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杨蕊,吴微,孙文卓,袁咏菱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今天,城市河滨绿地愈发成为设计者们关注的对象。而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让河滨绿地设计可持续化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从河滨绿地设计着手,以LID措施为基础,建设多元的海绵城市景观,使城市融于自然[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在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初期城市呈现爆炸性的增长,给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地面渗水能力下降、城市内涝问题严峻、淡水资源污染……为了应对这些难题,我国于2013年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于2015年设立首批试点城市。简单来说,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能够吸收、储存水资源并且在必要时候再将其释放出来的能力。
(1)措施内容。LID即低影响开发,是新型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理念。该理念旨在利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措施在雨水源头建立小型、分散型的雨洪管理措施来减少地表径流。其核心是能够使场地在开发后仍能保持自然状态下的水文条件,并且能够与景观完美结合。其功能主要有加强雨水入渗、储存雨水资源、净化受污染径流、调节地表径流量等。
(2)目的特点。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以人为本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多功能的景观,而LID措施的使用更能放大其生态作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一方面在对自然水源的剥削中“穷则思变”,希望通过规划水系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也变相地促进着“生存环境”朝着“生活环境”转变。于是,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城市滨水绿地越来越多地进入设计师的视野,对滨水绿地的探索也越来越系统化、科学化。
城市滨水绿地可以分为滨溪型绿地、滨河型绿地、滨江型绿地、滨海型绿地。顾名思义,河滨绿地特指河滨水域两侧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纵览世界史,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之源”,引领着城市的兴盛与衰败。河滨绿地作为河流与城市的界限,对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着独特的意义[2]。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分为保护、保障、规制三个方面。保护原则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解的当下,我们在河滨绿地的设计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护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物结构等,做到因地制宜;保障原则是指设计后的地形、植被等要符合原场地的生态要求,适应原场地的生长、发展变化;规制原则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告诉人们河滨两侧的绿地是城市规划用地,任何破坏其生态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从而改善河滨两侧的生态环境。
(2)经济原则。经济原则亦是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在不打断原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经济,使河滨经济更加绿色可持续。另一方面是在绿地中增加功能性结构,带动绿地及其周边场地的利用。
(3)文化原则。作为完全归属于一座城市的水体,河流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生息,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因此在河滨绿地的设计中我们要将城市的人文与之相融,将河滨绿地作为城市中人与自然的桥梁。
河滨绿地最大的特性在于人工与自然的交融。河滨绿地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生态功能不仅局限于对局部自然地貌、生物的保护,而且也涉及对于城市整体水系的规划利用以及防洪、排涝、蓄水等多种功能用途。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设施陈旧等因素,城市洪涝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循环,导致地表渗水量减少、水污染、河道断流等问题。这种情况下,雨水是一种资源,而不是污染源,不合理处理雨水过剩问题就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传统的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的公共资源也很可观,逐渐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LID技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可以高效有力地缓解各种城市水污染问题,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3]。
(1)国外运用现状分析。LID,即低影响开发,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许多国家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念,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国家的LID理念运用现状。首先是美国。美国城市化趋于完善,相较于别的国家,低影响开发的进程已经系统化、规范化。比如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利用了由南到北逐渐降低的原地形,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坡地上植物过滤带的层层吸收,最终被释放到坡地下方的水池中。其次是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的设计理念便是由澳大利亚提出,这一技术有很多优势。它统筹兼顾了气候、能源、交通等各个方面,注重全方位的长远规划,更加强调整体性,避免出现水供应系统之间的相互打岔。而且这一概念注重可持续性,强调要适应未来生态的无端变化。以澳大利亚爱丁堡墨尔本雨园为例,该园建立的目的是给周边植被提供灌溉用水,园内储藏雨水的设施非常完备,水源经过过滤介质和各种植被的自然作用实现净化并通过分流管分流给需要的区域。
(2)国内运用现状分析。相较于国外,国内低影响开发的技术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收获。以河北秦皇岛市戴河滨河绿地为例。该场地设计时结合了雨水公园的构想,考虑到绿地的高差,设置了排水设施,通过内部自然湿地水系景观控制整体节奏。同时,在驳岸绿化带设置木栈道,在整个绿地空间中起到廊道的作用,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小气候。一开始这个绿地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一直疏于管理,运用了低影响开发的技术理念后,从设置廊道、疏导水系、辅助排水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造,既维持了秦皇岛当地原本的特色,又增强了生态性。再以四川遂宁南滨江公园为例。该场地的低影响开发理念主要由台地体现。该设计在原有的河堤基础上规划了具有观赏性的台地花园,并将梯台景观和路径上的台阶相结合,利用地形的不断落差组织地表雨水,并通过在人行道铺装上设计的细沟,将多余的雨水导入街边绿化带,形成了一个观赏性和功能性兼备的雨水花园,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回收利用。这两个相对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但是国内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践之路仍让任重而道远。
河滨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深远。而其设计中LID措施的应用更是必要且关键的。与传统排水排涝思路不同,LID措施使得河滨绿地如海绵一般,把雨水的渗透、渗流、净化、循环和排水密切结合,在降低酸雨给河滨绿地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同时减少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压力,其取得的生态效益要比传统排涝方式高出许多。
经过调查LID技术应用过程,我们发现通常来说该技术只有在降雨程度较低的时候效果良好,而到了干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则效果明显下降。LID技术需要借助适应当地条件的植物来进行开发,因此植物的选择问题,对于该技术至关重要,还需要更大范围地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4]。
LID措施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中主要产生了两大问题: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具体植物配置的不合理性。LID措施实质是“被动式雨水循环系统”,“被动”就意味着它的应用必然会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激活其“主动性”:将LID措施与雨水管网相结合,构建与河道相联系的基础设施网络,扩大其使用范围。而针对植物配置问题,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对场地周边进行实地考察,尊重当地的自然结构,在大面积规划前先进行小面积的调试,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最优方案。
未来的河滨绿地与海绵城市的结合设计除了要满足城市水系的规划、配合海绵城市的设计需求,还要为一些新兴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例如针对近年的疫情问题,河滨绿地作为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传染病防治链条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配备水池设施、活动广场设计、灯光布置等来限制场地活动时间和范围。或者是通过对植物配置来吸收有毒气体,净化场地空气,富养水源,对于一些有害物质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植物来吸收或驱除等。特别的是,基于场地的特殊性和LID措施的应用,我们还可以将LID措施与水质净化系统相结合。LID措施虽然有净化技术,但仅局限于对一些大颗粒污染物的过滤,我们不如将其功效最大化,比如在其中做一些监管装置,预留一部分水源来定期检测里面的成分,或是将城市用水与普通循环水分流,在城市用水进入管网之前就进行一定的杀菌处理[5]。
在海绵城市的视角下,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应结合自身及周边情况,巧妙利用LID技术,优化整体环境,使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彼此平衡,处理好水系,减少水体污染及破坏,同时做好植被修复,从而突出城市滨河绿地的景观、生态以及文化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应深化LID技术,积极促成和引入弹性城市概念,使得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在不影响其中长期发展情况下轻松应对自然灾害。走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快、准、好地规划设计城市滨河绿地以及其他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