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and Roll
我一直不写摇滚乐评,尽管音乐是我的挚爱。音乐有自己的语言,那是只能用心灵去温柔触摸、激烈碰撞的,是要用全部的生命来体会的。我以为我拙劣的文字无法翻译出音乐语言的奇妙,我更愿意以一种虔诚的沉默来回馈音符与字符在我内心掀起的波澜,用一分钟的安静来向可爱的艺术家们致敬。
一次旅行,我没有买车票就冲上了列车。在列车办公室里补票,那个满脸倦容的列车员发现我也是个摇滚迷的时候,眼睛里立即放射出光彩。他兴奋地与我交谈,讨论那些震撼过、打动过他的摇滚歌曲,非常激动。一个死气沉沉的人一经音乐点拨,立即恢复了生命力。
还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个关于矿工的图片专题。其中一张照片,是一个年轻的矿工挺直他黝黑瘦削的身躯,脸上掛着微笑。照片下是矿工的附言,说他热爱摇滚,最喜欢的歌手是郑钧。我相信,摇滚乐给了他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抵挡工作的艰苦和现实的坚硬。
摇滚之于我,是止疼药,是福音书,是来自同类的友谊与安慰,是智者的提醒与启示,是对内心狂野的释放,是对平庸怯懦的扫荡,是对激情梦想的坚持。摇滚让我的生命坚不可摧。
摇滚是什么?
我想,摇滚是孤独的自由。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得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我想,摇滚是摆脱束缚,一切中规中矩的条条框框都没有意义。
我想,摇滚是要爱,不要战争,让我们一起开启天堂的大门。炮弹要掠过天空多少回,才能永远停息?那些人要等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平安?答案在我们心中埋藏,而摇滚让它从口中爆裂而出。
我想,摇滚还是热爱生活。1999年郑钧在他的上海演唱会开场时说:“这里没有豪华的布景、灯光、舞蹈,只有我,以及你们——热爱生活的朋友们。”当我感到沮丧、伤心或者对生活产生厌倦的时候,很多次都是摇滚乐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叫醒思想,重燃激情。
我要感谢那些伟大的音乐带来了力量。当大门和窗户都被封死的时候,头顶还有一扇开放的天窗,让我可以自由呼吸。真好。对此,我永远怀有感恩的心。
郑钧
第一次见郑钧是在武汉,我正读高三。我逃掉晚自习,去武汉剧院看郑钧的现场演出。门票已经售完,做好被票贩子痛宰准备的我,竟在花店为郑钧买花时偶遇演出主办方人员采购花束,然后我就被幸运地带入了现场。正是那次经历使我坚信,一个人如果特别想做一件事,特别特别想做,只要他的愿望足够强烈,上天就一定会让他遂愿。对郑钧来说,那只是一场无甚意义的商业演出;对一个小姑娘来说,却等于实现了三分之一的理想。
第二次见郑钧是在西安,我正读大二。我埋没在人群里,安静地看郑钧给和我一样喜爱他的歌迷们签名。尽管我手上握着他的新专辑,但我没有问他要签名。人太多,郑钧已经签了两三个小时,我想他已经很累了。能够近距离地感受他的气息,我已心满意足。
第三次见郑钧是在北京,我正读研一。在郑钧那间坐落于镜湖边的Logos酒吧里,我再次见到了他。他就坐在我的身边,与我像老朋友一样聊天说笑,与我比赛掷色子,邀请我喝白葡萄酒,送给我考门夫人所著的《荒漠甘泉》。那个夜晚,我有一种天堂瞬间降临的幸福的晕眩感。关于这一切,我只能说,生活太慷慨了。
坐在我身边的郑钧是个生活化的郑钧。我并不神化他,我知道郑钧有他世俗的一面。从表面上来看,他不怎么认真。但是,你听他的歌,那是真正有灵魂的音乐;你去读他的歌词,你会相信这是一个内心严肃深刻的人,而且,一定善良。在一群人摇晃色子的碰撞声中,我悄悄观察郑钧的表情,那是一种喧嚣下的寂寞,热闹中的冷静。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保有的姿态。
听郑钧的歌已经听了十年,我是他最早的歌迷。我想,即使他老了,我也是他同样老的歌迷。郑钧对我来说是梦想的代名词。这里的梦想不是追星意义上的见他一面,要个签名什么的。而是说,郑钧是我的榜样,是我人生的一个高度。他让我知道,尽管现实残酷,但只要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依然能够生存下去,甚至,还可以活得很精彩。我梦想自己可以像郑钧一样,总能保持最本色的那个我,做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现在
老狼在《关于现在,关于未来》里唱道:
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抵不上一个温暖?温暖的现在
每一个真实的现在
都曾经是你幻想?幻想的未来
此时此刻,我没有为未来可能的不顺心而焦虑,只有一些句子在脑海里兀自燃烧。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快乐地跳跃着,此时此刻,我的心是安宁的。
有人说,假如我由于未来而焦虑,假如我认为自己的处境“不公正”,假如我由于贫困、绝望和机会的丧失而感到恐惧,那么,我应该提醒自己:是生活为我安排下这一切,正如山本来陡峭,无法登顶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准备好。
当下就是今生,生活就在此处,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此时此刻,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
