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服饰之美,不仅美在其造型的多变,更美在其绚烂多样的色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探寻摸索的过程中,通过归结出的各式各样的染色技艺,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工艺品。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服饰制作的效率,开始投入使用化学染色用剂,生态环境也开始受到影响。随着环保法的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深入渗透到我国各领域之中,服装行业在制造工艺、染色技术等方面开始利用植物染色进行深度的革新。
“生活在左” 是广州市汇美服装有限公司茵曼集团旗下服装品牌,创立于2014 年,是个运作成功的知名品牌。在此,借鉴“生活在左”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对消费群体的分析,归纳总结其成功的原因。以技艺的传承、设计方法的融合为切点,结合到植物染生态价值与设计应用研究中去,挖掘其消费阶层可拓展性等相关内容,寻找实施路径。利用植物染色的健康舒适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等特点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消费观相呼应,推动植物染色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
植物染色是天然染色的一种,通过提取天然生长的植物中的色素来对织物进行人工染色。借鉴“生活在左”的“不可复制的手工”理念,将传统的植物染色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在一起。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赤铁矿粉进行服饰上的色彩点缀。后来,人们开始从自然界中获取辨色、取色、用色的灵感,并以大自然中的植物如花、草、树皮、果实等为原料进行染色和装饰,且染料色彩和牢度相对之前要好,植物染料代替矿物染料成为染色的发展趋势。
周朝时,我国开始有了专业的染织工作者,周朝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都有类似的染色染织机构。春秋战国时期,草染技艺已经趋于成熟,从染色原料的具体分类、色素提取到特定的染色技术都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加工流程。秦汉时期,随着人们对植物染色使用率的增加,印染所需的各种植物开始被大面积种植[1]。到南北朝时期,植物印染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染料实现了循环使用。随着各个朝代对染色技艺的完善,染织技术不断提高。如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清朝设有江南织造局。由此可见,不同时期,我国的植物染色具有延续性发展。
植物染色是以植物为原料而萃取出的用于织物染色的染料[2],它采用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萃取为染料,色素分子通过与织物纤维的亲合改变纤维的色彩,再经日晒水洗巩固纤维上的颜色。“生活在左”主染源以兰靛为主,因为它富含靛蓝素和靛青素(其中靛蓝素是染料的主要色素成分),这些天然色素是从兰靛草的叶、茎中提炼出来的。植物染色有很多步骤和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植物采集、植物染液提取、制造染液和染色加工等步骤。通过媒染法、复染法、套染法、氧化还原法等染色方法,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染色。其中氧化还原法大多用于蓝染。蓝染时,纤维出缸呈绿黄色,一经空气氧化,立即转为蓝色,“生活在左” 中蓝染系列的服饰采取的方法就是氧化还原法。
植物染色使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化学染料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人类自身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赋予传统染色技术非凡的意义,避免了文化断层。
1.3.1 土著原生
我国的植物染色种类繁多,其中广州的薯莨染、广西苗族的蜡染、江苏南通的靛蓝染、云南白族的扎染靛蓝染以及浙江温州的夹缬靛蓝染最为出名[3]。
云南白族的扎染靛蓝染原料以纯白布或者棉麻混纺白布为主,其染料主要来自于自然生长的蓼蓝、板蓝根以及艾蒿等植物[4]。其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漂洗、整检等。人们设计自己所喜欢的花样纹式后用线把白布绑住,折出缬结,浸染后将缬结拆开即可。也可以利用雕刻着纹样的木板夹住织物浸染在染液中,使丝织物着色,由于染液无法进入被木板纹样夹紧的部分,拆开版型后彩色的夹缬处就是白色的纹样,如图1。
