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洛水注》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下)

2021-04-09 08:14李晓杰杨智宇黄学超杨萧杨赵海龙
历史地理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南

李晓杰 杨智宇 黄学超 杨萧杨 赵海龙 袁 方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2.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3.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江苏苏州 215009; 4.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

又东北出散关〔150〕南,

〔150〕 散关 汉魏关塞。东汉为八关都尉治所。参注〔172〕

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151〕,此是也。

〔151〕 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 《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西征,升于九阿,南宿于丹黄。”(2)〔晋〕 郭璞注,王贻樑、陈建敏校释: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洛水又东与豪水〔152〕会,水出新安县〔153〕密山〔154〕〔155〕,南流,历九曲东,而南流入于洛。洛水之侧有石墨山〔156〕,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152〕 豪水 今段村河。其水位于甘棠河(郦《注》临亭川水)以东,南流入洛河。

〔153〕 新安县 秦置县,至北魏不改。《穀水篇》载有新安县故城,在今河南义马市千秋路街道二十里铺村附近。其地有秦、汉时期城址,习称新安故城(3)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第369页;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志》,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154〕 密山 今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留村附近山地,段村河发源于此。按,豪水及密山亦见于《山海经》(参注〔155〕 ),但与郦《注》所指不同(4)杨萧杨: 《〈山海经·中山经〉河洛地区山川考述》,《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郦《注》下文惠水及白石之山、瞻水及娄涿之山、谢水及瞻诸之山、交触之水及廆山情况亦同。

〔155〕 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5)〔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b页。

〔156〕 石墨山 今锦屏山,位于河南宜阳县城区南。《隋书》卷三○《地理志》河南郡兴泰县下有“石墨山”(6)《隋书》卷三○《地理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35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寿安县:“石墨山,在县西南三里。”(7)〔唐〕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唐寿安县治今宜阳县城区,锦屏山正在其“西南三里”处。又,今锦屏山有煤矿,“石墨山”之名当与之有关。

洛水又东,枝渎〔157〕左出焉。东出关,绝惠水〔158〕。又径清女冢〔159〕南,冢在北山上。《耆旧传》云,斯女清贞秀古,迹表来今矣。枝渎又东径周山〔160〕,上有周灵王冢〔161〕。《皇览》曰: 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盖以王生而神,故谥曰灵。其冢,人祠之不绝。〔162〕又东北径柏亭〔163〕南。《皇览》曰: 周山在柏亭西北。〔164〕谓斯亭也。又东北径三王陵〔165〕,东北出。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 定当为敬。〔166〕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纪》曰: 景王葬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167〕而复传言在此,所未详矣。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考之碑记,周墓明矣。枝渎东北历制乡〔168〕,径河南县王城〔169〕西,历郏鄏陌〔170〕。杜预《释地》曰: 县西有郏鄏陌。〔171〕谓此也。枝渎又北入穀,盖经始周启,渎久废不修矣。

〔157〕 枝渎 指洛水北岸之分流。其水当自今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附近北出,沿周山南侧东北流,至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附近流入穀水。

〔158〕 惠水 今郭坪河。参注〔173〕。

〔159〕 清女冢 今址无确考,当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新店街道西北。

〔160〕 周山 今山名同,位于河南洛阳市涧西区。

〔161〕 周灵王冢 在今周山上(8)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中原文物》2005年第6期。。

〔162〕 皇览曰至人祠之不绝 《史记》卷四《周本纪》“灵王崩”下《集解》:“《皇览》曰: 灵王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盖以灵王生而有髭,而神,故谥灵王。其冢,民祀之不绝。”(9)《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6页。《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河南县“北城门名乾祭”下刘昭注:“《皇览》曰: 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周灵王冢,民祠之不绝。”(10)《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391页。

〔163〕 柏亭 在今河南洛阳市涧西区瀛洲街道西南、周山南麓。

〔164〕 皇览曰周山在柏亭西北 《史记》卷四《周本纪》“灵王崩”下《集解》:“《皇览》曰: 灵王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11)《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6页。

〔165〕 三王陵 在今周山上(1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中原文物》2005年第6期。。

〔166〕 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定当为敬 按,《西征赋》崔浩注今已不传,疑郦《注》“‘定’当为‘敬’”之文为潘岳《西征赋》“咨景悼以迄丐,政凌迟而弥季”(13)〔梁〕 萧统编,〔唐〕 李善注: 《文选》卷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9页。之下崔浩原注。又,“丐”又作“匄”,与“定”形近,崔浩所注之“定”或本作“匄”字,杨《疏》辨之已详。

〔167〕 帝王世纪曰至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县“有狄泉在城中”下刘昭注:“《帝王世记》曰: 狄泉本殷之墓地,在成周东北,今城中有殷王冢是也。又太仓中大冢,周景王也。”(14)《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90页。

〔168〕 制乡 当在今河南洛阳市涧西区瀛洲街道三山社区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攻蒯,蒯溃”下杜预注:“河南县西南蒯乡是也。”(15)〔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65页。《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河南县:“有蒯乡。”刘昭注:“《晋地道记》曰: 在县西南,有蒯亭。”(16)《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89、3391页。《史记》卷九八《傅靳蒯成列传》“蒯成侯緤者”下《正义》:“《括地志》云: 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17)《史记》卷九八《傅靳蒯成列传》,第2712页。唐河南县治今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南隋唐洛阳城遗址内,三山社区正在其“西十四里”处。按,“蒯乡”“蒯亭”当即郦《注》“制乡”,熊《疏》辨之已详。

〔169〕 王城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西工区、涧西区。其地有东周王城遗址。《史记》卷四《周本纪》“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下《正义》:“《括地志》云: 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郏鄏,周公新筑,在洛州河南县北九里苑内东北隅。”(18)《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1页。同书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乃营成周、洛邑”下《正义》引《括地志》略同(19)《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17页。。唐河南县治今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南隋唐洛阳城遗址内,由之可知王城所在。王城北城墙大致在今洛阳市西工区纱厂西路、纱厂南路一带(20)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东城墙北段在今洛阳市西工区光华路一带(21)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洛阳东周王城东城墙遗址200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8期。,西城墙在今涧河以西,南城墙西段在今洛阳市西工区丽春东路一带(22)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东周王城城墙遗址2013年度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5年第4期,第3—16页。。

〔170〕 郏鄏陌 在今河南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一带。

〔171〕 杜预释地曰县西有郏鄏陌 《史记》卷四○《楚世家》“昔成王定鼎于郏鄏”下《集解》:“杜预曰: 郏鄏,今河南也,河南县西有郏鄏陌。”(23)《史记》卷四○《楚世家》,第1701页。

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172〕,惠水〔173〕右注之,世谓之八关水。戴延之《西征记》谓之八关泽,即《经》所谓散关。鄣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僕家僮所筑矣〔174〕。惠水出白石山〔175〕之阳〔176〕,东南流与瞻水〔177〕合,水东出娄涿之山〔178〕,而南流入惠水。〔179〕惠水又东南,谢水〔180〕北出瞻诸之山〔181〕,东南流〔182〕,又有交触之水〔183〕北出廆山〔184〕,南流〔185〕,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径关北城二十里者也〔186〕。其城西阻塞垣,东枕惠水。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五营士屯都亭,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官〔187〕,治此。函谷为之首,在八关之限,故世人总其统目,有八关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水。《山海经》曰: 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阳,而南流注于洛。〔188〕谓是水也。

