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石阁里的阅读札记(五则)

2021-04-08 07:19何永飞
壹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晓雪丽江文字

◆何永飞

心血记录人生,温情拥抱时代

——读晓雪作品《我的文学人生》

文学养心,从晓雪老师超凡脱俗的人生中可见一斑。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起起落落,要遇到风风雨雨,而如何面对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和心态。回望过去,晓雪老师有过明媚的春光,也有过灰暗的境遇;有过硕果累累的金秋,也有过意想不到的遗憾。但不管何时,他都淡然面对,不狂喜不大悲,所以一直拥有别人少有的自在和快乐。

手捧着沉甸甸的《我的文学人生》,我不由心生无限的敬意和钦佩。这哪里像是出自一位80多岁的老人之手,单从书的字数而言,就让多少年轻的写作者自感惭愧。何况这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像电脑打字,噼里啪啦就出来一大堆。吉狄马加老师在为其写的序言中说:“这本回忆录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纪实性见证,一份独特的参照性文本,一本以心血写就的灵与肉的记录。”我深表赞同,要想再找出一本类似的著作,确实很难,由此足以表明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是否有心,是否能持之以恒,是否能坦然面对现实,决定着一个人所抵达的高度。《我的文学人生》所记录的事件非常清楚,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些连几点几分都写出来,以人的大脑去回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晓雪老师之所以能够给我们讲述出当时的情景,除了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外,最主要是他有六十多年如一日的记日记习惯。不管多忙,不管多劳累,他都会抽出时间详细记录下当天的重要事件。这为他后来写作《我的文学人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不然很多东西早已随着时间悄悄地流走,文坛和时代就少了一部重要的作品。

文学打开了晓雪老师人生的一个明亮窗口,以大学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独到的见解、以锋芒的思想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和评论了艾青的诗歌作品,有好说话好,有不足说不足,不避讳,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后来,作品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两万六千册,创造了一个奇迹。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评论艾青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现在作家论。可正所谓福祸相依,还未从收获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命运就给晓雪老师当头一棒。艾青受到批判,《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及作者也在劫难逃。因为这个,晓雪老师被下放劳动,到农村挖草煤、挑粪、割麦子、造颗粒肥料等,吃了不少苦。但他觉得正像陆游所说的“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三日却堪忧”,所以在紧张和艰苦的劳动之余,他依然心怀文学,心怀诗歌,创作出很多激情歌颂的诗。

晓雪老师一生在为文学奔忙。他的工作岗位,他的创作影响力,他的德高望重,注定要为文学付出更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心血。阅读《我的文学人生》,他的身影不是在那座城市的活动和会议上,就是在这座城市陪同领导考察和作家交流的现场,甚至到了海外。另外,还有很多单位的事务和问题需要他处理。如此繁忙,他还要搞自己的创作,还要为无数的写作者出书写序、写推荐语和题写书名。为鼓励写作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文学新人,他基本是“有求必应”,有些人他都没见过,都不认识,是托人带来书稿,他都认真阅读和用心写序,且从来不收一分润笔费。这样无私和大爱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特别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民族文学》杂志的创办,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选,他都是开拓者、亲历者,是功臣。

文学也似乎懂得反哺。晓雪老师在为文学勤勤恳恳付出的同时,文学也在照亮晓雪老师的人生之路。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面对生命中的各种不公,甚至各种曲解、污蔑、伤害等,他都冷静对待,他都一笑了之。就算时代亏欠他,他都依然深深地爱着时代。让那些想看他落泪的不怀好意者和阴险狡诈者大感失望。很多人退位和退休后,就只能蜷缩在孤独和寂寞的笼子里,之前的追捧者全不见踪影,门可罗雀。晓雪老师不一样,他退休后,追随者非但不减,反而更多,常有故友和新友登门拜见。更让人羡慕的是他那硬朗的身体,80多岁依然脚下生风,活得有滋有味,每年都要无数次乘坐飞机、高铁和汽车,往返于各个地方,参加各种文学和艺术活动。他的出现,总会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文学,让晓雪老师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我的文学人生》,属于晓雪老师,属于一个时代,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有痛感的爱更深沉

