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宗炯
[案例]:
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班级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始,大家很是投入。在迎面接力时,我正拍着视频,小夏和小刚突然发生了碰撞。只见小刚一屁股坐在地上,又被同学拉起来,小夏却躺倒在地无法动弹。我拍打他的肩膀,不停呼唤,还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
小夏父母很快也赶到医院。做了CT检查后,医生说小夏脑部有出血,但是问题不大,先输液促进身体自行吸收。我和小夏家长都舒了一口气。小刚妈妈带小刚也做了检查,幸无大碍,已回家休息。
第二天早上我又到医院,小夏爸爸说又做了一次CT,医生说出血量增加,必须立即手术。小夏手术结束后直接进了ICU。我硬着头皮和小夏家人交流,生怕他们有过激言行,不知道该怎么收场。还好,小夏的父母情绪稳定。校长了解情况后安慰我:谁也不想出意外,但既然出事了,咱们就积极去处理。我和校长一起看望小夏和他的家人,并垫付了医疗费。
此后,我每天都去医院,小夏在ICU里住了几天,转入普通病房,做手术的刀口也慢慢愈合,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我宽慰小夏,让他安心养病,落下的功课老师们都会帮忙补的。同时,我帮助家长办理了校方责任险。
两个星期后,小夏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医生开了出院证明。他在家里休息了两周后,顺利返校上课。
[交流]:
刘佳:参加工作将近20年,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样的突发事件,但每次听说心情都很沉重。老师最不希望出现类似事件,学校、家长和社会更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案例中的小夏也算万幸,班主任在处理的过程中及时、果断、敢于担当,学校也给予了有力支持。
其实,不仅是比赛中,学生课间的打闹、上下楼梯不小心滑倒、课外活动打球等都有可能出现类似这样的事件。所以,这种小概率事件不是班主任拒绝活动的理由,我们还是应该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
魏俊起:案例中,班主任在处理突发受伤事件时,表现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第一时间拨打120,为伤者争取了时间;全程跟踪医疗过程,积极主动配合家长进行治疗,避免家校关系的恶化;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解决困难,赢得了认可与尊重;及时关心受伤学生的康复,让他不要担心功课,稳定了学生的心态。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有一种情怀,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应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得畏首畏尾。组织活动不仅是班主任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班主任教育情怀的外显。案例中的老师很有教育情怀,出现了问题也处理得及时有效,值得我们学习。
卢文杰:案例中学生刚开始出血较少,情况比较稳定,但后来又手术并进了ICU。即使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家长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这让我思考,这位老师平时做了多少工作,才能在如此危机面前获得家长谅解?
教育是良心活儿,家长也有自己的判断。老师平时对学生发自内心地关心和呵护,用过硬的专业素养引领学生成长,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与理解。案例中的班主任定是做到了这些,才能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获得家长的谅解与尊重。
董会:遇到类似的学生受伤事件,拨打120后,还应该联系体育老师或校医来进行必要的紧急施救。专业的紧急施救能够在医生赶来前给受伤学生有效的救援与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平时,班主任可以联系医生家长或者校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救援知识普及,以免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时束手无策。
我们也要教育学生:遇到同学受伤时,要第一时间报告老师或医生,及时正确地帮助受伤同学;遇到同学生病或不舒服时,也要及时告诉老师,避免因不知情而让同学陷入困境。
卫鹏艳:我们要给学生怎样的教育才能减少这种受伤事件的发生?安全教育应该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班主任的必备课。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讲安全,更应该预设情境,教学生规避风险的方法。比如大风天气要注意高空落物、冰雪天气注意路面湿滑等。
像案例中的迎面接力比賽,我们可以先组织参赛学生进行演练,注意交接棒迎面同学的跑位,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交接棒的时候相撞。学校每年组织的紧急疏散演练,也能让学生在上下楼时保持快速有序,减小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预设预演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规避风险。
王秋霞:案例中的小夏、小刚、班里其他同学和老师,在事故发生后,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少事故对师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小夏需要心理辅导,受伤会让小夏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担忧;小刚需要心理辅导,因为对小夏的受伤,小刚可能会自责而产生心理负担;老师需要心理辅导,因为这次事件,老师有可能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忐忑不安,不敢再组织活动;其他同学也需要心理辅导,班里有同学受伤,大家也会出现担心、自责等负面情绪。所以后期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俊茜:学校应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就是利用已经发生的安全案例(可以是学校积累的安全案例,也可以是网络报道的安全案例),真实生动地给学生讲学校生活中的安全风险点,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翟云峰:我从事学校安全工作好几年了,积累了许多案例。有走路扭到脚的、打球磕掉牙的、下楼梯摔伤腿的、运动受伤的、关门碰到后面同学脸的,等等。从学校层面讲,我们主要以教育预防为主,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应该编辑安全教育措施手册、张贴安全提示标语、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从方方面面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当出现安全问题时,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积极跟进处理,给予学生和家长最大的关怀,并协助做好治疗与善后处理。
当班主任遇到此类突发事件时,建议及时把伤者送医治疗,避免耽误救治时间;及时联系学校领导,以便协调跟进;及时告知家长实情,多与家长沟通,协助治疗。
[点评]:
秦望:《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时,无论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学校对受伤害学生的救助应是无条件的。
遇到学生伤害事件,班主任应该无条件地救治学生。班主任不一定具有专业的救援素养,遇到类似事故,应及时拨打120,联系学校医疗人员急救。避免因耽误时间而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遇到学生伤害事件,班主任应该及时通知受伤学生监护人。老师不是医护人员,不能判断或评价学生受伤的严重程度。学生任何程度的受伤,班主任都要通知家长。学生受伤后未及时通知家长也是法律认定学校责任的依据之一。
遇到学生伤害事件,班主任应提示监护人在受伤害学生治疗过程中保存医疗凭证,以方便校方责任认定和保险赔付。比如提醒在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做好报销凭证、交通费用凭证的收集。
班主任在平时要对学生开展安全专题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运动安全、集会安全、防火防电安全、寝室安全、人身安全等)。可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利用安全事故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开展安全演练和必要的求生、救援知识的教育。学校可以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集中教育,如消防演练、急救知识讲座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请校外专业人员参与班级安全教育。
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要做到防范为主,学校、社会、家长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配合、协助校园安全预防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减少校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案例由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8+1工作室征集整理)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