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

2021-04-09 10:42胡敏王红汉李辉董谦朱灿松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8期
关键词:救援气体应急

胡敏 王红汉 李辉 董谦 朱灿松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8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时有发生,仅2020年就发生了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20起,死亡人数高达62人,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盲目施救而死亡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易发、伤亡扩大的情况反映了其作业风险巨大。为了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工贸企业应正确认识有限空间的风险特性,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控,提升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为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1 有限空间事故

有限空间是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空间[1],工贸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照有限空间的特性,将有限空间分成3种类型,即地上有限空间,包括储藏室、冷库、料仓等;地下有限空间,包括地下室、地坑、暗沟等;密闭设备型有限空间,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反应釜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是指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于检修、清理、检查处理故障和设备安装等需要派人进入有限空间内开展作业活动,由于有限空间内部通风不良,容易导致缺氧或者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作业人员在其中作业时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缺氧、中毒现象,若施救不及时将最终导致死亡事故发生。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造成较大事故甚至是重大事故。2019年2月15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某纸业公司3名工作人员在污水调节池中进行清理作业时发生中毒事故,另6人在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下池救人,最终造成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为人民币1 200万元。

2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2.1 作业风险特点

(1)危险性大。有限空间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有毒有害气体方面,这些气体主要包括单纯性窒息气体、化学性窒息气体、易燃易爆气体[2],这些气体可导致发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或遇到火源发生火灾爆炸致人死亡。并且,有限空间还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触电、淹溺、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等事故。

(2)隐蔽性强。有限空间中危险因素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一些气体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还有一些气体具有麻醉性如硫化氢,溶解后缓慢释放的气体等,人们容易忽视其存在和危险性,导致人们丧失了警惕性。往往其隐蔽性越强,作业风险越大。

(3)环境复杂。有限空间具有空间狭小、出入不便、路线曲折、通风不良、照明不良、通讯不畅等特点,作业环境条件十分复杂,不利于作业和救援。

(4)临时性作业。有限空间是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多是临时性作业,由于其风险的隐蔽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往往会对危险因素辨识不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5)冒险盲目施救。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后,往往由于救援人员不了解正确的救援方法,在缺乏个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救,往往造成伤亡人数扩大。

2.2 事故类型分析

有限空间事故类型主要包括[3-4]:

(1)中毒窒息。由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是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这些空间中往往涉及到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若空气流通不畅或通风设备运行不正常,这些有毒气体浓度将持续升高,作业人员吸入这些有毒气体后将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2)缺氧窒息。有限空间中氧气含量过低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高,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会导致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因缺氧导致窒息事故。

(3)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液体、气体或蒸汽,且达到燃点或爆炸极限后,遇到作业中产生或意外出现的明火、电火花等火源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其他事故。误操作、误送电导致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由于湿度较大,电气线路绝缘不良、未使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故障、未使用安全电压等情况,由于湿度因素人体电阻值变小,易发生作业人员触电死亡事故。此外还存在淹溺、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等事故。

2.3 事故原因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其中每种因素具体表现为: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涉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主要体现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有限空间的风险,安全投入不足,未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作业培训不落实,监管不到位;作业人员及救援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技能不熟练,不熟悉安全技术措施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救援措施,还可能存在冒险、侥幸心理。

(2)物的因素。有限空间中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是导致人员伤亡的直接因素。其来源是多方面的,如有限空间中残留气体及有机溶剂、有机质腐败发酵产生的、管道阀门关闭不严泄漏产生的等,作业前未进行充分辨识,隔离隔断和清扫清洗,作业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检测来排除有毒有害物,导致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是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发生中毒窒息,与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管理的因素。企业未建立和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未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有限空间相关管理人员疏于职守,未能在作业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析,未能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未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并对作业安全条件逐项确认,未落实应急救援措施,这些都可能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3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

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出发,通过对作业风险特点、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的分析,企业应当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为前提,以全面开展辨识分析为基础,以深化专项培训教育为支撑,以落实作业安全投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为保障等6个方面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

3.1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审批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通过教育培训来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推行现场管理来促使相关人员履行各自职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应急管理来防止盲目施救。有限空间作业外包的,应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监督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护措施。

3.2 深化专项教育培训

企业应制订完善的培训教材资料和培训计划,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对相关材料及时进行归档。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厂区内存在的有限空间数量和类型,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对应的安全措施;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审批制度;③所配备的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应急器材的正确操作方法;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此外,还需对安全管理人员、有限空间相关的人员开展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3.3 全面开展辨识分析

有限空间辨识不到位将导致后续安全防护措施的疏漏。企业应全面开展辨识工作,借助专家、同行、机构等力量将厂区内涉及的有限空间部位辨识到位,分析有限空间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认气体成分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并在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3.4 落实作业安全投入

企业应根据厂区内有限空间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作业人员配备适用的气体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若企业的有限空间中气体仅涉及一种有毒有害气体,企业可配备单功能气体检测仪,若气体为多种有毒有害的混合气体,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如一氧化碳、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企业应根据有限空间内气体成分配呼吸器具,如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或防毒面罩,以保障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人身安全。还应配备安全绳、安全带等急救器材。

3.5 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仔细辨识有限空间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处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因素外,还应包括机械伤害、触电、高温、低温、淹溺等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办理审批手续。对参与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本次作业涉及的风险、采取的措施、紧急情况应急处置等内容。将有限空间进行彻底的隔离隔断、清扫或清洗。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检测,充分排除有限空间中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检测点不能只检测作业位置的空气,整个有限空间的空气成分都应检测,应合理布置检测点。作业时最好采取持续通风和监测措施。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离开,要一直观察作业人员的情况。作业完毕,人员撤出有限空间以后,需要再次进入有限空间的,一定要进行通风检测措施。

3.6 强化有限空间应急管理

企业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事故后,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救援,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目前,有两种错误的救援措施,一种是“先通风、再检测、后救援”,另一种是将遇险人员救出后抬到通风良好的地段,进行心肺复苏。前一种方法不满足快速救援的要求,后一种方法没有明确如何将伤员救出有限空间,还是有可能出现盲目施救的情况。

要按照需要配备救援器材,并进行有效维护,保证能随时可用。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为了保证演练的效果,要采用实战演练,这样既能提高安全意识,锻炼救援队伍,也能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4 结语

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具有危险性大、隐蔽性强、作业环境复杂等特性,在企业众多作业活动中,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是极高的,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极有可能发生救援人员盲目施救导致的事故扩大现象,这将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企业应正确认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重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深入辨识和分析,严格把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

企业应建立完善自身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全面开展辨识工作,分析厂区内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特点;并针对辨识工作成果深化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教育培训,以提高相关人员作业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企业同样要落实安全投入,配备齐全有限空间相关作业装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严格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以此守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底线,真正做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救援气体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紧急救援
二维定常Chaplygin气体绕直楔流动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吃气体,长大个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