——读祁萍诗集《颜本丽江》

背叛故土的人,外表再光鲜,终究会成为孤魂野鬼。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都难以走出故乡的掌心。纳西族诗人祁萍,求学在外,那时从重点大学毕业,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飞翔得更远,但她没有,她坦言:“我拒绝一切可以离开的理由。”就这样,她又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土——丽江。

丽江,以净美而神秘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成为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牵挂丽江、依恋丽江、赞美丽江的人以及文字不计其数。对丽江的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可像祁萍这样爱得深沉的不是很多,她的爱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她说:“我对这块土地充满了膜拜的情愫。”膜拜,何等赤诚的热爱,何等崇高的敬畏。有几人能把故土像神一样供奉在头顶,有几人能做到对故土不离不弃,并用含泪的文字去擦拭故土伤口里的疼痛。这样的人真的不多,而祁萍就是其中之一。

爱,当从脚下的土地出发,否则这种爱是飘渺的。丽江的神山圣水、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间民俗等,滋养了祁萍的生命和心灵。反过来,祁萍又怀着感恩之情,以诗歌为丝线,为这片土地上的一景一物织就温暖而华丽的彩衣。所以说,祁萍栖居于丽江是有福的,丽江降生祁萍这样的子民也是有福的。跟着祁萍的诗情行走,让人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丽江,同时,懂得何为真正的故土情深。

每个人的出生地,或许地名、地貌、地质、气候不同,或许还有大与小、贫穷与富裕、平整与陡峭之别,但其在生命中的分量都是很重的。“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心底总是觉得那里的沙粒都是饱满而温情的∕因为它们蓄满了炽烈的阳光还涂着夏天的颜色∕我以为只有那片土地上麦浪才会在风中舞蹈”(《大具坝》)。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具这个地方,但从祁萍的诗句里,我们看到了熟悉和亲切的景象,感受到了浓厚和真挚的温情,触摸到了饱满和含泪的乡愁。诗歌的魅力在于诗人抒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而让人品读到的是与之血脉相连的每一个人的生活。这点祁萍做得很好,也是她诗歌的可贵之处。

高原女性既有清风拂面的温柔,也有江水滔滔的奔放,她们的情感表达,可以是白云飘舞般轻盈,也可以是鹰击长空般豪迈。祁萍的诗歌偏向于后者,而又不失前者的雅韵。“鹰之舞勇敢而孤独∕鹰以舞蹈的节奏分割天空∕以风的速度逃遁子弹和弓箭∕它犀利的眼神可以看穿恐惧和绝望”(《纳西放鹰者》)。纳西族有放鹰的传统和喜好,而我们追溯这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会发现鹰便是这个民族的化身。他们以独有的魅力,盘旋于岁月的天空,不畏风暴,不畏黑暗,不畏艰险,舞出旷世传奇和绝妙风采。正如祁萍在《舞》中写到:“舞蹈救活了小镇和村庄∕跳舞的人们化成了花朵∕开放在节日里,黄土高原才会五彩缤纷∕……∕来吧,来做一次接近天空的飞翔”,如此飞翔,岂能不令人迷醉,岂能不令人赞叹。

但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商业的浪潮抵挡不住地席卷而来,对原有的文化结构造成很大的冲击,有时甚至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很多地方原本是一块净土,可由于商业的过度开发,被搞得面目全非,被污染得惨不忍睹。丽江或多或少也难逃厄运,宁静的古城不再宁静,高雅的文化染上了俗气,等等。面对这些伤痕,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诗人,不可能视而不见,更不可能不痛心疾首。祁萍在歌唱丽江的美之余,陷于忧伤之中。“古镇表情怪异地向着雪山致敬∕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土著的居民混杂在其中看风景∕他们神情陌生而忧伤”(《丽江·雪山》)。古镇的日子被惊扰,家园的美好被破坏,牵动着诗人的心弦。就连那处于闹市之外的珍珠湖也被利益驱使的开发商盯上,“珍珠湖畔越来越少的是牛羊的影子∕越来越多的是发动机的轰鸣∕可是珍珠湖真的很美∕它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一季蒙尘的高原松∕一只在暮色里发呆的鸟发出一声哀叹∕没有人听到”(《珍珠湖》)。诗人就像这只发呆的鸟,除了哀叹,就是无奈和疼痛,故她要呐喊,要捍卫,要抗争,以还故土一片宁静和圣洁。

