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江西省华赣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96)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为客观,但是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而言,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并不充足。如果继续对水资源进行无所克制的滥用和污染,那么最终就会引发我国的用水安全问题。要想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提升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尽快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对农村地区的水污染现象进行有效治理。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较大的民生问题。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水资源开发保护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并不顺利,甚至有部分农村贫困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缺乏有效的供水保障,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阻碍了当地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这对我国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产生了不小的阻碍。
要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那么对农村地区的水污染进行治理就是必须放在首位完成的重要任务,这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农村地区对环保的重视度不够,环保意识不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等已经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不对污染水源进行有效净化处理,就被村民直接饮用或用于农业生产,会对村民及农产品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
其次,由于城市地区环保意识较强、环保限制较多,很多重污染企业将工厂搬迁到管理相对松散的农村地区,工厂排放的生产污水对地下水资源污染极为严重,这些工业重污染水资源一旦被村民使用,其后果不可预计。
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大量地农村人口转进入城镇生活,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数量仍然不少,与之相对应的农村可供使用的洁净饮用水覆盖比率却仍然较低,直接取用地下水的传统供水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农村的用水要求。
所以,国家和地方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力度,落实治理对策,满足村民的饮水需求,保障村民的饮水安全。
3.1.1 农药化肥污染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药化肥的使用,农药化肥在产业增收,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农药化肥使用处理不当导致的污染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以农药为例,我国的农药使用量是十分庞大的。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部分农民和农业企业会过量使用农药,这就使得土地和农作物内的农药残留量急剧上升,这对地下水的污染是极大的,农药的滥用最终影响的还是人类的健康安全。
3.1.2 畜牧养殖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肉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肉类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因此当前的畜牧养殖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局势。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野蛮扩张,部分环保处理措施不达标的企业投入生产。数据表明,以猪、鸡、牛、羊为代表的的养殖业产生的氮氨排放量占到全国总排放的三成左右,更是位居农业源排污总量的八成左右。畜牧养殖产业产生的污染水体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仅会产生臭气危害健康,还容易携带病菌,严重的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环境的平衡。
当前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还是较大,面对城市的环保壁垒和乡村地区的低底价,很多污染企业纷纷向农村地区迁移[1]。这些企业不仅资源消耗巨大,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空气和水体污染。此外以煤炭企业、印刷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含量较低,工艺要求不高的高污染企业常驻农村地区,也给农村地区的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一方面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意识不强,部分危害性极强的垃圾不经专业处理就进行堆埋,随着日积月累的作用,危害物质穿透地表渗透到地下水中,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另一方面是污水排放的污染,相比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还不够完善,很多农户的生产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雨水的冲刷,其污染覆盖面不断扩大。
农村地区对水污染的重视程度不足。首先,农民的水污染治理意识不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进行生产劳作,其环保意识和污染处理意识不强。其次,农村地区的管理层对水污染的治理重视程度不强,在位者往往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水平,而对环境保护则关注不足。
城市地区完善的排水系统为水污染的治理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此外城市地区对污染源的检测和处理设施和设备也相对完善。但是农村地区却有严重的基础设施短板,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因此污水直排现象较为严重;缺乏高科技的污水处理站,因此污水处理效果不太理想;污水检测设施不完善,因此对污染源的掌控不强。
水污染治理中的污染源监测和污染水体处理对设备的要求都较高,众所周知,高科技设备的采购需要较多的资金。此外,人员资金也是一笔较大投入,农村地区资金薄弱,加之污染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对水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也就较少。没有坚实的资金投入做保障,各项水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就是纸上谈兵。
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将保护意识和污染治理意识渗透在人民群众中,才能真正将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5.1.1 加大宣传
首先,要加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园教育。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要让每一个孩童都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将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根植于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落实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其次,要营造保护水资源的社会氛围,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优先采用广播、报纸、宣传公示栏等形式将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理念输送到群众中去。
第三,要加大对污染水资源处罚行为的宣传力度,用好身边的反面教材与案例,教育警示群众保护水资源,杜绝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5.1.2 严惩污染行为
受到利益的驱使,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对水资源的保护不管不顾,为了达到经济效益,不惜破坏水环境。如果对这种污染行为不进行严惩,那么将难以实现水资源的全员保护。因此要加大污染行为的严惩力度,以此来倒逼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
(1)乡镇监管部门要对水环境开展更严格的监测,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提高水环境监测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2)要加大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
(3)究其根本污染行为的产生主要还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那就要进一步加大污染成本,只有污染代价让污染者无法承受时,污染者才会在污染之前三思而后行。
5.2.1 实现校企共培
作为人才培育的主要场所、重要场所,学校必须发挥出应有的培育作用,以校企合作共同培育的形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水利人才。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相关知识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创新更多提高水资源保护效率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与相关企业及时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围绕企业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努力提高水资源保护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优秀的复合性专业人才。第二,企业虽然是以经济效益为本的,但是企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也要注重污染防治人才的招聘应用。
5.2.2 给予更多政策扶持
与财会、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不同,水资源保护专业的社会知晓度相对较低,主动报考的学生数量较少。要给予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政策扶持,鼓励、吸引他们选择相关专业,并在未来投入到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之中。
首先,学校可以采取减免学费、增加奖学金比例等方式加大就业扶持,吸引农村地区的学生报考相关专业。
其次,地方相关部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力度,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提高水资源保护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第三,对自主创业的水资源保护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资金补助,让其充分运用所学习的资源保护知识来反馈社会。
首先,在项目推进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前期规划的前瞻性直接影响后期的治理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水利工程各方面性能的考量也节节攀高。其次,要多方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治理人员保护意识的提升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第一,在聘用初期进行严格的筛选,注重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考察,通过笔试以及实操等方式全方位考核应聘者的素质,避免后期工作中操作不当现象的产生。
第二,聘用后要进行全面的专业技能岗前培训,强化他们生态保护的意识。
第三,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实施优胜略汰制度,避免滥竽充数现象的产生。
要明确监管职责,以严格监管助力生态水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利项目规范的评审,着重对项目的生态环保内容实施考核,并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加以监管,严防规划与建设脱节的情况发生。其次,工程监管部门要加强施工监管,及时制止施工中出现的水污染行为。另外,市场部门要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阻断污染材料的购买和流通渠道,杜绝污染材料对施工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不断上升,面对当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只有对各种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升级应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对策进行水污染的治理,才能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高效科学的开发利用,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当前水资源中暴露的问题来看,只有国家、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多方努力,才能保证各地区的供水量和供水安全,才能保证各地区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