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伦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在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着一定的比重,专业人员可在中国钢琴音乐视域下认真研究此类作品的风格,对部分改编曲目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找到在保留原有韵味基础上的演绎风格,利用陕北素材中的钢琴作品凸显出钢琴音乐艺术的风格特点。
陕北音乐素材中的钢琴作品带有明显民族性特征,其拥有着极高的流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对陕北民歌的演绎使此类钢琴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不仅数量众多,还各具特色。陕北民歌在与钢琴曲目高效融合后形成了一类别具特色的音乐韵味,不但呈现出了钢琴艺术的魅力,还将陕北地区的地域文化显示出来。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带有婉转动人或高亢嘹亮的曲调,其音乐感染力极强,因而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此类文化产生的背景与条件较特殊,在该阶段结合相关历史产生了诸多与陕北民歌相关的钢琴作品,如《工农齐武装》、《拥军秧歌》、《兄妹开荒》、《南泥湾》、《黄河船夫曲》、《兰花花》、《绣金匾》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在此类钢琴音乐作品中,人们不但能听出钢琴艺术自身的变换,如和声或声响,还能音乐形态的变换了解到陕北人们的真实生活,增强艺术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在陕北素材与钢琴音乐艺术有效融合后,专业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可看出其在改编期间形成的独特的演奏技巧与演奏方法。在聆听诸多陕北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感受会更加自然、亲切,借助特征独特的陕北高原,使优美的旋律洒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中,既代表着我国各民族播洒的鲜血与热泪,还讴歌与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亲人与英雄[1]。
此外,在带有陕北素材的钢琴音乐作品中,由于加入了民族类的音乐,使钢琴作品的接受度变得更高,优秀的音乐作品创作者带在影响着各自民族精神,我国的音乐创作人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纳入音乐艺术作品中。比如,由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创作的《黄河》,其将陕北艺术与钢琴音乐完美融合,该曲目不但增强了人们对黄河的了解度,更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
依照文献《续文献通考》中的记录,我国钢琴艺术的开端来自于16世纪,由利玛窦将其传入中国,在五四运动的前后,国内相继成立例如音乐社团与音乐教育课,使钢琴艺术的发展得到深入推进。在20世纪20-30年代左右,钢琴音乐的创作更加成熟,如《摇篮曲》等作品更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大轰动。
改编或合唱类的作品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改编方式与改编技巧都在该阶段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也给我国民歌的改编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在分析改编作品发展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可从“编”与“改”入手,在改编期间,音乐创作者会适当改编钢琴演奏的演唱形式与演奏方法,并对钢琴织体进行重新编配。也就是说,在改编钢琴作品期间创作者不但要移植原有作品中的精髓,还要对该素材进行再加工与适当拓展,从而产生一部全新作品,比如在改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改编者需将原有的陕北韵味保留,并有机结合新作曲技法与传统音乐元素,继而使该钢琴曲的艺术性更加完整。在改编陕北音乐素材的过程中为保留部分曲目原有的中国韵味与格调,专业人员在曲调的融合上加入了和声与装饰音,从而实现了现代钢琴艺术与中国传统曲调的高效结合。
在改编钢琴曲目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从普及率较高的曲目中着手,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以民歌《兰花花》为蓝本改编的钢琴曲目《兰花花的故事》较为著名,而在此后的60、70年代都有著名的钢琴作曲家或民族歌手将诸多著名的民歌改编成与其形态不同,而立意相似的钢琴曲目,不但增强了民歌的普及率,还促进了钢琴艺术与民族曲目的融合,使陕北民歌变得更为流行[2]。
此外,针对作品改编的形式,若该民歌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且篇幅短小,此类改编曲较为适宜初学者,比如,陈洪泽改编的《走西口》和《秋收》、黎英海创作的钢琴曲《三十里铺》或绍元信改编而成的《南泥湾》等都符合此类情况,通过作品的高普及率,人们对钢琴艺术与陕北素材更为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得以保留。
1.烘托氛围。
