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韵胜:黄庭坚书法美学的时代精神管窥

2021-04-08 02:29:19黄金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黄庭坚美学内心

黄金亮

(安徽黄无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231131)

一、前言

后世谈起宋代书法,首推“苏、黄、米、蔡”,而若论风格之标新立异和对书法史发展之功绩,黄庭坚的地位不可或缺。黄庭坚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非常卓越,甚至是承前启后的。唐末至宋初近百年,只有杨凝式可名垂书史,入宋后,文化风气逐渐兴盛,此百余年大家辈出。其中学古人而为我所用,见解深邃而入佳境者应首推黄庭坚。

黄庭坚早期师从宋代周越,后又受到了杨正青等人的影响。他的字外功是较扎实的,书论自成体系而指导其创作实践,取法广博而不杂乱。

黄庭坚在书法创作风格上表现出的超然个性特征,具有非常明显与深刻的美学价值。作为一个单独的流派或符号来看黄庭坚的书法,其给后人带来的影响是伟大而深远的。从他掀起的宋初书法运动就能看出,书法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同时也是时代精神与思想的寄托与载体。阳刚与柔美在黄庭坚书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触沉着,质朴遒劲,俊逸潇散。

黄庭坚在诗文以及书论中的深刻思考,对后世书法创作及学术研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书法表现风格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时期有着自我嬗变的过程,同时从审美角度出发,黄庭坚书法中所表现的文人精神和时代特征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尚意”书风:黄庭坚书法美学的形成背景

北宋时期的战争影响带来了混乱的社会局面,同时也是文化艺术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辽、西夏、金的统治者对北宋发起进攻,带来了重大外界压力,导致北宋政局受到动荡,给民众也带来了灾难,农民起义运动层出不穷。战争中的节节败退,更加增添负荷,这与当时北宋的文治政策是分不开的。通过科举来选拔官员,文官职权甚至高于武官,这对于北宋的文化有更大的影响和价值,对文化兴盛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繁荣,思想上也出现了大融合。

不同思想的碰撞,讲究内外兼修,形成了理学派系。理学思想在北宋整个时期都很盛行,表现出的禅宗思想对整个社会文化包括艺术,都有着诸多价值和渗透。当时的文人通过艺术文化进行传播和表达,将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源泉,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责任感,通过作品来展现,对宋代书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也对美学体系的完善和深入产生了重要影响:讲究由内而外,由物及心,崇尚禅意风格,去除繁杂,注重个体个性的展现和流露,摒弃法度,讲究内心抒发情意。整个社会的交融影响,对当时的文人思想、审美在作品上留下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带来了柔美、儒雅、细腻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同时推进了宋代美学思想的发展。

宋代书法以“尚意”的审美特征为代表,追求技巧、形式、方法与内在神韵、柔美、融和的统一,强调神韵意韵,体现情趣美感。宋代的书法风格,不再是端庄、凝重、规范的,它更多的是冲破束缚,打破规范,形成流畅潇洒俊逸的艺术形态,不求工整,但求心境。追求清心雅韵、闲散悠远的风格,充分展现一种对内心追求的完美释放,有着更强烈表现意识,也是书法时代的一个新高度。

“尚意”的兴起也主要是由于当时书法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书法对人的精气神的关联作用产生的。北宋文人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在书法创作上是以唐代书法为基础,但是进行了重大创新与突破,强调内涵,突破形式,“尚意”更多的是在意的层面,表达自己真实的创作心境,只有这样,作品才是生动的、充满情趣意味的、富有强大表现力的。

三、“苦修”与“参悟”:黄庭坚书法美学的方法论

黄庭坚的书法美学以其丰富的神韵内涵,彰显着自由的意志与丰富的情感表达,结体、笔法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气质风格,完全不囿于前人的规范与形式,甚至是惊世骇俗,出人意料的。

黄庭坚书法用笔注重内心的追求与探索,将内在的真实情感做出彰显和表达,是浑然天成的艺术上品。他一生受禅宗佛学影响,书法造诣深厚,其人格魅力在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展现和表达。他主张“苦修”与“参悟”,在内心上不断有升华和突破,在作品上才能不断有创新和发展,最终达到人与书品的完美结合与表达,出于心,止于笔。

黄庭坚在《与党伯舟帖》中云:

