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莹,罗 莉,李佳玲,黄浩洋,郭志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原以中老年人多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加之现代青年人群严重缺乏体育锻炼且生活作息无规律,青年眩晕日趋常见。中医学中有诸多关于眩晕的记载,如《灵枢·卫气》载:“上虚则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叶天士曾提出“眩晕乃肝胆之风阳上冒”,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则认为“无虚不作眩”。郭志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湖湘名医,从医数十载,学验俱丰,尤善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郭教授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青年人眩晕发作多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伤太过、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郭志华教授治疗青年眩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强调治未病、重视滋阴等方面。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内寄相火,青年人气盛多火,加之平素压力过大,情志失宣,久则郁愤伤肝,气郁化热,耗损肝阴,不能制阳,风阳上扰,气血逆乱,发为眩晕。此证患者往往素体阳盛,或平素烦躁易怒,常于情绪激动后发作,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头目胀痛、口干口苦等证,时伴有胁肋部胀满不适,舌红、苔黄、脉弦。郭教授认为此证乃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亢扰于上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故治疗此证型患者应以平肝潜阳、滋阴熄风为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用药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罗布麻叶、葛根、丹参、川芎、桑寄生、杜仲、牛膝等。郭教授随证加减,若见视物不清、双目干涩,可加菊花清肝明目;若患者烦热较重,则加栀子、黄芩;若患者夜寐欠安多梦,则可加夜交藤、合欢皮。
青年人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易伤及脾胃,健运失司,中枢不利,以致水谷不化,聚而化痰,阻碍气机,上蒙清窍,发为眩晕。这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头昏如蒙、神疲乏力,或伴有胸闷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黏腻、舌淡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滑。郭教授治疗这类患者常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药用天麻、法半夏、白术、石菖蒲、陈皮、薏苡仁、茯苓、枳壳、鸡内金、葛根等。若患者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则加神曲、山楂、麦芽。
青年人由于工作、学习的压力,长期伏案,颈椎长期承受各种压力及疲劳。郭教授认为这类患者多因劳损过度,伤及筋脉导致项部气血瘀滞发为眩晕,常见眩晕、颈部疼痛、麻木、酸胀,连及头、肩部、上臂疼痛等证,甚则恶心欲呕。舌暗,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延胡索、葛根、生地、地龙等。若伴有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疼痛甚者加全蝎、蜈蚣;夜寐欠佳者加夜交藤、酸枣仁。郭教授强调,这类患者病程尚短,防治重点在于日常护理,另可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此类青年患者往往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以年轻体弱女子多见。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则气血虚,脾不散精,水谷精微、清阳之气不能上承输布脑海引起眩晕。临床常表现为眩晕、少气懒言、易疲乏、面色萎黄、唇甲不荣、纳食欠佳、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临床上治疗此证型患者,郭教授常以健脾益气、养血和中为法,选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党参、大枣、炙甘草、当归、升麻、柴胡、葛根、白芍、麦冬、山药、灵芝等。若患者畏寒腹冷,则加干姜、桂枝;若患者夜寐不佳,则加酸枣仁、茯神;若患者腰膝酸软,则加熟地、黄精、山茱萸;亦可酌加阿胶、龟板、鳖甲等血肉有情之品。
中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后经历代先贤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1]。孙思邈有言:“上工治未病。”郭教授强调“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在于“防重于治”,主张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青年人眩晕常常在劳累过度、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后发作,病程较短,大部分患者完善影像及生化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郭教授认为,此阶段病情可纳入中医学“治未病”的范畴,主张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针灸、药膳、气功等多种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获得一定的降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患者健康。
青年人阴随阳长,平素在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精神紧张的情况下易出现阴液亏损之象。以朱丹溪为代表的养阴派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于眩晕病的青年患者,尤其证属肝阳上亢者,常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而发病。郭教授强调,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肾阴得补,方以制约肝阳,治病必求于本,切不可一味平肝潜阳。除此之外,其他证型患者亦需顾护阴津,使患者阴阳调和,解除疾患困扰。
病案1:患者王某,男,38岁,主诉:反复头晕发作5月,加重3天,于2019年2月20日初诊。患者诉平素身体健壮,近5月以来头晕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5 s~1 h不等,程度尚可耐受,休息后可自行缓解,3天前饮酒后感头晕加重,伴头目胀痛,自测血压180/130 mmHg。刻下:反复头晕,伴头目胀痛,自觉烦热,口干口苦,无胸闷心悸,精神一般,纳寐可,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血压:146/99 mmHg。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阳上亢证,治以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拟方:天麻10 g,钩藤15 g,川芎10 g,石决明15 g,葛根15 g,菊花10 g,丹参10 g,白芷10 g,黄芩10 g,白芍10 g,茯神20 g,生地10 g,麦冬10 g,首乌藤15 g,桑寄生10 g,炙甘草10 g。7剂。嘱患者忌烟酒、油腻食物,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晨起、上午10点、下午4点、睡前)。2019年2月27日复诊:患者头晕较前改善,本周血压波动在130~143/88~92 mmHg,头目胀痛、烦热等不适亦有所改善。拟原方去黄芩,加红景天10 g、白术10 g。14剂。嘱患者仍需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需规律服用降压药。后随访,患者诸证皆缓,血压基本正常。
