与社会投资方共同完成项目建设,双方共同完成对项目的管理运营工作。该种模式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PPP模式下的项目可以确保社会投资方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合理利益,政府可以为项目建设或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性条件,通过一定政策扶持,提供优惠政策、优惠条件、贷款担保等来吸引更多社会投资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既保证了社会投资方的经济利益,也提高了社会投资方的投资积极性[1]。

PPP模式不但促进了投资方的企业经济发展,同时社会资本的引入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确保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高质量与高服务质量。政府与社会投资方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通过增加项目建设的资本投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政府的项目投资也实现了投资风险转移,降低了政府的风险,通过发挥双方发展优势来促进项目建设。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建设将项目投资风险分为国家层级、自然层级、市场层级与项目层级,通过四个层级的划分,对指标系统的主要因素做进一步甄选识别。

2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存在的风险

2.1 政治法律风险

PPP模式下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不同地区发展与行业标准的影响,政府对于项目建设进行政策调整所产生的风险。政治风险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会有不同情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或者项目建设合作前期很容易因政策调整而带来一定改变。例如,新疆G578线墩麻扎至尼勒克段公路建设项目遇到国家政策性调整,导致项目投资模式发生变化,由PPP模式转变为政府投资,对投资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融入了过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者过多,社会背景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内部管理很容易出现投资各方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当内部产生矛盾或纠纷后,通常会选择运用法律来维权解决问题,这是投资方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但对于某些矛盾纠纷,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无法及时化解矛盾,延长工程工期。

2.2 经济风险

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共同的发展目标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基于此,社会投资方又提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方所面临的经济风险包括项目融资长期贷款利率、汇率跌涨(如果使用国际银行贷款需考虑)、施工材料随市场波动的变化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施工前期未完成明确的施工图预算,导致后期施工投资超额等风险。另外,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政府部门的投资预算不足而导致延期付款,这也是投资方面临的经济风险。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方所寻找的贷款人无法满足对工程的支付能力需求,那么投资方会面临融资风险。

2.3 项目建设风险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需要完成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投资方所面临的项目建设风险包括前期征地拆迁工作没有协调好与拆迁户间关系、政府审批高速公路项目的流程过于复杂、投资方没有按照相关章程进行施工、不履行合同约定等。因此,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在实际过程中会与前期设计方案有较大的差异,并在施工中存在风险以及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这都是项目建设中投资方会面临的风险,其后果是拖延施工工期、增加建设成本。如果没有明确划分施工中的责权,当发生事故时,会相互推诿责任,延误工期,扩大事件的影响范围[2]。

3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方风险防范

3.1 全面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社会投资方参与PPP模式中的高速公路项目时,要全面分析项目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考虑项目建设的内外影响因素,制订合理的投资规划方案。通过前期的风险分析与投资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损失或减少风险的发生。投资方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规划时,需要聘请专业的分析团队或咨询公司共同参与,充分论证高速公路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详细规划项目的实际施工方案。在项目施工中,通过先进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模式的引进,提高施工质量。

3.2 提高施工团队质量

政府通过引入PPP模式使社会投资方参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可以吸引更多建设资本,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技术。政府在与投资方合作时,要对投资方的施工团队进行资格审查,通过提高施工团队整体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依据前期项目规划顺利完成工程施工。施工团队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意识培训,通过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来减少经济损失。政府则提高投资方的选拔门槛,确保施工方的技术、人员与时间规划可以满足项目需求,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高速公路。

3.3 明确项目施工权责划分

政府与投资方建立合作关系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合同协议规定,通过相关文件、规章制度、法律,确保各方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于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的责任进行权责划分,明确投资方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所应承担的事务或违约责任等,有效地降低项目建设存在的信用风险时。

4 应对PPP模式下项目投资模式转变的措施

PPP模式是一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项目建设推进模式,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项目无法继续推行,导致需要改变项目投资模式,那么如何保证政府与各投资方的利益,下面仅参照新疆G578线墩麻扎至尼勒克段公路建设项目结合国内PPP模式的推进实施情况,具体建议如下:

(1)投资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及时在知名度较高的新闻平台发布PPP项目合同终止公告,减少合同未终止带来的法律风险[3]。

(2)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建议政府对PPP模式下已经建成的合格工程予以收回。

(3)及时引入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对项目模式转变前后的经济投入进行审计,同时对项目已完工程进行审计,给予政府合理可行的建议,并合理评估已完成的工程。

(4)审计完成后,参照设计建议与投资各方协商,及时支付对应的已完工程款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PPP模式为城市的基础项目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政府通过推出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更多资本参与城市发展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工程,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引进更多资本与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周期、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PPP模式融合社会资本可以满足政府的大型规模项目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方与政府也需要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分析并及时规避,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或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经济利益发展最大化。

猜你喜欢
投资方高速公路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海底铁路
环球时报(2018-12-04)2018-12-04 04:26:31
浅析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范围的确定
财讯(2017年29期)2017-10-20 01:42:37
高速公路与PPP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关于新修订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思考
高速公路上的狗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0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新旧准则差异对比
当代经济(2014年20期)2014-03-29 12:38:55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