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琳
(长江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重庆408100)
有资料记载,石柱啰儿调民歌与唐代竹枝词有渊源关系:从地域上看,竹枝词在“三巴”和“湖湘”一带流行,石柱恰好处于其中间地带;“竹枝词”创始人之一白居易,为官忠州,古忠州也包括今天石柱县域的大部分地区。明末清初,战乱的四川、长江一线人烟稀少,竹枝词逐渐消失,只有石柱得以保留下来,并和当地民歌彼此融合,形成了土家“啰儿调”。
“啰儿调”发音圆润有衬词,演唱方式为七言四句,被称为“竹枝词”活化石。曲调韵淳朴浓郁,旋律小调与当地演唱风格相得益彰,演唱形式包括生活歌、山歌、情歌、对歌、诙谐歌、号子等类别和难以数计的曲目,作品风格流畅丰富、朴实单纯,源于劳动生活,有脍炙人口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还有《怀胎歌》、《长年歌》、《小情郎》等曲目。2006 年,石柱土家“啰儿调”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断头锣鼓是土石柱自治黄水等乡镇的民间原生态音乐,它的曲牌结构是去头掐尾、直打耍锣鼓,它也借鉴了川剧中的杂耍技法,整体演奏风格生动活泼,富于情感表达。鼓手敲击节奏,通过短暂“过桥”(俗称“夹丁丁”),曲牌的衔接自然流畅、形成两个片段,其演奏形式表现了当地人民的锣鼓打法风格,也表现了人民的演奏智慧,折射出土家人顽强拼搏的不屈不挠精神。鼓师即兴演奏的国门片段目前保存有近百首,奏乐时由鼓师指挥,他的演奏动作大方灵活,间奏强弱有致,表现形式主要是如“斗锣”风格,整体节奏明快有致,跌宕起伏。
斗锣也称“赛锣”,是一种锣鼓比赛、争斗活动,沿溪坡口一带较为典型。由于石柱与忠县交界,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平时就有以锣会友、比个输赢的习惯。斗锣最精彩的部分是半夜时分,两帮人各居山头对望,各自使出看家本领,你应我和,如同对歌般,一直对到对方无力接歌为止,为胜利,整体氛围浓烈紧张且使人大饱耳福。
斗锣(也有称“赛锣”),顾名思义,是一种锣鼓比赛、争斗的活动,沿溪坡口一带较为典型。由于石柱与忠县交界,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平时就有以锣会友、比个输赢的习惯。土家斗锣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
在鞍子苗寨这个苗族文化保存完好的村落里,独特的民俗文化——苗族民歌,就像镶嵌在乌江画廊之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孕育出独特而又魅力无穷的苗族民歌,滋养着苗家儿女。
苗歌早2014 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音乐类名录,如《情妹妹下河洗白菜》等歌曲;核心音调变形延伸及交替式的广泛应用使其在音阶调式、结构、节奏等方面形成特殊的色彩;歌词内容上直白,简洁,经多年发展逐渐转换为使用汉语演唱;在高腔上使用真假声结合,对演唱者嗓子的要求极高。苗歌内容丰富,有情歌、生活歌、劳动歌等;演唱的形式多样,有齐唱、合唱、一领众唱等;编词有五言、七言、十字句、长短句等,演唱风格上有混腔、高腔、平腔三种,高腔适用于山间田野,平腔、混腔适用于广场或庭院。
“娇阿依”在苗语里原本指“我那美丽动人、能带给我美好幸福生活的姑娘”。同时《娇阿依》作为苗族民歌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歌的特征。使用纯八度音程大跳,并在全曲最高音上延长,将后面的七字句歌词紧缩,打破了其它民歌衬词衬腔的规整、对称运用规律,同时也改变了该歌曲歌词的工整对称性,使曲调更具风趣活泼、俏皮生动,更具感染力。
《娇阿依》是鞍子苗族人对生活的反映,使用纯八度音程大跳,并在全曲最高音上延长,将后面的七字句歌词紧缩,打破了其它民歌衬词衬腔的规整、对称运用规律,同时也改变了该歌曲歌词的工整对称性,使曲调更具感染力。代表作品有《娇阿依》《过山号》、《莽号》《太阳去了四山阴》、《倒采茶》等极具苗族风情的曲目。每年正月初一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苗家男女老少唱起娇阿依,这种习俗源远流长。