忽然想起去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穿着轮滑鞋,一个人在偌大的校园里滑来滑去。夜晚的湿气驱散了白天的燠热与浮躁,带来冰凉的智慧。
远处的宿舍楼传来男孩子奔放的歌声,随之飘来一阵无羁无绊的笑声;迎面过来一个与我一样深夜游荡的不相识的轮滑者,我们默契地相视一笑,擦肩而过;还有一只不知谁家的猫,踮着脚尖有节奏地缓步前行,优雅而诡异。
夜晚有薄雾,月亮是朦胧的。风安静地吹着树梢,吹着我的脸。我的MP3里播放着Dido的《Thank you》。歌曲开头有一段非常cute的鼓,Dido干净的嗓音唱出甜蜜而令人心碎的歌词: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best day of my life.(我想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在那个夜晚,轮滑鞋上承载着一个最为自由的灵魂。她的一颗被音乐滤过的心是纯粹透明的。
那个十月的有风的夜晚,我真心地感到生活无比美好。真心地希望,自己可以永远这样生活下去。
我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风柜来的人》。这里有《风柜来的人》的故事,也有我自己的故事,二者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
我十五岁初中毕业那年夏天,阴雨绵绵,整个县城变成了一口臭泥塘。年近七旬的外公忍受不住多年慢性病的折磨,急不可待地收拾简单的行李,要去千里外的河北石家庄拜一位“大师”学习气功,以求延年益寿。此事过于荒唐,我的父母和两个舅舅无一人支持。外公一意孤行,命我骑自行车驮他到长途汽车站。在车站,我意外地碰见了早就辍学的一个玩伴——小强。他穿一件褪色的军绿上衣,也在等车。问他去哪儿,他告诉我去一个叫“刁口”的地方。我知道那是一二百里外的一个极其荒凉的滨海渔村,原来,他在那里的盐场找了份晒盐的工作,怪不得我看他面色黑了不少。
外公走了,小强也走了。我上了高中。不久,小强给我来信,讲述在刁口枯燥寂寥的生活。在他的描述下,那里海風咸涩杀口,大片泛着白色盐碱花的滩涂寸草不生,他在白花花的盐场上晒得头脑发昏,闲下来便倚着盐场的破墙,望着空际的大海发呆。刁口我一直没去过,可是后来我从侯孝贤的电影里看到了风柜。那也是一个荒凉的渔村,不同之处仅仅在于风柜是个小岛,而刁口是个半岛。在影片中,我看见了小强信中描述过的向着大海敞开的颓败的墙垣、乱糟糟搭积木似的堆起的村镇、狭窄逼仄的街道。还有阿清、阿荣、郭仔、土豆,四个精力旺盛无所事事的男孩。在他们中间,我也看到了自己。如果可以让我选择,那我就权且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阿清吧。
阿清小时候和父亲打棒球,不小心将棒球打在了父亲的头上。父亲从此变得痴呆,终日一动不动地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晒太阳。阿清和他的朋友整天四处闯祸,家里为此到处求人花钱,伤透了脑筋。一天,阿清因琐事跟姐姐和母亲吵了起来,母亲一气之下将菜刀扔了过去,砍伤了他的小腿。于是,阿清收拾了行李,跟阿荣和郭仔一同去了高雄。一个自小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是很难体会一个小地方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那种强烈渴望,以及对故乡的那种爱恨交织的感情的。从这点来看,《风柜来的人》也是一个关于故乡与外面世界的寓言。在阿荣的姐姐的帮助下,阿清他们找到了住处和工作。阿荣的姐姐还托朋友黄锦和照顾他们。黄锦和白天在工厂做事,晚上还在一所学校的夜间部上学,是一个蛮有心计的家伙。他有一个单纯恬静的女友——小杏,而阿清对她产生了好感。他慢慢发现,黄锦和对小杏并不好,小杏也不快乐。
也许是在朦胧的爱情的感召下,也许是繁华的城市唤起了奋斗的希望,但我想更多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多少应该有点价值,阿清不再打架动武,他学起了日语。黄锦和却因偷了工厂的东西被开除,被迫离开高雄。在离开前的那天晚上,他同他们三人喝得酩酊大醉。阿清只希望安安分分地工作,阿荣、郭仔则因不满现状跟社会流氓混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大打出手。这时,阿清收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匆忙回家参加父亲的葬礼。在忍受丧父之痛的同时,全家人却没有给他任何安慰和鼓励,仍以为他同以前一样吊儿郎当、不务正业,这让他感到无比的伤心。
回到我自己的故事。外公从石家庄回来,成了一个十足的气功迷。他天天沉溺在功法之中,对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也不与人交往。街坊四邻渐渐都把他当作怪人讥讽、嘲笑。我功课繁忙,偶尔回家见到他,他便眉飞色舞地谈论个没完,说自己已经开了“天目”,很快就要“炼小周天”了。我兴趣索然,只是敷衍,他却浑然不知,依旧滔滔不绝。有一次,他在街上叫我,我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然装作没看见没听到,理也不理,将自行车骑得飞快。至今想起这件“狠”事,心头仍隐隐作痛。我那时怎么明白人永远不要伤害自己的爱人、亲人的道理,哪怕是一点微小的擦痕,也会经过岁月的累积放大成为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后来,我去北京上大学,临走时外公已经病入膏肓。母亲说,外公弥留之际还在喊我的名字。寒假回到家,我看到的只是一架空床和半床书。我静静听着母亲说话,眼里竟然没有一滴泪。直到很久以后,翻检外公遗物,看到他用工整的馆阁体小楷抄录的《道德经》上的文字:“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外公的音容笑貌和往日慈爱一并涌上心头,泪水这才决堤而出。