通过反复浸染加深其颜色,将染色后的织物取出晾晒后,纹样就制成了。白族扎染图纹样式繁多,取材广泛,其中大多将云南自然景物作为创作纹样,其图案或选择苍山洱海,或云南石林,或花草植物,也有具有人文特色的神话传说、民族风情等,每个纹样的背后都有其特殊的故事,因此蓝染的作品也被赋予了白族人民的信仰。许多植物染技法都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通过制作出具有特殊图案的民族服饰,使得原本普通的布料被融入了民族的记忆,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延续的载体。
1.3.2 医药保健功能
植物染料的使用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所采用的很多植物本身就是中药,具有一定的治疗或保健特性。例如:茶染中茶叶具有抗病毒、杀真菌、抗癌等药理特性[5]。艾蒿染色的同时由于其本身具有抑菌消炎、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常被用于患有特殊反应性皮炎患者的服饰加工中。紫草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以其制成的染料常用于老年人内衣裤加工中,它不仅丰富了服饰颜色,还有利于老年人皮肤的卫生保健。植物染色中的防紫外线、抗菌消炎等性能,可以运用在更多服饰、家居用品以及防紫外线等特殊产品中。目前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其本身的物质用途和美观层面了,因此在美观时尚的同时,又能健康舒适,成了目前大部分商品的必备特性。
1.3.3 环保生态
植物染料是自然产物,因而其具有可再生性,人们只需对纯天然的植物进行提取和加工即可[6]。而合成染料的原料许多是取自石油和煤炭,这些资源消耗相对较快且不可再生,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制作植物染料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色素被提取利用后剩下的残渣,经过一定处理将其制成优质的化肥再作用于植物,使得植物被利用后能够回归并分解于自然。人们通过使用这种天然染料进行染色,减少使用化学助剂,使得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避免了化学染料的严重污染问题。
植物染料品种有限,其色素成分也比较复杂,染色不稳定,套色的过程中色彩交汇处就显得更加难以处理。因此,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植物染料的品种特性及其产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高产量和质量,才能降低植物染色产品成本,从根源上解决服饰价格虚高的问题。当植物染料数量因人类采集而下降时,最好的方案就是通过研究各种植物染料生存所需的环境、养料、元素,促进“人造资本”代替“自然资本”。
由于天然植物染料的数量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较少,植物染料的成本又相对较高,因此当市场条件累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开始逐步改良植物染料的种植过程,通过一定的科研实践培育出更优良高质的品种,以此促进植物染料向商品市场转型,通过适当增加产量,降低产业成本,有利于植物染制品市场占比的提高。“生活在左”这一品牌面对的消费层面就比较窄,大多是中老年女性,其服饰相对更稳重质朴,增加服饰中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7]。与此同时,由于其服饰的材质纯正自然,有益于人体健康,服饰采用大量的手工艺技术,所以成本也相对较高,面对的消费阶层大多为中上水平的消费者,因此销量并不高。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研究团队应该增加技艺传承研究者,推动产量、提高效率,再辅以自媒体的推广,这有利于增加植物染产品的知名度,拓宽其受众面,从而增加产品的购买量,推动品牌效应发展。
《吴邑志》有云,古时人们制作蓝印花布“以皮纸积背如板,以其布幅阔狭为度,錾旋花样其上,每印时以板覆布,用豆面等药物如糊刷之,候干入蓝缸浸染成色,出缸再曝,晒千拂去原药而斑烂,布碧花白”,今有传承者在延用古法的同时,加以创新再现植物印染的魅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植物染已成为了一种脱俗的存在,它纯粹自然的气质让人神往。“生活在左”将传统、时尚融入服饰设计中,提倡“随心生活”的生活态度。“生活在左”运用新型盘花手工艺,集肌理、形态于一体,与舒适面料结合营造出精致之美。传统的植物染色技艺搭配自然舒适的面料,给人一种还原生活本真的亲切感。“生活在左”注重的是“不可复制的手工”,其理念旨在推崇万物本真的前提下,回归自然,用心去感受生活,强调传统植物染色手工艺与真实创造相结合的真诚与喜悦。“生活在左”,在左随心,用不可复制的手工展现服饰的魅力,将生活与理想放在离心最近、离生命最真实的地方。