〔172〕 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 “关”,汉函谷关南路关塞之一,即经文所谓“散关”。其城址当在今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夏街村、李营村、锁营村一带(24)王咸秋: 《汉函谷关遗址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洛阳考古》2016年第3期。。

〔173〕 惠水 又名八关水,即今郭坪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惠水在延秋镇西宜阳境内。”(25)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第130页。所指即郭坪河。又,据郦《注》,惠水纳交触之水之后方径散关东,然今郭坪河与牌窑河(郦《注》交触之水)交汇处与洛河已极为接近,南流空间不多,疑此处河道古今有异。按,郦《注》上文叙洛水枝渎横绝惠水,并未言及交触之水,颇疑郦《注》所载惠水可能循洛水枝渎东流,与交触之水会,而后循今牌窑河下游河道流入洛水。

〔174〕 即杨僕家僮所筑矣 《汉书》卷六《武帝纪》“徙函谷关于新安”下颜师古注:“应劭曰: 时楼船将军杨僕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26)《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3页。

〔175〕 白石山 今河南新安县南李村镇窑场村附近秦岭山地,郭坪河发源于此。

〔176〕 惠水出白石山之阳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27)〔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b页。

〔177〕 瞻水 今郭坪河北岸支流,发源于河南新安县磁涧镇大石湾,于宜阳县香鹿山镇小潘寨附近流入郭坪河。

〔178〕 娄涿之山 今河南新安县磁涧镇大石湾附近秦岭山地。

〔179〕 东南流与瞻水合至而南流入惠水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28)〔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a页。

〔180〕 谢水 今郭坪河北岸支流,发源于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砖古窑村,于郭坪村附近流入郭坪河。

〔181〕 瞻诸之山 今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砖古窑村附近秦岭山地。

〔182〕 谢水北出瞻诸之山东南流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29)〔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a页。

〔183〕 交触之水 今牌窑河。

〔184〕 廆山 今河南宜阳县香鹿山镇寨东洼附近秦岭山地,牌窑河发源于此。

〔185〕 又有交触之水北出廆山南流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十里,曰廆山……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30)〔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a页。

〔186〕 惠水又南流径关北城二十里者也 “关北城”,原作“关城北”,《注疏》本同,今据《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改。全《校》:“(‘关北’后)有脱字。”

〔187〕 灵帝中平元年至八关都尉官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平元年)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31)《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348页。

〔188〕 山海经曰至而南流注于洛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六经》:“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32)〔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6b页。

洛水又与虢水〔189〕会,水出扶豬之山〔190〕,北流注于洛水。〔191〕之南则鹿蹏之山〔192〕也,世谓之非山〔193〕。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194〕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195〕

〔189〕 虢水 今崔村河。

〔190〕 扶豬之山 今西老羊坡一带山地,崔村河发源于此。按,虢水及扶豬之山亦见于《山海经》(参注〔191〕),但与郦《注》所指不同(33)杨萧杨: 《〈山海经·中山经〉河洛地区山川考述》,《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

〔191〕 洛水又与虢水会至北流注于洛水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四经》:“西五十里,曰扶豬之山……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34)〔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2b页。

〔192〕 鹿蹏之山 又名非山、纵山,即今半坡山(半壁山),甘水河发源于其东麓。

〔193〕 世谓之非山 “非山”,《注释》本同,《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作“非也”,《五校》稿本作“非山也”,《注疏》本作“纵山非也”。

〔194〕 甘水 今甘水河。

〔195〕 之南则鹿蹏之山也至北流注于洛水也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四经》:“釐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35)〔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2b页。

又东北过河南县〔196〕南,

〔196〕 河南县 战国秦置县,至曹魏不改。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197〕《孝经援神契》曰: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198〕《竹书纪年》: 晋定公二十年,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199〕,《郡国志》所谓甘城也〔200〕。《地纪》曰: 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与涧、瀍合。是二水东入千金渠〔201〕,故渎存焉。

〔197〕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至以为天下之大凑 《逸周书·作雒解》:“周公敬念于后曰:‘予畏周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地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36)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 《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59—564页。《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州郡部》引《周书》:“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于洛,北因邙山,以为天下之凑也。”(37)〔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州郡部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9页。

〔198〕 孝经援神契曰至谓之洛邑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州郡部》引《援神契》:“八方之广,周洛为中,于是遂筑新邑,营定九鼎,以为王之东都之洛邑。”(38)〔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州郡部一》,第754页。

〔199〕 甘洛城 又名甘城、鉴洛城,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龙区科技园街道侯城村附近。《水经·甘水注》:“余按,甘水东十许里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对河南故城,世谓之鉴洛城,鉴、甘声近,即故甘城也。为王子带之故邑矣,是以昭叔有甘公至称焉。”所指即此城。侯城村在甘水河“东十许里”处之洛河南岸。

〔200〕 郡国志所谓甘城也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河南县:“又有甘城。”(39)《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89页。

〔201〕 是二水东入千金渠 指涧水(今涧河)、瀍水(今瀍河)向东流入千金渠。千金渠,即穀水东出的人工渠道。根据《水经·穀水注》的记载,穀水自河南城西北折而东流至洛阳城下。此段河道流经千金堨(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阳一中附近),又被称作千金渠,其流路自今河南洛阳市东周王城遗址西北侧东出,大致沿中州渠一线东北流至孟津县平乐镇附近,折东流至汉魏洛阳故城(40)参见王炬: 《谷水与洛阳诸城址的关系初探》,《考古》2011年第10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洛阳考古》2016年第4期。。

又东过洛阳县〔202〕南〔203〕,伊水〔204〕从西来注之。

〔202〕 洛阳县 战国秦置县,至曹魏不改。

〔203〕 又东过洛阳县南 按,《水经》及郦《注》所载此段洛水河道较今洛河偏南,其流路大致经由今河南偃师市佃庄镇、西大郊村、朱圪垱村、东大郊村、西洼村、东洼村等地东流,至岳滩镇附近循今伊河东流,复与今洛河河道相合(41)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 《北魏洛阳城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洛阳考古》2016年第4期。。

〔204〕 伊水 今伊河。按,《水经》及郦《注》所载伊水下游河道与今伊河不同。《水经·伊水注》载:“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经圜丘东……伊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其中所载圜丘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龙区佃庄镇王圪垱村南,汉魏时期伊水当经由其东侧(42)段鹏琦: 《汉魏洛阳故城》,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东北流注洛水故道(参注〔203〕)。

洛阳〔205〕,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曰: 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206〕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凑。方六百里,因西为千里〔207〕。〔208〕《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209〕,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 太史公留滞周南。挚仲治曰: 古之周南,今之洛阳。〔210〕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不日而驾行矣。〔211〕属光武中兴,宸居洛邑,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曰: 汉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隹。魏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隹加水。〔212〕《长沙耆旧传》云: 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水起,甘雨登降。人为歌曰: 天久不雨,烝人所失。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下雨。〔213〕则县司及河南尹治〔214〕。司隶,周官也。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后因名司州焉。《地记》曰,洛水东入中提山间,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215〕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丘同游伊、洛之浦。〔216〕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217〕,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