按:郭教授认为,此患者素体阳亢,饮酒情绪激动,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眩晕、头痛;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见烦热。王旭高有言:“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根据此患者病情,应治以平肝潜阳、滋阴熄风,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在《本草汇言》中曾记载天麻:“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石决明平肝潜阳,加强平肝熄风之力;黄芩、菊花可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生地、麦冬滋阴生津,合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首乌藤、茯神宁心安神;川芎、丹参、葛根搜肝气、补肝血、通经络;白芷祛风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复诊时,患者症状已明显改善,去黄芩以防苦燥伤阴,加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白术益气健脾。诸药配伍,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补益肝肾、清热安神之法,标本兼治,眩晕自止。
病案2:患者王某,男,34岁,主诉:头晕3月余,于2019年7月11日初诊。患者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嗜食油腻荤腥,喜饮啤酒,近3个月来时感头晕不适,易疲倦,脱发明显增多。刻下:反复头晕发作,自觉头重昏蒙,无明显诱因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精神不振,形体肥胖,易汗出,无头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无头痛,寐可,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脉沉;血压:122/96 mmHg;既往体检提示血脂高。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浊上蒙证,治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拟方:天麻10 g,法半夏10 g,白术15 g,鸡内金10 g,茯苓20 g,麦芽15 g,山药20 g,葛根15 g,薏苡仁20 g,神曲15 g,山楂15 g,生地黄15 g,川芎10 g,绞股蓝15 g,红景天10 g。14剂。嘱患者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患者2019年7月25日复诊,诸证明显好转。
按:现代社会因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富贵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朱丹溪素有“无痰不作眩”之说,郭教授认为,患者头重昏蒙,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蒙清空所致,每每伴有乏力、自汗等证,治疗当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为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晕,合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焦三仙、鸡内金健脾消积化滞,以治生痰之源,山药补虚赢、益气力,绞股蓝益气健脾祛痰,生地黄滋肝凉血,葛根清热生津,川芎活血行气通经,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诸药相辅相成,共奏祛湿化痰、健脾和胃之功。
病案3:患者朱某,女,32岁,主诉:头晕半月,于2019年5月16日初诊。患者诉平素体虚易感,半月以来头晕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30 min左右,常于劳累后发作,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刻下:反复头晕,偶感头痛,疲乏倦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唇甲不荣,畏寒肢冷,易汗出,无黑矇、口干等证,精神欠佳,纳少,夜寐欠佳,较难入睡,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00/56 mmHg;血常规:血红蛋白:97g/L。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亏虚证,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和中,拟方:炙黄芪30 g,茯苓20 g,白术10 g,山药15 g,当归10 g,枳壳10 g,黄精15 g,阿胶10 g,灵芝15 g,莲子10 g,山茱萸10 g,熟地20 g,白芍10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14剂。2019年5月30日复诊,患者头晕较前改善,面色稍显红润,疲乏无力、肢体畏寒等证亦有所改善,纳可,夜寐较前改善,二便正常。复予14剂以巩固疗效,服用上方后,头晕明显减轻,余证均缓。
按:此患者以头晕为主证,血常规提示贫血,中医认为此属气血亏虚之证,病变脏腑,则责之于脾。脾气亏虚,清气不得升发,清窍失充,故发为眩晕、头痛;脾虚致气血生化乏源,故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脾气虚则元气亦虚,其推动温煦功能减弱故可见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证;阴阳失调、气虚不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故动辄汗出;治以益气健脾,补气养血。方中炙黄芪、白术、炙甘草、灵芝、大枣益气健脾,脾气得健,则气旺血生,补气药既可以改善气虚的情况,又可以行血,推动血在脉中遁形,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缓解患者乏力、自汗之苦;当归、白芍、熟地黄相伍重在滋补营血;又有山药、山茱萸入药,与熟地黄相配相配,取六味地黄丸中三补之意,滋养肝脾肾;合用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阿胶补血滋阴,茯苓淡渗脾湿、助脾之健运,莲子补脾益肾养心,枳壳理气宽中则补而不滞,助脾布散水谷精微。复诊时,患者症状缓解,效不更方,继续予该方治疗,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病情。
眩晕病机繁杂,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各有不同,故治疗时应集各家之所长,融会贯通。现今眩晕也常见于青年人,深入探究其发病机制,倡导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辨证防治,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郭老师特别重视患者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要求饮食清淡,搭配适当的运动疗法,从根源上消除危险因素。郭教授治疗时常从肝、脾、肾入手,整体看待病情的变化,兼顾其他脏腑,治疗时强调顾护阴液、调和阴阳,临床疗效甚佳。