将当前的钢琴作品与陕北素材进行巧妙融合能适时烘托情绪氛围,具体来说,著名的曲作家汪立三曾在1953年利用钢琴曲改编了《兰花花》,其编撰后的作品带有极强的戏剧性色彩。由于该钢琴曲完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左右,该阶段我国的钢琴艺术还处在独奏音乐时期,在取材的过程中其更为看重与本土音乐相关的小品,在其不断发展后本土音乐的性质出现了些微的改变,有声乐曲类的钢琴作品开始崭露头角。专业人员在结合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的过程中,由于民族音乐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其旋律与和声的改编相对简单。在改编同名民歌期间利用基层大众表达出的不满,呈现出该阶段普通大众反抗压迫阶级的精神。
汪立三在音乐创作的技法上采用了与叙事结构相近的曲风,利用变奏曲的方式进行钢琴曲创作,进一步拓展了该故事的思想内涵与原型,将该作品中的写实性与艺术性呈现出来。在进行实际演奏时该创作者较为看重每段演奏中的开头,利用层层递进法将故事情节有序的描绘出来,在演奏故事期间不但呈现了一个美丽纯真的兰花花形象,还将惊慌与悲痛等情绪呈现出来,有效带动听众的情感共鸣与情绪变化。借助变奏曲类的创作手法,能高效利用歌曲中的节奏与和声,将反抗情绪与激情共存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其气氛烘托也给人一种流连忘返或身临其境的效果。
2.展现情感。
将钢琴艺术与陕北素材高效结合后还能展现出创作者或作品中的情感,比如,王建中曾在1974年依照陕北民歌《推炒面》改编了一首钢琴曲,即《军民大生产》,该作品主要描绘出了解放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的工作与情感氛围。相较于劳动号子,该曲调的风格与之近似,因而围绕该主题设计的钢琴曲要保证生机与情绪风格的共存。《军民大生产》类的改编曲一共涉及到六个变奏,专业人员在开展研究时可从织体与力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将其详细划分成三类:第一类在前两段的变奏中,运用调性交替类的曲调,在创作技法上融合了切分节奏与重音等,使工队劳动情景再现。与变奏连接相关的曲调在演奏过程中较为流畅,从演奏手法上看,该方式与装饰琶音相近,在旋律上利用十六份音符增加了调子的委婉与柔情。第二类的主要构成为三四变奏,在该部分创作者主要想烘托女子纺纱的劳动情境,由于该曲调的节奏需简明、欢快,在曲调的转换上采用了移高五度的方法,在旋律的变换上也更加跳跃与明快。在《军民大生产》演奏曲中的第三部分则在五六变奏间,该阶段的曲调多以D徽、D羽调为主,两种曲调间可相互交替变换,在节奏的变化上由于该节奏属逐步加快,故事内部的气氛活跃度也会被逐渐引入高潮,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该钢琴曲中蕴含的故事,还能逐步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感觉到跳跃与欢快的情感,提升了钢琴艺术与陕北素材的融合度[3]。
1.甩腔。
在介绍甩腔与平腔的过程中,当前的常见唱法为信天游,此类演唱风格与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地貌环境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深山沟壑中,若想声音传递的更为悠远、绵长,演唱者只能借助假声。一般来讲,民歌歌手有着更加流畅的真假声转换,其主要目的在于扎实展现出高音区的长音。在分析甩腔唱法期间,专业人员需不断改进自身的拉长音,其既属于演唱人员的习惯,也展现出说话者的演唱特点,特别是在呼喊的过程中在重音的侧重上,演唱者会更加靠后,利用该方式来延展自身的音域,并缩减音时值。
此外,专业人员在演奏钢琴类的曲目时,其需将每个音弹奏清楚,针对与模仿衬词有关的有力度顿音时,要将其清楚、真切的弹奏出来,从而使该模仿工作更为到位。
2.散板。
对于散板中的节奏变化,由于不同乐曲的强弱并不固定,专业人员的创作手法应更加偏向其整体自由度的改变,民族音乐从曲调与节奏上来看,其曲调自身保持着独特韵味且节奏较为松散、自由,相较于西方钢琴音乐中的速度不变,民族音乐内部的各项指标都存有较大变化。在运用散板符号的过程中,虽然钢琴曲的演奏更显自由,但在实际的演奏期间,专业人员应依照自身理解或乐感对其开展相应的演奏工作,要充分展现出钢琴曲目中的自由韵味与节奏特征。在实行散板段落的演奏前,专业人员仍要充分掌握其内部的速度概念,在演奏过程中要与西方钢琴音乐保持恰当的不同。
此外,民歌中还带有单声旋律,当前该旋律正逐渐被钢琴曲目内的多声音乐所替代,随着民歌旋律的丰富,在和声转换的过程中利用适宜的和声能增加民歌旋律的多彩性,通过民歌演唱过程中的层层递进,有效推动歌曲中故事情节发展,继而将钢琴曲目内的作品优势呈现出来。
3.装饰音。
无论在陕北民歌还是在钢琴演奏中装饰音都会起到较大作用,具体来说,利用装饰音能较好的润色歌曲旋律,充分体现出民歌韵味,在改编此类歌曲的过程中装饰音会涉及到波音、颤音与短倚音等,此形式可高效呈现出民歌中的自由度与热情度。在演奏装饰音期间专业人员需加大其点缀作用的重视力度,并有机结合音色表达与乐曲内涵等,从而将乐曲意境充分的表达出来[4]。
4.音调韵味。
民歌类的音乐多属单声或单音音乐,在演唱或演奏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对滑音或余音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如在音量的控制上,在丰富音乐韵味的同时,还需将各类演唱技巧带入民歌演唱中。在演奏或演唱上,钢琴较难达到民歌音乐中的单音要求,因而在结合传统陕北民歌与钢琴演奏技巧时需利用和弦或装饰音来弥补该缺憾。
综上所述,将钢琴曲与陕北民歌高效融合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以民歌旋律或其思想内涵为改编核心,不断创新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将钢琴艺术的多种特征与陕北素材相结合,适时放大民歌中的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等,从而使中国钢琴艺术增加了民族性、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