〔205〕 洛阳 指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洛龙区、偃师市、孟津县交界处。其地有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系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43)相关主要研究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 《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 《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杜金鹏、钱国祥主编: 《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段鹏琦: 《汉魏洛阳故城》。。

〔206〕 故洛诰曰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 《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44)〔汉〕 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正义: 《尚书正义》卷一五,《十三经注疏》,第455页。

〔207〕 因西为千里 “西”,原作“西八百里”,《五校》稿本、《注释》本作“方八百里”,今据《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注疏》本改。按,《太平御览》引《逸周书》此句作“因西土为方千里”,参注〔208〕。杨《疏》:“此只当从《逸周书》增‘土’字、‘方’字,作‘因西土为方千里’,不必别增字也。”

〔208〕 其城方七百二十丈至因西为千里 《逸周书·作雒解》:“周公敬念于后曰:‘予畏周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七百二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地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国西土为方千里。”(4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 《逸周书汇校集注》,第559—564页。《太平御览》卷一五七《州郡部》引《周书》曰:“郊田方六百里,因四土为方千里。”(46)〔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一五七《州郡部三》,第763页。按,《逸周书》此处原文当作“因西土为方千里”,王念孙辨之已详(47)〔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209〕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48)〔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三,《十三经注疏》,第4621页。

〔210〕 司马迁自序云至今之洛阳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集解》:“徐广曰: 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49)《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第3295页。

〔211〕 汉高祖始欲都之至不日而驾行矣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欲长都雒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50)《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1页。《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51)《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15—2717页。

〔212〕 故魏略曰至除隹加水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戊午幸洛阳”下裴松之注:“《魏略》曰: 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变‘雒’为‘洛’。”(52)《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6页。

〔213〕 长沙耆旧传云至滂沱下雨 《北堂书钞》卷九○《礼仪部》引《长沙耆旧传》:“祀良,字召卿,为洛阳令。时亢旱,祈雨不得。良乃暴身阶庭,告诚引罪,自辰至申,紫云沓起,甘雨乃降。民歌之曰:‘天久不雨,蒸民失所。天王自出,祝令时苦。精符感应,滂沱而下。’”(53)〔唐〕 虞世南: 《北堂书钞》卷九○《礼仪部十一》,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太平御览》卷五二九《礼仪部》引《长沙郡耆旧传》:“祝良为洛阳令,时亢旱,天子祈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民为之歌曰:‘天久不雨,烝民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沲而下。’”(54)〔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五二九《礼仪部八》,第2402页。

〔214〕 则县司及河南尹治 按,此句文本疑有讹误。熊《疏》:“‘则县’二字倒置,‘司’下脱‘州’字耳。”其论可备一说。

〔215〕 昔黄帝之时至今河图视萌篇是也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雾三日三夜……雾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55)《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0—761页。《艺文类聚》卷二《天部》引《帝王世纪》:“黄帝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川之上,见大鱼,杀三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56)〔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初学记》卷六《地部》引《帝王世纪》:“黄帝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57)〔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六《地部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3页。

〔216〕 昔王子晋好吹凤笙至与浮丘同游伊洛之浦 《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邱公接以上嵩高山。”(58)王叔岷: 《列仙传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艺文类聚》卷七《山部》及《初学记》卷五《地部》引《列仙传》文字略同。(59)〔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七《山部》,第131页;〔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五《地部上》,第103页。

〔217〕 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 《艺文类聚》卷一○《符命部》引《帝王世纪》:“汉昭灵后名含始,游浴池,有玉鸡衔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高祖。”(60)〔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一○《符命部》,第186页。《初学记》卷六《地部》引《帝王世纪》:“昭灵后名含始,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汉祖刘季。”(61)〔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六《地部中》,第133页。

洛水又东,合水〔218〕南出半石之山〔219〕,〔220〕北径合水坞〔221〕,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222〕,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袁术固〔223〕,四周绝涧,迢递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不流。〔224〕故溪涧受其名也。合水北与刘水〔225〕合,水出半石东山〔226〕,西北流径刘聚〔227〕,三面临涧,在缑氏〔228〕西南,周畿内刘子国〔229〕,故谓之刘涧〔230〕。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218〕 合水 今铁窑河-浏涧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五《山川志》:“合水出半石山,今青罗山。”(62)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五《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41页。今铁窑河源出青罗山,北流入浏涧河,浏涧河北流至今河南偃师市顾县镇入伊河,即郦《注》合水所指。唯此区域古今河流流路不同,郦《注》合水在今顾县镇北又大致循今伊河河道北流,至岳滩镇东入洛水。

〔219〕 半石之山 今青罗山。《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半石山,在县南十五里。”(63)〔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3页。北宋缑氏县治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青罗山正在其“南十五里”处。

〔220〕 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七经》:“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64)〔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9b页。

〔221〕 合水坞 疑在今河南偃师市大口镇南坞张村、南坞李村附近。

〔222〕 公路涧 今涧河-浏涧河溪谷。《魏书》卷九《肃宗纪》: 武泰元年,“群盗烧劫巩县以西,关口以东,公路涧以南”(65)《魏书》卷九《肃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8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缑氏县:“隋大业十年移据公路涧西,凭岸为城,即今县是也。”(66)〔唐〕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3页。《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半马涧……上接佛光谷,下彻公路涧。”“公路垒、公路涧,在县西南三里。”(67)〔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3、74页。综合以上史料,并参以此段及《伊水篇》郦《注》所载合水与公路涧、刘水及伊水枝津三水相对位置可知,公路涧当为今涧河-浏涧河溪谷之通称。

〔223〕 袁术固 在今河南偃师市大口镇引礼寨村南。《通典》卷一七七《州郡》河南府缑氏县:“县西南公路涧上有袁术固,四周绝涧甚险,俗云光禄涧。”(68)〔唐〕 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 《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654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缑氏县:“袁术固,一名袁公坞,在县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记》曰:‘少室山西有袁术固,可容十万众,一夫守隘,万人莫当。’”(69)〔唐〕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3页。《元和郡县图志》缑氏县治今偃师市缑氏镇,其“西南十五里”处引礼寨村南,有山名虎元岗,周围三面临涧(其中西侧为公路涧),地势险要,与史载袁术固形势相符。

〔224〕 有一水渊而不流 此句描述今涧河之水在虎元岗西侧积瀦成潭之状貌。

〔225〕 刘水 今浏河。其水流经今刘国故城遗址(郦《注》刘聚)东。弘治《偃师县志》卷一《山川》:“刘涧河在县南五十里。”(70)弘治《偃师县志》卷一《山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6页。所指即今浏河。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五《山川志》以马涧河当刘水(71)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五《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41页。,误。

〔226〕 半石东山 今西九龙角,浏河发源于此。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半石东山,即东万安山。”“按,半石东山俗呼董望山,‘董望’者,‘东万安’之合转也,亦名西九龙山,绕石堂、大之北,东对东九龙山,刘水出焉,俗名口子。”(72)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17页。

〔227〕 刘聚 在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陶家村北。其地有春秋至汉时期城址,习称刘国故城,即春秋刘国所在(73)梁晓景: 《刘国史迹考略》,《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

〔228〕 缑氏 指缑氏城,在今河南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参注〔245〕。

〔229〕 周畿内刘子国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河南郡缑氏县:“刘聚,周大夫刘子邑。”(74)《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555页。

