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静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当城市发展到一定强度、人口的高流动性增长到一定程度,与疫情管控、医疗水平、公共卫生能力等提升有关的硬件和软件,都到了一個该高强度投资、升级换代的时候,因此城市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来解决这些突现问题。
【关键词】开敞空间;城市规划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整个社会经历了“突然暂停”和“缓慢重启”的艰难过程。城乡规划领域在转型构建中直面这一变革性的重大冲击,后疫情时代的城乡规划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城市开敞空间列入了城乡规划议题。
1、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Open Space)是指城市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硬质景观(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公园、娱乐空间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英国伦敦1877年制定的《开敞空间法》中将开敞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敞空间是“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上未开发的土地”,具有:A.公园和娱乐用的价值;B.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C.历史或风景的价值。由此可见,这些空间负担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生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亦及是展现生态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多重目标的载体。
城市开敞空间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新近文明的反映,也是我们在解决了吃、穿后对更高生活物质水平的体现,人们在空余时间需要一个休憩自我的地方,于是城市中的开敞空间就此产生了;城市生活规律而忙碌,长时间置身于此狭小领域,令人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于是人们又迫切希望拥有更大的绿地空间以满足需要,由此,公园,城市娱乐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空间氛围。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进入家庭我们有了更快更方便的代足工具,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休憩场所在日益增加的人流背后以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又走向了更远的郊外(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我们对于其开敞空间定义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泛……
2、城市开敞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五十年代前,开敞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开敞空间设计处理常常放到建筑形态设计之后,因此变成了城市设计的一种补遗,而不是城市设计有机构成。通常,开敞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已而存在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
在当下,建立广泛的开敞空间体系,为居住者提供必要而高品质的活动场所,是城市设计中坚持的另一理念。设计不但在城中心区建立了完善的开敞空间系统,而且将它与周边地区开敞空间相连。开敞空间的整体构架有机地联系着各个区块,同时也为中心提供了可见的实体联系。建筑物和开敞空间的融合问题也是基地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物被安排在开敞空间内,形成开敞的天际线,在地表平面上形成比例适合人体尺度的环境。建筑群体和开放空间的结合创造了完整的、令人难忘的形象,这种群体空间方式又为个体建筑的创作提供了自由度。
开敞空间的类型多样,因此要在城市社区里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效果,开敞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同等重要的。多种类型的开敞空间满足了人们进行不同室外活动的需要。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就人们各取所需,在不同场合下从事不同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观看比赛、散步、骑车、跑步、练操、静坐、阅读、休息、就餐、交谈、赏鸟、私人会面、公众聚会等等。更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在水上也同样有着多种娱乐或竞技活动。
开敞空间设计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道路断面、交叉口和铺装,行人专用步行道路系统,专人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滨水大道以便人们沿路欣赏到不同景观,以及公园、体育用地、游戏场地、广场和公众聚会场所的设计。开敞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可在恶劣天气里提供庇护的凉亭,增加高度变化的矮墙和楼梯,以及入口、环岛、喷泉和绿化配置;为了便于夜间使用,规划中还增加了灯光设计,灯光强度可以根据开敞空间的利用方式调节变化。
后疫情时代,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化建构,是通过建立空间的网络或等级关系,来适应多样城市生活的发展需求,并提供充分的空间与环境潜力。同时系统化的开敞空间还为城市展现连续而组织化的城市景观。将各类功能空间与场所进行合理而系统地安排,从中可获得优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构筑,可有利于与城市的诸如环境保全系统、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城市防灾系统以及城市景观系统等切合调节,而发挥城市总合的系统功能。
设计通过多种使用功能的混合,力图满足不同居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可弹性发展的、能容纳需求与功能变化的土地使用与建筑功能配置,为人们展开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城市中心、城市空间的图景。因此设计师要通过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当今的时代任务及客户和社会的需要来迎接新的挑战。
3、城市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强度、人口的高流动性增长到一定程度,与疫情管控、医疗水平、公共卫生能力等提升有关的硬件和软件,都到了一个该高强度投资、升级换代的时候。城市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合理利用城市的各项资源,做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平战结合。
比如说,这些年,露天菜市场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搬进了室内。其实露天菜场它有自带的给排水设施、供电系统,如果有这种场地的存在,同时它的日常利用频率又非常高,而不说平时这个场地不使用。那么,在战时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这些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的空旷场地,来布置大型野战医院。还有一个是这些年兴起的自驾车营地,大家都知道,自驾车营地也是“光板一块”,具备水电齐全的一套系统。如果在城市的近郊区,在一些相对偏远和分散的地区出现疫情的话,这种场地利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
所以未来的“平战结合”系统应该是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利用的相互结合,而且室外场地环境的日常利用率很高,维护费用却并不高,做到正常维护就可以了,可能比室内的同类成本还要低。
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化建构,是通过建立空间的网络或等级关系,来适应多样城市生活的发展需求,并提供充分的空间与环境潜力。同时系统化的开敞空间还为城市展现连续而组织化的城市景观。将各类功能空间与场所进行合理而系统地安排,从中可获得优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构筑,可有利于与城市的诸如环境保护系统、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城市防灾系统以及城市景观系统等切合调节,而发挥城市总合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尹稚.公益微课堂《城市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