公书字自有宿习,要须勤观魏晋人书帖,日临写数纸,便当顿进,与古人争功耳。

书法中的笔意是内心的显露和外化,通过在书法中不断的总结观察,再进行升华和提炼,才有着不断超越的高度。他推崇的“苦修”与“参悟”的方法论也在其书作中有了充分的融和与表达,是自然个性的释放,热烈奔放又细腻内敛,超脱开阔而卓越不凡。

四、书以韵胜:黄庭坚书法美学的时代精神

黄庭坚在苏轼的门下,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的书法更多的强调“韵”,表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深刻的美学思想,字中有笔,字中无笔,充满禅意韵味,展现独特、自由的风格。

黄庭坚在《题绛本法帖》中说:

观魏晋间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

又在《跋兰亭记》写道:

观其笔意,右军清真风流气韵冠映一世,可想见也。

由此可以看到黄庭坚以“韵”来作为艺术的审美方向和价值,首先是节奏与韵律,强调在品鉴方面将精神品质进行独特的展示和表达,是一种状态的自然流露,笔触有神韵,在更深层次展现出对作品表达风格的审美高度和状态,是神韵与传神,其书法艺术在美学上有着更多的理论方法和借鉴价值。“韵”的展现有很多方面,潇洒、不俗、生动、简练,既有着雄伟、壮阔、稳定、丰富的内涵,又有着极简、极致的风格流露,并且在作品表达上有着更多的言外之意,有着更丰富的意味。黄庭坚在书法的法度和气骨上虽不完美,但展现出的韵味则高妙无比,超然神会。

黄庭坚书法将“韵”的范围进行扩展和升华,突出强调了内在表现形式,展现着主体价值情感和心绪的内涵,超脱于外在形式,将言外之意、笔外之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一种精神与情怀的高度融合。其笔下书作强调意韵,有着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笔墨线条完美组合,展现出丰富的艺术情趣与精神境界。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评其书法:

综是四家,冠冕一代,要其独到,各有专胜: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黄庭坚的书法以韵取胜,融会古今,贯穿前人经验,展现自己的至情至圣。通过借鉴前人的风格手法,但又做到独特有韵味,使其人格力量与艺术精神一脉相承。形式不受束缚,风格不受约束,是性情的直接观感,精炼于笔,凝练于情。黄庭坚对苏轼书法中有着一些传承和升华的表现,应用于心,又不绝于法,出神入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情操。

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创作形式,只追求超越世俗,有着自己的意志表达,所以他在笔法上是没有羁绊的,不强求工整与法度,更多的是强调用笔之妙,韵味不俗。他将圣贤哲学在内心得到升华后,又将作品不断地流露和表达,充满丰富高雅的超然情怀。

黄庭坚的草书学怀素《自叙帖》最多,他曾说:

予尝见怀素《自叙》草书数千字,用笔皆如以劲铁画刚木。

他对《自叙帖》用笔之圆转瘦劲理解深刻,如其《诸上座帖》,加之以从容及停驻,便在节奏上有了鲜明的效果。

黄庭坚是提倡韵味的超凡脱俗,不造作,不雕琢,做到自然流露。在他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死守旧法,去除糟粕,去除弊端,也对过去的一些形式作出有力批判,将自己的创意更新,不盲目崇拜,用锐利眼光和远见做出明心见性的睿智表达。他更在意的是发挥自己的性情,在书法创造中找到自我价值。

黄庭坚在艺术审美思想上更多的是简易淡然的,那淡然风趣更多的是吸收前人圣贤的思想境界,当时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内心有一种苦痛,但是他又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在艺术表现风格上不拘泥于严谨的形式,更多的是闲散简单,和谐恬静,清新脱俗,强调不雕琢,不浮夸,有一种用轻松游戏人间的心态,悠然世间,抒发于意,是其诗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真实写照。

黄庭坚结合禅宗佛学思想,提出了新型的书法美学,将书法的气与法,雅与俗辩证统一相结合,自成一派,确立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美学形式,将内心融入笔墨,是一种言外之意,行外之笔,笔外之趣,趣外之意的精神与情怀的高超表达。他不仅仅在书法的线条上展现出强劲的张力和内在的功力,在形态上更有着回味无穷的意味。黄庭坚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突破,与庄子思想完美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价值,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

猜你喜欢
黄庭坚美学内心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29:40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6
黄山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黄庭坚书论(上)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7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3:58
“妆”饰美学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