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勤
东莞市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808
(1)工程施工设计规划图纸完成后,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图纸会审,明确工程设计方案中的规划意图和操作重难点,对设计方案中存疑的部分进行讨论与分析,避免后续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施工方案造成误解,影响施工效果。
(2)施工单位要充分重视工程组织计划的编制,包括参与施工的技术团队的组建、施工进度控制方案、施工工艺选择等,并结合工程资源供给情况制订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等方案。
(3)施工现场的测量复核问题。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原始数据资料通常不能满足施工单位的细节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加密控制点位、临时水准点位、基准线等的设定和测量,测量人员要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桩位、点位以及放线坐标进行复核检查,再加设细节点位控制。对于相邻的施工路段,测量人员要确保点线相交,且线与线相连接的状态,现场技术人员要对控制点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测量精准度。
(4)对于工程施工物料的质量控制。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来源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其中砂石材料种类复杂,每个批次的施工材料进场之前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并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对材料进行取样然后送交专业检验部门实施质检,对于质检未达标的批次材料要及时返厂处理。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环节是工程作业中的重点内容,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路基的开挖与填方施工。正式开挖处理前,现场作业人员要明确路基开挖面积与开挖深度,再借助挖掘设备进行操作。实施路基回填处理时要重点注意回填材料的选择,回填土质应具有良好透水性质,且不易压缩、结构稳定、强度较大,便于现场进行材料运输。开展回填作业前要做好基坑排水处理,避免基坑积水影响强度。
(2)路基的压实处理。路基开挖作业和回填处理完成后,由于回填的土体相对比较疏松,现场需要进行有效压实处理,强化土体结构密度,优化路基稳定性。进行压实处理前要对土体含水情况、土质类型以及压实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常见的压实手段包括振动压实处理、夯击压实处理、碾压处理等,应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条件和处理需求来选择。
(3)路基的加固处理施工。对于存在淤泥类土质或者软土层结构等的施工路段,必须进行特定加固处理。在道路路基加固处理中,常见方式有灌注桩加固处理方式、砼加固处理方式等,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加固工艺。
(1)道路路基的清理工作。路面施工之前现场施工人员要确保道路路基处于清洁状态,路基中的杂物或者散碎石料等要逐一清除,施工人员喷洒透油层时应确保不会渗漏。
(2)现场路面重要参数的放样测量。测量人员应对路面沥青层厚度进行准确测量标记。确定路面基准面时要使用平石等工具,路中定位要使用钢桩进行处理。
(3)道路路面沥青材料的拌制。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中的配比参数以及材料温度,在拌制沥青前要进行材料质检,确保沥青材料质地均匀。
(4)路面沥青摊铺施工。进行摊铺作业时,要严格控制现场作业环境温度,通常来说温度不得低于10℃;如果路面沥青材料为热压型混合类,施工人员可以在现场温度约0℃时进行施工;但是如果现场温度过低(低于-3℃),则应停止摊铺;如果施工期间遭遇强降雨或降雪天气,需暂停作业。
(5)路面的碾压处理施工。施工人员要先进行初压处理,路面初压处理需要在既定高温环境下进行,碾压过程中要使用压路机设备在施工路面横断面中间位置向两侧进行处理。在此期间操作人员要注意控制压路机设备碾压带的重叠宽度,如果施工路段边缘存在支挡结构,压路机设备要沿着支挡结构进行碾压处理;如果施工路段边缘没有设置支挡结构,那么路段边缘要预留一定宽度,宽度尺寸控制在40cm左右。初压施工结束后要对已压实部分进行重复压实处理,操作期间应注意温控。如果操作期间混合料温度没有超过100℃,混合料的拌制效果将很难达标,因而碾压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10℃左右。复压处理时压路机设备要紧跟碎石撒料设备,碾压期间设备的停止与启动都要缓慢进行,现场操作过程中不得出现急刹车或者急转弯的情况,碾压速度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保持匀速,复压处理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终压处理,碾压期间避免遗留轮迹。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路基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为此可以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选择路基结构填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塑性指数、稠度、含水量等,保证参数符合标准。第二,对于路基结构中软弱土层部分,施工期间必须用强度较高的优质回填土;对于路基中出现的过湿土层,要进行翻晒干燥处理,处理完毕后要翻拌均匀并重新压实;对于存在质量问题且工期比较紧张的路基结构,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在其中加入生石灰材料并搅拌均匀,含水量达标后才能进行碾压处理。不同种类的土质不要混合回填。第三,进行路基结构上方填筑处理时必须设置排水装置,严格控制路基地下水位的高度。
城市道路经常会出现石灰稳定土基层结构开裂等质量问题,为了避免此类质量问题产生,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第一,严格控制石灰用料质量,如果基层结构土质塑形有待提升,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粉煤灰。第二,严格控制基层结构含水量。第三,石灰土基层结构与路面结构之间应铺设碎石用以过渡,以防结构开裂。第四,施工人员在石灰土基层中要适当加入碎石、砂石及矿渣等粗骨料。第五,进行分层铺设处理时,应在石灰土层结构成形并收缩完毕之后再铺设一层结构。第六,施工人员要在石灰土层结构中每隔5m左右设置一道收缩缝。
在城市道路使用期间,由于负荷不均等问题,容易造成沥青砼路面凹凸不平的情况,应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在路面摊铺及道路找平处理之前要提前调试设备,确认设备使用功能正常。第二,现场路面摊铺设备的操作要保持连贯均匀,作业中途不出现意外突发情况不得暂停,摊铺设备的行驶速度不得随意更改。第三,路面作业完毕后现场要进行严格的平整度验收检测。第四,路面初压温度要结合路面沥青材料类型及所用压路机设备型号进行设定,在尚未成形的路面表层不得出现迅速起步或者紧急刹车的操作方式,同时要严格控制设备的振动频率。第五,沥青路面与伸缩缝之间的连接位置要保持平滑状态,操作过程中要先进行沥青砼结构的摊铺施工,再设置施工缝。
对于城市道路水泥砼路面的短板问题,施工单位可采取如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道路施工中要充分考量施工区域下方各类管线和排污设施等对后续道路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施工单位要重视路面基层结构的刚度控制,选择优质水泥材料才能确保水泥砼结构的平整稳定。第三,水泥砼原材料配比要符合强度标准,水灰比等参数不得超标,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管理以防材料出现离析反应,使用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坍落度检测。第四,要充分重视水泥砼结构的后续养护处理,防止其强烈收缩出现断板现象。
对于城市道路中常见的沥青砼路面接缝病害等问题,可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要重视路面横向接缝的处理,对于已经完成摊铺处理的路面边缘,要处理成垂直面结构,与路面的纵向边缘位置形成直角。第二,对于已经压实的路面的连接部位要进行预热处理,便于新旧材料的有效混合。第三,摊铺设备要缓慢启动,摊铺处理完成之后要立即开始后续的压实处理。第四,施工人员处理纵向接缝时要使用热接缝的处理方式,处理过程中要同时启用2台以上的摊铺机设备。碾压处理完成后,使用直尺设备检验平整度。
对于道路中水泥土基层结构开裂的问题,施工人员可采取如下质量管理措施:第一,注意控制施工土质问题,根据实际土质情况控制粉煤灰材料的实际用量。第二,在保证水泥基层结构符合强度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水泥材料用量。第三,基层结构要采取一次成形的作业方式,拌和过程要操作达标,防止混合料离析。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管理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使企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