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健伟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输水隧洞主洞长7.225km,采用悬臂式挖掘机(非爆破)机械开挖,开挖断面为4.2m×4.1m城门洞型,设有的3个支洞(平洞)、6个施工作业面。隧洞最大埋深为85m,最小埋深为15m,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最大外水头68m。隧洞位于地下水水位线以下,地下岩溶、暗河发育,洞内有各种涌水点。
工程区地表水系发育,区内分布的水库有花溪水库及阿哈湖水库。工程区位于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分水岭带,地势较平缓,河谷较宽浅,丘陵起伏,为溶丘洼地地貌,溶丘最高海拔约为1286m,平原最低海拔约为1100m,地形高差<100m。由于地形平缓,在低洼或冲沟位置分布有众多山塘。区内小河溪流众多,纵横交错。区内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埋藏浅,普遍埋深为0~30m。强溶蚀风化岩体透水率普遍>5Lu,岩体透水性为弱透水上带至强透水性;其下部弱溶蚀风化至微风溶蚀风化岩体透水率普遍<5Lu,岩体透水性弱。
施工平台采用简易架管临时搭设,局部位置施工受限可在出渣车辆、开挖设备上,作业平台外侧设置安全防护架并挂网。作业平台简易,一次性搭设完成。受开挖断面狭小限制,钻孔施工可以选择支架式KQD小型潜孔钻机、YT28气腿凿岩机、履带式气动潜孔钻等,钻孔孔径为50~120mm,钻孔深度为100~800cm。钻孔分类主要分为表层孔、浅层孔、分流孔及主灌孔。
(1)表层孔。针对涌水点表层裂缝局部线状流水,渗漏明显的位置,出水量10m3/h,水压较小,出水点集中成股状。在出水区域采取顺水流方向钻孔,孔径为50~80mm,钻孔深度为100~200cm,在钻孔内安装相应孔径的基岩灌浆塞(或者安装钢花管带法兰盘)。
(2)浅层孔。水压较大,出水点不集中的成片漏水,出水量30m3/h。采取在出水点附近钻孔,钻孔数为2~3个,钻孔深度为100~300cm,要求钻孔确定与裂隙水源头连通。在钻孔内安装相应孔径的基岩灌浆塞(或者安装钢花管带法兰盘)[1]。
(3)分流孔、主灌孔。水压较大,出水点明显有裂隙大缺口,出水量100m3/h。采取在出水缺口附近用钻孔,钻孔数为3~5个,孔径为80~110mm,钻孔深度为300~800cm,要求钻孔确定与裂隙水源头连通。在钻孔内安装相应孔径的基岩灌浆塞(或者安装钢花管带法兰盘)。
(4)孔位布置及钻孔。根据涌水点位置进行钻孔数量、角度、深度、孔径等布设,钻孔需一次性成孔,对裂隙出水起到引排作用。如果灌浆时出现裂隙渗漏问题,立即暂停灌浆,同步进行渗水点封堵。①掌子面正前方:沿着掌子面方向和顺着掌子面四周,孔与掌子面呈外插角3°~5°,孔间距为1~1.5m,需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确定。②边墙、顶拱及底板。钻孔是为了阻水灌浆,主要为浅层阻水孔,根据出水点区域的涌水情况布置钻孔。根据涌水量,钻孔设置分流孔及主灌浆孔,同时选择合适的钻机设备进行钻孔,孔径>φ50mm。
灌浆管主要采用铁管及架管,根据钻孔孔径合理、快速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根据钻孔类型或孔径、孔深,止浆包用孔口段外包土工布(管外缠绕麻绳)制成,其长度根据压力值调整。孔内距离孔底20~50cm,孔内采用花管。灌浆管均提前安装法兰盘,用于安装阀门。
压水或灌浆过程中新出现的裂隙,则采用能够快速凝结并有一定强度的特殊材料处理。对表层裂隙渗漏进行凿槽嵌缝的处理(槽上宽10cm、下宽15cm,深5cm)。如果仍然存在裂隙渗漏问题,则挂设钢筋网加强封堵,主要用双液法结合水溶性聚氨酯。同时,可以采用锚喷砼对渗流面积大的涌水部位进行封堵。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安设钢支撑进一步确保封堵牢固,保证灌浆压力,确保封堵范围,达到更好的封堵效果[2]。
灌浆施工前需要对已经引排后集中出水量进行测定,便于指导判定裂隙封堵措施的效果,指导后续灌浆施工,确保灌浆封堵成功率(每一轮灌浆、待凝、检查用时约36h)。
(1)制浆及外加剂、封堵材料的使用。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洞口露天集中制备水泥浆,通过管道泵送至灌浆作业点。在作业点按比例加入膨胀剂、速凝剂、水玻璃、机制砂等外掺剂辅助,再添加化学控制液(阻水专用液),适用于注入量较大及封堵表层裂隙渗漏。在涌水较大、封堵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压3SNS灌浆泵、止水针头及单向阀止回浆。其他涉及的材料主要为堵漏王、无水氯化钙、Sika l02止水砂浆(速凝水泥)及水溶性聚氨酯等,可以用于应急封堵灌浆过程中出现的渗漏。
