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口弦”在河南省的传承发展探究
——以郑州管城回族区为例

2021-04-08 01:59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回族河南文化

李 乐

(郑州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一、回族“口弦”在河南省的传承发展现状

如其他中国传统器乐一样殊途同归,伴随着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口弦”这一回族民间乐器和技艺的音乐符号在河南正逐渐或业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面临着断层的危机。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资料收集分析、走访座谈为辅的方式,以郑州管城回族区回族居民为对象,在调查内容上,以“回族‘口弦’在河南省的传承发展”为问卷主题,主要从调查对象对回族“口弦”的认知程度、了解途径和方式、经典代表曲目知识、学习意愿等维度进行问题设置,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散杂居地区的回族民众对“口弦”乐器的熟知度尤其是“口弦”经典曲目的熟悉度较低,这也印证了“口弦”等传统乐器面临的断代危机。令人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空前加强的时代背景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并且认知到本民族的乐器。

另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已然成为回族民族了解参与回族“口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可以通过数据化海量保存、快速传播“原汁原味”、“图文并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回族“口弦”在管城回族区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一)回族民众对回族“口弦”的熟知度不高

1.管城回族区回族传统文化对汉族文化的文化适应

作为回族全国第三大散杂居的河南,回族绝对人口相较于其他省份要多,但平均人口比例较低,而郑州管城回族区作为国家专设的4个城市回族区之一,具有较为典型的研究意义。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河南回族传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适应和整合,与汉族文化融合。也正因如此,回族文化才传承至今。但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来自家庭的民族文化熏陶趋于淡化,来自社会的民族文化影响逐渐弱化,来自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少之又少,使得回族群众变成了回族文化熟悉的陌生人”。[2]

2.回族“口弦”本身的限制

虽然“口弦”的技艺在传承中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但回族“口弦”本身具有较大的限制: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时间,但到现在都没有过多的变化,甚至还是一种原始乐器,处于一种蒙昧状态。“口弦”没有明显的音高,也没有固定的旋律;节奏比较简单,有的口弦曲一直是一种节奏;绝大多数时候,“口弦”都不能作为独奏乐器来使用,甚至可以说是伴奏性乐器;受限于吹奏的场合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普通民众对“口弦”的陌生。

(二)回族“口弦”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能力不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与受众相关联,增强运用新媒体加强回族“口弦”传播的能力日益制约着回族“口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1.可供新媒体传播的回族“口弦”作品素材不够丰富

回族“口弦”作品比较单一,目前仅局限于吹奏者录音、曲谱等,缺乏图文并茂的信息,如作品创作背景、演奏者情感表达和内容等。这就导致了回族“口弦”不能与受众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反馈。

2.缺乏新媒体传播回族“口弦”作品的媒介素养

相对于手机等新媒体平台提供的流行音乐资源,少数民族音乐所生存的空间本就狭小。再加上“口弦”传承人对新媒体使用的媒介素养欠缺,民族音乐自身的音乐特性在流行音乐的冲击面前,使得民族音乐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受众。

(三)回族“口弦”的传承机制不能形成合力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的背景下,由回族“口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其具有明确的传承机制并形成合力。主要体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独木难支

回族“口弦”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在回族“口弦”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由于大多数年龄过高,学历层次较低,且大多数为家族式传承,这就造成了传承的受众面较小,发展传承道路越来越窄。

2.校园传承作用不突出

学校是文化传播、教育传承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在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口弦”等回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大、创新程度高,校园传承仅仅停留在设计中,远远未真正做到从娃娃的培养抓起。

三、回族“口弦”在河南省传承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升回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1.引导回族群众提升“文化自觉”意识

河南回族群众是河南回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开发者和传承者,回族文化在民族群众的文化和生活中以鲜活的内涵存在着。作为回族文化的传承主体,应不断加强对回族“口弦”技艺和作品的学习、河南回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了解,增强回族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其本民族人自发保护和维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2.营造全社会关注回族“口弦”艺术保护的良好氛围

回族“口弦”文化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回族“口弦”艺术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鼓励全社会积极关注回族“口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回族“口弦”艺术保护和传承的环境和氛围。

(二)建立河南回族“口弦”保护传承合力机制

1.建立河南回族“口弦”传承基地,打破家族式的传承机制

探索建立回族“口弦”在河南的传承基地,鼓励并且聘请回族“口弦”老艺人恢复回族“口弦”制作技艺,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口弦”的现代技艺。由社会生活方式和回族民间闲暇娱乐方式所影响,由回族“口弦”家族式自然传承方式的脆弱性特点所决定,“口弦”的传承方式必须转向社区传承等方式的改变。寻找并挖掘流散于民间的具有弹奏回族“口弦”特长的青年人,为他们提供培养受教育的机会和有利条件,让他们担负起传承回族“口弦”的重任。

2.探索河南回族学校校园传承机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根据河南回族学校回族青年学生相对集中的特点,重视对回族“口弦”演奏、回族器乐文化等内容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创新;集中优秀的教育专家加大回族优秀器乐文化资源的挖掘、创造性转换力度;申报实施“河南回族‘口弦’进校园”等品牌活动,通过专门的课程、专题讲座、老艺人主题表演等方式,传授孩子们“口弦”的演奏方法等,使回族“口弦”在青少年儿童的心里扎根,对有潜力的孩童重点培养。

(三)搭建传播回族“口弦”艺术的新媒体平台

1.不断培养河南回族“口弦”民间艺人的媒介素养

挖掘扶持河南回族“口弦”民间艺人,特别是河南回族“口弦”的传承人,带动和培养传承回族“口弦”艺术的新人,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提高他们对新媒介的使用能力。河南回族“口弦”民间艺人在创作中,要借鉴流行理念,赋予民族文化底蕴,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应,加大回族“口弦”艺术作品的推广度,创作并传播更多深入人心的回族“口弦”作品,传承并发扬回族器乐文化。

2.充分发挥自媒体优势,推广回族“口弦”艺术作品

设立回族“口弦”艺术专门的微信、微博公众号,以微电子杂志的形式,定期向受众推送包含民族文化背景介绍、“口弦”制作技艺、“口弦”吹奏视频等回族“口弦”艺术作品。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综合呈现,融入受众的生活,使其随时随地体验回族“口弦”艺术,加深认知和认同感。邀请河南回族“口弦”民间艺人用直播的方式与受众互动,线上与线下结合,场内场外共同欣赏和探讨回族“口弦”艺术作品。

四、结语

对“回族‘口弦’在河南省的传承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一逻辑和背景下展开的。由于回族民族文化在适应汉族文化过程中的自我调适和“口弦”乐器本身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回族“口弦”艺术断代的危机迫在眉睫;由于回族“口弦”传承人的媒介素养欠缺和“口弦”艺术作品的不丰富,造成了新媒体时代下无法有效借助运用新媒介平台对现有的回族“口弦”艺术进行推广;由于回族“口弦”原有的家族式传承链条断裂,校园传承机制和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造成了回族“口弦”的传承机制尚未明确并形成保护传承的合力。作为一名回族人,希望在促进回族音乐文化在河南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回族河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谁远谁近?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