〔230〕 刘涧 今浏河下游溪谷。

又东过偃师县〔231〕南,

〔231〕 偃师县 战国秦置县,至曹魏不改。

洛水东径计素渚〔232〕。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233〕

〔232〕 计素渚 古洛水中沙洲,在今河南偃师市顾县镇安滩村东。《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戴延之《西征记》曰: 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素绪十里。”(75)〔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第167—168页。《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黄马坂,在县西北十里。戴氏《西征记》云: 次前至黄马坂,去计索渚十里。”(76)〔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3页。按,“计素绪”“计索渚”皆“计素渚”之讹。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今县西有黄蟒崖,疑即黄马坂。‘马’‘蟒’声相近。”(77)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42号,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156页。据顺治《偃师县志》、康熙《偃师县志》,黄蟒崖旧名黄马崖(78)顺治《偃师县志》卷一《地理志》,《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洛阳卷》第31册,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第345页;康熙《偃师县志》卷一《山川志》,《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洛阳卷》第32册,第34页。,其地正在北宋缑氏县治(今缑氏镇)“西北十里”处,乾隆《偃师县志》说是。如此,则计素渚当在其东北十许里古洛水中,即今安滩村东。

〔233〕 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 此句描述汉晋时期洛水计素渚段之北正对偃师县城,其南则为缑氏县境。偃师县废于西晋。

又东,休水〔234〕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235〕,西流径穴山〔236〕南,而北与少室山水〔237〕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会南溪水〔238〕,水发大穴南山〔239〕,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大穴口〔240〕。北历覆釜堆〔241〕东,盖以物象受名矣。又东届零星坞〔242〕,水流潜通,重源又发。侧缑氏原〔243〕,《开山图》谓之缑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晋控鹄斯阜,灵王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其家得遗屣。俗亦谓之为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244〕。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远,莫能辨之。刘向《列仙传》云: 世有箫管之声焉。休水又径延寿城〔245〕南,缑氏县治,故滑费,春秋滑国所都也。王莽更名中亭〔246〕,即缑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谓之仙人观〔247〕。休水又西转北屈,径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248〕,文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晋泰始六年立。休水又北流注于洛水。

〔234〕 休水 河源段指今来定河-马涧河(九龙角峡谷以上段),潜流段今无对应河道,复出段指今干沟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今干沟河当休水(79)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以今马涧河当休水(80)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42号,第176页。。按,二说皆有未洽。据郦《注》所载休水与缑氏原、延寿城之相对位置,郦《注》休水下游指今干沟河无疑,但干沟河上游水系并不具备郦《注》所描述之特征;马涧河上游水系特征与郦《注》所载相符,但下游又不符合郦《注》记载。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万安山南溪水)又由佛光谷西流六七里即涸,正其潜流地下处。”(81)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42号,第176页。郦《注》时期,马涧河水流至今九龙角峡谷处时,或亦存在干涸现象,导致郦氏误以此水“潜流地下”,而视今干沟河为其“重源又发”之水。

〔235〕 少室山 今山名同。

〔236〕 穴山 今东九龙角一带山地。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大穴南山即《偃师志》所谓香炉山也,北下西转为东九龙山,皆大穴山。”(82)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18页。

〔237〕 少室山水 今柏峪河。

〔238〕 南溪水 今稻田河。

〔239〕 大穴南山 今黄龙洞山、马鞍山一带山地。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水经注》云: 休水导源少室山西,又左会南溪水,发大穴南山。”其下注云:“即今马鞍山。”(83)乾隆《偃师县志》卷三《山川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42号,第175页。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大穴南山即《偃师志》所谓香炉山也。”(84)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18页。所指山地稍嫌偏东,兹不从。

〔240〕 大穴口 今东、西九龙角间山口。

〔241〕 覆釜堆 当在今河南偃师市府店镇口孜村西。《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按卢氏《嵩山记》云:‘覆釜堆,亦名赴父堆,即缑岭也。’”(85)〔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2—73页。此处以覆釜堆指今缑山,备考。参注〔245〕。

〔242〕 零星坞 当在今河南偃师市府店镇夹沟村附近。《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灵星坞,一名延寿城。”(86)〔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4页。此处以“灵星坞”(零星坞)为延寿城之别名,备考。参注〔245〕。

〔243〕 缑氏原 又名缑氏山、抚父堆,即今缑山。《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九里。”(87)〔唐〕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3页。《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里。”(88)〔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2页。《元和郡县图志》缑氏县治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西、浏涧河西岸,《太平寰宇记》缑氏县治今缑氏镇,今缑山正与上述二则史料所载“缑氏山”地望相符。

〔244〕 子晋祠 在今缑山顶。武周时曾重修子晋祠,更名为昇仙太子庙,立《昇仙太子碑》,碑今犹存于故址。

〔245〕 延寿城 又称缑氏城,即缑氏县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其地有一东周至汉时期城址(8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河南偃师“滑城”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习称滑王城、滑国故城。据郦《注》,其地为缑氏县治。《史记》卷五《秦本纪》“兵至滑”下《正义》:“《括地志》云: 缑氏故城在洛州缑氏县东二十五里,滑伯国也。”(90)《史记》卷五《秦本纪》,第191页。《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缑氏县:“本汉旧县,古滑国也,《左传》曰:‘秦师灭滑。’其后属晋,至秦、汉为县,因山为名。隋大业十年移据公路涧西,凭岸为城,即今县是也。”(91)〔唐〕 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3页。《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按,此前缑氏县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缑氏故城。后魏太和十七年省并入洛阳。”(92)〔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2页。以上史料所指缑氏县治今偃师市缑氏镇西、浏涧河西岸,滑国故城正在其东偏南“二十五里”处。又,《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古滑城,在县东一十八里。”(93)〔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4页。宋缑氏县治今偃师县缑氏镇,滑国故城正在其东“一十八里”处。按,注〔241〕 、注〔242〕 所引《太平寰宇记》文以覆釜堆指今缑山,以零星坞为延寿城之别名,核诸地形,似较郦《注》所载合理。加之,郦《注》此段记载休水潜流,与实际地理情况亦不符,故颇疑此段郦《注》有误,存在重复记载之处。

〔246〕 王莽更名中亭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河南郡缑氏县:“莽曰中亭。”(94)《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1555页。

〔247〕 仙人观 在今河南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

〔248〕 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 “元”,《注释》本、《注疏》本同,《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作“光”。又,“郑袤庙碑”,《注释》本、《注疏》本同,《大典》本、黄本、《注笺》本作“郑庙碑”,《五校》稿本作“郑冲庙碑”。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按,《晋书》郑袤位司空,封密陵侯,谥曰元,此云‘密陵光侯郑庙’,盖讹‘元’为‘光’而漏‘袤’字耳。”按,“庙”“袤”音近,《大典》本等作“郑庙碑”,或系“郑袤碑”之讹。又,《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已佚。《艺文类聚》录有西晋潘岳《司空郑衮碑》(按,当作“司空郑袤碑”),《文选》李善注引西晋潘岳《密陵侯郑公碑》,碑名皆可与郦《注》所载《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或名《司空密陵元侯郑袤碑》)相应,疑所指为一。兹分别移录二碑文于下。《司空郑衮碑》:“陈谟台阶,翼和鼎实,显绩成于台省,清风畅于所莅。故能老安少怀,远至迩亲。凡厥搢绅之士,所以挹酌洪流,含咀英芳者,犹旱苗之仰膏雨,湛露之晞昭阳也。铭曰: 於铄元侯,则天垂象。弘操岳峻,宇量深广。允恭克让,宣哲清朗。有始有卒,可大可久。言由忠信,行履孝友。光光金貂,再冠其首。赫赫皇符,仍拆其部。义格皇穹,德冠群后。清风显烈,没而不朽。”(95)〔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四七《职官部三》,第842页。(《艺文类聚》卷四七《职官部》)《密陵侯郑公碑》:“公虽违华衮,犹朱其绂。”(96)〔梁〕 萧统编,〔唐〕 李善注: 《文选》卷六○,第830页。(《文选》卷六○《行状》李善注)

