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颖
(辽宁省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四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结合精神科工作经验,精神类疾病患病率呈持续递增趋势,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结果,如遗传、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等[1]。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严重阶段有明显伤人、自伤以及毁物等暴力冲动行为表现,增加自身、他人、社会的安全威胁[2]。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在明确所致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原因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控制和减少患者暴力冲动行为效果显著[3-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20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为例,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时间选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均为精神科疾病患者,总计120例,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的精神疾病。②年龄>18岁。③患者有暴力冲动行为。④参与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②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合并痴呆等疾病患者。进行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60例、预见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50±6.60)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狂躁症患者15例,精神障碍患者5例。预见组: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30±6.80)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狂躁症患者16例,精神障碍患者2例。对照组与预见组精神疾病患者性别、年龄与精神疾病类型资料完整且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安全护理管理、病房环境护理等。预见组:评估预测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原因的基础上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①个体应对。护理人员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个性化干预,幻觉妄想患者需规避病理体验,躁狂患者需规避竞争类活动,操纵行为者需避免与其争辩。②正确引导。护理人员主动向精神疾病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住院制度等,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喜好等予以陪伴,合理布置病房,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心理烦躁感。另外,病友安排方面需尽可能安排相同疾病、相近年龄患者,以便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③不适反应干预。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不适症状表现及时说明原因并予以对症处理,以稳定患者心理,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食新鲜果蔬。④情绪宣泄方法。护理人员根据精神疾病患者个体情况引导患者主诉、宣泄情绪,予以患者安慰、鼓励,对于暴力行为先兆需提高警惕,指导患者在有限的环境内活动,不宜束缚,叮嘱可能受到攻击行为波及人员远离,并在护理期间禁止与患者争论,并根据患者的喜好引导患者撕纸等行为宣泄情绪。另外,分析已经发生暴力行为患者的原因,可以采取情绪转移方法、语言沟通等方式平稳患者情绪,沟通无效者合理进行保护性约束,以控制和减轻患者情绪、行为激动表现。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表现评价)、认知功能情况及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发生次数。认知功能评分:参考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估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2.0软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治疗依从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WMS评分、暴力冲动行为发生次数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结果比较分别采用χ2、t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1 治疗依从性比较 预见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护理效果分析 护理前两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狂躁症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精神障碍发作次数差异不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WMS评分、暴力冲动行为发生次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WMS评分、暴力冲动行为发生次数比较()
近年来,精神疾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5-6]。随着精神科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明显,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甚至对患者安全性造成威胁[7]。导致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原因包括:精神症状支配以及基于疾病影响导致患者不同程度上的幻觉、妄想,对于所听、所看不愉快的内容,均可导致患者发怒或者发生攻击他人等行为,从而影响患者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8]。新入院患者在初入院情况下,基于环境的陌生感、封闭性以及自身疾病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偏激行为,甚至抵触感[9];基于治疗用药以及电休克等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的不适感导致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不耐受,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10];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感,无法有效配合,甚至部分患者有抵触、排斥、敌对情绪。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冲动行为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在个体应对、正确引导、不适反应干预、情绪宣泄方法的基础上控制和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预防暴力行为风险。王美和郝军锋[11]研究指出,精神类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明显,针对患者暴力行为风险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精神病情改善、降低暴力行为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本文结果显示:预见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暴力冲动行为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90.00%高于对照组,P<0.05。。与赵瑜仙和杨晓雪[12]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适用于精神疾病患者,能够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求,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精神类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明显,增加了安全性威胁。在明确诱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预见性干预,可以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依从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