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帮忙类节目转型与创新研究
——以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帮忙三人行》为例

2021-04-09 12:37邢远红
视听 2021年4期
关键词:嵊州市脐橙类节目

□ 邢远红

电视等主流媒体因权威性与公信力强,目前依然是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的主要对象。帮忙类节目由于直接以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因而被老百姓所关注。然而,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帮忙类节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态,在运作多年后均形成了一种程式化和模式化的套路,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本文将以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帮忙三人行》为例,从题材的延伸、平台的拓展和传播的实效三个层面,论述电视帮忙类节目进行转型与创新的路径。

一、题材的延伸

在网络时代,帮忙类节目的题材选择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不断满足各阶层受众的个性化需要。把民生新闻报道纳入其中是电视帮忙类节目延伸题材的有效路径。当前,民生新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相应拓展,报道形态在继续创新。把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和烦心事当作民生新闻来报道,引起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能进一步增强电视帮忙类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是加快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现实举措。把生活服务与情感调解、法律维权等题材放进电视帮忙类节目之中,可拓展帮忙范围,优化节目结构,丰富帮忙内容,吸引更多受众。

拉斯韦尔认为,媒介有协调关系的功能。电视帮忙类节目可以发挥好这个功能。地方电视台帮忙类节目的题材因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转型和创新的空间很大。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帮忙三人行》作为一档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创办于2007年,每周5期,每期时长10分钟。平时围绕民生话题,突出“大家的忙大家一起帮”的理念,以“百姓反映、记者牵线、合力解决”为特色,开播以来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所谓解困新闻,是指致力于解决问题而非只是发现问题的新闻报道。近年来,西方一些媒体正在尝试解困新闻报道。此类报道更多地聚焦民生领域题材,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侧重于探索解决方案。实际上,电视帮忙类节目中的许多报道都可以称之为解困新闻。美国自由作者大卫·伯恩斯坦在《纽约时报》以及斯科尔世界论坛等网站撰写文章,告诉大众为何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解困新闻,试图改变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的认识。伯恩斯坦在倡导解困新闻的同时又提出了另一个相关联的概念——社会企业家,认为社会企业家的目的不仅是盈利,他们多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起者和运营者,在教育、扶贫、助残、医疗保健等领域谋求革新与改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与美好①。

在现实社会中,经常会发生职能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情况,导致公众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及时回应。这时候,公众会求助媒体,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督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因此,电视帮忙类节目的内容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有深度和力度,努力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呈现。《帮忙三人行》的转型方向就是通过重构节目内容的生产链,在增加原创内容的同时对题材进行延伸。除了帮忙,也进行适当的舆论监督。电视帮忙类节目的题材选择要讲究典型性,重点应放在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和解决实际困难上,以达到“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的目的。

二、平台的拓展

融媒体语境下,电视帮忙类节目的传播平台也要相应拓展,线索收集渠道可以由线下发展到线上。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记者接受帮忙信息不能只依靠热线电话,还要通过网络和移动平台联合发力。现在,《帮忙三人行》节目已在“嵊州新闻”微信公众号与“爱嵊州”APP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用户关注度越来越高,收到的受众求助信息也明显增多。同时,由于许多用户也参与到帮忙队伍之中,由媒体一家的帮忙发展为网友大家帮,极大地调动了帮忙的社会资源。

例如,嵊州市有位叫赵松源的脐橙种植户,他的七八十亩脐橙去年长势良好,产量达到15万斤,他原本打算把脐橙挂在树上慢慢卖,但气温突降,脐橙有可能被冻坏,于是他请了三十多人采摘成熟的脐橙。然而,大量采摘下来的脐橙却没人买。《帮忙三人行》记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采制了题为《寒潮来袭果农抢收两万家脐橙待售》的报道,在电视频道播出的同时向“嵊州新闻”微信公众号与“爱嵊州”APP同步推送,经广大用户及时转发,很快赵松源的脐橙就销售一空。

电视帮忙类节目的传播平台和渠道向线上拓展后,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传播,有效调动了全网力量促成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通过分众化传播的途径达到精准传播的目的。这是由于传者可以借助机器和算法技术对用户需求、内容匹配等进行精确计算,从而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信息,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结合线上、线下的影响力把帮忙落到实处。