也许诗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诗歌的力量也是微弱的,可她兴许能唤醒我们的良知和道义。“诺言在拥挤的人群中喘息∕灵魂的深处只有最后一个锁孔∕最后一把钥匙∕而你要打开的∕不是最后一个梦”(《失散》)。相信《颜本丽江》不是祁萍的最后一个梦,我们对丽江,对诗人,对诗歌,对时代,充满信心和期待!

于无声处听心音

——读张学芬散文集《那时花开花不语》

世间的喧哗,让我们错失很多美好,比如花语、风歌、云影、月色等。蓦然回首,匆忙的脚印里只留下时光的几截瘦骨,或空无一物,不禁心生悲凉和伤感。

可有心之人,有情之人,有智慧之人,总会绕开喧哗,回归自己的内心,以书香为伴,静享人生。也许人生是苦涩的,可其能从苦涩中品出甜味;也许人生是暗淡的,可其能从暗淡中找到亮光。这样的人,让人欢喜,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活着,是生命最基本的要求;活好,是生命最有意义的追求。我们谁都不知道,生命要承受多少疾苦,要面临多少意外。所以,我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遇见,要感恩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份信任。

不喜欢喧嚣的我与同样不喜欢喧嚣的学芬相识于一次文学培训活动,也许之前就见过,可未曾搭话,跟陌生人没啥区别。而就是这次培训,竟然很是投缘,聊起文学和写作,很多观点我们都有着惊人的一致。写作路上,能遇到真正的良师益友,实属不易,故倍加珍惜。

因为懂得,所以信任。在一次生病手术前,学芬写下一段话,如果手术出现意外,就让家人把书稿委托给我,让我帮她出版和了却她留下一本散文集的心愿。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公司可以做书,更是一份难得的信任和重托。接到这份信任时,我热泪盈眶。人生路上,能遇到已是缘分,何况这样的重托和信任,我们当不负命运的馈赠。所以,拿到学芬的书稿《那时花开花不语》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用心阅读,通过文字走进她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散文是最能感知作者内心的文体。真诚,是散文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否则作品再光鲜亮丽,再恢弘大气,也难以感染和打动读者,谁也不愿聆听虚无飘渺的高谈阔论,不愿停留在没有热度的虚假空间。学芬是懂得生活的女子,这为她的写作铺下了亮丽的底色。她对文字的那份挚爱和热诚是不言而喻的,不然就不会在工作繁忙之余,在肩负家庭重担之时,在别人追逐潮流之外,写下这么多文字。

心灵浑浊的人,写不出干净的文字。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不是漂亮,不是帅气,更不是富有,而是干净。与学芬交往多年,通过观察和了解,干净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是最合适的。作品的字里行间,折射出她内心的纯净、善良、温暖和美好。特别是她的善念,我总在细细地察看,不管是对弱者的帮扶,还是对身边亲友的态度和言行,她没有刻意去美化,或在意做给谁看,而是出于本性使然,从心底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温暖和善良。善良的人,自有天助,我一直这样认为。

学芬把自己的灵魂安放于文字。她始终在场,或以优美的笔调描绘山水和自然之美,或以朴实无华的文风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或以真挚的情感抒怀人生感悟,或以清泉流淌般的姿态吐露心语,不拘一格,让读者得到美的熏陶和心智的启迪,从而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对复杂人生命题的思索。尽管有些篇章还可以写得再深入一点,或讲述得再巧妙一些。但总体而言,这部作品是很成功的,其阅读价值不可小觑和忽视。这是学芬的第一本书,就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足见其功底之扎实,足见其对文字的执着。

著名散文家周晓枫说:“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和归纳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惟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坚守初心,与文字为伍,去记录、呈现和思考生命的过程,是每一个写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但愿学芬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不断拓宽视野、深入探寻、提升境界,越走越远!

