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乾隆时期所建的清漪园大部分毁于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点燃的大火,光绪时期的重修和复建部分(后改为颐和园)主要集中在万寿山的前山前湖区,而后山的众多建筑群除谐趣园等个案外,多未复建。像花承阁建筑群仅保留一组琉璃塔建筑,而位于琉璃塔东侧的佛寺“莲座盘云”只保留下基地中的一块湖石以及一些牌楼残件。赅春园的建筑群中仅保留了面向北侧山路的三开间门殿。而像澹宁轩、苏州街等建筑群则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遗址上重新恢复建设的。
在清漪园时期,位于后山上的几组建筑群分别是:位于三孔石桥东部的澹宁轩、花承阁,位于三孔石桥西侧的赅春园、构虚轩和绮望轩,还有位于山顶附近的云会寺等。据民国时期印制的一份地图显示,这几处景点在颐和园的二十四景中都被归于“山后十景”之中。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二0二0年暑期带学生到颐和园的测绘工作已经无法进行,我只能抽空一个人到颐和园中踏访并测绘。
目前,位于后山的这些遗址少数已经被颐和园管理处封闭保护起来(如赅春园),而多数还呈现一种荒凉的自然状态(如花承阁遗址),而其他几处则处于一种“隐匿”状态(如绮望轩和构虚轩遗址),现在的颐和园导游图上对这几处建筑群根本没有标注。如果有人误打误撞地走进这类处于“隐匿”状态的区域,往往会有一种探访“神秘花园”的感觉。
在这几片遗址中,保留下来的地面遗存多少不一,一些柱础和残垣断壁也随着风雨剥蚀呈现出日渐式微的状态。目前看,对这些遗址加以保护和测绘已经显得十分必要,除了考古学的意义之外,还会对以后的文物修复与复建大有帮助。
据史料记载,当年乾隆皇帝经常乘船游览清漪园。当时的游览路线大致这般:他在随从的簇拥下由九道弯附近的“水木自亲”码头起船,沿万寿山南麓的湖边行船,这时主要欣赏位于万寿山上的大报恩延寿寺和壮丽的佛香阁,以及烟波浩渺的昆明湖与湖心岛一带景物。然后再经过石舫折而向北,经过西堤北段和耕织图,观赏如同江南水乡的迤逦景观。之后,在界湖桥附近绕过船坞(实际上需换船)沿水道向北行驶一段,穿过半璧桥后再进入后溪河水道。这时的河道变得相对狭窄,不时出现港汊和从北侧山谷汇入的溪涧,当船只至“行到水穷处”景点时也就看到了后溪河南岸的绮望轩码头。他们一行人将船停靠在码头附近,舍舟登岸,沿石洞或台阶上到绮望轩所在平台。乾隆皇帝在他写的诗中曾有“山阳放舟山阴泊”的诗句,讲述的即是他对这一条游览路线的赞美和留恋。
目前,这个绮望轩的停船码头基本保持完好,只可惜由山洞上达地面的通道已被铁栅栏封闭保护起来,人们若想从码头上行至绮望轩遗址平台只能通过山洞两侧的八字形台阶。因年久失修,汉白玉台阶两侧的护栏已经不存,走这段台阶对老人和孩子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绮望轩遗址平台这个被叠石和台阶所围合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南北宽度大概十米左右,东西长大概十五米,刚好容下绮望轩(6.7米×10.1米)的建筑平面。遗址内的柱础保留得较完整,为三开间带一圈柱廊的建筑。
在原来清华大学所作的测稿中,三开间的每段柱距基本一致。而我实际测量下来发现东西两侧的开间略小一点,每开间为三点二米,而中间一开间略大,为三点五米,在现场依据目测也可以感受中间的开间更大一点。因为这个遗址平台与南侧的院落平台存在一点五米以上的高差,加之周围叠石本身的高度和树木围合,使得这个建筑遗址有种被三面山石所围合的空间感。站在这个平台上的人是看不到南侧院落中的景物的。
设想当年从码头上舍舟登岸的乾隆等人在绮望轩平台上看到的应该是一个视线被限定的空间。这里,只有面向北侧的视线是敞开的,正好可以清楚地看到后溪河对岸的“坐看云起时”(现在也仅存遗址)。只有当他们走过连接绮望轩平台与南侧院落的台阶时,才能看到院落内的几个八角亭、游廊以及另外三栋主要建筑。
位于绮望轩南侧的主体院落相对规整,南北长三十五米左右,东西长约七十米。其中,原有两层建筑寒香阁(也称停霭楼)和一层的古情亭均位于绮望轩南北轴线的两侧,并与折叠状的游廊一起将南侧院落分隔成南北两块。而另一栋建筑翠籁亭则位于古情亭的西侧,结合一个八角形小亭和一段砖砌花墙,把南侧的院落一分為二。目前看,在曲线形的院墙西南角开有一个通往院外的小门,保证了其空间的独立性。这几部分建筑元素在院落西侧形成一个以自然树木和山石为主景的小院。
