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1947年)
《新华日报》在
重庆被迫停刊
1947年3月1日,因国民党当局要求中共驻渝机关及《新华日报》馆限期撤离,《新华日报》被迫停刊。该报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被毛泽东评价为“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3月3日
(1983年)
重庆市开始三线建设调整和改造工作
1983年3月3日,重庆市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采取新建、迁建、迁并、并入等方式对原三线建设单位进行调整和改造。通过调整和改造,优化了全市工业布局,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月5日
(1998年)
重庆举行系列活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重庆市先后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等系列纪念活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周恩来长期战斗和生活在重庆;新中国成立后,他四次来渝考察。
3月6日
(1991年)
重庆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首批2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重庆高新区自设立以来经历了多次管理体制和开发空间调整。2019年,它被赋予建设重庆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使命。
3月9日
(1928年)
兴隆巷事件发生
1928年3月9日,中共四川省委在重庆城区兴隆巷8号召开中共巴县县委成立大会。会议尚未正式开始即被警察发现,省委书记傅烈、省委组织局主任周贡植等被捕。4月3日,傅烈、周贡植等壮烈牺牲于朝天门。
3月10日
(2018年)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
2018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重要指示,并就法治和德治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
3月14日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提出的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获得通过。重庆市成为中国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直辖后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
3月31日
(1927年)
重庆发生
三三一惨案
1927年3月31日,为抗议英美军舰炮轰南京事件,中共重庆地委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左派)在通远门打枪坝召开群众大会。会场遭到四川军阀和反共势力的血腥镇压,死难300余人,重伤七八百人,酿成三三一惨案。
3月28日
(1958年)
毛泽东来渝考察
1958年3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考察了重钢大轧车间、大平炉车间和国营建设机床厂,次日凌晨,乘“江峡”轮离开重庆视察三峡。途中听取了涪陵、万县地委的工作汇报,并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交谈了三峡工程建设等相关问题。
3月27日
(1950年)
中共重庆市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
1950年3月27日至4月1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会议把恢复与发展生产、变消费的城市为生产的城市、建設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确定为今后的工作方针。
3月22日
(1944年)
郭沫若著作《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连载完毕
1944年3月19日至22日,郭沫若著作《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连载,随即引起轰动。4月,毛泽东指出“近日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我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此后,中共中央把该文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
3月19日
(2011年)
中欧班列(渝新欧)
正式开通运营
2011年3月19日,从重庆直达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向西直达欧洲的陆路国际贸易大通道全线贯通,重庆由此成为国内沿海地区向欧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转站和桥头堡。
3月19日
(1941年)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
1941年3月19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黄炎培、张澜等13人在特园秘密开会,决定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公推黄炎培为主席。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3月18日(1943年)
周恩来撰写
《我的修养要则》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参加完中共中央南方局整风会议并作自我检讨后,回到办公室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他从加紧学习、努力工作等方面给自己制定了党性修养的具体要求,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