洛水又东径百谷坞〔249〕北。戴延之《西征记》曰: 坞在川南,因高为坞〔250〕,高十余丈。〔251〕刘武王西入长安,舟师所保也。

〔249〕 百谷坞 在今河南巩义市回郭镇柏峪村。《晋书》卷一一九《姚泓载记》、《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魏书》卷二一《咸阳王禧传》、《周书》卷一五《于谨传》等载有“柏谷坞”(或作“栢谷坞”)(97)《晋书》卷一一九《姚泓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1页;《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第1368页;《魏书》卷二一《咸阳王禧传》,第539页;《周书》卷一五《于谨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46页。,即此百谷坞。唐代裴漼《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寺西北五十里有柏谷墅,群峰合沓,深谷逶迤,复磴缘云,俯窥龙界,高顶拂日,傍临鸟道,居晋成坞,在齐为郡。”(98)〔清〕 叶封: 《嵩阳石刻集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0页。《通典》卷一七七《州郡》河南府缑氏县:“栢谷坞在县东北。”(99)〔唐〕 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 《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第4654页。唐中后期缑氏县治今偃师市缑氏镇,少林寺即登封市少林寺,综合以上二则史料,可以判断柏谷坞在今巩义市回郭镇附近。此处有柏峪村,其名与“柏谷”相应。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六《古迹志》“隋柏谷坞寺”下以为柏谷坞在百峪(即今柏峪)(100)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六《古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2册,第42页。,其说可从。又,偃师市缑氏镇有柏谷坞村,非古柏谷坞,乾隆《河南府志》辨之已详。

〔250〕 因高为坞 “高”,《大典》本、《五校》稿本、《注释》本同,黄本、《注笺》本作“而”,《注疏》本作“原”。朱《笺》:“宋本作‘高’。”杨《疏》:“《通鉴》晋义煕十二年注引此亦作‘高’。然考《寰宇记》引戴延之《西征记》‘坞在川南,因原为坞’,又云‘坞西有二寺,亦在原上’,则作‘因原’无疑。”

〔251〕 戴延之西征记曰至高十余丈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缑氏县:“戴延之《西征记》云: 坞在川南,因原为坞,高数丈。”(101)〔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74页。

洛水又北,阳渠水〔252〕注之。《竹书纪年》: 晋襄公六年,洛绝于。即此处也。

〔252〕 阳渠水 即穀水东出的人工渠道。根据《水经·穀水注》的记载,穀水自河南城西北折而东流经由洛阳城下,至偃师县注入洛水。其中洛阳城以下河段被称作阳渠水,其流路自汉魏洛阳故城东出,经由今河南偃师市南,至山化镇西南入洛(102)偃师市文物管理局: 《汉魏洛阳城东阳渠、鸿池陂考古勘察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第1期。。

洛水又北径偃师城〔253〕东,东北历鄩中〔254〕,水南谓之南鄩〔255〕,亦曰上鄩也。径訾城〔256〕西,司马彪所谓訾聚也〔257〕,而鄩水〔258〕注之。水出鄩溪〔259〕,其水南流,世谓之温泉水。水侧有僵人穴〔260〕,穴中有僵尸。戴延之《从刘武王西征记》曰有此尸。尸今犹在。夫物无不化之理,魄无不迁之道,而此尸无神识,事同木偶之状,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迁矣。鄩水又东南,于訾城西北东入洛水。故京相璠曰: 今巩洛渡北,有鄩谷水东入洛。谓之下鄩〔261〕,故有上鄩、下鄩之名;亦谓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称矣。又有鄩城〔262〕,盖周大夫鄩肸之旧邑。

〔253〕 偃师城 即偃师县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偃师老城。《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偃师县:“汉属河南,即今县理是也。”(103)〔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81页。宋偃师县治即今偃师老城。

〔254〕 鄩中 今河南偃师市山化镇、巩义市回郭镇洛河沿岸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郊、鄩溃”下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鄩中。”(104)〔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第4564页。

〔255〕 南鄩 又名上鄩,今巩义市回郭镇洛河南岸一带。此地有北罗村,旧名罗庄。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上鄩,今罗庄,以鄩盻子罗得名也。”(105)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其说可资参考。

〔256〕 訾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回郭镇小訾殿村。《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杜预注、《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下载有“訾城”(106)〔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一,《十三经注疏》,第4574页;《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90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闰十二月)辛未,命司天监浚仪赵修己、内客省使王仁瞻等改卜(葬宣祖)于西京巩县西南四十里邓封乡南訾村。”(107)〔宋〕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3页。南訾村当即訾城故地,宋巩县治今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小訾殿村正在其“西南四十里”处。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六《古迹志》即以訾城在小訾殿(108)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六《古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575页。,可从。

〔257〕 司马彪所谓訾聚也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有东訾聚,今名訾城。”(109)《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90页。

〔258〕 鄩水 又名温泉水,今古龙泉。《史记》卷七○《张仪列传》“塞什谷之口”下《正义》:“《括地志》云: 温泉水即寻,源出洛州巩县西南四十里。《注水经》云鄩城水出北山鄩溪。”(110)《史记》卷七○《张仪列传》,第2282页。唐巩县治今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古龙泉正在其“西南四十里”处。《大明一统志》卷二九河南府《山川》:“鄩溪在偃师县东北一十四里。”(111)《大明一统志》卷二九《河南府》,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9页。其中“鄩溪”即指今古龙泉。古龙泉出山处之寺沟村一带亦名孙家湾,旧名鄩溪湾,可与“鄩水”“鄩溪”之名相应。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六《古迹志》:“龙泉寺在偃师东鄩溪中,寺前有温泉出焉。”(112)乾隆《河南府志》卷七六《古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2册,第42页。此泉水近年尚温(113)偃师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偃师市水利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为古龙泉之源。(114)洛阳、偃师处于地质学上所谓的嵩箕隆起,其中石陵—孟津断裂与麻屯—首阳山断裂截交区位于洛阳盆地北部,因拗陷与断裂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热资源。参见周红钦、苗灿民: 《嵩箕隆起西段地热地质特征及勘查区段浅析》,《科技论坛》2016年第10期。此为郦《注》所载温泉“鄩水”的地质背景。

〔259〕 鄩溪 今古龙泉上游溪谷。

〔260〕 僵人穴 今址无确考,当在河南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北、古龙泉侧。

〔261〕 下鄩 又名北鄩,即今河南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一带。此地位于洛河北岸,亦名孙家湾。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下鄩,今孙湾,即鄩湾。”(115)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