播下善和美的种子

——读莫艳萍儿童诗集《花开的声音》

花开有声,但不是谁都能听得到。只有童心不泯的人,才能听得到,才能听得真切。这个世界,很多时候过于喧闹,有太多的干扰,致使我们的听觉常常出现错乱,甚至迟钝,总是错失美妙、悦耳、悦心的声音。

文字真的很神奇,特别是发乎于心的文字,能帮我们找回生命中丢失的色彩和声音,能帮我们打开一片高远而干净的天空。读到莫艳萍的儿童诗集《花开的声音》,我感到欣喜,心灵上的皱纹似乎被抚平,远去的童年又似乎回到身边。她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没有装腔作势的语调。每字每句每首都自然天成,都是情感的真诚表达,都是对善和美的歌颂。阅读这样的作品,让人感到无比轻松、愉悦和温暖。

她笔下的乐园,就像被露水洗过,甚为明亮;就像邀来无数彩虹,甚为美丽。随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都能追寻到童真的趣味。“哦,她身体里绿色的小火苗/窜到了大树上/大树抖抖身子,露出了小乳牙”(《春姑娘在哪里》),多么形象的描写,把“绿芽”比喻成“小乳牙”,新颖而耐人回味,似乎看见春姑娘正对着我们微笑。人生本如画,可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被世俗所遮蔽,从而错过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莫艳萍却是例外,她始终保留着内心的那份纯真,所以在蝴蝶的飞舞中她能看到春天,比如:“蝴蝶高兴地跳起了芭蕾舞/啊呀,一不小心/蝴蝶掉进了小姐姐的画里//转眼间/画里画外都是春天”(《蝴蝶飞飞》),像类似的动人画面,在她的《花开的声音》里还有很多。

一个人要守住童心,实属不易。外界的各种诱惑,会不知不觉侵蚀我们的童心,会把我们引向初心的反面。莫艳萍是幼儿园的老师,一直都跟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起,这也是她能够童心依旧的重要原因。孩子们的世界五彩缤纷,他们的所思所想奇妙无穷,跟他们相处,必定也甚为欢乐。莫艳萍的创作既充满童话和梦幻的色彩,又贴近现实,《花开的声音》中很多作品记录和呈现的就是幼儿园里这群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童年故事,她有点“近水楼台”,但“近水楼台”者未必都能得月,更不要说先得月,得月者必须有心、有情、有梦。幼儿园很小,幼儿园也很大,小的是有限的地理空间,大的是孩子们无边的想象力。身在幼儿园,莫艳萍是幸运的,正如她自己所说“行走在童心世界,孩子们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喜悦和幸福。”

小孩子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太深奥的道理还无法理解和领悟。玩性大导致忘性大,这在小孩子身上也是很明显的一个特征。为了规范小孩子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规则,明白做人之道,家长和老师会对小孩子进行讲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真是苦口婆心,而收效甚微,很多小孩子还是接二连三地犯错。莫艳萍深知小孩子的成长心理,她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而是以童谣的形式去教育小孩子,“幼儿园里玩具多,大家玩得都喜欢。/弟弟拿着不放下,铃响收进包里边。/哥哥连忙摆摆手,玩具家住幼儿园。/大家和它是朋友,别怕它呀会孤单。”(童谣《玩具宝宝不孤单》),这样小孩子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寓教于乐,莫艳萍把它真正地落到了实处,由此也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找到了一个明亮的方向。

善和美,是生命最高贵的品质,也是社会发展最不能缺少的,否则我们的文明就会倒退,我们的人心就会荒芜。莫艳萍是一名优秀的园丁,也是一名优秀的写作者,她的文字就是一粒一粒善和美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中,播进广大读者的心中。翻开《花开的声音》,分明感觉到寒冬在融化,一江春水奔来眼底,奔向新时代的各个角落。

文字之魅源自真情真爱

——读羊瑞林文集《孟岭脚下的心语》

文字是神圣的,是有灵魂的,它的魅力源自真情真爱,我历来如此认为。面对文字,写作者抱着什么态度甚为重要,会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有些人玩弄文字的技术无比高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最终把书合上,却不知其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像把读者当作猴子牵到迷宫耍了一圈。面对这样的作品,它就算被某些人捧上云端,我也会毫不含糊地离之,弃之。

