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宁,贺小兰,李小庆,姜思维,宋春雨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 401220)
“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的[1]。“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和战略举措(教高(2020)3号),也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体现和抓手。因此对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必要的举措。
作为高校化工专业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理念,结合所教专业课《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精细有机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其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对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门课程中各种单元反应机理、有机物质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更有利于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精细有机合成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的同向而行。笃行“课程思政”中,所学所思所感所做如下三问三答。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政课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是课程思政所涵盖;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叠加起来就形成了育人“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而思政课程是一类具体的课程。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后,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体行为,是有组织的行为,要求更明确,行为更规范。
“课程思政”不是现有的课程要增加学时、学分,而是教师对专业课内容、方法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应该把“课程思政”看做成教育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在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时,是必须考虑的部分;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所在,而“课程思政”正是课堂育人的价值体现,故而进行“课程思政”不是额外负担也不是额外要求。全体任课教师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把“课程思政”当做教师的常态化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好这项育人铸魂工作。
教师的业务能力、思想水平等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及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自身水平直接关系“课程思政”挖掘的广度和深度。“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时刻要有育人无止境的意识,“课程思政”是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包括他们所看网页、所听歌曲、所购网红爆款和所追明星等,这样才能跟他们同一频道,有利于讲授知识引起共鸣;根据00后特点,及时更新表达方式,比如用“奥利给”表达加油,用物质上表扬代替精神上批评,更被他们接受。[3]
以课程标准为抓手,落实课程的育人目标。具体的将课程育人目标分为认知类目标、方法与技能类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以典型工科课程《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认识精细化学品和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目标示例:
(1)认知类目标
重点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精细化学品生产基本技术;重点掌握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了解精细化工发展重点和动向。
(2)方法与技能类目标
能区分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能根据具体反应判断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类别;能通过检索工具获得需要资源;
(3)情感、价值观目标
能明辨是非,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服务社会;能有环保为先理念;爱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对祖国充满深情厚爱。
备课时,要对课程内容重新认识,不是简单、直接借用别人提供的案例。要对案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比如讲到酰化技术时,会介绍到德国科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他是“万能药”阿司匹林和“人类梦魇”海洛因的发明者。天使和恶魔集于一身的菲利克斯·霍夫曼,在合成这两种物质时候,价值观取向如何是需要探讨的。最后得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科研技术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面无表情的授课肯定培养不出有正确情感的学生,故而课堂要注重影响人、感染人和打动人[4]。以《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堂“10 min show”教学活动为示例。笔者在讲磺化技术前,提前一星期在“智慧职教”App上推送了一些磺化物应用视频,并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对我们生活有何意义?”这样的问题,并安排了一组五名同学进行“10 min show”。这五名同学在qq群、微信群中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从磺化原理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到所有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都进行了研究。五名同学分别进行角色扮演,饰演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并生动的展示了它们的应用,用“不论我们什么结构,我们都为人类服务”这一主题汇报回答了“表面活性剂对我们生活有何意义?”。课堂氛围轻松活泼,不乏严谨;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再如为了增强同学们专业素养,感受大师风范,笔者曾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走进有机合成大师”活动。除了国外的有机合成大师迈克尔法拉第、R.B.伍德沃德、E.J.科里、吉尔伯特·斯多克、罗杰·亚当斯、K.C.尼古劳等,还有国内的黄鸣龙、丁奎岭、杨震、马大为、秦勇、涂永强等。在受到有机合成大师人格魅力感染同时,也深深被他们爱国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于牺牲等高贵品质所感染,激励同学们为科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拼搏,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是实现“课程思政”系统化、长期化的前提[5]。以《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为例,主要涉及多种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同时囊括药物学、染料学、食品科学、市场学、文学等相关学科,具体来说“课程思政”资源库根据内容展现形式不同,主要分为纯文本库、图像图形库、动画库、视频库等。
(1)文本库
文本库中包括Word、PPT和文献资料。Word主要是课程标准和电子教案。以《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为例,上传到“课程思政”资源库中的课程标准是要求结合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载体途径和教学方法;电子教案则体现每一节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根据“课程思政”融入点不同所设计的教学方法。PPT的制作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具有直观、形象、趣味等特点。
(2)图像图形库
图像图形库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图像图形。课内图像图形主要是所涉及精细有机物质的分子式、合成装置和工艺流程、课内分组讨论等图像图形;课外图像图形主要是教学场景、团队,学生精细化工方面手工作品图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动画库
动画库主要包括单个思政元素制作的动画。比如精细有机产品精制过程中,多次使用的分液漏斗使用动画,多次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4)视频库
视频库一部分是《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近50个知识点的微课制作,其中每个知识点都包含思政元素;还有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对该门课程认识实践过程中录制的一些短视频,有介绍对某种物质的认识,也有对某些工艺流程的介绍。
(5)试题库
“课程思政”资源库中的试题库,涵盖范围较广,以主观题为主,包括文学、时政、药物学、染料学、食品科学、市场学等。给出正确答案的范围,综合检测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想认识水平。
要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进行效果评价。学生身上体现的是学校教育的总效果,不要轻易就某个阶段、某门课程、某项活动的思想教育效果进行简单、直接的评价。“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指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指向,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共同的责任。这个协同效应,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只要每门课程教师都在用心育人,学生用心感受,终有一天成功的喜悦会润湿喉咙。比如经过一学期《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堂“10 min show”实践,有些同学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文化底蕴,内向的同学偶尔也会针对专业文化侃侃而谈起来;有些同学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人和事,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开始喜欢研究某个具体问题,寻求老师一起探讨。各种各样课程活动的实施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学习科学要造福人类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也帮助学生们明辨了是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该门典型工科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完善了课程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丰富了课程内容、尝试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不同方式、建立了不断完善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对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自身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更加坚定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者,教师对于育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我们每一个高校专业课教师,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明晰“课程思政”是什么、怎么做、怎么评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