“生活在左” 的设计师将传统的服装改良成为现代时尚。素色和提花的面料,通过植物染,被染成深浅不一的颜色,加以流畅的分割,以各种曲线、点、圆圈等传统图案为主要元素,呈现于现代服饰之中。它在传递设计者回归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的同时,又将植物染色与其特殊的技法进行了传播,通过服装重新还原传统文化。
蓝染是一种源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染工艺,它涵盖了蓝印花布、夹染、扎染、蜡染4 种古法。蓝印花布距今已有约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蓝染的工艺十分复杂,初学者要制成一件蓝染服饰至少要花上20 年时间练习,在刮浆、染色、晾晒、固色、刮灰时都要认真把握,并重复多次,需要多次的练习和操作,才能练就快、准、好的技术。由于其漫长复杂的技法学习过程,许多技艺都被迫滞留在老一辈技艺传承者的手里,蓝染在化学染色的侵蚀下变得更加隐秘。“生活在左”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老师以及植物染色技艺传承者黄荣华老师,共同致力于打造赋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的新式服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与不可复制的手工完美切合,成功地为传统植物染色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融合的时代课题翻开了新的篇章。
“生活在左” 充分利用了植物染色与相关中华传统纺织的手法相结合,广泛运用于其时尚产品中,成功推出了以女士生活服饰为主,以传统手工艺饰品以及高级成衣为辅的商品销售模式。其受众主要是中老年龄阶层的女士,少部分服饰区域向青年女性开放。该品牌最大的亮点是采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包括众多系列,如马面裙系列、香云纱系列和植物染色系列等等,其中主打款为植物染色蓝印花布款。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结合古代各时期服饰特点,将现代化的图案纹样和贴近生活的简便化版式融入服饰设计当中,用植物染色、手工编织等特殊的传统技艺,配以多样的色彩,赋予了服饰灵魂。植物染系列成衣中销量最高的一款是一条亚麻阔腿裤,如图2。其灵感源自于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男装大袴裙,并结合我国战国时期秦汉家臣、游侠的服饰制成的剑道袴加以改造,使得裤腿较为宽大,便于行动。利用天然植物染色,使其穿着舒适,防晒驱虫。设计师选取月白色和远空蓝,搭配浅色上衣,凸显着衣者沉稳和优雅的气质。
2020 秋季手工印花长袖连衣裙的灵感则来自于《木兰从军》中花木兰这一造型,如图3。设计师结合蓝印花,配以棉质布料来突出中国东方古老的质朴感,加以编织技术来呈现木兰戎装的特点,融合北魏时期的胡袖和隋唐时代齐胸襦裙,藏青色加以百花点缀,凸显女子刚柔并济的特点。设计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化丰富了设计理念文化自信的内涵[8]。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文化在历史中相对独立地得到了发展,又被一以贯之的脉络将差异性与融合性串联在了一起,重新整合形成了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就如同植物染色中包含蓝染、蜡染等,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却也饱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的归属感[9]。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设计理念文化自信的时代性提供了可能,这种文化技艺在传承的同时,也在兼容并蓄、创造更新,以崭新的面目在服饰展览中华丽登场,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自信。
植物染色使用天然染料,在服装染色过程中通过减少使用化学助剂,对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它赋予了服饰新的灵魂。人们的追求目标开始从吃饱穿暖转向健康与可持续的高质量生活转变,高端市场的需求开始显现[10]。目前有许多设计师、工作室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主动探寻植物染色的真谛,如访问蓝染起源地,寻找留存至今的手工艺传承者,和团队一起实地考察,研究学习染色技法等。人们将染色技术带入实验室,用现代精密的仪器和高新技术为植物染色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使其得以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从隐匿到显现,从研习到广泛应用,植物染色的发展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