在《风柜来的人》中,阿清回家奔丧,父亲已逝,只剩下空无一人的摇椅兀自在风中晃来晃去,物是人非。阿清对父亲始终怀着一份深深的歉意。父亲被棒球击中的那一幕,时常出现在他脑海中,父亲的病是阿清永远无法释怀的心痛。家乡已无多少值得留恋。回到高雄后,阿荣和郭仔卖起了盗版磁带,而阿清继续在工厂工作。不久后,小杏为了避开即将回来的锦和,独自去了台北,而郭仔也即将参军……
多年父子成兄弟,少年友谊似爱情。我发现讲述一个成长的故事有多难,在不经意滑过的青春岁月里,又隐藏着多少难以言说的忧伤和温暖。和我们看到的以故事取胜的影片不同,《风柜来的人》就像一首歌谣在重复迂回中行进,不事雕琢,浑若天成。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细节,汇聚成生命本身。也许是风柜,也许是别的什么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懵懂中走来,走向渐渐明晰的未来。这个充满蜕变的挣扎与苦楚的过程,就是成长。侯孝贤打动我的首先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其次才是那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汪洋恣肆的才华。他不批判,也不祝愿,只是忠实地截取了漫长岁月里的一段流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其中却包含了最深沉的宽容和悲哀。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泪水涟涟。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其实是被自己感动,仿佛沉睡的生命被人唤醒。这样的影片,需要一遍遍地去温习,就像一次次回忆起自己的无知,越过青春的沼泽和忧伤的河流,踏上温暖的通往未来的行程——“我从风柜走来,就不会慢下脚步”。
顺便说一下,《风柜来的人》标志着侯孝贤这个东方电影诗人的诞生。这部二十多年前的电影,并没有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相反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的目光越擦越亮。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风柜来的人》,就没有后来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站台》等。在它朴素无华的叙述里,包含着多少艺术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
赏析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发达、几乎没有隐私可言的时代,80后作家徐璐作为公众人物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神秘低调,如果不是特意加上“作家”这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几乎全是年轻演员徐璐的娱乐新闻。作家徐璐走过了一条文艺青年的经典道路。高中选了文科,大学开始在校园刊物上发表小说和散文,考入北大中文系后真正在文艺界崭露头角,在《萌芽》发表了一系列小说和散文集后,还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与许多80后作家相同,徐璐的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校园和成长经历,但她没有落入文笔华丽、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陷阱,而是凭着真诚隽永的文风陪伴无数读者度过了他们的校园时光。
本期选的是徐璐的几篇小散文,或者说是非典型乐评和影评。仿佛在同老友聊天,徐璐在点评的过程中发散开来,回忆了自己的故事,分享特别私人的感受,或许我们在谈论对文艺作品的喜好时,归根结底都是在谈论自己。我们为故事里的人物揪心,为故事里的遗憾落泪,这时被泪水模糊的双眼是否能分得清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虚构人物,还是过去的自己。
有意思的是,徐璐脚踏实地的风格给了她的作品超出她年龄的厚重感。代表反叛和激情的摇滚乐,在徐璐笔下热情又克制,她在不顾一切和温情体贴中找到了完美平衡,就像所有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徐璐在散文中流露出情绪,充满了真实的力量,让人可以轻易找到共鸣。读者可以从她的平和稳定中汲取力量,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慰藉,从她对生活蓬勃的热爱中感受到一丝暖意,从而更好地向着自己的未来启程。
文/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