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世坤
烟台市市政养护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市政道路的建设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道路施工整体技术也彰显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因此,道路建设团队应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尤其是在沥青路面铺设和养护这两大环节。沥青路面的施工和养护技术较多,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但不管应用哪种技术,都要确保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符合要求。
沥青道路施工与后续的养护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整个施工和后续维护过程中会对沥青路面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外界自然环境、内部施工环境以及工艺等都会对沥青道路施工造成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并不是单一地影响沥青道路施工,可能会出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施工的现象。其次,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沥青道路的养护效果不仅受上述因素影响,还受它初期的建设质量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城市规划、车流量等因素的影响。总之,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对各种技术的要求都很高,后续的养护工作也不例外,而且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使整个施工以及后续的养护较为复杂。
在许多市政道路建设沥青施工和后期养护过程中,技术问题都是施工团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核心技术的缺乏,又或者是关键性技术的普遍落后。技术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还会增加整个施工过程中其他工作环节的难度。究其原因,技术问题主要与人才和设备相关。一方面,专业型人才和高素质型人才的稀缺使得技术引进的道路比较闭塞,不利于团队掌握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设备问题影响着技术的落实和运用,如果设备不能够满足所引进技术的要求,那么所掌握的关键性技术可能就要被束之高阁。除这两大方面外,国家的方针策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费问题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健全的机制是市政道路建设沥青施工与养护的重要保障,但是当下仍有许多施工团队相关机制健全程度不够,尤其是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机制。质量管理不到位会给沥青施工和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部分施工团队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机制,缺乏机制理念的创新,未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状况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为此,需要团队内的专业工作人员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因此,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管理机制,故步自封才是最大的阻碍。
要想对沥青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就要重视前期的施工,合理运用施工技术。首先,认真开展摊铺工作是前提,而对沥青路面材料进行摊铺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摊铺又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程,还需要对许多的细节进行处理。例如,在摊铺的过程中要将拦水带设置在沥青路面的边缘,设置时不仅要提前设计其具体位置,还要分析设置的深度。在摊铺时需要用到的主要机械设备是摊铺机,而且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速度、宽度、搅拌机的产量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控制。
其次,完成沥青路面的材料摊铺工作之后要分阶段对沥青道路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因而各工程团队都在努力寻求有效策略提高路面的压实度。路面压实环节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初压阶段、复压阶段和终压阶段。在初压阶段要对沥青道路进行反复的碾压,采用的压路机重量也要达到相关要求。最重要的是,保持整个碾压过程的缓慢性和匀速性。在对沥青道路进行复压时,施工人员要确保整个复压环节都是在高温下进行。复压可以采用与初压相同的碾压方法,但碾压次数一般要大于8次。如果路面上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还需进行最后的终压。
最后,接缝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后续的养护工作。路面接缝分为两种,一种是纵向接缝,另一种是横向接缝。针对不同的接缝,需应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处理。对于纵向接缝,需要2台摊铺机同时工作,在摊铺的材料中需留出10~20cm的位置无须碾压,通过热接缝技术来消除缝隙。对于横向接缝,施工团队一般采用平接缝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纵向接缝还是横向接缝,最终都需要再进行压实。
沥青路面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在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大小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后续的养护工作能否落到实处,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的工作人员。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及时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经验,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同时,管理人员要精心打造一支好的施工团队,建立相关的养护部门,可以通过招聘新人和培训在职人员的方式来提高团队内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精炼的团队及科学有效的分配有利于提高沥青道路施工和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沥青道路的使用年限与一座城市的排水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排水工作是一项关键的任务,需要专门的、经验丰富的人员来负责。开展排水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雨水箱涵技术理论知识,也要具有相应的操作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这对于工程团队内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必备因素。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既不敷衍了事,也不偷工减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也是沥青道路质量控制的关键。
天气也是沥青道路修护工作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工作人员对沥青道路进行修补所用到的材料有所区别。例如,雨天抢修修补不要求处理原始坑槽,直接通过热修补材料进行压实即可。同时,不管是前期的施工环节还是后期的养护环节,施工团队都需要确保所用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养护工作中的材料质量更是关键。要高度重视材料的质量,购入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质检标准。团队可以与规模大、口碑好的石料厂和沥青厂进行合作,获取质优价廉的材料。此外,还需控制好沥青各材料的混合比例,否则可能会导致后续的摊铺和压实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导致后续的养护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在正式配料之前要由相关的试验室提前提取配比试验,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
要想提高沥青道路的施工和养护质量,就需要配有合适的机械设备,设备是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得以有效开展的载体。为此,要根据工期安排的施工现状和后续路面的使用状况来选择机械设备,还要确保不同的机械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如搅拌材料的机械设备与摊铺机之间要配合默契。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和养护技术水平,需加强对沥青道路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在正式施工前应检查所有的机械设备,以免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对沥青道路的质量和性能造成影响。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沥青道路建设工程作为十分关键的一环,更是应该如此。必须确保监督制度的科学合理,确保沥青道路施工的每一个流程都处在监控之下。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找到对应负责人。此外,相关管理人员需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内容,了解自身工程的进程和工作特点,对管理机制做出及时的调整,确保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为沥青道路施工服务。
道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运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政道路,反映着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文明先进程度。因此,工程团队要努力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尤其是沥青道路;后续的养护工作也需要管理人员予以重视。精湛的技艺、认真细致的工程、先进的养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沥青道路的质量,在提高道路使用性能和增加使用年限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