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陆军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鲜明地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再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回溯历史,我们党自诞生之初就把“人民”二字深深熔铸在自己的血脉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心用情用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做出应有贡献。
沉下身子,用心听好民生事。毛泽东同志曾把人民群众比作“水”,把共产党比作“鱼”。“鱼水关系”的论断启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必须要主动倾听“民声”,力求“声声入耳”,让民生跟着“民声”走。一方面,要“走出去”听“民声”。我们必须要勤于走出机关,勇于到基层一线去,善于走到群众中间去,自觉养成联系群众、回归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习惯。要多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多让脚下沾些泥土气,多和群众聊一聊,才能在“跑腿”中听到百姓的真心话。在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上,距离从来不会产生美。要常沉下去开展调查研究,弄清群眾想的是什么、急的是什么、盼的是什么,重点梳理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通过准确把握民生需求,我们做判断、做思考、做决策才会有“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引进来”听“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坚持开门问策、问计于民,积极畅通政民互动途径,广泛吸收公众参与民生决策过程,把群众的心声和智慧融入决策中。凡是涉及公众权益的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都要向社会公开决策草案、起草说明、决策依据等,并采取座谈会、听证会、民意调查、网络问政等形式听取利益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避免“蜻蜓点水”式意见征求,在对各方意见整理归纳、详细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要认真修改、完善、优化决策草案,从而真正在决策过程中凝聚民心、凸显民意、汇集民智。
耐下性子,用情办好民生事。要站在群众角度,以百姓心为心,本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意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用真情服务推动民生事项落实落地。一是不因事小而不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只要是群众有要求或者群众有困难的事情,无论事情多小,都不能有丝毫含糊与敷衍,而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去办,从点滴小事着眼,从具体细节入手,力争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工作成效。“小厕所”连接“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时多次谈及厕所改造问题,并经常询问和察看相关情况。针对服务热线号码多、办事多头找等问题,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方面做了专项部署。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我们应像抓“厕所革命”、抓便民热线一样,筑牢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对待民生“小事”要“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如此才能“积小胜为大胜”。二是不因事难而怕为。许多民生事项具有系统性强、牵涉面广、组织任务重的特征,面对这类的大事难事,我们要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直面问题与矛盾,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迎难而上。“大事难事看担当”,在精准扶贫、住房改善、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更要主动去啃一些“硬骨头”,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近年来,宿迁市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一号工程”,以“三优、三安、四提升”作为民生工作主线,在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强化基础配套建设、提升城乡服务功能等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集中破解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使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挑起担子,用智抓好民生事。做好民生工作,既要用心用情、实干苦干,也要讲究巧干。“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巧干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要求我们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方法,充分运用智慧处理民生问题。一是注重工作措施的精准度。即使是同一个民生领域的问题,群众间的需求也可能存在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实施针对性举措,必要时可以采用个性化方案。在民生问题上更要多下些精细的“绣花”功夫,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粗放式做法。例如,宿迁市通过“阳光扶贫”系统排查监测疑似辍学低收入农户子女,“一户一策、一生一案”制定劝返复学方案,确保无因贫辍学情况。二是注重工作思维的创新性。思路决定出路,如果一味停留在过去的方式方法,工作思路将受到很大约束和束缚。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敢于破除陈旧思维定式,摆脱工作思维惯性,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以思维创新、方式创新持续激发工作动力与活力。例如,宿迁市对多家机关单位庭院进行创新改造,将单位庭院的“绿化孤岛”向社会公众开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三是注重工作载体的智能化。要坚持与时俱进,瞄准时代前沿,发力“新基建”,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当作民生领域的“好帮手”,打造优质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进而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宿迁市依托智慧城管项目,研发“智慧公共自行车”监管平台,保证用户不论何时到站点都能借车还车,切实给群众的日常出行送去速度与温度。
(作者系宿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