电视帮忙类节目有时还会帮助受助者寻找帮过忙的爱心人士。2020年12月14日,嵊州市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有位姚大爷冒着大雪专程赶到《帮忙三人行》节目组,请求记者帮他寻找一群好心人。姚大爷是嵊州市金庭镇晋溪村人,75岁。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记者走访发现,20年前,他的儿子在工作中不幸从高处摔下,导致高位骨损伤,造成终身残疾。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医疗费得不到报销,为此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就在这时,当地残联给他儿子落实了救助政策,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最让姚大爷感动的是2020年12月13日,有二十多位爱心人士上门送来了爱心物资,围着父子俩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好心人走了之后,姚大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对记者说:“我并不是要媒体给我帮忙,我是要让你们帮助寻找这些帮助过我的人,谢谢他们。”

对此,《帮忙三人行》在电视频道及时播出《爱心团队上门慰问七旬老人急寻好心人》(上篇)的同时,把主要内容放在新媒体矩阵进行了推送。最终在线上和线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网民纷纷打电话给节目组提供线索。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帮忙三人行》又播发了《爱心团队上门慰问七旬老人急寻好心人》(下篇),向公众公布了姚大爷要寻找的好心人主要来自嵊州市爱心剡源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叫张玉霞。这件事虽然很平常,但经过网络平台的扩散,影响非常大,不但嵊州市爱心剡源志愿服务队表示要和姚大爷一家结对,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社会上的许多好心人也都开始寻找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使爱心扩散到了整个城市。电视帮忙类节目的传播平台拓展到线上后,能吸引更多的网民利用社交媒体关注民生领域的公共问题,增强人们的公共意识,使社会更加和谐。

三、传播的实效

记者既是媒体人,更是社会人。无论是媒体人还是社会人,记者都应该是一个有认知、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好恶的人,既要履行好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职责,又要发挥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②。媒体的功能是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既不能行使法院的职能,也不能取代各职能部门,更不能成为仲裁机构。因此在帮忙过程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要准确,重点应该是通过信息的沟通促进问题解决。而电视帮忙类节目的实际传播效果,就是看媒体介入后问题解决的程度与结果如何。这是由于电视帮忙类节目的传播实效主要体现在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方面。

《帮忙三人行》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市民热线的投诉等问题着手,重点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帮助解决邻里纠纷、拖欠工资、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同时还与爱心团队一起关注、帮扶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对部分贫苦家庭送技术、送生产资料,进行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户劳动致富。此外,也经常传播一些最新的生活服务资讯,如2020年以来,针对疫情防控,及时播报了大量的健康知识。

在电视帮忙类节目中,主持人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能直接与受众进行人际交流,让受众追随事件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拉近事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身临其境,使他们能感受到一种与问题解决过程同步的体验,并产生情景交融、声画并茂的现场感③。与纯粹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同的是,电视帮忙类节目不是一次性的单向报道行为,而是呈现延续报道的形态。它不是只向受众告知事件经过,而是始终追随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程。在剖析矛盾的同时还要反映各方的行动,直到事件解决后报道才能结束,体现出鲜明的服务性。

当然,电视帮忙类节目中也有故事,如报道对象的遭遇、命运和情感挫折等,在不侵犯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当作故事内容进行描述。有细节、有冲突、有悬念的电视帮忙类节目,情节跌宕起伏,过程一波三折,故事性与戏剧感很强,既能牢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电视帮忙类节目的操作路径要呈现故事性,以展现新闻事件为手段,以监督评论为形态,以帮忙结果为传播目的。要想不断增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就必须在报道过程中动态展现各种矛盾冲突,构建立体化的事件场景。通过利益各方的交锋,从中挖掘出浓厚的人情味,在切实为百姓提供帮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

四、结语

在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下,电视媒体更要优化帮忙类节目的定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节目转型与创新的重点放在发挥信息传播优势、强化民生服务功能等方面。通过事实报道和舆论监督,帮助老百姓解决更多的问题,使社会更加和谐、人心更加舒畅。

注释:

①牛光夏.“解困新闻”的精神实质 [J].青年记者,2014(34):79-81.

②孙愈中.辩证看待记者角色越位[J].新闻窗,2018(04):38-39.

③王春玲,牛炳文.从帮忙类节目看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J].新闻爱好者,2012(07):44-45.

猜你喜欢
嵊州市脐橙类节目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奖品风波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奉节脐橙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