人品决定文品。一个写作者如果私心太重,胸中始终埋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想在他的作品中读到大爱精神和春天的明丽色彩,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他说谎能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可时光之火焰终有一天会揭开他的丑陋本性。到那时,他要么被读者的唾液淹死,要么被自己垃圾般的文字埋葬。

羊瑞林老师被田遇春老师称为“江畔的歌者”,我认为这是准确的,也是亲切的。他出生、成长、生活和工作在美丽的金沙江边,江风、江水、江声无时不在滋润着他的生命,从而让他活得如江中之鱼,自由自在。有良知,有温度的人,从来不会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熟视无睹,不会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漠然不顾。金沙江里的鱼儿,用摇摆的舞姿和晶莹的水泡来表达对母亲河的感激之情。而金沙江边的羊瑞林老师,则用温情的文字和美妙的歌声来表达对故土的感恩之心。所以,当我们徜徉于他的作品时,不禁被感动,被陶醉。等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他的作品时,身上已经沾满了馥郁的花香。

江山,这个词组合得甚为完美,把江之柔性与山之刚性揉捏在一起,遵循了自然阴阳平衡的规律。有江无山,会让人觉得缺乏骨气;有山无江,会让人觉得缺乏柔情。而羊瑞林老师的家乡有江也有山,这就给他的文字注入了或绵长或挺拔的生命力。因此,当我们还沉浸在他的著作《我在金沙江边歌唱》中时,他另一本著作《孟岭脚下的心语》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他创作之勤奋,之用心,之热情,让作为后生的我都有点自愧不如。

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到人间的美好,胸怀善良的人才能感知到万物的脉搏。山是同一座山,江是同一条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其面前放声歌唱和吐露心语,除非自己的心中溢满真情真爱。从羊瑞林老师那爽朗的笑声和豁然的心态中分明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半点虚伪的成分,他与生俱来的善良没有半点渣滓,故他的创作如江水般自由奔涌,如白云般自由飘逸。

我们一直在提倡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著名白族诗人晓雪老师曾说:“其实,夕阳和朝阳是同一轮太阳。我们这里西下之夕阳,正是地球另一面东升的朝阳。所以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年届60离休退休当做又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如今,羊瑞林老师已过退休年龄,在家乡的教育战线上奋斗和奉献数十载的他本该可以停下来享享清福,但他却退而不休,2004年退休后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讲台上,继续为山村的幼教播洒汗水。这种乐此不疲地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和敬佩。

写作于羊瑞林老师来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让他比其他人活得更加开心和愉悦。他的写作基本围绕着家乡的那片热土,是宽阔的金沙江和巍峨的孟岭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反过来,他的文字和作品又给家乡的那片热土涂抹上了一道道炫丽的色彩,从而被外界人所认识和神往。家乡的山水滋养了他的文思,而他又以真情涌动的作品回报家乡的山水,这相得益彰之举,岂不快哉,美哉!

除了真情真爱,羊瑞林老师的写作还有一种担当的精神,这是最难能可贵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东西会渐渐模糊,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文字可以定格每一个生命的辉煌,可以为我们保存一份份美好的记忆。出生在金沙江边的杨培育烈士,当年为藏区平叛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尘封在箱底,没有多少人知晓,若再不晾晒出来,英雄的赞歌就有可能发霉,甚至消散。羊瑞林老师为此感到焦急,故不辞辛苦地去走访和搜寻英雄的生命足迹,并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阅读羊瑞林老师写杨培育烈士的作品《金沙红棉万代红》,看到一位高大的英雄又复活了,如红棉一样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翻读完《孟岭脚下的心语》,一束灿烂的阳光刚好从窗口投射进来,落在我的书桌上,很养眼,很醉心,一如羊瑞林老师书中的文字。

猜你喜欢
晓雪丽江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丽江三朵节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丽江的荒
梦想
叫一声丽江
FBI Breaks into Shooter
绽放的丽江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