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霞
(梅州市生态环境焦岭分局 广东梅州 514199)
在过去由于城市发展较快且人员较为密集,自然也成了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区域,尤其是作为重要饮用水源的江河治理,也是被排到了首位。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经济重心开始向农村偏移,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河流还影响到农村赖以生存的水源问题。农村居民的饮水主要依靠的是附近的河流湖泊,但是基础设施较差,没有专门净化水源的设施等种种因素,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迫切需要,这也是近年来农村河流污染治理的评论率居高不下的理由。
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由于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加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比如垃圾回收设备等比较稀缺,大多数情况下,村民都是将自家的垃圾运到一定地点进行堆砌处理。也是因为如此,许多靠近斜坡的河流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在水体上都可以看到不少的垃圾[1]。这些垃圾不仅是生活用品,在农忙时期使用过的农药、肥料等化学用品也会混杂在其中,从而给水体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2]。
与城市河流状况下完全不同,农村河流因为普遍是支流或者是源头的问题,其抗逆性普遍较差。农村地区的河床大多数都普遍较宽,但整体深度较低,这也导致了河流的流动性差,容易受到势能的影响,这也是农村河流出现断流干涸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农村河流普遍出现富集化,从而导致了各种水生植物的增长,比如说水华、蓝藻等相关植物的出现。尽管每年地方政府都会对当地的河流进行清除工作,虽然说当时有一定的成效,但打捞效果很容易反弹,从总体上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
各类营养物质的增加还会使水中的水生植物疯狂生长,从而破坏源性的生物结构。农村河流中的水生生物通常结构单一,并没有应对突然疯涨水生植物的能力。由于气体平衡受到破坏,各种需氧型生物会在河流里死亡。除此之外,河流中的有毒物质会在食物链当中富集,从而到达人的身体当中。由于人的身体内环境结构较为复杂且接触范围较广、流动性也更加强,有毒物质将会更加迅速的扩散。如果情况严重,还将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河流治理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调查水质情况,以确保不会影响清扫人员的身体健康。在一些较为大型的清楚活动当中,河流淤泥还将影响机械的使用,从而拉长工程周期,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3]。另外,由于农村对河流治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治理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也大大提升了河流治理的难度。
流入农村河流的废水来源主要有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的工业排放废水,第二是居民的生活污水,第三是农村养殖生产废水。在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上,政府应加大对其的监控,争取每周一次前往目的地进行水质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对于排放废水要求不合格的工程,应督促其修建相应的净水设施,并优化其工作结构,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对一些造纸、化工、金属冶炼等必要工业废水的排放,应加大监控力度,并对其一天的生产量进行限制,力求将影响降低的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中。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相关科学人员改变工业流程,以一种较为低廉的环境代价来获得相应的工业目标。
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污水排放,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将农村生活污水全部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另外,要考虑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告诉他们水资源的重要性。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不够重视地表水的重要性,并认为吃的地下水并不会受到地表水的影响。但实际上,大多数的井水都是由地表水的渗透而形成的,如果地面没有水不够干净,那么地下水也会受到污染,比如说钙镁化合物的增加,会不同程度地使人形成结石,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3]。
对于畜禽养殖废水的排放,则要根据其规模进行处理。如果是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必须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净化并限量排放。畜禽养殖废水的成分较为简单,一般是可以降解的一些有动物粪便,其需要的净化难度也并不是很高,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养殖业的监督。如果是小规模的畜禽生产,比如说只有一两头的猪,那么可以将其划到生活用水中来进行管控。
理化修复是治理河流淤泥最基本的方法,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疏通、灌水以及人工填埋等等。农村河流治理当中最常见的治理方法还是疏通,通过将原有的河流淤泥进行处理,以达到最快的治理效果。不过农村河流受限于河床大小,并没有办法使用大型的清淤机械,这也使得通常的淤泥清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周期。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河流规模的影响,农村河流淤泥堆积通常较快,更需要进行及时处理。一般处理的标准是,当河流淤泥当中的污染物浓度,高出标准值2-3 倍时,就应该进行相关的清理工作。但在农村河流的污染治理中,当高出标准值1.5 倍到2 倍,就应该开展相应的疏通工作[4]。
在疏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原有的河流生态结构,疏通时不应过深,以免杀死淤泥中的生物。所以在疏通前,应该利用相关的探针设备对淤泥当中的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疏通深度进行动态调整。尤其是河流形态复杂的疏通工作,更是应该注意疏通的深度。河流中的生物系统一旦被破坏,那治理的成果将会难以保持。若要重新其形成稳定结构,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大概需要2-3 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的生物稳态。因此在选择修复方式时,应计算修复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能够盲目采用一种修复方式。另外在修复的过程中应选择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修复工作,以免对河流进行破坏。
河流的污染生物修复算是对一种环境破坏程度最少,也是一种最温和的修复方式,但是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实现。这种污染修复主要是通过采集河流中的生态样本,通过实验室分析来得到相应的样本数据,最终以一种对症下药的方式来进行河流的治理修复工作。在实验室的分析当中,专家可以很清晰的列出当地河流的生物结构,从而对河流中的淤泥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移。也是由于对污染作用较好且更加温和,这种方法也开始被各个国家所接受。
(1)污染抵消修复。如果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淤泥,比如说受动物粪便影响的河流,因为长期受到尿碱的影响,其酸碱度通常会较高。这种河流中的生物会因为受到氮的影响,而出现了疯涨的趋势。对于这种污染的处理不应该是疏通,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生物干预来进行治理[5]。在这个问题上,实验室可以分离出一些嗜氮细菌,通过与水生植物抢夺氮元素来降低水体中的整体氮元素含量,从而将水体植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使其并不能影响其他动物的生存,以达到恢复水体pH 值的目的。或者是说,实验室还可以分离出一种嗜碱性细菌,将其投放到水体中,从而直接改变水体的pH 值,以适应其他生物的生存。
(2)生态等位修复。现在还有很多的研究表明,高等的水生植物可以释放很多物质来帮助水体改善,从而降低污染程度。比如说高等植物已经被证明可以释放一种物质来针对降解多环芳烃,以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水生植物释放的一些物质也可以被微生物有效的利用,比如说微生物急需的碳源和热源都可以在高等水生植物附近获取。高等水生植物在河流淤泥元素争斗中,通常能够取得更大的优势,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赤潮的出现。所以相关的治理人员可以通过种植水生生物的加快河流生态型的稳定发展,从而达到等位修复污染的目的。当污染修复完成后,高等水生植物由于跟茎叶都比较长,也更有利于事后控制密度,从而能够更加容易的营造出一种生态平衡。
农村与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分散程度决定了其无法用较为严格的法律来限定人民的活动情况,这也使得对农村的管控需要更加多元化。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比如说利用PPT或者说是视频的形式来展现日常用水对地面水的污染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局意识,从而降低河流治理的难度[6]。另外可以设置治理污染的专项资金,一部分用来投入到污染的治理当中,另一部分用来激励农村居民严守环境保护制度。还可以采用一种以罚代治的手段,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则可以要求其对河流进行部分整理。这种惩罚不仅能够使当事人得到教训,还可以帮助河流污染进行治理。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河流受污染的情况不同于城市,农村河流治理难度相对也比较大,在治理方面,除了要从源头治理污染、进行河道清淤和开展生物修复之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河流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民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以一种对环境最低的影响来换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当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跟随经济发展的脚步同步提高了,农村的基础设施也跟上环境保护的需求了,农村河流治理的技术和方法更加先进了,那么农村的河流污染就会大大减少,治理难度也会大大降低,河流将会越来越清澈,农村的环境也会越来越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