秀山民歌树木庞大,其中以《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为突出代表。闻名遐迩的秀山花灯有24 调和近一千多首曲子。秀山民歌的演唱种类和结构很丰富,有独特的节奏节拍,音调高低起伏,衬词丰富,地方特色浓厚。歌词内容有拜年祝贺、赞美大自然、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咏叹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语言特色。劳动歌分薅草歌、船工号子、石工号子等。劳动歌分薅草歌、船工号子、石工号子等。薅草歌是农事歌曲,多在农忙季节薅草、薅秧时演唱;船工号子是通过境内河道进行运输时所唱的一种劳动号子;石工号子是旧时由于搬运条件限制,人们在搬运石头时唱的一种号子。
农事歌如《一把菜籽》、《划船调》、《上茶山》等,以朴实优美的旋律讴歌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山歌又分对歌、盘歌、情歌等。对歌和盘歌相互呼应对唱,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歌词生动贴切,其中的情歌数量较多,大都反映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生活,代表曲目有《豇豆林》、《绣荷包》、《一根树儿弯》、《太阳出来照白岩》等。调式和音阶以“五度相生”调式体系为基础,“宫、商、角、徴、羽”五种调式齐备。
从目前收集到的秀山民歌曲谱来看,绝大多数是徵调式,其次是羽调式、商调式和宫调式,以及少量的角调式。除了主要的五声音阶调式外,还含有附加“变宫”、附加“清角”音的调式使用较多,其转调也多向下属方向进行。短小的音乐结构、反复演唱多段歌词,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如溶溪民歌《绣荷包》等。
风俗歌主要以孝歌和婚嫁歌为主,代表曲目《黄花草》,反映了青年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生活时政歌代表曲目有《抓壮丁》,凄婉、悲愤的歌声是对旧社会抓兵的血泪控诉。风俗歌构成旋律音调有其自身特点。秀山属北方语系,由于多民族杂居形成了独特的语音特征,通过民歌中的唱词而形成了风俗歌、生活时政歌特有独特的音高、音色、节奏和力度以及润腔方式。旋律音程以级进音程为主,也有纯四度、纯五度音程穿插其间,甚至出现了小七度、纯八度大跳音程,使音乐增添了几分动感,终止式一般在“徴”音上结束。
后坪山歌历史最早追溯到明朝末期,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以清新、自然、朴实、刚健、含情、豪放、粗犷见长,一般都具有简短和抒情的特点,易于熟记,朗朗上口。山歌豪放、粗犷见长,有简短抒情的特点,易于熟记,朗朗上口。鸭平吹打以唢呐、鼓、锣、钵为主,另有马锣(碗锣)、钗子和铰铰等,高亢激昂与悠婉的唢呐声作引领穿插,配以锣鼓钵等协调击奏。
流传于仙女山镇的打击乐,演奏乐器以鼓、锣、钵、马锣、铰铰为主,鼓师总指挥,按曲牌引子打好自已手中的乐器,让其发出不同的声响。平桥薅秧号子是劳动人民在薅秧时节,为振奋精神而编造的山歌,一共有30 几首,曲目保存完好。
南溪号子诞生于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追溯到唐朝,其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它代表了土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高昂嘹亮的号子音调跌宕起伏,耐人回味。南溪号子诞生于武陵山区,代表作有《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等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主要特点为即兴无伴奏的一人领唱,两人扮尖声,数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音互相应和。南溪村有“十对男女九对歌,十首山歌九情歌”的说法。2006 年,南溪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酉阳民歌大约有1700 多首,代表曲目有《太阳去了坡背凉》、《木叶情歌》等。酉阳自治县是土家摆手舞之乡?,2008 年酉阳县申报的“酉阳民歌”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综上所述,渝东南片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若加以整理收集甚至打造,一定会作为响当当的西部文化名片,帮助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推进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