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切生产和生活的根基,笔者以为做好安全生产应重点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对本部门的人员人身安全、家庭安全、集体安全负责。要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制,实行上级对下级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遵守规程,依法管理。各种规程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程序。实践证明,只要是严格按照规程工作的,就能够保证安全。如果不严格遵守规程,就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就容易出事故。三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抓安全管理须从实际出发,把住关键,突出重点。安全第一责任人须把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落实安全基础,预防事故发生。四是措施得力,监督到位。为加强安全管理,各部门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指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管制度。增强安监人员的安全监管意识,确保各种规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减少事故发生。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要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及时给予排除和纠正,并给予经济处罚及违章教育,使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训,真正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积极探索,求实创新。作为安全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求实创新。同时,要进行安全管理理论的创新、思路的创新和措施的创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六是中期安全工作靠管理,长期安全工作靠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一个企业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保障。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使安全成为每位员工共同的自觉行为。
(刘俊鸣)
1月1日,大连理工大学微博发布通报称,2020年12月30日14时左右,该校凌水主校区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学生身亡,涉事司机为该校教师。事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的沉重警钟。
现在的大学校园多是开放式的,在校园内行驶的机动车越来越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校校园内道路不属于公共道路,高校管理者承担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近年来,各高校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但一些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比如,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设施薄弱、管理力度不足,导致机动车超速行驶等违法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让公众尤其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心慌慌”。
多一点反思,少一点血泪。各学校应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排查校园交通安全隐患,举一反三,完善交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常抓不懈,不断拉长管理短板,确保防患未然。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对于交通违规行为,校方要坚决做到“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将教职工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纳入到年度考核中,与其晋升职称、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挂钩,对于多次违规或情节严重者实行“一票否决”,促使教职工不越法律制度红线;对于校外车辆,要严把进门关,加强检查、登记,通过采取签署遵守交通规定承诺书等方式,提升法律制度威慑力。一旦发现驾驶者有违规行为,校方则依约追究其违约责任,倒逼驾驶者自觉遵规守法,不敢率性而为。
校园交通安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光靠学校来抓是不够的。从政府层面上看,无论是完善相关法规,还是监管执法力量下沉,都应尽早提上日程。比如,出台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教育督导,促使各学校加强隐患排查、防控,为校园安全、稳定、有序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借鉴北京等地推行“社区交警”服务机制的做法,安排交警入驻校园提供专业指导,牵头组建志愿者团队、巡逻队等,推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格局,将每一个校园都打造成最安全堡垒。
(杨维立)
《安全生产法》为我们日常工作确立了行为规范,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安全达人,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依法治安、实现依法治安,让安全永驻。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安全来自遵纪守法的自觉,来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习以为常。做安全达人,就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自警、自省、自律,脚踏实地履职尽责,自觉坚持安全制度,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做安全达人,不仅要时刻牢记安全责任,在行动上还要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影响大家共同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合力,有效管控安全;做安全达人,要不断学习各种安全法规,多看事故案例分析,从思想上达到警醒,助力我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和安全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才能形成不想、不能、不敢违法的氛围,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安全发展。
抓安全要细,管安全要严,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行为上防范,绷紧安全弦,让《安全生产法》深入人心。要守法、践法,把纸上的安全责任落实在言语上,践行在行动中,做知法、守法的安全达人。
(肖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