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贤 肖奇攀 徐鸿育
( 广西省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脊柱科 , 广西 贵港 537100 )
随着我国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因此而受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致死率和致残率亦在逐年攀升。髋关节是人体内负责承重的重要关节,关节损伤会为患者带来许多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骨盆骨折是指骨盆由于外因造成的严重外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腹股沟或腰部皮下瘀斑,下肢活动和翻身困难[2-4]。髂腹股沟入路手术会涉及到患者的股动静脉、股神经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手术复杂,可能会造成患者较大的伤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是在长期临床手术经验积累后改良的方式[5-7]。本研究提出了对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在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时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20年1月接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40例患者,包括接受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的患者20例 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患者20例。腹直肌外侧入路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9.55±5.87)岁;髂腹股沟入路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28±5.56)岁。2组患者基础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全身麻醉,臀部垫高。本研究的手术由执行医生固定。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取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髂腹股沟中点的连线,约10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脂肪、深筋膜,显露出腹壁下动脉,然后切开腹内斜肌腱膜,进行分离,暴露髂肌和腰大肌、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显露小骨盆环、髋臼后柱的内侧面,进行骨折复位,然后再钢板固定,冲洗伤口,缝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沿髂嵴从后方的臀中肌附着点开始,经过髂前上棘,弧形延长至耻骨联合上方2指处为末端。髂腹股沟入路可显露3个窗。髂棘以下髂窝为第1窗,髂耻隆起的直骨盆缘为第2窗,耻骨上支及耻骨联合为第3窗。在第2窗切开髂耻筋膜,剥离骨膜露出四边体,复位钳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再以钢板固定。同时可通过第3窗、第1窗联合复位耻骨上支及髂骨、骶髂关节,并钢板固定。
2.2 术后护理:(1)药物。患者服用常规预防性抗生素和镇痛抗凝药物。(2)引流管。引流量少于50ml时拔出引流管。(3)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行踝泵和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第3天开始半卧位,并屈曲患侧髋关节(先由护理人员辅助进行,后由自己进行)。经过合理的术后护理,一般术后12周可正常行走。
3 观察指标:(1)手术指标。手术创口、出血量、术后恢复,出血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2)手术有效率。显效:骨折移位2mm以下,分离性移位4mm以下;有效:骨折移位2-3mm,分离性移位4-20mm;无效:骨折移位3mm以上,分离性移位20mm以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髋关节功能评估。术后6个月评估。评分依据参照Merle D’ 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系统。从疼痛、行走和活动范围3点记分,总分18为优秀,15-17分为良,13-14分为一般,13分以下为差。
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以SPSS19.0为分析工具,对2组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并且对2组之间的差异进行t检验;对于症状类资料进行卡方(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手术指标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对比,结果见表1。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组的窗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均显著低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手术指标比较
5.2 2组手术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患者手术有效率见表2。骨折复位的不同入路手术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组总有效率90%,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组总有效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腹直肌外侧入路患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10%;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组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手术有效率比较(n,%)
5.3 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见表3。髋关节功能评分,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组患者,评分优14例,良5例,中1例;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组患者,评分优9例,良5例,中5例,差1例。2组患者接受手术优良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骨盆髋臼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判断是否手术治疗,大多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8]。骨盆骨折极容易引起并发症,如出血性休克、神经损伤、腹膜后血肿、尿道或膀胱损伤、直肠损伤,致残率高达一半以上[9-11]。髋臼骨折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及神经损伤等[12-13]。积极治疗可以保证愈合,但是也容易留下后遗症,所以良好的手术和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髂腹股沟手术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常规手术方法,但是该手术操作复杂,要求精密,易对血管神经造成伤害,此位置对钢板的固定也有极大的难度[14]。后续有人提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给予更优越的手术视野和恰当的钢板固定位置,降低手术操作难度,且该手术在面对肥胖患者时也可以合理运用[15]。本研究提出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和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对比,发现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的创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P<0.05),在总有效率和髋关节功能性评估上也表现出显著的疗效(P<0.05)。
综上,在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新兴的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显著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能够减小对患者的创伤,降低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并且表现出较高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