院落的东侧相对平直,内侧有联系寒香阁与绮望轩的转折性游廊,其间设有一个八角小亭。在院落平台的外围则是一圈高起的丘陵地和少量的叠石。
在南侧院落的围墙中部开有一个以山石构成的门洞作为进出这组建筑群的出口,其位置大概与古情亭的南北轴线相对应,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因绮望轩的码头早已停止使用,现在的游人只能通过南侧的石洞开口进入,加之院落内的主体建筑与游廊都已不存(仅保留一圈围合性院墙和一段砖砌矮墙),所能感受的空间效果已与清漪园时期有很大偏差,已经感受不到原来因为这些建筑分隔所产生的三个“小院落”和相应的空间层次关系。
在《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里可以找到乾隆对绮望轩等建筑最早的题诗,写于乾隆十八年,由此推算,绮望轩这组建筑应该在乾隆十八年之前就已经建成,几乎与清漪园完成的时间同步。位于院落南侧的寒香阁,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停霭楼”。在《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中,这里即被称为“停霭楼”,留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御制诗八首。
高宗皇帝写于乾隆四十七年的一首诗,其中既提到了雾霭与山岚的区别以及停霭楼名字的由来,也讲述了他在楼上看周边景自然物所引发的感慨:
霭乃云之容,岚则山之气。
昨岁避暑庄,精验得此益。
斯楼曰停霭,与岚实殊致。
倚栏了不寒,而妙揽容裔。
泽思泉明心,无能继五字。
更可以通过这首诗联想到一幅目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郎世宁的绘画《平安春信图》。在这幅画中,乾隆的一段题记也写于乾隆四十七年。这一年,乾隆已经七十多岁了,“停霭楼”也许是他为激励自己不要颓废而改的名字。乾隆皇帝在年近八十岁时曾写了一首题为《绮望轩》的诗,很好地解说了他面对春天的繁花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绮望山阴水之裔,
水陆之华都称意。
初春此意尚其遥,
几缶古梅花始试。
然而明窗净几间,
潇洒颇因生静会。
使其红紫烂漫时,
睫眼当看凋谢至。
这也是老年的皇帝希望自己能减少郁闷的心境,重新振作起精神,激发起赏景及赏花的热情。
遗址中另一处可以确认的建筑为翠籁亭。我曾带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师生所作遗址测稿到现场核对。除了两栋主体建筑绮望轩和停霭楼的位置可以确定外,遗址南部还有两栋小型建筑,一栋距离停霭楼较近的四方形亭子(遗址柱础已不存)应该是古情亭,再靠西一点的两开间建筑推测是翠籁亭。
在《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里可以找到乾隆题写翠籁亭的题诗二十首,可见当年他对这个亭子的喜爱,也可以大概了解此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试举三例:
乔柏丛中一小亭,
隔窗籁想翠泠泠。
设云般若无声色,
何必广长更说经。
(乾隆三十二年)
小小山亭古树园,
郁葱过雨净芳霏。
轻翻翠籁全驱暑,
坐久何须羽扇挥。
(乾隆三十五年)
林翠犹然未张时,
后凋松柏色无移。
小亭偶坐闻清籁,
适副其名故若斯。
(乾隆五十一年)
这几首诗中既有对夏天环境的描述(前两首),也有对早春时节的欣赏。比较有趣的是,注释《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的几位专家已不知道此亭的具体位置,在乾隆的二十首翠籁亭诗后注释:“此亭久已湮灭,遗址已不可考。”而当我在一则嘉庆十二年《绮望轩等处陈设清册》文献中查到“绮望轩、古情亭,古情亭西两间、翠籁亭”,并据遗址推断,翠籁亭与古情亭均位于现在绮望轩的遗址范围内时,心中还颇有些文化考古发现之小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