(2)灌浆。阻水灌浆工艺主要为孔口混合灌注,按“先围后堵”的方式进行纯水泥浆液模带(塞)和水泥-化学控制液双液模带(塞)的施工。在灌前进行试压及压水试验,检测岩石表层是否出现渗漏,如出现裂隙渗漏问题,则采用不同级别的水灰比配置的水泥,保证阻水效果。水玻璃双液灌注时,按体积比1∶0.03~1∶0.1控制水泥浆液与化学控制液掺量,添加剂量按照3%~10%的水泥重量,灌浆效果水玻璃掺量不宜过高。
(3)灌浆方法。①灌浆原则。灌浆顺序:灌无水孔→灌出水量小的孔→灌出水量大的孔。灌浆原则按照“先表面封堵,然后浅层封堵,最后分流孔、主灌孔灌浆”进行,即形成约束区,以封堵散水方法限制地下水窜流,集中封堵灌浆。施灌工艺遵循从散状出水段两端逐步向中间靠拢的原则,在灌注顶部孔后灌底部孔。如果封堵裂隙过程中出现新的渗漏出水点,应及时停止封堵灌浆,并浅层灌浆新出现的出水点,处理新的渗漏出水点后再恢复该孔的封堵灌浆工作。②表层孔灌浆。线状、滴状和局部股状渗水是掌子面及边顶拱裂隙渗水的主要形式。如果嵌缝方式无法封堵部分涌水压力较大的表层渗漏,则采取表层灌浆孔措施,严密封堵。灌浆采用水泥灌浆专用液,水泥浆与灌浆专用液的体积比为1∶0.05~1∶0.1,双液孔口混合直接灌注或手提式灌浆泵灌注水溶性聚氨酯,双液灌浆水灰比为0.5∶1,灌浆最大控制压力为0.5MPa。③浅层孔灌浆。为了快速阻水及在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止水盖重带”,灌浆时采用纯压式的模袋卡塞,灌浆控制压力为0.5MPa。灌注纯水泥浆液至孔内,中途使用双液灌浆需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灌浆水灰比为0.5∶1,水泥浆与阻水灌浆专用液的体积比为1∶0.03~1∶0.1,及时封堵表面裂隙,直至该孔灌注作业完成,再进行下一个作业。关闭孔口强行待凝前,需要灌注水泥-化学控制液水泥量达到灌浆10t的限量标准。待凝后打开控制闸阀,如无涌水则孔灌浆完成,即进行下一孔灌浆,仍有涌水则继续灌注[3]。④分流孔、主灌浆孔灌浆。封堵表层和浅层灌浆结束后,汇集分散的涌水至主水孔,再灌注纯水泥浆液,灌入一定水泥量后如果压力和流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则灌注水泥-化学控制液双液,通过单液-双液交替灌注等工艺措施可以明显提升灌注效果,直至该孔灌注结束。在灌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根据流量压力变化调整双液配比,如果灌注双液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流量降低(小于30L/min)、压力升高情况,则再次灌注纯水泥浆液。
为了控制浅层孔灌浆的施工成本,实际灌浆时可以根据灌前测量的涌水流量调整用量。灌浆压力相比渗水压力大0.3~0.5MP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加大或减小灌浆压力,一般调整0.5~1.0MPa。
灌浆结束12h后,进行钻孔检查。钻孔主要针对裂隙出水区域走边范围布设,通过钻孔判断灌浆效果,满足要求即可恢复施工。同时,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压水试验,根据压水透水率分析判断灌浆封堵效果。
在小断面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容易出现裂隙涌水问题,是施工过程中的难题之一。涌水量小、压力小的情况处理比较容易。涌水量巨大、压力大的情况影响也较大,受空间限制,大型设施无法使用,涌水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隧洞淹没等,从而造成工程项目暂停,后续处理难度大、用时长。涌水对狭小施工工作面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制约现场施工进度,亦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为此,提出使用高效灌浆封堵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涌水量,同时增强围岩稳定性,使施工得以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