〔262〕 鄩城 今址无确考,当在河南巩义市回郭镇附近。《史记》卷二《夏本纪》“子帝少康立”下《正义》:“《括地志》云: 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116)《史记》卷二《夏本纪》,第87页。同书卷四《周本纪》“其有夏之居”下《正义》、卷七○《张仪列传》“塞什谷之口”下《正义》引《括地志》文略同(117)《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30页;《史记》卷七○《张仪列传》,第2282页。。唐巩县治今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其“西南五十八里”处大致在今巩义市回郭镇附近。又,嘉靖《巩县志》卷四《古迹》:“鄩城,在县西南罗口保。”(118)嘉靖《巩县志》卷四《古迹》,《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9册,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1012页。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六《古迹志》:“(鄩城)于今为罗庄。”(119)乾隆《河南府志》卷五六《古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574页。按,罗口保即今西村镇罗口村,罗庄即今回郭镇北罗村,两地距唐巩县治所似皆不足“五十八里”之数,待考。

洛水又东径訾城北。又东,罗水〔263〕注之。水出方山〔264〕罗川〔265〕,西北流,蒲池水〔266〕注之。水南出蒲陂〔267〕,西北流合罗水,谓之长罗川〔268〕,亦曰罗中也。盖肸子鄩罗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罗水又西北,白马溪水〔269〕注之。水出嵩山〔270〕北麓,径白马坞〔271〕东,而北入罗水。西北流,白桐涧水〔272〕注之。水出嵩麓桐溪〔273〕,北流径九山〔274〕东。又北,九山溪水〔275〕入焉。水出百称山〔276〕东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峣分立。仲长子曰〔277〕: 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乡〔278〕。谓是山也。山际有九山庙〔279〕,庙前有碑云: 九显灵府君者,太华之元子,阳九列名,号曰九山府君之灵〔280〕。南据嵩岳,北带洛澨。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在戌〔281〕,帝遣殿中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主簿傅演,奉宣诏命,兴立庙殿焉。又有《百虫将军显灵碑》。碑云: 将军姓伊氏,讳益,字敳,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者也。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庙堂,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282〕,赞示后贤矣。其水东北流入白桐涧。又北径袁公坞〔283〕东,盖公路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于罗水。罗水又西北径袁公坞北,又西北径潘岳父子墓〔284〕前,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败。岳碑题云《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碑》。碑云: 君遇孙秀之难,阖门受祸,故门生感覆醢以增恸,乃树碑以记事。太常潘尼之辞也。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洛水也。

〔263〕 罗水 今坞罗河,又名长罗川。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水经)注》曰罗水出方山下辄,则今核桃园水也。”(120)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按,核桃园水即今坞罗河河源段。

〔264〕 方山 今浮戏山,坞罗河发源于此。亦见《河水篇》《洧水篇》。

〔265〕 罗川 今河南巩义市涉村镇方家门一带川地。

〔266〕 蒲池水 今坞罗河支流,发源于河南巩义市涉村镇凌沟村以南的南池,至夹津口镇流入坞罗河,旧称菩提寺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蒲池水……则今菩提寺水也。”(121)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

〔267〕 蒲陂 今南池,又名蒲池,位于河南巩义市涉村镇凌沟村南。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凌沟村南有蒲池,在蒲陂下,池大丈馀,水石孔涌出,可溉田两顷馀,西北流八里至夹津口入罗川。”(122)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116号,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80页。

〔268〕 长罗川 又名罗中,即今河南巩义市夹津口镇、涉村镇一带川地。《魏书》卷一○六《地形志》北豫州成皋郡巩县:“有长罗川。”(123)《魏书》卷一○六《地形志》,第2537页。

〔269〕 白马溪水 今坞罗河支流,发源于河南巩义市夹津口镇丁沟村罗汉寺西南,至夹津口镇流入坞罗河,旧称罗汉寺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白马溪水……即今罗汉寺水也。”(124)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罗汉寺有溪,名曰白马溪,可溉田数十亩。北流里许,与郜沟砚溪合,砚溪溉田少许。又北二里馀,与申家谷申溪合,申溪有温泉,亦溉田数十亩,溪旁设水磨数处。又北至夹津口入罗川。”(125)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116号,第81页。

〔270〕 嵩山 今山名同。

〔271〕 白马坞 今址无确考,疑在河南巩义市夹津口镇丁沟村罗汉寺附近。

〔272〕 白桐涧水 今天坡河,旧称车园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白相涧水(按,即白桐涧水)……则今车园水也。”(126)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车园水上游为圣水,北流至李家窑,又北过西作村、羽林庄入罗川。”(127)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116号,第82页。

〔273〕 桐溪 今天坡河上游溪谷。

〔274〕 九山 今白云山。《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巩县:“九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128)〔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68页。宋巩县治今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白云山正在其“西南五十五里”处。《太平御览》卷四二《地部》引《阳城记》:“九山在县南三十五里。”(129)〔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四二《地部七》,第201页。其中“县”疑指偃师县,唐宋时治今偃师市东偃师老城,白云山在其南偏东“三十五里”处。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九山,今名白云山。”(130)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一《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21页。

〔275〕 九山溪水 今天坡河支流,发源于河南巩义市西村镇张沟村,至李家窑村流入天坡河,旧称岭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九山东溪水(按,即九山溪水)……则今瑶岭水(按,即岭水)也。”(131)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岭水上游为牛顶坡,东北流径宋窑,至李家窑合车园水,北流入罗川。”(132)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116号,第82页。

〔276〕 百称山 即郦《注》上文“九山”,参注〔274〕。

〔277〕 仲长子曰 “子”,原作“统”,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同,今据《大典》本改。

〔278〕 放心不拘之乡 “乡”,原作“境”,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同,今据《大典》本改。《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巩县引《水经注》此处亦作“乡”(133)〔宋〕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道五》,第68页。。

〔279〕 九山庙 今址无确考,当在今白云山下。《魏书》卷一○六《地形志》北豫州成皋郡巩县下载有“九山祠”(134)《魏书》卷一○六《地形志》,第2537页。,即郦《注》九山庙。

〔280〕 号曰九山府君之灵 “之灵”,原作“也”,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同,今据《大典》本改。

〔281〕 太岁在戌 此四字大典本作“太岁在戍”,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作“太岁庚午”。朱《笺》:“谢云: 一作‘太岁在戌’。”

〔282〕 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 “二十”,黄本、《注笺》本、《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同,《大典》本作“三十”。又,郦《注》上句称“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堂庙”,此句称“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年号(元康、永平)似有讹误。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惠帝纪年,先永平,后元康。如何后建庙,先立石?若云元魏之永平,相去又远。后有永康、永宁、永兴三元,皆以‘永’纪,莫能定也。”按,沈说是,亦可能“元康”系“太康”之讹。

〔283〕 袁公坞 在今河南巩义市芝田镇西南、坞罗河南岸。

〔284〕 潘岳父子墓 指潘茈、潘岳父子二墓,在今河南巩义市芝田镇南石村东、坞罗河东岸(135)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文选》卷一○《纪行》潘岳《西征赋》“眷巩洛而掩涕,思缠绵于坟茔”下李善注:“《河南郡图经》曰: 潘岳父冢,巩县西南三十五里。”(136)〔梁〕 萧统编,〔唐〕 李善注: 《文选》卷一○,第148页。隋唐巩县治今巩义市站街镇老城村,南石村正在其“西南三十五里”处。

