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1-04-09 13:08李微微张浩男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基准线海洋污染

王 众 李微微 杨 雯 张浩男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北秦皇岛 066000)

引言

在与海洋相关的项目开发和进展中,对海水和沉积物以及生态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且其中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较多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征。而在海洋环境的管控过程中,只针对项目的发展进行观察和检测,并不能科学有效地预测到其趋势。在影响海洋环境评价方面,有关生物的种类和监测数据模型的不确定,还有污染问题等,对于项目的开发与环境质量,以及实际的运营情况都有不良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开展海洋环境评价和生态修复工作,这对于人类与海洋环境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海洋工程环境问题分析

1.1 项目开展

对于海洋项目的评价主要是在开发前,对工程范围内的环境实际情况,以及开展的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比如海洋区域内和环境具体规划的内容,对其中影响的因素进行探究,然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坚持以海洋环境保护为核心来开展各项工作。

1.2 海洋活动

在运用海洋资源方面,主要是在浅海岸区域内,包括港口建设、横跨海洋桥梁以及资源开采等内容,而该范围是属于海洋和陆地的连接部分,更重要的是分布许多的湿地和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这些系统里面包含着较多的生物,并且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生存物质,而有关海洋活动的开展,会对原有的沙滩沉积物以及地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污染。此外当工程开发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港口运输的发展,人类的各种垃圾废物丢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严重影响海洋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1]。

1.3 海洋资源的开采

海洋里面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开采,对浅海和深海环境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如表层中的颗粒物增加,造成光线变弱,影响海内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对水层的干扰,造成底部盐浓度较高水与表层混合,导致其浓度增加,继而影响氧的供应,有关重金属上浮,会给表层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尤其是勘查和开采工作的开展,涉及机械和设备在海底进行移动和扰动时,会形成悬浮状层,因而对于海底的地貌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其中的微小生物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1.4 海洋环境评价和修复

对于我国来说,相关的海洋评价和修复工作的起步较晚,大约在1973 年,这一概念和思想引入国内,从1979 年开始我国制定对应的管理条列,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陆地和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人们意识到对其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海洋的勘测和探查得知,海洋内部存在较多的生物系统,而且包含的生物种类较多,有较为庞大的系统结构,其中的矿产资源的开采,成为当今海洋开发的主要项目。

2 海洋环境评价的内容和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海洋环境的评价主要有对比和定量分析两种。对比可以分为前后和有无,是对于相关工程开展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来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而有无是对于有没有项目开展进行对比,确定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海洋里面众多的海洋生物和系统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一样的评价指标。而其评价主要涵盖关于地貌、水质、生态环境以及沉积物和水文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对应的内容,来开展评价和定量分析[2]。

2.1 海洋环境基准线

海洋环境基准线,主要是针对评价的区域内基础的环境现状、具体数据等进行评价,记录的海洋信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地质以及生态等,而相关的生物则包含了巨型、大型、小型以及微生物和鱼类、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等,结合相关的图像资料针对海洋中物种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包含了对于水层和底部栖息地的联系,沉积物的耗氧量等的分析。在进行基准线的研究时,要考虑相关工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用动态的变量来进行研究,对于不同阶段基准线,要确定对应的数值。

另外,在涉及到海洋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必须重视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海洋环境的特性在较长的时间内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海洋环境基准线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迭。在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基准线评估中也要采用动态化的思路,不能自始至终都沿用初期的评价结果。

2.2 生态环境的评价和修复方法

由于人类活动和工程的建设,使海洋生态系统存在着较多且严重的问题,比如海水的污染、生物的死亡、物种变少、红树林等生物系统的退化,这些极大影响地理海洋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生态修复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相关的海洋工作实例进行阐明。

2.2.1 修复的范围

从原有的单一的到大范围再到微观以及宏观加微观的综合修复,比如在我国的东海和渤海等区域的修复工作中,采用人工增殖的方法来促使生物的恢复,在南海区域内采取人工渔礁技术检测和实验。从2003年开始,开展海岸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应从生物、项目以及海洋管理三个方面,来加大对修复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例如在渤海的淤泥海岸修复过程中,通过提高陆地和海洋相接地带的地貌和生态系统,来提升活力。修复范围具体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1)修复单个生态系统或者特定物种

这种修复活动主要是针对渔业捕捞、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某些特定的物种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大尺度生态修复

主要针对海洋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普遍性的生态问题,绝大部分物种都受到影响。

(3)微观修复

这种修复活动瞄准的范围比较小,主要针对微环境,如微生物种群保护。

(4)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修复

海洋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具有多样性特点,宏观和微观的生态恶化往往是伴随在一起的,因此,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修复需求更加广泛。

