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强
(汕头融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汕头 515000)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统的民生新闻报道已难再“独家”。每当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传统、新兴媒介都争取在第一时间报道,可以说是常见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拥有独特的角度和引人入胜的观点,仍能够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影响力。而这就要求记者除了花心思、认真做好每一次的采访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对新闻采访主题的正确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性,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正确、及时地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闻媒体的考验,也是对新闻记者的挑战。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媒介,一方面要报道新闻事件,同时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做到新闻事件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新闻媒体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民对获取真实、准确信息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如何引导公众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避免出现心理恐慌,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及时发布信息,进行科学解读,做出正面回应,是一剂最好的“良药”。以笔者所在的汕头融媒集团为例,疫情期间,多组民生新闻记者不畏艰险,深入医院、社区、车站、隔离点、防护物资生产厂家等疫情防控一线,全面开展防疫报道,通过新闻报道、短视频、公益广告、漫画、H5等多种形式,在新闻栏目、新闻公众号、App等各类平台发布稿件2000多条,第一时间向社会传递准确、权威的信息,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新冠疫情的发展演变和防疫措施,树立正确的抗疫意识,坚持测温、亮码,自觉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从思想到行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
同时,记者还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门有力有效防控疫情的好举措、好做法,及时、客观地做好新闻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拍摄了许多传播率高、影响力大、感染力强的精品力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营造了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良好舆论氛围[1]。
此外,作为与公众最直接的沟通平台,新闻发布担负着回应关切、消除疑虑、塑造形象、提振信心的责任与使命,往往也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新闻发言人树立形象、服务群众的“社会注意力”窗口。
无论是从地域空间还是心理层面,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由于贴近民众生活,相比较其他自办节目而言,目前依然保持良好的收视率和栏目影响力,仍然是整个频道甚至整个电视台对外拓展收视市场的主打节目。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选题工作之前,一定要明确受众范围,结合受众人群和时事话题确定采访主题,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要以“大民生”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引领民生新闻的“微创新”,满足观众的资讯需求、帮忙需求和监 督需求。
例如,2021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受到了很多“车友”的广泛关注。从新闻报道的视角来看,随着油价走高,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花费开销自然也随之增加,而新闻单纯报道油价走高或走低,显然无法适应民众的观看需要。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一个普通的汽车车主,一个月内将为此多支付多少花费,是不是会直接影响其日常生活,是不是在其生活可承受范围以内,这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选题。记者也可在现场给民众做统计,油价的上涨或下跌,究竟对一般民众的生活、钱袋子影响如何。将新闻经济选题用实例做得简洁易懂,更贴合民生。
再比如近期大家十分关注的“国家开放三胎政策”这一话题。新闻工作者可以采用当下流行的直播方式,将采访进行现场直播,使民众更直观地了解到青年人群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闻采访,在保证了新闻选题的时新性的同时,也使得采访更具真实性,更能吸引民众的兴趣。
不过,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追求采访选题的贴近性,而完全不顾新闻选题出现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猎奇化的问题,这样不但没有提高民众的兴趣,反而会影响节目的口碑。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民生新闻作为政府部门与民众交流的重要桥梁,一直为民发声。但是,由于政策内容越来越公开,反映途径也越来越多样,笔者认为在民生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需要注重于事关社会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重大公共事务以及惠及民生的政策内容,包括出行、住房、教育、就医等,并加以深度挖掘与解读,不但能让广大民众爱看,而且还能促进地方政策的完善,督促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为广大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政府相继发布相关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既有住房增加电梯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不过,在现实中,加装电梯经常遭遇“起步难”的情况,主要面临业主之间协商难、项目审批难、资金筹措难、后续管理难等问题,导致部分住宅楼业主虽有加装电梯的意愿却难以推进。为此,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走访调查,积极做好业主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详细访问有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请有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支招把脉,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加装电梯这一项惠民工程落地。
信息时代,新闻同质化已然是电视民生新闻难以回避的问题。一则吸引眼球的报道事件出现后,不仅有传统媒体新闻记者,还有各路新媒体记者纷纷跟进,随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对于此次事件参之不齐的报道。而且,由于受制于首播日期和制播过程,传统媒体报道的及时性也往往不及网络媒体,因此电视上播放的有关资讯,通常都是网民已经了解的“旧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因此,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新闻同质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新闻策划力度是一个好的解决途径。
做好了采访前期的策划工作,就可以有效提升采访的效率,提高民生报道品质,吸引民众的眼球,提高自身口碑。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对采访过程涉及的各个要点进行精细的设计[2]。
2.1.1 善于从社会大事寻找民生话题
例如,全国人民关注度较高的“两会”,对于民生新闻报道而言,如何把“两会”做得好看,而且又能正确传递政府的政策,是新闻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近几年“两会”新闻报道前夕,汕头融媒集团多次组织了选题会,在有关材料中寻找最有特点、直接关联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新变化、新动向、新政策措施,再让每个记者围绕这部分内容去采访新鲜的素材。对内容的选择标准,一是反映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具有一般性、共同性问题,特别是涉及政府部门关注的、但又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民生热点、社会焦点问题;二是通过总结过去或每年的社会新闻报道,找出政府部门正在实施的新政措施,以社会民生视角加以诠释。汕头融媒集团的民生类节目《今日视线》在汕头市“两会”召开期间,先后推出《两会前奏》《记者说两会》《记者vlog》等专栏,均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2.1.2 善于与政府机构牵手合作
近年来,汕头市政府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汕头地区大力整治城市交通秩序,取得一定成效,但车辆逆行、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摩托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以及行人肆意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乱象依然存在,仍需强化治理,确保秩序通畅、通行安全。为此,汕头融媒集团的民生类节目《今日视线》也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生动的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与交警部门合作,开设《交警在线》专栏,记录交警在查处违法行为的同时通过诙谐幽默话语普及交通法规,倡导带动市民群众安全文明出行,让交通安全家喻户晓[3]。
2.1.3 善于结合城市赛事热点策划新闻专栏
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在汕头举办,从获得亚青会的举办权,到场馆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升级等,汕头的运动氛围越来越浓厚。对此,汕头融媒集团民生类节目《今日视线》利用在汕头举办亚青会赛事的契机,推出了《动起来》特别策划,让记者走到户外,与运动员选手、比赛教练进行交流,并亲身参与到各项运动赛事和活动中,以记者的视角发现和推介与亚青会相关的体育运动,力求传递给观众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既充分展示了汕头群众体育发展成果,也激发了汕头人运动的热情,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除此之外,国庆、春节长假期间,《今日视线》栏目组也会提前策划,先后推出《潮汕有佳果》《新春年味秀》《文艺闹新春》《新时代新农人》《新时代新乡村》等多期系列专题,既营造了浓烈的喜庆祥和氛围,也有效地补充节日期间的稿源。
当前,在媒介融合理念的驱使下,电视等新闻媒介都开始建设自身的新型媒介网络平台,而这种崭新的技术网络平台是网络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关注的一种技术传播领域,不但可以帮助新媒体从业人员更近距离地认识和参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而且可以协助大家更好地宣传[4]。
比如在地方政府以及立法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或者聘请社会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加入新媒体平台,或者建立一些问答栏目,为普通民众解决立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论坛的形式让民众自主地发问,进而采用由解答员回答、开放评论的方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向民众更好地普及法律政策与法令,从而推动法治社区的建立,同时也引导民众积极投入到法制建设当中,从而提高民众的法治意识[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突破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竞争力,以开放、欢迎的姿态,去适应新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丰富和充实民生新闻报道的形态与内涵,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民生新闻报道,让报道更民生、发声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