又东北过巩县〔285〕东,又北入于河。

〔285〕 巩县 战国秦置县,至曹魏不改。

洛水又东,明乐泉水〔286〕注之。水出南原下,三泉并导〔287〕,故世谓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师次于明溪者也。〔288〕

〔286〕 明乐泉水 又名五道泉,即今稍柴水,旧称稍柴务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明溪泉即梢柴务水(按,即稍柴务水)……有数泉并导南原下,侧洛水注之。”(137)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2页。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明溪泉即稍柴务水,土人多植莲,故又名君子泉,‘明乐’名称今不著。”(138)民国《巩县志》卷二《舆地》,《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116号,第72页。

〔287〕 三泉并导 “三”,《大典》本、黄本、《注笺》本同,《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作“五”。《刊误》:“‘三’当作‘五’,下云‘世谓之五道泉’可证也。”其说备考。

〔288〕 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师次于明溪者也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十二月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于侯氏,于溪泉,次于社。”其中“于溪泉”下杜预注:“巩县西南有明溪泉。”(139)〔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第4563页。

洛水又东径巩县故城〔289〕南〔290〕,东周所居也。本周之畿内巩伯国也。《春秋左传》所谓尹文父涉于巩〔291〕,即于此也。

〔289〕 巩县故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其地有战国、汉时期城址,习称巩王城、康北城址(140)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下)》,第35页。。《魏书》卷一○六《地形志》北豫州成皋郡巩县下载有“巩城”(141)《魏书》卷一○六《地形志》,第2537页。,当即巩县故城。嘉靖《巩县志》卷四《古迹》:“巩王城,在县西二十五里孝义保。即周惠公封少子班于巩,即此处也。城趾祠堂尚在。”(142)嘉靖《巩县志》卷四《古迹》,《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9册,第1011页。其中“巩王城”即北魏以前巩县故治,亦即今康北城址。

〔290〕 洛水又东径巩县故城南 按,此段洛水古今流路不同。今洛河在康北城址(郦《注》巩县故城)东侧自南向北流,与郦《注》洛水“东径巩县故城南”之载不符。核诸地形,郦《注》时期,洛水当在今黑石关河谷与河洛镇河谷之间自西南向东北流,流路较今洛河河道偏东偏南。

〔291〕 春秋左传所谓尹文父涉于巩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尹文公涉于巩。”(143)〔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一,《十三经注疏》,第4583页。

洛水又东,浊水〔292〕注之,即古湟水也〔293〕。水出南原〔294〕。京相璠曰: 訾城北三里有黄亭。即此亭也。《春秋》所谓次于黄者也〔295〕。

〔292〕 浊水 今和义沟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湟水(按,即浊水)即和义沟水。”(144)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3页。按,今洛河先纳和义沟水,再流至康北城址(郦《注》巩县故城)东侧;而郦《注》时期,此段洛水流路当较今洛河河道偏东偏南,应先径康北城址南,再纳和义沟水。又,杨《疏》以干石河(即今石子河)为浊水,但干石河源出山中,与郦《注》所载浊水“水出南原”不符,故不取其说。

〔293〕 即古湟水也 “湟”,原作“黄”,今据诸本改。

〔294〕 水出南原 此句诸本同。按,此句下疑有脱文。杨《疏》:“下云‘即此亭也’,则必先言黄亭而后引京说以证之,此句当作‘水出南原黄亭下’,方合。”

〔295〕 春秋所谓次于黄者也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圃车,次于皇。”(145)〔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第4562页。

洛水又东北。洞水〔296〕发南溪石泉〔297〕,世亦名之为石泉水也。京相璠曰: 巩东地名坎欿,在洞水东〔298〕。疑即此水也。又径盘谷坞〔299〕东,世又名之曰盘谷水。司马彪《郡国志》: 巩有坎欿聚。〔300〕《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301〕服虔亦以为巩东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状焉,而不能精辨耳。《晋太康地记》《晋书·地道记》并言在巩西〔302〕,非也。其水又北入洛。

〔296〕 洞水 又名石泉水、盘谷水,即今石子河。《资治通鉴》卷一八三《隋纪》义宁元年“陈于石子河西”下胡三省注:“《水经注》: 洞水出南溪石泉,世亦名之为石泉水。过巩东坎欿聚西而北入于洛。盖即石子河也。”(146)《资治通鉴》卷一八三《隋纪七》,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721页。《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府巩县亦以石子河当洞水(147)〔清〕 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248页。。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市河水(即今西泗河)当洞水(148)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府县志辑》第61册,第133页。,可备一说。

〔297〕 洞水发南溪石泉 “洞水”,原作“泂水”,《注释》本、《注疏》本同,《五校》稿本作“合泂水水”,今据《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改。

〔298〕 在洞水东 “洞水”,原作“泂水”,《五校》稿本、《注释》本、《注疏》本同,今据《大典》本、黄本、《注笺》本改。

〔299〕 盘谷坞 今址无确考,疑在今河南巩义市北山口镇附近。

〔300〕 司马彪郡国志巩有坎欿聚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有坎埳聚。”(149)《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90页。

〔301〕 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遂出,及坎欿,国人纳之。”(150)〔晋〕 杜预注,〔唐〕 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十三经注疏》,第3946页。

〔302〕 晋太康地记晋书地道记并言在巩西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有坎埳聚”下刘昭注:“《地道记》在南。”(151)《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第3393页。按,刘昭注引《地道记》文字与郦《注》不同。杨《疏》:“‘南’‘西’形近,未知谁误。”

洛水又东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 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303〕谓之洛汭〔304〕,即什谷〔305〕也。故张仪说秦曰: 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306〕谓此川也。《史记音义》曰: 巩县有鄩谷水者也。〔307〕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沈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赤文绿字。〔308〕尧帝又修坛河洛,择良即沈,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逝,赤文绿色,广袤九尺,负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帝王录记,兴亡之数,以授之尧。〔309〕又东沈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背甲赤文成字,遂禅于舜。〔310〕舜又习尧礼,沈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至于稷下,荣光休至,黄龙卷甲,舒图坛畔,赤文绿错,以授舜。舜以禅禹。〔311〕殷汤东观于洛,习礼尧坛,降璧三沈,荣光不起,黄鱼双跃,出济于坛,黑乌以浴,随鱼亦上,化为黑玉赤勒之书,黑龟赤文之题也。汤以伐桀。〔312〕故《春秋说题辞》曰: 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川吐地符,〔313〕王者沈礼焉。《竹书纪年》曰: 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盖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314〕

〔303〕 山海经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 《山海经》卷一三《海内东经》:“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152)〔晋〕 郭璞注,〔宋〕 尤袤校订: 《山海经》卷一三《海内东经》,《古逸丛书三编》,第17b页。

〔304〕 洛汭 指洛水入河水处,即今河南巩义市河洛镇东洛河河口,亦泛指今河洛镇、站街镇一带。

〔305〕 什谷 今河南巩义市河洛镇、站街镇间之洛河河谷。洛水历此谷而入河。

〔306〕 故张仪说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 《史记》卷七○《张仪列传》:“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153)《史记》卷七○《张仪列传》,第2282页。