2.2.2 修复内容

修复部分主要是从单个修复技术到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对生态环境的全面检测和评价,此外还包含了具体修复措施和管理方法等内容。在这方面我国主要是对相关的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实际状况,包括功能和地貌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有针对性地提出修复方案和重建规划。还有对于海洋周边区域内的栖息动物结构的影响和环境的修复,此外还提出了在浅海岸种植大量的海藻,来有效的控制海水的营养化,从而恢复生态环境系统[3]。

2.2.3 修复的具体方法

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修复,主要是对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和途径,以及影响其代谢的一些因素和相关的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并且研究其在进行降解过程中的反应,海洋里面的原生微生物可以有效分解农药。对于植物来说,当有较多的重金属时,植物可以有效地进行有机污染的累积,并且红树根可以很好地降解污染物质,而海盐植物可以净化海水中的重金属,还有马齿、海藻等植物都对污染物质有一定的降解和净化作用。动物有底栖生物和紫贻贝海参等,其对重金属都有较强的富集效果。利用特定的海洋动物可清除掉部分Cd、Cu、Pb、Cr 等重金属污染元素。

3 影响海洋环境评价和修复的问题分析

3.1 评价内容和管理问题

(1)基线

由于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复杂和变化性,使基线数值在不断的变化。在进行环境评价的过程中,大多数分析和研究表明,海洋基线数值的改变都与海洋工程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管理和修复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实际施工范围内的环境状况,将具体的数据与环境评价标准相对比,以此来确定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仅需要对固定数值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其变化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避免评价不准确问题发生。

(2)总量控制

在开展相关的工作时,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海洋环境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等,来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海洋工程排出的污染源从方式和数量上进行控制,但在实际海洋工程的开展过程当中,由于国家有关规定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对项目开展后产生的污染缺乏必要的排放准则,此外,对于污染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也没有定量分析。

(3)替代方案

在进行海洋的修复和环境评价体系中,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由于没有进行方案的对比,因此在具体实施当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修复效果。按照常规的思路,一般是制定出多个方案,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技术对比和结果预期,确定出一个最佳的方案。但是这种处理思路并不符合替代方案的理念。替代方案的核心要求是在确保相同效果的基础上,从对立的角度来制定出可替代评价方案的另一种方案。

(4)监督和防治

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针对具体的区域和范围进行监测和管理,但是实际上,监测的范围过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而可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相关工作的重点,再进行监测和观察。设置监测点时必须严格遵守《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相关内容,其中对各项技术参数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监测的频次和时间、监测点位的分布等。海洋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污染排放情况等各有差异,受影响的海洋生物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这就要求监测活动必须契合工程项目特点。

(5)有关评价和修复管理体系问题

首先,有关审核管理部门的职能存在交叉。环境评价主要是对海岸和海洋工程进行的,并且由不同的管理部门执行,在开展工程前需要将环境影响文件交给对应的部门进行审核,同时备案保存,交由其来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实际上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来负责[4]。

其次,环境评价的约束和管控不足。在实际的环评工作中,主要是重点加强对审核工作的力度,而对于管理却不够重视,因而在工程的开展中,有关污染的处理不到位,甚至对其实际开展情况信息不明确。

最后,社会公众参与较少,由于现代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评制度的逐步完善,使相关的部门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较大,对于进行环评的项目文件有的没有公开,缺少群众的参与,尤其是在关乎切身利益时,要从不同角度广泛征求意见。

3.2 修复技术的运用和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人类的发展,对于海洋开发的项目在不断地增多,在对海洋进行修复的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是海水污染、湿地和沙滩的退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通常利用生物和植物的作用来减少污染和退化等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但是在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善,而且只是针对一些单个或者较小的微生物来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另外,在技术的运用方面,较为粗暴简单,对于海岸和基础性设施以及污染的防治,没有体现出修复技术的运用。

3.3 环评和修复技术的展望

(1)基线数值的确定要采用高效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确保数据的科学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进行环评工作后,还要加强对各个项目的监测和管理。

(2)结合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影响,来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度,将生态服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统一。

(3)应当不断结合当前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海洋环境检测和修复手段。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尤其是一些难以逆转的环境变换,例如,温室效应导致的温度上升,海水温度上升会严重影响部分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也要将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虽然这些评价指标往往难以量化,但是会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促进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海洋环境评价和修复工作时,可以准确地看出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提高生态系统能力,促使人与海洋环境的和谐共同发展。在开展海洋环境评价和修复工作时必须正确把握工作方法,明确相关技术要点,具体包括动态化的评估海洋环境基准线值、合理划定海洋环境评价的范围、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等。海洋环境的修复是在问题出现之后的补救措施,而且修复的成本通常也很高。因此,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这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措施。

猜你喜欢
基准线海洋污染
碳交易市场体系中的碳排放基准线:应用实践、研究进展与展望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