〔307〕 史记音义曰巩县有鄩谷水者也 《史记》卷七○《张仪列传》“塞什谷之口”下《集解》:“徐广曰: 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154)《史记》卷七○《张仪列传》,第2282页。

〔308〕 黄帝东巡河至赤文绿字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155)《宋书》卷二七《符瑞志》,第761页。《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引《尚书中候》:“河《龙图》出,雒《龟书》威,赤文像字,以授轩辕。”(156)〔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上》,第1703页。《开元占经》卷一二○《龙鱼虫蛇占》引《尚书中候》:“河出《龙图》,赤文像字,以授轩辕。”“黄帝东巡至洛,《龟书》咸,赤文绿字,以授轩辕。”(157)〔唐〕 瞿昙悉达编: 《开元占经》一二○《龙虫鱼蛇占》,中国书店1989年版,第839、840页。《太平御览》卷七九《皇王部》引《尚书中候》:“帝轩提像,配永循机,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龙图》出,洛《龟书》威,赤文像字,以授轩辕。”(158)〔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七九《皇王部四》,第368页。按,此段文字及郦《注》下文“尧帝又修坛河洛”至“汤以伐桀”一段,当本自纬书《尚书中候》,并可能存在一定文字讹误,杨《疏》辨之已详。

〔309〕 尧帝又修坛河洛至以授之尧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159)《宋书》卷二七《符瑞志》,第761—762页。《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引《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纪兴亡之数。”(160)〔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一》,第213页。同书卷八三《宝玉部》、卷九八《祥瑞部》引《尚书中候》,《文选》卷一四《赋·鸟兽》颜延年《赭白马赋》“实有腾光吐图畴德瑞圣之符焉”下李善注引《尚书中候》,《初学记》卷一《天部》、卷六《地部》、卷九《帝王部》引《尚书中候》,《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卷一五《天部》、卷八○《皇王部》、卷八○六《珍宝部》、卷八七二《休征部》、卷八九三《兽部》引《尚书中候》所载略同(161)〔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上》、卷九八《祥瑞部上》,第1432、1696页;〔梁〕 萧统编,〔唐〕 李善注: 《文选》卷一四,第203页;〔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一《天部上》、卷六《地部中》、卷九《帝王部》,第15、121—122、207页;〔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卷一五《天部一五》、卷八○《皇王部五》、卷八○六《珍宝部五》、卷八七二《休征部一》、卷八九三《兽部五》,第37、74、373、3581、3866、3967页。。

〔310〕 又东沈书于日稷至遂禅于舜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162)《宋书》卷二七《符瑞志》,第762页。《初学记》卷六《地部》引《尚书中候》:“尧率群臣东沉璧于洛,退候至于下稷,赤光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163)〔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六《地部中》,第133页。同书卷九《帝王部》、卷三○《鳞介部》引《尚书中候》,《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引《尚书中候》,《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下李贤注引《尚书中候》,《开元占经》卷一二○《龙鱼虫蛇占》引《尚书中候》,《太平御览》卷八○《皇王部》引《中候·运行》、卷九三一《鳞介部》引《尚书中候》所载略同(164)〔唐〕 徐坚等: 《初学记》卷九《帝王部》、卷三○《鳞介部》,第203、746页;〔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第1718页;《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第2704页;〔唐〕 瞿昙悉达编: 《开元占经》一二○《龙虫鱼蛇占》,第840页;〔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八○《皇王部五》、卷九三一《鳞介部》,第373、4137页。。

〔311〕 舜又习尧礼至舜以禅禹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舜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至于下昃,荣光休气至,黄龙负图,长三十二尺,广九尺,出于坛畔。”(165)《宋书》卷二七《符瑞志》,第763页。《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引《尚书中候》:“舜沉璧于河,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入坛畔。”(166)〔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上》,第1703页。《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李贤注引《尚书中候》:“舜礼坛于河畔,沈璧,礼毕,至于下昗,黄龙负卷舒图,出水坛畔。”(167)《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第2704页。《开元占经》卷一二○《龙鱼虫蛇占》引《尚书中候》:“舜沉璧,黄龙负卷舒图,出水坛畔,赤文绿字也。”(168)〔唐〕 瞿昙悉达编: 《开元占经》一二○《龙虫鱼蛇占》,第839页。

〔312〕 殷汤东观于洛至汤以伐桀 《宋书》卷二七《符瑞志》:“汤乃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沈璧退立,黄鱼双踊,黑鸟随鱼止于坛,化为黑玉。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夏桀无道,汤当代之。”(169)《宋书》卷二七《符瑞志》,第764页。《艺文类聚》卷一二《帝王部》引《尚书中候》:“天乙在亳,诸邻国繦负归德,东观乎雒,降三分璧,黄鱼双跃,出济于坛,化为黑玉,赤勒曰: 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170)〔唐〕 欧阳询撰,汪绍楹校: 《艺文类聚》卷一二《帝王部二》,第220页。《文选》卷三一《诗·杂拟》江淹《袁太尉从驾》“幸侍观洛后,岂慕巡河前”下李善注引《尚书中候》:“天乙在亳,东观乎雒,黄鱼双跃,出跻于坛,化为黑玉。”(171)〔梁〕 萧统编,〔唐〕 李善注: 《文选》卷三一,第454页。《开元占经》卷一二○《龙鱼虫蛇占》引《尚书中候》:“汤沉璧于河,黑龟出,赤文题。”(172)〔唐〕 瞿昙悉达编: 《开元占经》一二○《龙虫鱼蛇占》,第840页。《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引《尚书中候》:“天乙在亳,诸邻图襁负归德,东观乎洛,降三分沉璧,退立,荣光不起,黄鱼双跃,出济于坛,黑鸟以雄,随鱼亦止,化为黑玉,赤勒曰: 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三年天下悉合。”(173)〔宋〕 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八》,第388页。

〔313〕 故春秋说题辞曰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川吐地符 “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川吐地符”,《注疏》北京本作“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注疏》台北本作“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全祖望七校水经注》(抄本)全氏按语:“元文是‘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古‘坤’字,与上文复,则知‘道坤’二字是妄人所填写。”又,《诗·小雅·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下《正义》:“按,《春秋说题辞》云: 河以通乾出天苞,雒以流坤吐地符。”(174)〔汉〕 毛亨传,〔汉〕 郑玄笺,〔唐〕 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卷一六,《十三经注疏》,第1081页。《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下《正义》:“如郑康成之义,则春秋纬云: 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175)〔魏〕 王弼注,〔唐〕 孔颖达正义: 《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第170页。

〔314〕 昔日太康失政至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 《尚书·五子之歌·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176)〔汉〕 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正义: 《尚书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第329页。《史记》卷二《夏本纪》:“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177)《史记》卷二《夏本纪》,第85页。

本文通过以上考述,揭示了《水经·洛水注》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异同与部分文本的史源,完整复原了其中所载的水道流路与城邑分布。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特编制《〈水经·洛水注〉河流名称古今对照表》(表1)与《〈水经·洛水注〉图》,以利查考。其中,《〈水经·洛水注〉图》前三幅见于上篇,第四幅见于下篇(图1),分别反映相应文本所示地理内容。

表1 《水经·洛水注》河流名称古今对照表

续表

猜你喜欢
河南
The inheritance of the nailless bridge
河南药茶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后创建时代”河南人大更美好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